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1

标签:
地理地理试题考试试卷试题 |
分类: 高二地理试题 |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是我国两个典型的平原,他们的地理环境差异较明显,从而对区域发展也有一定影响。据此回答1--3题。
1.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两地的气候特征相比较
2.关于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3.长江三角洲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主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原因主要是
4.在荒漠化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自然因素是
5.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冬春沙尘暴天气频发。下列沙尘暴天气危害较重的一组城市是
6.关于东北平原的正确叙述是
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下图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7~9题。

7.图中、、线依次代表
8.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
9.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
10.上海气象台某日发布的该市润肤气象指数表明空气特别干燥,皮肤最需要滋润。该日可能出现在
11.下图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这种降水类型称为
下图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N。两中学生分别到达P、M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读图回答12~13题。
12.两学生测量当地海拔高度,所用最便捷的技术是
13.P点附近陡崖相对高度最不可能是
14.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
15.下列等高线示意图中,能反映沙丘地貌的是
16.下列工程中,对上海地区酸雨危害起到减缓作用的是
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读图完成17——18题。
17.图中所示各河流
18.2003年,某地理考察团到该地区考察,不可能见到的景观是
19.珠江三角洲地区优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20.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
下图为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该河流位于
22.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