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铁社
李铁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4,085
  • 关注人气:1,47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西西安户县高三地理单元人口与环境测试试题1

(2022-05-15 13:12:29)
标签:

地理

地理试题

考试

试卷

试题

分类: 高三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读城市化进程和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两幅图,完成1—3题:

湘版地理单元测试(3)第一章单元测试题两套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间为  A.1           B.2           C.3            D.4
2.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状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A.埃及     B.中国      C.新加坡      D.德国
3.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 A.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4.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
 A.科技水平——获取资源数量——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文化——生活消费水平——环境人口容量
 C.科技水平——环境人口容量——获取资源数量 D.人口文化——环境人口容量——生活消费水平
 读图:四城市某年人口资料,回答5—7题。湘版地理单元测试(3)第一章单元测试题两套5.若四城市人口规模相当,按自然增长率递增排序为(     )
 A.乙丁甲丙              B.乙甲丁丙 C.甲丙乙丁              D.丙甲丁乙
6.四城市中,经济发展较快,就业水平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7.四城市中,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的有               A.甲乙      B.丙丁    C.乙丁     D.甲丙
8.我国“黑河—腾冲”以西的地区面积占全国的53%,人口只占6.3%,下列关于其成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西部地区气候干燥,生态脆弱       B.西部地区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

 C.西部地区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      D.西部地区人口出生率低,人口迁出量大

9.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状况的正确叙述是 南部沿海密集,北部高原稀少      东部沿海密集,西部高原稀少 平原地区密集,山区稀少          沿海密集,内陆稀少
 A.         B.         C.       D.
读人口、资源、环境污染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10—12题

湘版地理单元测试(3)第一章单元测试题两套
10.若此图表示某个国家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则该国最有可能位于              )
 A.非洲            B.西欧          C.北美          D.大洋洲
11.图中反映的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到20世纪末全球性三大问题仍然是人口过快增长,资源递减短缺,环境污染加剧
 B.图中反映的问题在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严重 C.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在发达国家没有出现过
 D.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大部分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
12.有关图中反映20世纪后半期人口、资源、环境的变化,解析正确的是                       )
 A.人口过快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城市化的结果 B.资源递减是由于资源均为非可再生资源
 C.环境污染加剧的原因与人类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有关 D.人口增长过快是环境污染加剧的唯一原因
13.发展中国家人口迅速增长,其带来的后果是         )
 A.阻碍经济发展,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劳动力充足,促进生产发展
 C.对资源需求增长,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      D.消费者增多,扩大了市场,有利于经济发展
14.有关于我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正确的说法是                                 )
 A.我国建国以前没有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B.逐水草而居是历史上人口迁移最主要的直接原因
 C.历史上大的农民起义、改朝换代,都可能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D.清朝乾隆年间,锡伯族的部分人员西迁新疆是一种自发的行为
15.现代环境人口容量比原始社会大的多,其主要原因是                        )
 A.人们生活消费水平提高,对资源的需求量减少    B.资源总量不断增加
 C.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D.人类对粮食的需求量减少
16.长江上游某山区,人们在砍光烧尽的森林的废墟上戳洞下种,说明            )
 A.次生环境因素对人体有危害            B.人口数量是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
 C.人口科学文化素质高,就不会破坏环境 D.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低,会浪费资源.破坏环境
17.环境难民产生的原因是                                                  )
 A.战争或地区冲突  B.经济建设造成的移民  C.地方性传染病威胁     D.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1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批学生到欧美留学,而民工潮涌向东南沿海的大城市,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
 A.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的性质 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巨大的拉力因素
 C地区自然条件差异很大,环境质量不同是决定性因素 D.都是追求自身职业更好地发展,谋求更高的生活水平
19.关于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目前人口的迁移方向是由农村到城市
 B.社会发展的总方向使人们由第三产业向第一和第二产业迁移
 C.国家的政治变革引起的人口迁移属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因素 D.自然原因引发的人口迁移都是可预测的
20.人口素质低,生产活动可能出现违反自然规律的现象,如:                  )
 A.黄土高原修水平梯田  B.江汉平原大面积围湖造田 C.东北平原发展塑料大棚 D.宁夏平原引黄河水灌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