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50分)
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有关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B
在地球仪上,每一条经线都是一个圆圈
C 由某地沿着同一条经线前进,最后都能回到这一点D
在地球仪上,除极点外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圆圈
2、某点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以北有极昼极夜现象,以南是温带,该点地理坐标为
A.
23°26′N,180° B.
66°34′N,160°E C.
23°26′N,0° D.
66°34′N,20°W
3、图1中,符合甲在乙地西北、丙在丁地东南的是

读图2,回答4~5题:

4、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乙和丙
5、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 B.
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
C.
甲大于乙,乙大于丙 D.
乙表示的实际范围最大
读地球表面某一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图3)。回答6~7题:

6、M点的对跖点(过地心的对称点)坐标是
A.
80°W, 60°S B.
80°E,60°N C.
100°E,60°S D.
100°W,60°N
7、若飞机从M点出发,由最短的航程到达N点,则其飞行的方向是
A.
一直向东 B.
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C.
一直向西 D.
先向东南再向西北
8、若将1:2500000的地图比例尺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
A、新图比例尺为1:1250000 B、新图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0千米
C、新图面积为原图面积的四分之一 D、新图表示的实际范围为原图的4倍
9、在某幅地图上, 60°N上甲乙两地相距11.1厘米,两地的时差是2小时,则此图的比例尺约为:
A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千米 B
1:15000000 C
1/30000000 D
1:40000000
10、读图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地形按图序排列正确的是:山脊、山谷、鞍部、山顶
B.图中海拔最高的是图,相对高差最大的是图
C.图中地形按图序排列正确的是:山谷、山谷、山顶、鞍部
D.图中海拔最高的是图,相对高差最大的是图
图5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米)”,图中虚线表示山脊线或溪流。读图回答11~12题。

11.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描述景观相符的是 A.a B.b C.c D.d
12.d图中甲处最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A.滑坡 B.地震 C.泥石流 D.火山
读图6,回答13~14题:

13、关于陡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处陡崖高于b处 B. a处陡崖相对高度为20米以上
C.
b处陡崖相对高度为20米以上 D. b处陡崖相对高度为30米以上
14、高速公路选择在图中地形部位通过,主要原因是
A.
该地位于山脊,地势较高 B. 该地位于山谷,工程量小
C.
该地岩层脆弱,易于开挖 D.
该地位于鞍部,地势较低
读华北某地地形图(图7),据图判断15~17题:

15.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 A.< B.<
C.> D.=
16.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坡的
A.日照较强,辐射收入多 B.蒸发较弱,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C.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 D.降水较多,水源充足
17.若乙坡植被受破坏成为荒坡,则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是
A.放牧山羊 B.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
C.修梯田,种植水稻 D.营造混交林
18.读图8,图9中的地形剖面图是根据图中A.B.C.D四条剖面线的哪一条绘制出来的

A.aa’ B.bb’ C.cc’ D.dd’
19、下列关于大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被世界三个大洋包围的有北美洲、南极洲 B均为北回归线穿过的有非洲、亚洲、南美洲
C
完全位于北半球的有欧洲、亚洲和北美洲 D 完全位于东半球的有欧洲、大洋洲、亚洲
图10是世界四个著名的海峡或运河图,读图回答20~24题。

20.扼守世界“石油宝库”海运出口的海峡是 A. B. C. D.
21.沟通地中海与红海的通道是 A. B. C. D.
22.全部属于一个国家的海峡是 A. B. C. D.
23.大致与北京纬度相当的是 A. B. C. D.
24.四幅图中,位置最偏南的是 A. B. C. D.
25.读图11,图中四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确的是

A.南美洲 非洲北美洲 亚洲 B.非洲 南美洲大洋洲
欧洲C.南美洲 大洋洲亚洲 欧洲 D.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亚洲
读图12,回答26-28题:

26.下列港口的排序依次濒临四大洋的是
A.鹿特丹、横滨、摩尔曼斯克、加尔各答 B.鹿特丹、横滨、加尔各答、摩尔曼斯克
C.加尔各答、鹿特丹、横滨、摩尔曼斯克 D.横滨、鹿特丹、摩尔曼斯克、加尔各答
27.连接、两大洋之间最短的海上通道是
A.巴拿马运河 B.白令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28.海运最为繁忙和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大洋分别是
A.、 B.、 C.、 D.、
图13为“1271—1295年马可·波罗东行路线示意图”。回答29-30题。

29、关于马可·波罗东行途中经过的A、B、C三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地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B.
B地终年炎热干燥
C.
C地气候的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D. 由B地到C地自然带景观差异体现经度地带性
30.马可·波罗乘船返回途中经过的D、E、F三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D处为沟通两大洋的麦哲伦海峡 B.
E处位于亚欧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附近
C.
F处为霍尔木兹海峡 D.
此航线夏季行驶顺风顺水
读图14“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示意图”,完成31-32题

31.雅典所处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温带混交林带
32.图中火炬传递的城市数 A.中纬度比低纬度多 B.北半球比南半球少
C.西半球比东半球多 D.南美洲比北美洲少
33.关于图15中海底地形及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大陆坡--锰结核矿分布集中 B.--海沟—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C.—大陆架--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D.—海盆—锡等有色金属矿丰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