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南长沙市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2022-04-16 16:41:40)
标签:

地理

地理试题

考试

试卷

试题

分类: 高三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且仅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答卷表格中。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示意台湾省台东县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图中每个正方形网格的实地面积为4平方千米。读图,完成1~2题。
[转载]湖南长沙市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1.坡面的垂直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叫坡度。甲、乙两地之间的坡度最接近A.10%   B.20% C.30%   D.35%
2.形成东兴与苏巴阳之间河流地貌的地质作用
  A.堆积大于侵蚀   B.沉降大于隆起  C.侵蚀大于堆积   D.隆起大于沉降
   读右图某河流示意图,回答3~4题。[转载]湖南长沙市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3.甲处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中游落差小    B.地转偏向力作用  C.河流含沙量大   D.入海口潮差小
4.造成乙现象最终消失的原因是  A.地壳运动   B.风化作用  C.侵蚀作用   D.堆积作用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7月气温及年均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转载]湖南长沙市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5.该地区7月气温分布状况是
  A.各城市均高于24B.处气温低于24C.太原与石家庄最大温差小于4D.与处气温相同
6.关于该地区年均降水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的年均降水量小于郑州  B.处的年均降水量大于处
  C.山区、高原年均降水量大于平原  D.太原、石家庄年均降水量均小于600 mm  
  下图为“某大洲沿大陆中部某经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及高空大气环流形势图”,分析回答7~9题。
[转载]湖南长沙市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7.d地的植被类型为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热带荒漠   D.温带落叶阔叶林
8.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b地降水主要类型的是[转载]湖南长沙市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9.此时正值  A.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  B.好望角附近正值风浪最高季节
  C.澳大利亚东南部小麦播种正忙碌  D.阿斯旺水电站的发电量进入低谷期
   右图为北半球某地理事物示意图,a、b、c所表示的数值由南向北逐渐减小。据此回答10~12题。
[转载]湖南长沙市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10.若图示为一组等压线,则  A.处吹东南风       B.处风速比处大
  C.甲地位于低压槽线附近     D.乙地处在阴雨天气中

11.若此图为等温线分布图,且甲、乙分别代表陆地和海洋,则此时
  A.南极考察船正在返航B.此时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风C.华北平原小麦生长旺盛  D.地球距离太阳较近
12.若此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水稻梯田俯视图,且a、b、c为梯田边界,则
  A.甲线表示分水线,乙线表示集水线  B.a与b的高度差一定等于b与c的高度差
  C.两处的海拔基本相等  D.在处肯定能看见处正在插秧的人 
   读近三十年来我国某省四个不同年份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回答13~14题。[转载]湖南长沙市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13.四个年份的先后顺序是  A.      B.      C.      D.
14.按照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0%,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A.以后,之前     B.以后,之前   C.以后,之前     D.以后
  下图是“北京市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5~17题。
[转载]湖南长沙市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15.至2005年,北京市  A.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不再超标  B.二氧化氮浓度下降幅度最大
  C.二氧化硫浓度与标准之差最大  D.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均达近六年最低值
16.造成北京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较大的原因主要有  沙尘频袭  交通拥堵  燃煤量大  植被稀少
  A.       B.  C.      D.
17.为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下列措施可取的是
  A.重工企业迁离城区    B.实施小客车限购令  C.减少燃煤供暖天数    D.扩大城市硬化面积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产业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18~19题。[转载]湖南长沙市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18.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塔里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松嫩平原      D.太湖平原
19.该地区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条件是
  A.光照充足      B.土地面积广阔  C.降水丰富      D.消费市场广阔
   下图是我国区域产业 CO2减排效果比较示意图,回答20~21题。[转载]湖南长沙市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20.我国节能减排的重点区域是
  A.中部地区      B.南部沿海地区  C.京津地区      D.北部沿海地区
21.南部沿海地区减排压力较小,这是因为
  A.经济发达      B.工业结构轻型  C.气候变化不明显     D.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
  下图为我国某地公路线分布示意图,该地区北部高、南部低。读图,回答22~23题。
[转载]湖南长沙市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22.M处公路穿越的地形可能是  A.河谷      B.盆地  C.陡坡      D.平地
23.该地公路常遭遇的自然灾害是  A.沙尘暴      B.寒潮  C.泥石流       D.干旱
   读“寒带不同纬度出现某种地理现象的天数变化图”,回答24~25题。
[转载]湖南长沙市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24.若为极昼现象,则T地极昼开始的时间大约在A.3月21日     B.4月22日  C.5月23日     D.6月22日
25.除极昼现象外,还可以表示哪些现象  极夜    正午太阳高度小于0°   正午太阳高度大于0° 极光  A.      B.  C.     D.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50分)
26.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1:下图为某地区平均年温差图[转载]湖南长沙市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材料2:下表为上图四地中某一城市的气温、降水资料。

月份

气温()

()

月份

气温()

降水()

1

1.6

77

7

24.0

89

2

0.5

58

8

23.2

77

3

3.8

87

9

19.2

82

4

10.4

95

10

13.0

67

5

16.3

101

11

4.9

78

6

21[转载]湖南长沙市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7

117

12

0.5

68

  (1)描述该地区中部年温差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
    (2)依据材料2信息写出其气温、降水特征,并判断所属城市。(6分)
  27.阅读以下三则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1:某河流(河段)流域示意图。[转载]湖南长沙市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材料2:该河段水系流域面积约13万Km2,流域内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75.3mm。历史上的辽金时期这里曾经水草丰美、牲畜兴旺,现在该地不仅为重要的农业区,同时矿产也得到进一步开发。近20年以来,该河流多次出现断流现象。
   材料3:A城市水文站的河流断流统计表。

时段

断流年数

断流天数

径流量(亿m3)

19911995

1

61

9.62

19962000

5

817

4.43

20012007

7

555

0

    (1)该流域所处的地带在我国自然环境中有着多方面过渡性的特点。请至少列出两项。(4分)
  (2)简要说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该河上游来水量的变化趋势,并解释其原因。(5分)
  (3)简要说明该河段断流现象的延续将会产生的主要问题。(3分)
2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1:通过统计记录,科学家们发现,我国沙尘暴的主要发生区域在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其中,每年的12月到次年3月,沙尘暴发生中心集中在青藏高原上,并随时间推移中心向北推移。现在珠峰地区海拔6 300米以下,基本没有常年积雪(景观如材料2所示)。
   材料2:冰川退缩后,在珠穆朗玛峰北坡形成越来越高的戈壁滩(2010年11月拍摄)。
[转载]湖南长沙市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材料3:“风沙滚滚天畔来,白天屋里点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一半草场沙里埋”。这是流行于内蒙古一带的顺口溜。
  (1)分析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沙尘暴中心集中在青藏高原上的原因。(4分)
  (2)现在珠峰地区海拔6300米以下,基本没有常年积雪。这一现象可能给青藏高原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3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3中所描述的地理现象产生原因。分析要缓解这种地理现象,当地应采取哪些措施?(6分)

29.下图是某城市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学校周边地区实地考察后绘制的某城所在地区聚落的分布特征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
[转载]湖南长沙市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1)描述该地区聚落分布的特征。(5分)

 (2)随着A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在不断扩大。结合图中信息,比较分析A城市往a、b两个方向发展的优势条件。(8分)

 

  

长沙市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地 理 答 案分值:100分   时量:90分钟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且仅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答卷表格    中。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B 2. A 3. A 4. C 5. B    6. D 7. B 8. A   9. B 10.C   11.D 12.C 13.D 14.A 15.D    16.C  17.A 18.A 19.A 20.A   21.B 22.C 23.C 24.C  25.A

二、综合题(4小题,共50分)
26.
解析:第(1)题,从等值线的数值变化、形状弯曲、走向等方向描述分布特点,从纬度、地形等分析原因。第(2)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气温冬季较低,最冷月在0以下,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多,夏雨稍多。
  答案:(1)年温差向北递增,原因:纬度向北递增(年太阳辐射的变化幅度向北递增);(3分)年温差向南突
出,原因:中部地势较东西两侧低平,夏季易受北上暖空气的影响,冬季易受南下冷空气影响。(3分)  (2)冬冷夏热,年温差较大;年降水量较多(或接近1 000 mm),夏雨稍多(或降水季节变化较小)。(4分)城市。(2分)
27.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区域的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内蒙古高原向东北平原的过渡地段,在气候、地势、植被等方面都体现了过渡性。第(2)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上游来水逐年减少,甚至出现断流现象。这里既有蒸发量大、下渗严重的自然原因,但更多的是人为原因,如过度引水、拦坝蓄水、用水量增加等。第(3)题,持续断流和缺水,影响生态环境,危及居民的生产和生活。   答案:(1)地处温带季风与大陆性气候区的过渡地带(2分);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温带森林向温带草原的过渡地带等。(2分)  (2)上游来水逐年减少,甚至出现多年无径流现象。 (2分)  降水量减少(蒸发和下渗增加);上游水库的拦蓄,上游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增加。 (3分)  (3)工农业及生活用水紧张,影响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加剧土地沙化;水利设施功能丧失;生态环境恶化。 (3分)
  28.解析:第(1)题,从三个方面分析:干燥环境、大风天气、地表疏松等。第(2)题,缺少常年积雪,加剧干旱程度,利于风蚀作用,不利于植被生长,从而环境恶化。第(3)题,材料3显示沙化严重,主要是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在生产生活中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在工程建设中的不合理行为等。采取措施针对造成土地沙化的原因即可。   答案:(1)冬季受高气压控制,大风天气多;气候干旱,降水少;地表疏松物质多;地表缺乏植被的保护。(4分)   (2)冰雪融水减少,加剧了干旱的程度;地表遭受风蚀加剧; 影响植被生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3分)  (3)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樵采;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不当的工程建设。 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合理利用水资源;工矿交通建设中注意环境保护。(答对其中三点即给6分)
29.答案:(13分)   (1)沿公路干线分布,平原多于山区。(5分)  (2)往a方向发展改造河滩沙地,不占用农田;靠近河流,用水便利。(4分)b方向接近铁路,交通便利;土地开阔,发展余地大。(4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