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户县高三地理专题之天气气候试题

标签:
地理地理试题考试试卷试题 |
分类: 高三地理试题 |
(1)图乙中的南支西风气流中部向南弯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与周围同高度自由大气相比,青藏高原近地面
(3)从降水的形成条件看,在此次大到暴雪的形成过程中,南支西风气流与A气流所起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
实战演练,金榜题名!
1.终年受风带与风带之间的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其气候特点是
2.在风带吹拂下形成的洋流,其类型、性质和方向可能是
4.丙地的风向最有可能是
5.当前丙地潜水补给量较丁地多,下列原因中最不可能的是
6.图中四条曲线与四个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7.关于四地气温变化的特点和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8.该锋面属于
9.12日没有形成云雨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10.10--12日期间,甲地气温最低的时刻出现于
11.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冬半年的霜冻灾害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
(2)多云的白天比晴天气温低,原因是
(3)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原因是
(4)一般情况下,多年平均而言,有B:A C
D,但是,这些年来,上述平衡被打破,变成了不等式,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有
【社会热点】【答案】11.(1)受喜马拉雅山脉及青藏高原的阻挡。(2)D
【实战演练】【答案】1.B【解析】据图可知,、、、风带分别为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西风带,以及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西风带。风带与风带之间的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是热带雨林气候,其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答案】2.D【解析】风带是南半球的西风带,其产生的环球运行的西风漂流属于风海流、寒流,且自西向东流。【答案】3.A
【答案】7.C【解析】地气温年较差最小是因为海洋的影响;地夏季气温较高是因为受盆地地形的影响;地因地势高,夏季气温较低,所以选项C正确。【答案】8.A【解析】雨区在锋后,所以为冷锋;冷空气在北侧,所以为北半球。【答案】9.C【解析】充足的水汽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答案】10.D【解析】对甲而言,11日为冷锋过境时,12日为冷锋过境后。冷锋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且一天气温在日出前后最低。【答案】11.(1)晴夜少云,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
本专题可分为五个部分:一部分是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季节移动;二部分是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三部分是常见的天气系统及特点;四部分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五部分是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及分布。
最后冲刺的针对性:学习本专题,一要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分布的影响及季风环流的形成。二要多运用图表,分析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三要运用图表,对比分析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分析高考重点,把握命题趋向
高考重点:本专题内容是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重点,在历年各地高考试题中均占有一定比重。一、从考核内容上看,侧重于考查对冷锋、暖锋、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判断和特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断、分布、特点和成因,以及特殊地区的气候类型及成因。二、从考核形式上看,主要是运用背景材料,或运用气候资料,气候分布图,或某地经纬网图等形式,考查考生的判断、分析能力,多以选择题或综合题的形式考查。三、从能力考查上看,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命题趋势:此部分内容在今后仍可能是命题的重点,还会重点考查天气系统和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其一可能利用图表来考查天气系统、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气候变化;其二估计多以选择题为主,结合热点区域进行综合考查。
【回归教材】回归书本,夯实基础!
测试要点一: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全球(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纬度30°形成了副热带高气压带纬度60°形成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也形成了六个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可以把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看成整体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大致与其方向和周期相一致,即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注意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幅度大致在10°左右,没有太阳直射点移动幅度大。)
测试要点二: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
1.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由于海陆的热容量不同,使得海洋比陆地升温慢降温也慢,进而出现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的温度在夏季是陆地高海洋低,陆地形成热低压;在冬季是海洋高陆地低,陆地形成冷高压。
2.季风的形成原因:
测试要点三:锋面系统的分类及天气
测试要点四: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
思路清晰,提升能力!
一.大气环流的一些规律:
(1))气流方向与冷暖性质:气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则性质暖湿(例如:中纬西风性质暖湿,受其影响,大陆西岸气候温和湿润);气流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性质一般较干(例如:极地东风冷干,低纬信风热干。但在大陆东岸,由于是迎风海岸,会带来降水)。
(2) 低压带上降水多,高压带上降水较少。
(3)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是热力气压带,稳定;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是动力气压带,不稳定。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夏季大陆上形成的热力低压中心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冬季大陆上形成的热力高压中心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4)
季风影响的范围内,季风取代了原有的风带。
(5) 7月份气压带、风带向北移,1月份气压带、风带向南移。
二.冷锋、暖锋的识别:
三.锋面气旋
【真题亮相】两年高考真题
下表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据表回答1~2题。
1.表中的美国产区最可能位于
A.30°N~40°N西海岸
2.表中的中国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是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条件更适宜 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夏季光照条件较好
劳动力成本较低A.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双选)
3.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
4.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
三年名校模拟
读以北极为中心的地球部分示意图(AB为晨昏线,阴影部分为气压带),完成1~2题。
1.图中甲所在地的气压带名称应该是
2.在上题所示期间,以下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读我国某区域简图,回答3~4题。
3.导致甲、乙两地气温低于同纬度其他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4.下列四幅图中,正确反映图中京包铁路沿线气温变化的是
读北半球某地天气系统示意图(图1、图2)。完成5~6题。(双选)
5.图1、图2两幅图中,位置相同或气团性质相同的地点有A.和b
6.下列关于图1和图2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阅读下面的气候资料,回答7~9题。
7.气候资料中四个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排序正确的是
8.表中气候资料与国家主要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A.英国
9.表中四个气候区荒漠化现象最严重的地区可能是
1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D、C两处相比
(2)图中所示的是
(3)若该锋面形成了我国北方的暴雨天气,这时,影响亚洲的主要气压中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