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西西安户县高一单元人口的数量变化和合理容量试题

(2022-05-07 13:19:00)
标签:

地理

地理试题

考试

试卷

试题

分类: 高一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右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高考地理经典课时作业18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专题视频八:觉察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1.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来源:学科网ZXXK]B.到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

C.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D.与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

2.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时期相符合的国家是()A.尼日利亚     B.韩国C.澳大利亚     D.美国

解析:1题,据图可知,时期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 高,且到时期不断增加,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降至零,所以到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和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零,人口总数稳定,但时期人口总数最多,时期人口总数最少,两时期不相等。第2题,选项所列国家中尼日利亚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较快,与时期相符。答案:1.B   2.A

读山东省2003年与2030年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图,完成3~4题。

3.2030年与2003年相比,下列说法中最可能出现的是()

A.出生率上升     B.死亡率上升C.人口总数下降   D.自然增长率上升

4.今后,山东省人口及社会状况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就业压力大 养老负担重 适龄儿童入学困难 人力资源数量短缺[来源:学科网]A.     B.C.     D.

解析:3题,2030年与2003年相比,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增加,将会导致人口死亡率上升。第4题,一方面,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还较多,可能出现就业压力大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快,可能出现养老负担重的问题。答案:3.B   4.A

读某四国人口构成示意图,回答5~6题。     高考地理经典课时作业18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专题视频八:觉察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

5.承受人口经济压力最大的国家是()A.     B.C.     D.

6.最可能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A.     B.[来源:Z,xx,k.Com]C.     D.

解析:图中这个国家儿童和老年人口比重大,工作人口比重小,所以经济压力最大。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一般儿童比重大。答案:5.C   6.A

1964~2000年中国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回答7~8题。     高考地理经典课时作业18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专题视频八:觉察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

7.有关1964~2000年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的正确叙述是()

A.65岁及以上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B.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持续增 

C.15~64岁年龄段人 口增长速度最快D.1990年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8.进入2000年,我国面对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严重短缺B.人口自然增长率偏高,每年新增人口多

C.青壮年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压力大D.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数量日趋减少

解析:7题,从图中数据可看出,从1964~2000年,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持续下降;15~6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提高了144%;65岁及以上年龄段人口比重提高了34%;到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70%,进入老龄化社会。第8题,2000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但青壮年人口比重 仍最大,且呈增长趋势,不存在劳动力严重短缺问题,但就业压力巨大。答案:7.C   8.C

PPE怪圈”是指贫困(Poverty)、人口(Population)和环境(Environment)之间形成的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9~10题。    高考地理经典课时作业18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专题视频八:觉察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

9.在图B中,abcd四点代表的人口增长状况最有可能形成“PPE怪圈”的是()A. a   B. b   C. c   D. d

10.下列国家中,目前基本不存在“PPE怪圈”的是()A.坦桑尼亚     B.肯尼亚C.加拿大        D.阿富汗

解析:9题,“PPE怪圈”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引起的,图Bb点人口 自然增长 率最高,人口增长最快,最有可能形成“PPE怪圈”。第10题,加拿大地广人稀,经济发达,人口增长较慢,基本不存在“PPE怪圈”。

答案:9.B   10.C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11~12题。

11.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C.科技发展水平D.蕴藏的资源数量

12.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C.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解析:根据资料中前后对比可知清朝与今天的中国所供养的人口差距很大,其主要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的。我国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主要是为了制定科学的人口战略、人口政策,以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答案:11.C   12.C

读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部分),完成13~14题。

气候区

合理人口容量

(亿)

合理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热带雨林气候

28.00

200

亚热带季风气候

9.30

100

地中海气候

2.25

90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7.35

30

 

13.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A.社会因素   B.自然因素C.经济因素  D.技术因素

14.按表格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

A. 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解析:13题,由表中列出的各气候区可知,测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主要考虑的是自然因素。第14 ,热带雨林气候区比其他类型的气候区合理人口容量、合理人口密度都大,而现实中远没有达到合理的人口容量和合理的人口密度。答案:13.B   14.D

15.右图为不同人口增长方式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考地理经典课时作业18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专题视频八:觉察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    A.人口规模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唯一指标B.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资源

C.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方式属于甲方式D.乙人口增长方式不会出现人口问题

解析: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所以人口规模并不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唯一指标;人口问题不仅仅是人口增长造成的,人口的迁移、流动也会造成人口问题。答案: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分析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 目前世界人口在不断增加,如果计划生育措施实施有效,到2050年世界人口有望控制在89亿以内。    

高考地理经典课时作业18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专题视频八:觉察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材料二 见下图。    高考地理经典课时作业18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专题视频八:觉察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   

(1)结合下表分析目前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影响及其应对措施。(10)

 

人口

数量

变化

[来源:Zxxk.Com]

  

 

[来源:学科网]

 

 

 

    

 (2)对世界人口年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是       ,该国应采取什么样的人口政策?(4)

(3)从材料二分析,世界上人口数量大、人口增长快的国家主要是哪种类型的国家?目前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有哪些启示?(8分)

答案:(1)

 

人口

数量

变化

 

不断增长

 

粮食安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环境污 

教育等

(2)印度计划生育。(3)发展中国家。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重视发展教育,实行改革开放

17.探究创新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

高考地理经典课时作业18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专题视频八:觉察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

高考地理经典课时作业18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专题视频八:觉察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1)目前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是                          。(6分)

(2)分析材料,中国在20世纪末就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原因是什么?可通过哪些措施解决老龄化的影响?6分)

(3)结合三种生产概念图,分析人口快速增长的影响。(6分)

解析:(1)题,我国人口问题比较特殊,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和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在我国同时存在。第(2)题,由于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第(3)题,人口增长过快,一方面消耗大量物质资料,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另一方面排放大量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

答案:(1)人口老龄化   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2)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弘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构建和谐的家庭养老模式;国家财政加大养老投入,完善社会养老保险机制。(3)一方面消耗资源增多,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另一方面排放大量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