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西宁高三高考地理训练区域地理试题

标签:
地理地理试题考试试卷试题 |
分类: 高三地理试题 |
世界地理
图9为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29~30题。图9
29.该照片拍摄日期、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位是( )
A.3月21日、中国结影子指向正南B.6月22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东南
C.8月20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南D.9月16日、中国结影子指向东北
29.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上极点的方位以及物体的影子与所在季节的关系。北极点的四周都是南方,北极点有阳光照射的时间是在北半球夏半年。
30.与图示地区相比,南极点及周边相应范围内( )1月份冰层厚度大 3月份累计昼长长 7月份近地面气压高 9月份平均气温高A.
30.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南北极点的自然地理特点以及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不同位置时南北极点的季节差异。南极大陆冰层较厚;3月份多数时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南极点附近地区累计昼长长;南极大陆海拔高,近地面气压低;9月份太阳直射点在赤道附近,且多数时间在北半球,南极附近气温相对较低。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我国明确提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材料二 图18为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图,图19为长江三角洲地区苏州、嘉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图。下表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对比。图18
图19
城市群 |
长江三角 洲城市群 |
大西洋沿岸 城市群 |
面积占国土面 积的比重(%) |
1.0 |
1.5 |
人口占全国总人 口的比重(%) |
8 |
20 |
城市化水平(%) |
68 |
90 |
地区生产总值 占全国比重(%) |
18 |
20 |
(1)分析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
(2)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首位城市应重点发展下列哪三个产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国际金融 机械制造 服装制造 石油化工
文化创意 进出口贸易
(3)苏州和嘉兴与首位城市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分析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4)为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28.(1)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等级体系完整
(2) (3)苏州发展速度快于嘉兴;苏州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嘉兴 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基础;与周边城市联系;交通条件(通达性)
(4)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
[解析]
第(1)题,图中两地的城市特点的共同之处表现为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等级体系完整。第(2)题,首位城市作为区域城市群的经济发展中心,在整个城市群中占据经济主导地位,所以主要发展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和进出口贸易。第(3)题,根据图中曲线可知苏州发展速度快于嘉兴,苏州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嘉兴,之所以出现这种差异是因为两地的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基础、与周边城市的联系、交通条件(通达性)的不同。第(4)题,从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方面来作答。
图2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4~6题。
图2
4.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4.A [解析]
主要考查区域自然特征。结合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位于印度尼西亚。K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所以天然植被类型属于热带雨林。
5.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
A.海拔高B.种源丰富C.火山灰深厚D.光照充足
5.C [解析]
主要考查区域自然特征。1983年K岛火山爆发,产生肥沃的火山灰土,成为该岛植被迅速恢复的独特条件。
6.K岛处于(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
6.C [解析] 主要考查板块位置及边界。结合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的北侧。
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图2)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据此完成3~5题。图2
3.甲国位于(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3.D [解析]
从图中可知,甲国西部的经线是70°,东部的经线是60°,经度由东向西增大,为西经;北部的纬线是10°,南部的纬线是0°,纬度由南向北增大,为北纬。60°W~70°W、0°~10°N属于南美洲的范围。
4.2011年6月21日,该订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 )
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B.徐州的白昼较短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
4.A [解析]
徐州经纬度大约为34°N、117°E,位于甲国首都偏北方向;6月21日是夏至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大约位于23.5°N,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为79.5°,甲国首都的正午太阳高度为76.5°,故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选项A正确。夏至日,越往北,白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故徐州的白昼较长,B项错误。由于徐州位于直射点以北,徐州的正午物影朝向正北;甲国首都位于直射点以南,正午物影朝南,C项错误。两地日出方位角不同,D项错误。
5.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A.好望角
5.C [解析]
好望角位于非洲南端;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是非洲与亚洲之间的界线;巴拿马运河位于南美洲北端,是南美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麦哲伦海峡位于南美洲南部。甲国位于南美洲的北部,通往中国的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过巴拿马运河。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图5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图5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36.(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永冻层),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少。
(3)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
[解析]
第(1)题,沼泽是指长期受积水浸泡、水草茂密的泥泞地区,形成的关键为土壤水分多、地势低平。从图中可以看出西西伯利亚地区以平原地形为主,地势低平;有鄂毕河等河流流经,水量丰沛,且有结冰期、凌汛,河水泛滥、排水不畅时容易导致两岸地区地下水位上升;西西伯利亚地区位于中高纬地区,气温低,蒸发量小;且有冻土分布,阻滞了水分的下渗,导致水分积聚在地表。第(2)题,河流中泥沙含量的多少与流域水土保持状况、地表性质、流速等因素有关。从图中可以看出,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落差较大,流速快,流水的侵蚀能力较强,河流携带泥沙的能力较强,因而含沙量较多;鄂毕河流经的地区主要是平原,落差小,流速慢,河水携带泥沙的能力较弱,以流水的沉积作用为主,泥沙沿河沉积,河水中含沙量较少。第(3)题,决定鱼类资源种类是否丰富的主要因素有气候、水环境、饵料等。鄂毕河位于中高纬地区,冬季漫长,气温低,水温低,适合生存的鱼类较少,且鱼类生长缓慢;由于自然环境恶劣,使得浮游生物较少,鱼类的饵料少。
36.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素有“西非水塔”之称的富塔贾隆高原。该河中下游地区干湿季变化明显,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图7为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前缘的沙洲示意图。图7
(1)说明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西非水塔”的原因。
(2)沿海沙洲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试推断三角洲前缘沙洲不断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该沙洲对圣路易港的不利影响。
(3)针对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36.(1)年降水量多,西非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地势高)。
(2)原因:河流带来丰富的泥沙,洋流由北向南流动。不利影响:形成障碍(淤塞航道),不利于通航。
(3)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分配用水;修建水利设施;合理选择农业生产类型;采取节水灌溉措施。
[解析]
第(1)题,富塔贾隆高原成为“西非水塔”的原因可从降水量以及地势等方面回答。第(2)题,沙洲不断向南延伸的原因可从泥沙淤积以及洋流等方面回答。沙洲对圣路易港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泥沙淤积对通航不利。第(3)题,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要从开源、节流等方面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在1992—2007年期间耕地总量减少2.78%,但人均耕地增加8.32%。据此完成3~4题。
3.1992—2007年乌克兰耕地的变化表明这一时期该国( )
A.人口数量减少
3.A [解析]
虽然耕地总量减少,但人口数量减少的比重大于耕地面积减少的比重,所以人均耕地面积仍然增加。
4.1992—2007年乌克兰人均耕地增加最可能引起该国( )
A.人均粮食产量增加
4.A [解析]
由于人口数量减少的比重大于耕地减少的比重,引起人均耕地面积的增加,导致人均粮食产量可能会增加。
13.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移民城市洛杉矶通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成为美国的“科技之都”和全球性经济中心,其电影产业也久负盛名。图5是洛杉矶主导产业演进示意图。图5
(1)读图5,填出A、B表示的经济发展主导驱动因素。
(2)从人口数量和素质分析外来移民对洛杉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 洛杉矶及周边地区晴天较多,海滩、沙漠等多样的景观为电影拍摄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图6是该地区盛行风作用下形成的某一新月形沙丘局部图,图7是沙丘所在地风频图。
(3)从洋流和大气环流分析该地区晴天较多的原因。
(4)结合图7,判断图6中箭头所指方向并说明理由。
13.(1)A:资源;B:知识(技术)。(2)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扩大产业规模,提供了高素质人才,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3)沿岸有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近地面降温,大气稳定。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天气晴朗。(4)方向:南(偏南);理由:盛行风向为西风(偏西风),沙丘缓坡为迎风坡(沙丘两翼顺着风向延伸),缓坡坡向为西(偏西)。
[解析]
第(1)题,19世纪发现矿产,能源化工产业随之发展,因此能源化工工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资源;而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知识与技术。第(2)题,注意题干要求从“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两方面回答。从“人口数量”角度来说,外来移民为高科技产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从“人口素质”角度来说,外来移民为高科技产业提供更高的技术支持。第(3)题,洛杉矶晴天较多的原因从洋流方面分析主要侧重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从大气环流方面分析主要考虑副热带高压的影响。第(4)题,根据风频玫瑰图可知,当地主要盛行西风(偏西风),然后结合沙丘坡缓的一侧为迎风坡即可得出图中箭头指示的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