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北三市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考试地理1

标签:
地理地理试题考试试卷试题 |
分类: 高三地理试题 |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著名抗战歌曲《保卫黄河》中唱到:“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岗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据此,回答1~2题。
1.歌曲描述地区的地形特点是A.一马平川
2.“河东河北”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1-2:从歌词可以判断这是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景观。“河西、河东、河北”反映了具体的区位。沟壑纵横、支离破碎是其地形特点。这里处于秦岭淮河以北,属于温带落叶林带。正确答案:1.D2.C本题考查区域特征及其文字信息判读能力。
2016年1月6日,中国两架民航客机先后从海南省海口市美兰机场起飞,成功试飞南沙永暑礁新建机场。图1为永暑礁位置略图。读图,回答3~4题。3.永暑礁机场建设者在一年中看到正午太阳在北方的时间大约是
A.3个月
4.有关永暑礁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直射的时间超过半年
C.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昼长夜短
题组3-4:从图像看,永暑礁大约位于10º附近,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大部分时间太阳直射点在其以南,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到23.5ºN约需要3个月。从永暑礁到北回归线,再回到永暑礁大约相距23.5º,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因此,题3答案为A,题4中A答案错误。太阳的升起与下落时间遵循“北半球,夏半年日出东北、日落西南;冬半年日出东南、日落西北”的原理。题4中B答案错误。南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对称,时间相等。答案C错误。永暑礁地处热带,太阳辐射强烈,由于温度高,空气对流显著,因此天气多变、多雷暴。答案D正确。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图2为位于美国太平洋沿岸一处火山口湖附近等高线图。读图,回答5~6题。5.湖中小岛最高处的海拔可能为A.1898米
6.该小岛的岩石类型及物质来源最可能为
A.页岩
题组5-6:注意观察图像,展开想像的翅膀。题5,由文字信息火山口湖,结合图中等高线形态及2050两侧的数字,可以判断这个湖泊的水位高达1950米,小鸟出露的地方有两条等高线,一条应该是1950米,另一条应该是2050米,岛屿最高处应高于此数字。答案:D。
题6,由文字信息火山岛可以推测这是由于岩浆喷出冷却形成的岛屿,岩浆主要源自地幔中的软流层。答案:C。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能力及地壳构成、地壳运动的知识。
16年4月6日8时中国及周边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7~8题。7.该日
8.4月6日前后以下地区需重点预防的气象灾害是
A.内蒙古中西部的沙尘暴
C.河北南部的强对流天气
题组7-8:题7,首先要注意省会城市的空间位置,然后结合天气系统符合的位置,进行天气判断。兰州地处冷锋之后,已经在冷扭转控制下,气温下降;杭州位于暖锋之前,正处于连续性降水天气范围;哈尔滨在气旋的东南侧,风向为偏南风;昆明处于低压控制,阴雨,风小。答案B。
题8,注意试题中的6日前后,是一个过程。冷锋过境时,其前面的暖气团上升,如果水分较少,就容易产生沙尘天气,其影响的区域应该是冷锋前后,A正确(这里对沙尘暴与锋面的关系作一解释:沙尘的来源是地面的松散物,当冷气团前进时,其前面的暖空气会向上抬升,水气含量少,则可能卷起地面的尘土,这是一种扬沙现象。若数量很大时,其上升到锋面之上,会发生聚集并下沉,沉降区域应该是锋后区域。而锋后又是气温剧降、气压突变的区域,风力强劲,从而携带沙尘形成一道沙幕向前移动,这就是发生沙尘暴的区域)。广西北部在4月可能受低温影响,一般不可能发生冻害,B错误;河北南部处于暖气团一侧,没有对流的条件,C不正确;此时,一般不会产生台风天气,D错误。
本组试题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能力及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产生的气象灾害等知识。
也门首都萨那素有“阿拉伯明珠”之称。图4为也门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萨那的气候特点是
A.全年炎热干燥B.终年高温多雨
C.降水不多,四季如春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10.导致萨那夏季降水量较多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
题9-10:这是一幅区域等值线图,注意萨那的位置判读:在海拔较高的高原上,靠近海洋,纬度低。按照纬度,这里应该常年高温,但因海拔高,温度如春;按照纬度这里应该是热带草原气候,但因周边陆地影响,降水不多,受西南季风影响也比较弱。其降水却主要来自西南风。题9正确答案:C;题10正确答案:C。本题考查由纬度、海拔等信息判断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的能力。
图5为某山地各地理要素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11.图中甲处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A.高山草甸
12.该山地北坡属于A.阳坡和迎风坡
题组11-12:这是一组通过雪线、七月气温等值线判断坡向与自然带类型的试题。从图示看,雪线南坡较低,说明其降水量大,海洋性强(与喜马拉雅山类似),属于迎风坡;本月气温等值线北坡较低,说明其位于北阴坡。甲处于雪线附近,海拔较高,这里一般属于高寒荒漠自然带。答案:11.C、12.B。
这是一组通过雪线、七月气温等值线判断坡向与自然带类型的试题。
度位列世界前十。图6为北京市各环路间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北京核心区人口密度低于二环路与三环路间区域,主要原因是
A.大气污染严重
14.关于解决北京城市病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引导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外部转移
C.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与合作
题组13-14:注意,这里的人口密度应该是常住人口密谋。北京是古都,其市中心目前是行政中心,这是历史因素的影响所致。又因为北京是我国首都,大量的行政、文化人员居住地,都靠近核心区,因此其人口密谋较大。题13答案D。北京人口规模大,城市问题突出,解决措施很多,但控制外来人口进入北京不合理。答案:D。
图7为某中等城市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15.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是A.商业用地
16.为及时获取该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影像,应采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题组15-16:这是有关城市空间结构的试题,读图很重要,题15可以采用排除法,先把面积最大的、最小的住宅和商业区排除,然后判断的类型。位于城市外围,且沿交通干线分布,面积较大,最可能是工业区。答案:C。题16,影像的获取应该利用RS,答案:A。
图8为匹兹堡市及其附近地区简图。二战后的匹兹堡由于受市场和环境等因素影响,逐渐从辉煌陷入困境。为振兴经济,匹兹堡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复兴计划”。据此,回答17~18题。
17.二战后匹兹堡经济发展逐渐从辉煌陷入困境,首先陷入困境的产业部门有
A.炼铝、玻璃、精密仪表
C.钢铁、煤炭、重型机械
18.有关匹兹堡“复兴计划”的说法,正确的是建设各类研究机构
加强工人转岗培训 异地另建新城 颁布治理污染法规A.
题目17-18:题17,从试题信息可知,衰落的应该是传统工业,排除含有高技术工业的新兴工业,艰险可获得答案。答案:C。题18,结合鲁尔区的知识判断即可。答案:A。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图9为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洋流B.地形C.海陆位置
20.图示沿海沙漠地区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A.受离岸风的控制B.下垫面温度较低
C.距海近水汽充足D.常年盛行上升气流
题组19-20:题19,气候干旱反映降水少,空气下沉是根源。从海陆位置和纬度判断,这里在是寒流经过的区域,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答案:BC。
题20,沿海沙漠地区多雾,首先要思考雾的形成条件,一是空气中有足够的水汽,二是这些水汽要发生降温凝结。此地为沿海,空气中水汽含量充足,但空气上升冷却的动力不足,只能是地面冷却导致水汽凝结,结合的位置可以看出,其附近有著名的寒流经过,降温减湿作用明显,属于下垫面冷却导致的雾。答案:BC。
本题组考查洋流、大气环流及相关的知识。
为解决老城区无序蔓延等问题,丹麦提出“手指规划”(图10),即老城区为“掌心”,以新建城区为“手指”。据此,回答21~22题。
21.影响新城沿“手指”方向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资源C.交通D.政策
A.防风固沙B.美化环境C.根治污染
题组21-22:题21,注意阅读试题文字,政府解决此问题,反映了政策的影响。阅读图像,城市延伸方向与交通线路是吻合的,说明了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答案:CD。题22,这种形式的绿地有利于美化环境、空气流通。答案:BC。
郑州-徐州高铁将于2016年7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图11为郑徐高铁线路及周边地区略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影响郑徐高铁修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24.郑徐高铁正式运营后带来的主要影响有
A.完善全国高铁路网布局
B.促进东、中部协调发展
C.大幅降低河南农产品外运成本D.带动沿线城市等级的迅速提高
题组23-24:题23,交通线路的修建与需要有关,能否修建与修建成什么样子,则与自然条件和技术有关,技术水平可以降低自然因素的影响。答案:CD;题24,交通线建设的影响就是意义。答案:CD。
2016年4月12日,农业部发布《关于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充分认识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图12为我国大豆主产区分布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与乙地相比,甲地大豆生产的优势条件有
A.热量充足
26.提高我国大豆单产的措施有
A.加大科技投入,选育优良品种B.政策扶持,加强农业水利设施
C.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扩大大豆种植面积
D.加强市场分析,建立供需信息发布机制
题组25-26:题25,东北地区的农业条件明显,热量不足,土地肥沃,作物生长周期长。答案:BD。题26,注意“单产”的含义。答案: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