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上海高考文科地理3

标签:
地理地理试题考试试卷试题 |
分类: 高考真题荟萃 |
选择题(共50分)
1.D
11.B
21.A
综合分析题(共100分)
考生回答合理可酌情给分
第(十二)至第(十六)题为共同部分
(十二)(本题17分)
26.日本河流短;流域面积小;水流急;流量季节变化较明显。27.日本河流短小而湍急,不利于航运;水能资源丰富。28.因为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从而补给地表径流;而夏季日本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
29.在濑户内海沿海岸地区,冬季有北部的山脉阻挡西北季风带来的日本海水汽,夏季有南部的山脉阻挡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30.维护流域生态环境;统筹安排供水、发电、防洪等任务;制定流域与水资源综合管理的政策与措施等。
(十三)(本题18分)
31.南;高;暖;升温
顺时针流动。34.有些沿岸海区劲吹从陆地向海洋的风,导致沿海表层海水随风流走,海平面降低,此时附近的海区海水就会从深层流过来补充,在沿岸形成涌升流;有时密度差异也会造成某一海区与邻近的海区海面高度的差异,从而造成涌升流。处
(十四)(本题15分)35.意大利;德国;莱茵36.阿尔卑斯山脉横贯全境,地势高峻;多条大河从这里发源
37.三;金融;旅游;会展38.逆城市化39.山地多,原料、能源贫乏,客观上趋向发展占地少、耗费原料和燃料少的工业部门;钟表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基础雄厚,劳动力技术熟练,工艺精湛,世代相传;旅游业、会展业发达,可以为钟表业提供广阔的市场。40.山地缆车体现了瑞士山地特色;“城市空间”和“自然空间”展示了“城市与乡村的互动”,诠释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十五)(本题14分)41.
45.
46.1990年至2006年两地耕地面积总体呈减少的趋势;苏州面积减少快,徐州耕地面积减少相对缓慢。
47.苏州和徐州GDP都呈上升趋势,但苏州GDP始终高于徐州。苏州和徐州“GDP每增加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均在下降,但下降幅度徐州大于苏州。
48.苏州地区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努力降低每增加亿元产值占用的耕地面积。徐州地区在保护好耕地的同时,要依靠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的发展。
A组
(十七)
49. 可再生;太阳能与风能
50.拉萨位于我国光照资源丰富带,更适宜发展太阳能。
51.地处沿海地带,受冬夏季风影响,经济基础好,科技研发力量强;可以利用海洋空间,节省土地资源。
(十八)
52.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新月0时,太阳、月球、地球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53.长江中下游;四川;成都;日偏食54.日珥55.观察月全食机会多。
B组
(十九)(本题10分)
56.地中海;亚热带常绿硬叶林57.乙,丙.58.乙;湿带荒漠;温带草原;从沿海到内陆59.地形;海陆位置
(二十)(本题10分)
60.华南妈祖;壮61.游客人数持续上升;旅游经济效益平稳上升;开发的高品质旅游景点越来越多
60.近十几年来游客数量增速、美誉度呈下降趋势
63.审美价值:“两江四湖”等景点丰富审美内容、增加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