陕西西安户县高一单元测试人口与环境试题

标签:
地理地理试题考试试卷试题 |
分类: 高一地理试题 |
读下面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回答1-3题:
2.下列国家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处于图中(2)阶段的是
3.图中表现有老龄化趋向的阶段是
4.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5.改革开放后,中国大批学生到欧美留学和大量民工涌向我国东南沿海大城市,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6.英国阿伯丁、我国大庆等城市的兴起,引起大量人口迁入,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7.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8.对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错误的是
9.“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迁移,使我国人口分布的中心首次
10.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
11.80年代,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12.2001年11月实施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转变为现代型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4.目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首要问题是
15.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引起的移民
二.综合题
16.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E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B国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四国中,与E国人口问题一样突出的是:
17.读“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3)四川省人口大量外迁对当地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18.读“未来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图,回答:
(1)目前三者发展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三条曲线的相互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哪一条?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决人类与环境矛盾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图是我国沙漠、沙地的分布,以及内蒙古某县20世纪的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资料,请完成下列要求:
(2)30年代末到80年代末该县的人口、耕地和荒漠化土地面积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之间有什么联系?
单元测试(二)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7.(1)京津唐;沪宁杭;珠三角;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医疗、教育、居住条件好;(2)矿产资源丰富;(3)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等的联系,缓解人地矛盾。
18.(1)人口增加、资源减少、环境恶化;(2)人口曲线;人口增多导致对资源消耗量增加排出的废弃物增多,从而导致环境恶化。(3)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参加国际协作。
19.(1)内蒙古;春(或冬春)。(2)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面积和荒漠化土地面积都在扩大;由于人口增长对粮食等的需求,导致干旱区的草原被开垦,造成土地的荒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