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八中永州四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文综地理

标签:
地理地理试题考试试卷试题 |
分类: 高一地理试题 |
第I卷
1.影响湖泊东岸风向的主要因素为A.海陆位置
2.此时最可能为地方时A.0点
【考点定位】读图能力,湖岸风向差异及原因,热力环流及时间变化特征,意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迁移知识的能力。【名师点睛】湖泊的效益或价值生态效益:调节气候、调节径流、
减轻洪涝、美化环境、净化污染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湖泊对气候的影响,我们早已有人把可以归纳为湖泊气候:由于湖泊(包括水库)水体存在而造成的一种局地气候。其特征以湖泊范围大者显著。主要特征如下:由于湖泊水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小,水体比热大,蒸发耗热多,使湖面上气温变化较周围陆地缓和,冬暖夏凉,夜暖昼凉。湖面上湿度大,夜雨多于昼雨。由于湖面在白天与夏季的最高温度低,空气对流弱,因此年总降水量偏小。夜间陆面温度低于湖面,风从陆吹向湖;白天陆面温度高于湖面,风向从湖吹向陆,形成以一天为周期的湖陆风,湖陆风对沿湖陆地的气候有调剂作用。湖泊的影响可波及附近一定距离的陆地,使之具有湖泊气候的某些特征。学科网
下图为某沿海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分别示意两种地质构造,M、N分别示意两种地形类型。按照其形成时间的先后,正确的判断是
A.N
4.图示区域水循环及其河流、湖泊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区域水循环参与了处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B.图示区域水循环活跃程度7月大于1月
C.图中河流干流发生弯曲的根本原因是地形因素D.图示区域水循环总量的减少与图中湖泊关系密切
【答案】3.B4.C
【考点定位】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河流与湖泊。【名师点睛】此题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变化.区别内外力作用对地表的影响,结合图中的信息解题,此题难度中等.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它使得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
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主要作用要素有温度、流水、风、海浪、冰川等,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重力作用和化学作用,它使得地表趋于平坦.褶皱是因为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使得岩层出现一系列弯曲变形,它包括背斜和向斜.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断层是岩层受到挤压力过大或者张力作用,使得岩层发生断裂,出现断裂面,并且在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有错动和位移,形成断层.断层一侧的岩层下降会形成谷地(如我国的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上升则会形成断块山,通常伴有陡崖(如我国的华山、庐山和泰山).断层上升的形成地垒构造.断层下降的形成地堑构造.
根据图的信息判断是向斜,为断层且右侧上升,M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扇,N为河口三角洲.根据图中的岩层分布分析,该地先形成沉积岩,然后在挤压作用下发生褶皱形成,后处发生断裂导致右侧上升,形成断块山.之后河流夹带的泥沙在出山口处沉积形成冲积扇地貌.N处的河口三角洲由于河流形成的时间和断层的时间无法判断先后,所以不能判断N谁在前,谁在后.学科网
棉花原产于印度,耐旱、耐盐碱,喜光照。15世纪甲国开始出现棉花种植,但其棉花种植业并未得到迅速发展。下图为甲国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
A.气候温和,棉花需求量小
6.
【考点定位】考查区域定位及农业发展的区位、农业地域类型。学科网【方法总结】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类试题的答题角度
(1)直接评价或对比评价:一般要从自然、经济、社会等三角度分析,针对其优势和不足展开多方面论证。
(2)限制性条件评价:如评价优势或不利因素,或者特别指出从某一方面分析农业发展条件,需在充分分析该条件的基础上具体回答。
(3)开放性区位评价:先说观点,然后针对观点阐述理由
,如支持,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将产生×××效益;反对,发展的不利条件是×××,将带来×××不利影响。
(易错提示) 这种因素(条件),就不会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如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3)限制性因素:农业生产需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满足,唯有一个条件不能满足,那么这个条件就是限制性因素。如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
7.导致贝加尔湖湖水“温柔碧绿”的原因不包括
A.湖泊较深
8.“高跷树”根部裸露的原因是A.降水丰富,便于树木吸收水分
C.风浪巨大,导致根部土壤侵蚀
【考点定位】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成因。【知识拓展】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它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的南部,中国古称“北海”,曾为中国北方部族主要活动地区。贝加尔湖是由地壳断裂陷落而成,有300多条大小河流注入,湖水大部分经叶尼塞河支流安加拉河流出,最终进入北冰洋。湖呈新月形,湖面面积3.1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17位,但平均水深730米,中部最深处达1620米;蓄水量2.3万立方千米,约占世界地表淡水总量的1/5。贝加尔湖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湖泊之一,已有2000万年以上历史。贝加尔湖的生物具有多样性、特殊性和古老性。湖内生活着约1800种生物,其中1083种为贝加尔湖特有种。最独特的是湖水的环流直达湖底,湖水中氧气可到达1600米以下的深度,并在那里形成一个生机勃勃的“生物世界”,而其他湖泊一般在水下200~300米实际上已无生命。贝加尔湖空气清新,湖水清澈,其透明度高达40米,举世罕见,现已成为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最大的旅游和疗养中心之一,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9.
A.石灰岩
10.
A.
11.
A.
【答案】9.B10.C11.A
【考点定位】岩石类型及成因,区域生态环境及原因,板块运动,板块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
第II卷
36. 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区域图中甲乙两地的气候特征图。[来源:Zxxk.Com]
材料三:剑麻生产仅次于咖啡,单产水平较高,产量和出口量均居非洲第二位,该国的东北是主要产区。下图为优质剑麻的生长环境示意图。
(1)分析安哥拉中部地区“春天国度”美誉的由来。(6分)
(2)比较甲乙两地降水特征的差异,并分析成因。(8分)
(3)若西南地区也大规模种植剑麻,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8分)
【答案】(1)安哥拉中部地区纬度低;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四季如春。(6分) (3)赞同:本国种植剑麻的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国家政策的扶持;该国劳动力丰富廉价;砂质土壤;西南部纬度低,热带地区,热量充足;种植剑麻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8分)
不赞同:西南部气候干旱,降水少,水源不足;大规模种植易引起荒漠化;西南
部地形起伏大;与北部相比,种植成本高;(8分)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区域地理、农业区位因素、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37.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分析金沙江水能资源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8分)
(2)分析该地适宜松茸生长的独特条件。(8分)
(3)说明松茸产业对香格里拉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8分)
【答案】(1)主要位于季风区,降水量大,径流量大;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多峡谷地形,易于建坝;当地人口稀少,移民工程量小;政策支持力度大。(8分)
解析:水能开发要从河流的径流量、落差、坝址选择、 湿度大;海拔高,大气透明度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植被茂盛,多松树、栎树,可提供营养支持;高山地区虫害少;生态环境好,污染小。(8分)
解析:松茸生长的独特条件要结合背景材料中生长的需求,结合当地的环境进行分析。(3)松茸价格高,国际市场需求量大,经济价值高,提高当地居民收入;采摘、加工、运输等产业随之兴起,带动相关产业发展。(8分)[来源:学§科§网Z§X§X§K]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水能资源开发,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对经济的影响。【名师点睛】水能梯级开发,要从水量和落差两方面分析。该地降水量大,流程长
、落差大,有利于水能的梯级开发。要仔细阅读材料,找出区域适宜天然药用菌生长的独特环境。松茸产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从经济收入、区域相关产业发展、技术提高等方面分析。
38.
材料1
材料2
(2)分析天水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6分)
【答案】
【考点定位】河流的水文特征、城市区位因素。【名师点睛】本题以黄土高原地区渭河流域及区域气候资料图,考查学生对水文形成要素的理解及学生对城市区位因素的理解.(1)此题考查河流的文特征以及原因.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量大小、水位变化、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河流水文受气候、地形因素影响较为明显.结合黄河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征分析该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及成因.(2)此题考查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地形、河流等,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资源、交通、政治等因素。图中的城市与河流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