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地理部分

(2022-04-28 16:26:10)
标签:

地理

地理试题

考试

试卷

试题

分类: 高三地理试题

第卷选择题  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所示的圆为一条纬线M点为某日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M、N两点的经度差为60°。读图回答1—2题。

[转载]2013临考押题密地理卷

  1.若N点为北半球某地夜晚2时则

  A.M点的昼长为20小时     B.此时M点处正值中午

  C.M点的昼长为8小时      D.此时N点处正值日落 

2.某日图示纬线的最大太阳高度为77°M点地方时为5时N点处于白天此时N点的太阳高度约为  A.60°     B.44°     C.33°     D.30°

 受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非洲北部的沙尘会被吹到美国及巴西等地。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该区域沙尘向巴西等地扩散主要是

  A.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     B.受信风的影响  C.受西风的影响             D.受季风的影响 

4.当沙尘向美国扩散时最可能的时间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读亚洲东岸某地海陆分布剖面示意图回答5—6题。 [转载]2013临考押题密地理卷

5下列关于图示水循环各环节叙述正确的是

  A环节是水汽输送冬季风是其主要动力 B环节是降水集中在春、秋季节C环节是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D环节蒸发的水汽全部被输送到陆地上空     

6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为向斜因堆积而成山   B乙处为断层相对两侧岩层上升C丙处为火山位于板块张裂地带 D丁处为海沟由板块碰撞而形成  

       随着世界能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剧新能源的开发已经刻不容缓。读某种新能源试验效果图及开采流程图回答7—9题。  [转载]2013临考押题密地理卷 

7该新能源可能为

  A核能     B潮汐能     C风能    D可燃冰   

8下列关于该能源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环境问题及相应的防范措施正确的是  A保护植被防范水土流失                B加强封闭防范放射性污染 C合理开发避免海岸带遭到严重破坏D做好收集避免加剧全球变暖  9 若该新能源大规模推广利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为

  A减缓全球变暖         B增加酸雨的频率    C破坏臭氧层           D加剧光化学烟雾污染  

    读我国某省人口数据统计表完成10—11题。[转载]2013临考押题密地理卷

  年份 总人口/万人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家庭人口规模/人 1990 6 705.68 6.79 21.24 3.66 2000 7 438.07 8.76 41.49 3.23 2010 7 966.24 9.94 45.86 3.13 10

表中反映出来的人口问题有  A.出生率上升      B.死亡率上升     C.老龄化问题加重     D.城市交通拥堵 11.下列关于该省目前城市化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处于起步阶段        B.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

  C.进入城市化后期阶段        D.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读海西沿海铁路示意图 完成12—13题。 [转载]2013临考押题密地理卷 

12.影响海西沿海铁路修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海岸线         C.城市           D.社会经济   

13.海西沿海铁路修建的意义主要是 

 A.缓解京沪铁路的运输压力    B.缓解京广铁路的运输压力

  C.加快福建沿海港口物流速度 D.节省福建沿海城市物流运输成本 

        钱塘江是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是浙江省第一大河。钱塘江流域位于浙江省西部有南、北两源。钱塘江流域面积55 558平方千米其中浙江省境内面积48 080平方千米占全省陆域面积的47%。据此回答14—15题。 

14.该流域所在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乳肉畜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 

15.符合该流域发展方向的措施有  进一步加大投入的劳动力数量  发展生态观光旅游  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  大力开发水电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A.          B.         C.         D.

  读我国某城市功能区规划示意图,完成16—17题。  [转载]2013临考押题密地理卷

16.有关图中住宅区规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环境质量好为高级住宅区    B.地工人上下班方便房价较高  C.地环境优美为高级住宅区    D.地交通便利污染较轻 

17.该城市功能区规划图存在的不足是

  A.住宅区分布凌乱   B.工业区距离市区中心太远   

 C.铁路线穿过市区   D.森林公园占地太多 [转载]2013临考押题密地理卷   读图,回答18—19题。   

18.乙图所示产品生产基地的工业地域类型属于 

  A动力导向型       B.原料导向型      C.劳动力导向型      D.技术导向型    

19. 椰树应主要分布在图甲中的

  A北部沿海地区B西北部沿海地区

  C西部沿海地区 D东部沿海地区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受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据此回答20—22题。 

20.我国冻融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A甘肃、河北      B新疆、内蒙古     C陕西、宁夏      D青海、西藏    

21.下列关于荒漠化防治措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避免过度樵采保护森林       B.避免过度放牧保护草场

  C.建设生态防护林体系            D.禁止居住在生态脆弱区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南方的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比北方的脆弱

  B.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度比人类活动引起的要快

  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最为严重  D.西南地区的石漠化问题严重

 向日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喜光、耐低温、耐盐碱干旱种子可食可榨油。读向日葵分布示意图回答23—25题。  [转载]2013临考押题密地理卷

23影响甲国向日葵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     B水源        C热量     D土壤     

24下列与图中沼泽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A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B河流有凌汛容易泛滥

  C纬度较高蒸发较弱  D距北冰洋近降水丰富   25关于甲国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多汁牧草广布乳畜业发达     B温带落叶阔叶林广布

  C交通方式以铁路运输为主       D工业发达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6—29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6. 7分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转载]2013临考押题密地理卷    

   (1)从1985年到2012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较快,其城市化的具体表现有哪些2分 

  (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的动力主要是什么1分  

   (3)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越来越密集并逐步形成了城市群。试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4分     

27.10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7月份美国本土24 等温线分布图。 [转载]2013临考押题密地理卷   

    材料二  加利福尼亚州年降水量北部约1 250 mm南部不足200 mm。1973年加州北水南调主体工程完工1990 年达到设计输水能力。后来加州又继续兴建大大小小的调水工程。得益于这些长距离调水工程加州的干旱河谷地区出现了灌溉面积2 000多万亩的良田。     

 1描述图中24 等温线的走向并简述西部沿海地区等温线走向的原因。2分     

 2加利福尼亚州的干旱河谷变成良田其农业区位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   

  3分析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分         

2811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当地时间2012年8月12日伦敦奥运会闭幕式在“伦敦碗”内举行。下届奥运会举办城市里约热内卢进行了8分钟的表演。从此全世界从“伦敦时间”逐步进入“里约时间”。

   材料二  下图为巴西人口分布示意图。     [转载]2013临考押题密地理卷 

1巴西东部沿海人口稠密但A处人口却很稀少简述A处人口稀少的原因。2分   

2B、C、D三城市中城市是里约热内卢。1960年巴西将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往内陆城市巴西利亚简述迁都的理由。5分     

3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巴西高原上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试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2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石嘴山市位于黄河西岸是一个新兴城市号称塞上煤城以生产无烟煤——太西煤而闻名中外。  材料二  银川平原地区因排水不畅形成的湖泊、湿地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水汽蒸发留下了大片的盐碱滩地。  

 1石嘴山市号称塞上煤城但是其酸雨危害并不严重分析其原因。4分     

2请你为石嘴山市更好地利用煤炭资源提出建议。4分      

 3试从农业生产角度分析如何防止土壤盐渍化。4分

选考题部分请考生在A、B、C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30.A.10分【旅游地理】

 济州岛是韩国第一大岛位于朝鲜半岛的南端隔济州海峡与朝鲜半岛相望北距韩国南部海岸90多千米拥有的瀑布、悬崖和熔岩隧道等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人。济州岛是理想的旅游和垂钓胜地有“韩国的夏威夷”之称。 

1济州岛每年吸引大量世界各国游客说明该岛的旅游资源具有     、      的特点。4分  

 (2)该岛在发展旅游业时应注意哪些问题6分

B.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转载]2013临考押题密地理卷

  1图片所示自然灾害的名称是什么1分    

2这种灾害产生的自然原因主要有哪些3分       

 3试简述有效防治这种灾害的措施。6分

C.10分【环境保护】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转载]2013临考押题密地理卷 (1)图中展示的是             带来的危害。2分

  (2)该种污染有哪些危害4分  

 (3)固体废弃物对水体产生污染的途径主要有哪些4分    

 

答案全解全析

1. A   N点为北半球某地夜晚2时M、N两点经度相差60°地方时相差4小时则M点为22时说明M点在昏线上正值日落M点昼长的计算方法为2212×220小时。

2. B   M点地方时为5时说明M点正值日出太阳高度为0°又上午的昼长为7小时因此平均每小时太阳在天空中升起11°。M、N两点的经度差为60°两地的地方时相差4小时因此N地此时的太阳高度约为44°。

3. B   本题考查了沙尘扩散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沙尘向巴西扩散是沿西南方向扩散因此是受东北信风的影响。

4. C   当沙尘向美国扩散时说明此时非洲北部盛行东南风。此时应为北半球的夏季最可能的时间是7月。 5. C   本题考查了水循环的相关知识环节是水汽输送夏季风是其主要动力环节是降水主要发生在夏季环节蒸发的水汽只有一小部分被输送到陆地上空。

6. D   甲处为向斜由于槽部受挤压岩层变得坚硬不易被侵蚀而形成山岭乙处是断层西侧岩层相对下降东侧岩层相对上升丙、丁两处均位于板块碰撞挤压地带。 

7. D   本题考查能源类型判定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该能源试验效果图及开采流程来看该新能源为可燃冰。

8. D   可燃冰全称为甲烷气水包合物同等单位的甲烷如果泄漏其增温潜力值是二氧化碳的20倍左右因此开发过程中必须做好收集工作避免泄漏。   

9. A   可燃冰的大量使用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10. C   表中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逐年增加说明人口老龄化问题加重表中资料不能反映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城市交通的状况。

11. B   该省1990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21.24%低于30%的城市化发展的加速界限2000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41.49%位于30%—70%的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因此该省2000年已经进入了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的增势趋缓甚至停止多出现在发达国家。

12. D   铁路建设的首要因素是社会经济福建沿海铁路交通不便制约了沿海地区物质运输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13. C   铁路运输速度快于海运因此可以加快福建沿海港口物流的速度。

14. A   该区域亚热带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种植业的发展。

15. B   本题考查了流域综合治理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流域开发应该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如果盲目开发能源可能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发展立体农业有利于对该流域的水土保持。

16. C   本题考查了城市功能分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图中两地接近工业区污染较重地与工业区有铁路相隔工人上下班并不方便地位于郊外附近有森林公园和地铁环境较好交通也便捷为高级住宅区。

17. C   铁路线穿过市区会对市区交通产生干扰造成市区交通拥堵同时也不安全还

18. B   从乙图中可以看出该工业是生产新鲜的椰子汁属于原料导向型产业。

19. D   东部沿海地区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气温高有利于椰树的生长。

20. D     

21. D   禁止居住在生态脆弱区不现实也不可行。

22. D   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度更快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生态环境尤为脆弱南方地区和三江平原的荒漠化程度相对较轻西南地区的石漠化问题严重。

23. C   甲国为俄罗斯。读图可知向日葵分布在俄罗斯的南部地区这里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

24. D   图中沼泽分布在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区这里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

25. C   俄罗斯国土辽阔国内交通方式以铁路为主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国内亚寒带针叶林广布俄罗斯工业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发展缓慢。

26. 【解题思路】  

第1问由图可知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目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第2问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第3问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气候、位置和国家政策等都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参考答案】  

 (1)城市数目增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城市群现象。2分

2生产力的发展1分(3)珠江三角洲地势平坦季风气候、水源充足临海水陆交通便利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扶持位于东南沿海地区有利于承接港澳、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产业的转移。4分,4点即可

27. 【解题思路】

第1问描述图中24 等温线的走向可以按照地形的特征分段描述  即西部沿海地区、中西部高原和盆地区、中部平原和东部山区。西部沿海地区等温线走向的原因可结合洋流、天气和地形进行分析。

第2问农业区位的变化可从自然条件灌溉水源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

第3问北水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

【参考答案】

1走向西部大致与海岸线平行呈南北走向中部平原地区大致与纬线平行东部和西部山区向南凸出。1分原因南部沿岸受寒流影响多雾天气日照不强北部受暖流影响气温相对较高受沿岸山脉影响。1分

2灌溉水源的保障北水南调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4分,4点即可

3有利方面为南方地区灌溉和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保障。2分不利方面改变了径流方向入海水量减小易造成海水入侵调入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易发生土壤盐碱化。2分

28.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人口的分布、土地问题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第(1)问注意结合巴西气候类型的分布去寻求答案。第(2)问图中B城市为巴西利亚C城市为里约热内卢D城市为圣保罗。巴西迁都与促进区域平衡发展、缓解城市压力和凉爽的气候等原因有关。第(3)问巴西高原的开发可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参考答案】  

1A处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

2C1分为了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便于开发和管理中西部地区分散里约热内卢城市职能缓解城市压力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上气候凉爽。4分两点即可

3巴西高原上地势起伏和缓雨热同期土壤肥沃2分随着巴西首都搬迁人口和城市向高原地区集聚促进了高原上土地的开发2分所以巴西高原上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29.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酸雨问题、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和土壤盐碱化等知识意在考查  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第1问酸雨的产生一般要具备两大要素酸性气体浓度大、降水多。第2问可从提高资源外运能力、资源深加工、环境保护等方面分析。第3问针对材料三中土壤盐渍化的产生过程采取对应

【参考答案】

1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多大风天气酸性气体容易扩散土  3 壤呈碱性对酸性气体有中和作用。石嘴山多生产无烟煤排放的酸性气体较少。4分两点即2发展交通提高煤炭的外运能力加强煤炭的加工转化注重对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构筑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关注煤炭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4分两点即可

3合理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平整土地、改良耕作种植耐盐植物植树造林等。4分2点即可【拓展提升】在高中地理学习中知识迁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知识迁移需要我们学会“类化”。“类化”是指将问题纳入同类知识结构中并从这个结构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过程。在转换问题的情境后根据转换后的问题与认知结构间的共同因素和联系将问题与知识结构、新知与旧知、未知与已知相“链接”利用所构建的知识结构去“类化”这个新问题。比如第2问就需要迁移山西煤炭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关知识第1问需要迁移我国南方酸雨严重的原因。所以考生平时就需要对教材的案例进行活学活用。如我们学了荒漠化的治理那么我们可以考虑石漠化、红色荒漠甚至沙尘暴的治理与之的共性。 

30.A.【解题思路】第1问济州岛吸引大量游客的原因是其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和非凡性。第2问该岛在发展旅游业时要注意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参考答案】(1)独特性2分  非凡性2分2合理规划旅游环境容量加强对旅游区的环境保护避免因开发引起旅游资源的破坏等。6分 

B.【解题思路】第1问由图片可以看出该自然灾害属于滑坡。第2问形成滑坡的自然因素多从岩土体的破碎状况、植被状况、降水等方面分析。第3问防治滑坡灾害的关键是加固岩土体。【参考答案】 (1)滑坡。1分2岩土体破碎地势陡峭植被覆盖率低降水集中且多暴雨。3分,3点即可3利用工程措施加固岩土体恢复植被工矿建设要注意对土体或岩体进行保护等。6分 

C.【解题思路】  第1问图片展示了由固体废弃物造成的污染。第2问固体废弃物污染对大气、水、土地等都有明显的危害。第3问固体废弃物对水体的【参考答案】1固体废弃物或固体垃圾2 2污染大气、阻塞河道、污染水体、占用土地、污染土壤、传播疾病等。4分4点即可3人们将固体废弃物直接排入水体固体废弃物随大气降水进入水体污染地表水固体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随水渗入土壤污染地下水。4分2点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