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铁社
李铁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4,653
  • 关注人气:1,47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川内江市高三地理高考模拟试题

(2022-04-10 15:43:06)
标签:

地理

地理试题

考试

试卷

试题

分类: 高三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卷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45°纬线穿越图示地区,a为经线,某大陆L 地的观测者于3月21日10时(L地地方时)看到 太阳从山顶M升起,此时北京时间为2:00点。 据此完成1~3题。

2011届高三地理高考模拟试题(18)(视频:天价夜明珠)

 1.M位于L的   A.正东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解析:由于该地纬度为北半球中纬度,我们可得当地太阳在天空运动轨迹为:偏东(或正东)——正南——偏西(或正西)。比如按平时人们的生活经验:上午的太阳基本位于东南,正午位于正南,下午的太阳基本位于西南。位于L地的观测者在当地10点(上午)看到太阳在M处,我们可知:M必位于L的东南方向。

  画了张下图,可以理解该题思路:由于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坐标就可能有如图1和2两种情况。

2011届高三地理高考模拟试题(18)(视频:天价夜明珠)

但第一幅图M位于L的西北方向,显然L地为10点时不可能出现该情况。所以正确的方位坐标为图2所示。判断甲地位于乙地的哪个方向,可采取将坐标标在乙地的方法(图3)。所以该题选D。

2.若观测者从L地沿图上虚线步行至M,那么观测者步行的距离约为
   A. 1260米       B.1720米      C.1830米       D.2410米

 解析:简单分析: 某大陆L 地的观测者于3月21日10时(L地地方时)看到太阳从山顶M升起,可推10时山顶和观测点连线和地平面的角为30°(当人正午太阳高度为45°,山顶恰好在日出到太阳当顶的五分之三处)
    山顶和观测点的相对高度为860米,可推三角形的斜边为1720米,所有答案选B.

   (原题是一道2010年清华大学保送生、自主招生样题,问"M地相对于L地的方位及L、M间的距离约为?选择 A.270°,1720 m  B.240°,2410 m   C.300°,1204 m  D.240°,1720

 详细分析:如下图,设L为观测者,A为正午太阳所在位置,M为下午16时太阳所在位置。

2011届高三地理高考模拟试题(18)(视频:天价夜明珠)   设:L、B、C、D同处一个等高平面,值为400m,则MC=860m。   3月21日∠ALB=90-(45°-0°)=45°   AB⊥LB,ABL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LB   设MDAL,MC⊥等高平面,   则MC⊥DC,推得ABMC;   推之ABLMCD,MC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MC=CD。   MC为860m,则CD=860m,得MD=1216.04m   又因为AL⊥LD,则MD⊥LD,得LDM为直角三角形。
   春分日太阳从正东升,正西落,观测者看到太阳一天中升落轨迹刚好是180°,16时时太阳位于距日落处30°的M处。即∠MLD=30°   LM=MD/Sin30°=1216.04/0.5=2432.08 m 
   求方位角就比较简单了,正北为0°,顺时针方向绕至M处差不多为240°。    本题目的正确答案选B。)

3.太阳从山顶M升起时   A.L地与北京处于同一天               B.L地麦苗返青
   C.泰晤士河畔夕阳西下                 D.安大略湖夜蓦深沉  
 一定流域岩石在风力水力热力和重力等作用下往往要被侵蚀和输移,被侵蚀的岩石经过 输移过程中的冲淤变化,到达流域山口断面的泥沙数量称为该流域的产沙量。据此并读下左图,完成4~5题。

2011届高三地理高考模拟试题(18)(视频:天价夜明珠)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表植被覆盖率越高,年产沙量越少 
 B.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年产沙量比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少
 C.湿润地区流域岩石化学风化作用显著,产沙量最大   D.年产沙量荒漠草原地区大于森林草原地区
5.据图推断,下列地区中年产沙量最大的是 A.阴山以北  B.祁连山以南  C.武夷山以西  D.大兴安岭以东

 上右图是太平洋沿岸北部简图。1980年5月18日早晨,落基山脉的圣海伦斯火山爆发,火山灰烟蔽天空,高温空气使大量冰川熔化并摧毁无数生物。据此并读图,完成6~7题。
6.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大部分会吹向哪一方向   A.甲      B.乙        C.丙            D.丁   
7.该地火山爆发后产生的气象灾害是   A.滑坡        B.暴雨          C.洪涝          D.干旱
 初级产业产品的外销为澳大利亚重要外汇来源之一,但近五年来由于降水极少,已面临百年大旱。2007年4月总理霍华德警告说:若近期内没有足够的雨水,即将停止大部分农地的灌溉。据此并读下左图,完成8~9题。  

2011届高三地理高考模拟试题(18)(视频:天价夜明珠)

8.停止农地灌溉的对应措施一旦执行,对澳大利亚的哪个地区的影响最深 A.甲   B.乙   C.丙    D.丁
9.关于澳大利亚农业发展的条件,哪些正确   草原良好,自流井多,气候干燥,促成发达的畜牧业   降水的分布明显受到山脉和东北季风的影响   冷冻科技革新,促成畜牧产品的大量输出      南北半球的农产供应与市场需求具季节互补性   原住居民的传统知识大幅提升农产附加价值
   A.       B.         C.         D.
   上右图中0为昼半球的中心点,N为北极点,阴影部分位于西半球,非阴影部分位于东半球。读图完成10~11题。

2011届高三地理高考模拟试题(18)(视频:天价夜明珠)

10.若P点昼长为14,小时,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2时20分   B.3时20分     C.14时20分   D.15时20分
 11.若0一直为昼半球的中心点,P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则此时刻后P点的移动方向和0P之间的距离分别为  A.向东  逐渐增大 B.向西逐渐减少  C.向南 不变    D.向北  先减少后增大
二、综合题
36.(共36分)读我国部分地区,读图回答:

2011届高三地理高考模拟试题(18)(视频:天价夜明珠)

(1)用1厘米箭头画出M处的潜水流动方向(2分)
(2)从陆地资源来看,与长江三角洲相比本区经济发展有利的因素是         ,主要的限制因素是      。影响该地区夏季暴雨的天气系统是         ,目前影响该地区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8分)
(3)图中海域的西海岸是我国最大的海盐生产基地,简述其形成的自然条件。(8分)

(4)比较图中A、C两地农业单产量的高低及其产生的自然原因。(12分)

(5)分析该区域潜水埋藏深度的特点对地理环境的影响。(6分)

39.(20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物价要稳定,社会要稳定。稳定是为了发展,发展是为了更好的稳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反映我国东北和美国玉米种植、生产条件有关信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1届高三地理高考模拟试题(18)(视频:天价夜明珠)

(1)选择:玉米价格过快上涨对美国下列哪个行业直接影响最大(   )
 A.水产业   B.粮食加工业   C.乳畜业   D.纺织业   E.餐饮业
(2)美国玉米带和我国东北玉米种植区,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有哪些方面是相似的?  (10分)

(3)乙醇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备受世界关注,有的国家正尝试用它来代替机动车用油。 利用玉米秸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为: 请根据所学的知识说明利用玉米生产酒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8分)

 

 

 

参考答案
选择题:1.D  2.B 3.C  4.D 5.D  6.B 7.C  8.A 9.B  10.C 11.C
综合题:
36.(36分)(1)(2分)箭头垂直于等潜水线,由高出指向低出(2)(8分)矿产、能源资源丰富,淡水资源缺乏;冷锋 , 流水沉积作用。(3)(8分)地势平坦、海滩宽广;(2分)风多雨少,(2分)日照充足,(2分)蒸发旺盛。(2分) (4)(12分)A地位于太行山前由洪积和冲积物组成的缓斜平原上,(2分)土壤深厚肥沃,耕地质量较高,(2分)农业单产量高。(1分)C地位于地势很低的滨海平原,(2分)多旱涝、盐缄地,耕地中存在限制因素多,(2分)农业单产量低. (2分)。(5)(6分)该区域潜水埋藏浅。(2分)易出现土壤中的盐分向地表积聚,形成盐碱地;(2分)潜水埋藏浅,地下水不易排泄河水,形成低洼易涝地,产生洪涝灾害。(2分)
39.(20分)(1)C(2) 纬度位置,都位于北温带  夏季气温高,热量条件好 地形以平原为主   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位于半湿润地区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3)(8分)利用玉米生产酒精,可能污染水源。(2分)但可以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2分)减轻酸雨的产生和大气污染程度,(2分)减弱温室效应。(2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