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2

标签:
地理地理试题考试试卷试题 |
分类: 高二地理试题 |
读“世界两区域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21. 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土壤、水源
22、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
【答案】21、B
读“甲乙两个国家轮廓图”,回答下列各题。
23.下列选项中,属于两国共有的地理特征是
A.自然带都以热带雨林为主B.首都的气候特征相同C.都有丰富的铁矿资源D.图示河流的汛期相同
24.关于两国人口集中于东南部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旅游资源丰富
读两极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25.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26.
C.长城站正午太阳高度大于中山站
【答案】25、A
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中国十大流域各季节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百分比(%)
|
流域名称 |
|||||||||
季节 |
|
辽河 |
海河 |
黄河 |
|
淮河 |
|
|
珠江 |
西南诸河[来源:学科网] |
春 |
13 |
|
13 |
18 |
19 |
19 |
28 |
34 |
27 |
17 |
夏 |
66 |
65 |
69 |
56 |
58 |
55 |
44 |
36 |
46 |
55 |
秋 |
18 |
18 |
16 |
23 |
18 |
20 |
20 |
17 |
20 |
23 |
冬 |
3 |
3 |
2 |
3 |
5 |
6 |
8 |
13 |
7 |
5 |
27.
A.松花江、西北诸河、长江、东南诸河B.松花江、长江、西北诸河、东南诸河
C.松花江、长江、东南诸河、西北诸河D.东南诸河、长江、松花江、西北诸河
28.
A. 流域是因为7、8月份有伏旱,流域是因为雨季长
B. 流域是因为雨季长,流域是因为7、8月份有伏旱
C.
流域都是因为雨季长D.
流域都是因为7、8月份有伏旱【答案】27、A
下图是经纬网和中国著名山脉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C.是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D.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30.
A.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答案】29、D
二、综合题(共40分)
31.
(1)比较上海、哈尔滨秋季(9—11月)降水差异,并分析其原因。(8分)
【答案】(1)降水差异:上海为260mm左右,哈尔滨为70mm左右;(2分)上海秋季降水量大于哈尔滨。(2分)
原因:秋季时,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或夏季风减弱),(2分)锋面雨带南移,(2分)所以上海秋季降水较哈尔滨多。(2)成都地处盆地,北部山地的阻挡减弱了冬季风对其影响,(2分)气温较高;上海地处平原,受冬季风影响较大,(2分)气温较低。
利用图文信息,比较区域降水的差异,结合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分析,区域降水差异的原因。要记住四川盆地地形闭塞,特别是北部山脉,阻挡了冬季风的影响,使盆地内部冬季气温高。
3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材料二 、高湿,适于在土层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的酸性砂壤土上生长。浅根性,枝条较脆弱,对风的适应能力较差,易受风寒并降低产胶量。
(1)分析巴生港成为马来西亚第一大港的社会经济条件。(6分)
【答案】(1)距首都近,经济发达,城市人口密集,生活用品需求量大;丰富的锡矿和天然橡胶等工业原料出口量大;铁路链接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阔;临近马六甲海峡,地处国际航运通道。(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2)“胶锡地带”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水热条件优越;终年受低气压带控制,风力较小;该地火山活动频繁,提供了肥沃的酸性土壤;山麓地带坡度适中,排水良好。(每点2分,共8分)
33. 读下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下图为南美洲部分区域示意图和甲地气候资料图。甲处为世界上最大的湿地,面积季节变化明显。乙处河段洪水期为5月~6月。
(1)简述甲处湿地面积变化特点,并分析其成为世界上最大湿地的原因。(8分)
【答案】(1)变化特点:季节变化大,雨季扩大,旱季缩小(2分)
原因:汇水面积广;地势低,容易积水;降雨量大,河网密集;水生植物丰富,涵养水源。(6分)(2)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区,虽然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半年(夏季,11月~次年4月),(2分)但由于上游地势低平,沼泽面积大,雨季时蓄洪能力强,(2分)干季时(5月~6月)对河流补给量大,(2分)乙处河段汛期滞后明显,洪水期为5月~6月。(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