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浙江宁波市第一学期末试卷高三地理

(2022-04-06 16:43:16)
标签:

地理

地理试题

考试

试卷

试题

分类: 高三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
  有某人驾驶飞机自北半球甲地沿最短航线飞往乙地,飞机飞行速度为1100千米/小时.下图所示为飞机起飞的光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当北京时间12点时甲地物影最短.据此回答1-2题.

圈点非常新课程2010年模拟重组卷地理(四)

1.到达乙地时,当地地方时为
 A.21:00   B.18:00   C.9:00    D.6:00
2.关于本次飞行,说法错误的是
 A.飞行时间为6小时
 B.飞行方向是先正北,再正南
 C.飞行过程中该人经历的全是白天
 D.起飞时,太阳直射在120°E,23°26′N

 瀑布,地质学上叫做跌水,是由地球内力和外力作用而形成的.如断层、凹陷等地质构造运动和火山喷发等造成地表变化,流动的河水突然地、近于垂直地跌落,这样的地区就构成了瀑布。瀑布表明河流的重大中断。这种瀑布主要是以内力作用为主导因素而形成的。另一种由流水的侵蚀和溶蚀等外力作用为主导因素而形成,如河床岩石软硬不一,较松软的岩石易被流水侵蚀掉,从而形成高低差异很大的地势差别成为瀑布。此外,冰川对岩石的刨蚀也可造成瀑布。造成跌水的悬崖在水流的强力冲击下将不断地坍塌,使得瀑布向上游方向后退并降低高度,最终导致瀑布消失。在河流的时段内,瀑布是一种暂时性的特征,它最终会消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材料中说"在河流的时段内,瀑布是一种暂时性的特征,它最终会消失."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地壳运动  B.变质作用    C.侵蚀作用     D.全球气候变暖
4.下图中最有可能存在瀑布的地点是

圈点非常新课程2010年模拟重组卷地理(四)

 A.甲       B.乙      C.丙       D.丁
  人口问题是资源短缺和环境危机产生的根源,读下图回答5-6题.

圈点非常新课程2010年模拟重组卷地理(四)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大洲有四个
 B.发展中国家新增人口多于发达国家
 C.欧洲死亡率低于亚洲
 D.世界新增加人口主要分布在非洲
6.有关各地人口增长及带来的问题,判断错误的是
 A.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自然增长率仍很高
 B.非洲自然增长率最高,给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
 C.从整体来说,世界上的人口再生产属于过渡型
 D.欧洲人口负增长带来人口老龄化现象
 
  读"我国东部地区某鞋厂产品产销流程示意图",回答7-8题.

圈点非常新课程2010年模拟重组卷地理(四)


 7.相对于西方公司来说,该鞋厂最大的优势在于
 A.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B.丰富的能源和原材料      
 C.较高的生产工业和设计水平   D.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
 8.为了应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该类企业可采取的措施是
 向劳动力价格较低的中西部迁移 加大科技投入,增强研发能力 放弃自有商标,全用国际商标 由国际市场转向开发国内市场

  A.       B.           C.      D.

 

《每日电讯报》近日刊登了一组精美的大堡礁图片,这些图片展示了澳大利亚大堡礁的绝美景色,海面是绿和深蓝色,周围环绕着绿松石色的礁石。但我们的子孙或许没有机会见到这里的美景了,也许再过20年,这些将完全从地球上消失。结合下图回答9-10题.

 圈点非常新课程2010年模拟重组卷地理(四)

9.针对大堡礁消失的原因及对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缓慢增加使海洋不断酸化,珊瑚不断消失

 B.二氧化碳的排放引起的气温上升,改变了珊瑚的生存环境,使珊瑚逐渐死亡

 C.植树造林是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唯一有效措施

 D.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升高,可以淹没一部分地处的大堡礁

10.甲城市是澳大利亚的著名城市,影响该城市的主导区位是

 A.河流    B.政治    C.交通     D.资源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11.读世界某两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圈点非常新课程2010年模拟重组卷地理(四)(1)两地均是所在国家重要的农业区,试比较两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各自的自然区位。(12分)


(2)宝山、芝加哥同为世界著名的钢铁工业中心,比较二者在区位因素上的异同。

 

(3)指出A城市主要旅游资源类型,并简单评价其旅游资源的优势开发条件。(12分)

参考答案

  (1).水稻种植业  乳畜业 商品谷物农业(3分))甲地水热充足,雨热同期(水热配置好),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河网密布,利于灌溉)。(5分) 乙地中部平原土地面积辽阔,土壤肥沃,水源丰富;东北部气候适合牧草生长;(4分)
   (2).相同点:都接近消费市场;水陆交通便利。(4分) 不同点:宝山临海,便于原料的进口、产品的输
出;芝加哥接近原料、燃料产地。(4分) 

  (3).旅游资源以人文景观为主。(1分)优势开发条件:旅游资源游览价值高;市场距离短(地处经济发达区);交通便利,通达性好。(3分)


12.(24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了“弓箭型”的经济发展格局(如图所示)。读图回答问题。

圈点非常新课程2010年模拟重组卷地理(四)
(1)在这个“弓箭型”的经济发展格局中。武汉城市圈将逐步承接东部地区,连接南北的作用。试简要分析武汉城市圈形成的区位优势。(12分)

 

(2)目前我国的产业转移在逐步推进,试分析武汉城市圈在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中可能受到的影响。(12分)


【参考答案】(1) 首先,从位置上看位置优越.(武汉城市圈地处以长江经济带为东西向发展轴、京广铁路与京珠高速公路为南北发展轴而构成的“十”字型一级发展轴线交汇处,位于中西部的结合部、长江流域的中游、中部五省的居中位置,具有“中部之中”的区位优势,历史上向来是“九省通衢”。现为全国四大铁路枢纽之一、高等级公路主枢纽、长江中游最大的航运中心、全国第三大通信业务指挥调度中心、电信光缆环网的交汇中心,其优越的交通、通讯区位是中部其它区域不能比拟的。)(3分)
  其次,从资源上看,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较为丰富的资源基础。(水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中非金属矿(盐矿、石膏、建材)资源丰富,天然气资源开发前景良好,这都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3分)
  第三,从产业基础上看,湖北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而武汉城市圈中装备制造业的企业数量、资产规模、就业人数等指标均占全省工业的四分之一强;增加值、销售收入占全省工业的1/3左右。部分领域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经过战略布局重新洗牌后,可以在这一优势产业上形成集中突破。)(3分)
  第四,武汉城市圈拥有中部地区最好的科技教育与智力资源优势,是中部地区人才与智力资源最密集地区,因而发展高技术产业引领产业升级具有坚实的技术创新基础。(在这方面,“武汉中国光谷”已经形成了技术创新集聚区的典范。)(3分)

 (2)(东部)沿海经济 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经济、社会、环境方面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