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表是地球不同纬度地区在二分二至日所受到的天文辐射日总量(卡/平方厘米)变化情况袁.读后回答l~2题。

1.南极天文辐射最高值比北极天文辐射最高值高的原因主要是
A.日地距离 B.昼夜长短 C.太阳高度 D.臭氧层厚度和下垫面差异
2.综合分析天文辐射、不同纬度对流层大气厚度和下垫面差异,下列地区单位面积获得太阳辐 射年总量最高的地区是 A.南极地区 B.澳大利亚中部 C.中亚地区 D.亚马孙平原
江南地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l5~18,年降水量l400~1600毫米,春夏季雨水最多,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80%。红壤分布广泛,是中国主要的茶园分布区,然而这里的茶农在生产中却发现“雨季除草松土,产量下降;旱季除草松土,产量上升”这一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该地区的雨季降水主要与图1中的哪种天气系统有关
4.“雨季除草松土,产量下降;旱季除草松土,产量上升”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雨季除草松土,易破坏植物的根系,影响作物的生长 B.旱季除草松土,有利于草类腐烂变为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 C.雨季除草松土,易造成土壤肥力流失,影响作物生长 . D.旱季除草松土,草类不易复活,可以避免杂草与作物争肥的现象
根据我国某省人口数据统计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5~6题。

5.1990~2010年期间,该省的突出问题是
A.家庭户数呈减少势头 8.社会负担明显加重 c.城市化速度逐渐加快 D.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上升
6.导致上题中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家庭观念变化,离婚率呈上升趋势 B.医疗卫生事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C.人均GDP增长快,乡镇企业比较发达 D.老龄人口比重大,医疗保险费用增加
读某海域等深线简图(图2),回答7~8题。

7.甲所在的板块边界类型是
A 消亡边界 B.海岭 C.生长边界 D.断层
8.乙地位于
A.亚欧板块 B.美洲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
2010年8月2日,包括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等6处“中国丹霞”,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全部被正式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丹霞地貌发育在大陆陆相红色沉积层上,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成了以赤壁丹崖、峰林峡谷为特征的独特景观。因“色如渥丹,灿若明霞”而命名。读图3回答9~10题。
9.发育丹霞地貌的岩石主要是 ,
A.砂砾岩 B.玄武岩
C.花岗岩 D.石灰岩
10.形成丹霞地貌“赤壁丹崖、峰林峡谷”的主要
地质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断层劈裂
图4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ll~12题。

11.若数字一表示城市各功能区,则最有可能是 A.住宅区 8.商业区 c.绿化带 D.工业区
12.若该城市工业布局合理,则该地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 致流向是
A.西北风向北流 B.东北风向南流 C.东南风向南流 D.西南风向北流
城市化进程大幅度改变了原有的水文生态。专家在进行城市化、下水道普及率以及径流量的相关分析研时,将三者之间关系归纳如图5。读图回答13-14题。

13.该图反映了 A.城市下水道普及率越高,产生径流越少 B.城市化水平越高,产生径流越少
C.与城市相比,农村产生径流少 D.城市化水平越高,对水体污染越严重
14依据该模式推断,某地区1970年时城市化程度20%,下水道普及率40%;2000年城市化程度90%,下水道普及率80%。若年降水量不变,则2000年产生的径流量相当于l970年的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两倍 D.三倍
图6是某工厂原料和产品等运费曲线图。假设该厂生产某产品需使用Y产地的原料,而产品供给市场。每生产l单位重量产品需要3单位重量原料,运费与重量、距离成正比。总运输成本最低的地方为最佳设厂区位。读图完成15—16题。

15.最佳设厂区位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6.该工厂可能是 A.啤酒厂 B.制糖厂 C.普通服装厂 D.精密仪表厂
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图7)。回答17~18题。
17.上图中a、b、e,d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
A.a一枯枝落叶 B.b一生物 C.c一土壤D.d一淋洗养分
18.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强烈,消耗养分多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乏养
分积累和补充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 B.的 c. D. 星
图8是甲、乙两地一天中太阳高度变化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若这一天为6月22日,则乙地的地理坐标最接近
A,40N,52.50E B.400N,127.50W
C.400S,52.50E D.400S,127.50w
20.下列关于是甲、乙两地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关于赤道对称 B.关于地轴对称 c.关于地心对称 D.关于极点对称
读某国家经济活动分布示意图(图9),回答21~23题。

21.该国城市分布的特点是 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 主要分布在畜牧区的中心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A. B. C. D.
2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圈北部是热带草原气候,南部是热带雨林气候
B,建有大型水库,说明该国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 C.有多个经济区,说明该围是发达罔家
D.该国除了铝土矿外,没有其它矿产资源和能源
23.该国发展炼铝1二业的主导区位是 A.接近沿海地区,出口便利 B.接近经济区,市场广阔
C.接近水电站,有能源保证 D.有原材料,运输成本低
丰县位于江苏省西北部,该县利用黄河故道引长江水修筑了大沙河水库,并在大沙河沿岸种植苹果,使原先的“风起三尺沙,黄土埋庄稼””的荒滩成为江苏省重要的水果基地。根据以上资料,回答24—25题
24.丰县在大沙河发展水果生产的主要意义在于 防风固沙,涵养水土改善农业结构,增加收入 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A. B. C. D.
25.丰县引进一批以苹果等本地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
业,这些企业的建立有利于当地 加大地区经济差异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环
境质量稳定农产品市场
A.B. c. D.
第卷(综合题,共50分)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6—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9-31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选一题做答。
(一)必考题(3题,共40分)
26.读局部河流和植被分布简图(图11),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简析L和s沿线植被带变化差异及原因。(6分)
(2)简述东北部和西南部河流流向的差异,并分析影响流向差异的主导因素。(6分)
(3)概括该地城市空问分布特征,并分析其自然原因。(3分)
27.读某岛屿等高线罔(图12)(单位:米),回答(15分)

(1)据图分析判断甲一庚7个聚落中,哪个人口规模最小,并说明理由。(2分)
(2)若要在甲、乙两城市之间修建一条公路,请在图中画出你认为最合理的线路,并说明理由。(5分)
(3)说明该岛屿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并根据大气环流相关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28.阅渎下列两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它地处亚欧大陆中心,边境线长达982公里, 与五国接壤,有6个1N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如图13。
材料二发展“红色产业”是喀什农业生产的一大特色,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1)材料一中提到的“一路连欧亚”中的“一路”是指__________(1分)
(2)试分析该地区的番茄色红、质优的自然优势条件及大力发展“红色产业”时可能导致的 生态环境问题。(5分)
(3)请从地理位置、交通两方面,分析喀什经济特区发展的优越区位条件。(4分)
(二)选考题(3题,每题l0分)
29.【旅游地理】2009年l0月31晚,长江隧桥正式通车,去崇明岛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
2010年l至6月崇明岛共接待游客227.5 万人次,同比增长了306%。根据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崇明岛旅游定位于“生态旅游”。请分
析崇明岛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4分)
(2)长江隧桥开通引发了崇明岛旅游热潮,试分析近期崇明岛旅游业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合理化建议。(6分)
30.【自然灾害】阅读以下图文资料,回答问 题。(10分)
材料一2010年8月7日23~24时的lh降雨量达77.3mm,位于舟曲的大、小峪沟和罗家峪沟泥石流形成区(大峪沟流域最高点海拔3828m,流域最低点海拔l340m;罗家峪沟流域最高点海拔3794m,最低点往入河口处为1330m),暴雨形成强大洪水依次冲毁两条沟内的天然堆石坝和人工拦挡坝,形成规模巨大的高容重黏性泥石流,泥石流冲出总量和泥沙总量分别为144.2
X 104m2和97.7 X 104m2,泥石流携带具有强犬冲击力的巨石冲毁房屋5500余间。
材料二舟曲县城泥石流流域图(图15)。

(1)分析舟曲泥石流流域的地形特征及其
主要地质作用。(4分)
(2)自道光三年(1823年)以来至2009年的186年间,大、小峪沟泥石流曾11次给舟曲县城造成危害,但县城范围仍在不断扩大;罗家峪沟为一条低频率泥石流沟,近几十年来没有爆发过泥石流。
据材料一、二,分析造成此次特大泥石
流主要的自然原因是什么?(6分)
31.【环境保护】树轮指数(每一树轮宽度/常态期望值宽度)是研究气候变化的主要途径。读“我国寒暖变化的趋势图”(图16),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树轮宽度与气温、降水等要素相关。仅从气温考虑,由图可知,l900年我国气候处于______(寒冷,温暖)期;l
850—1950年我国气候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 1950年后我国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自然、人为)因素。(3分)
(2)简述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3分)
(3)简述我国减少C02排放量可采取的措施。(4分)
吉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价地理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I卷(选择题答题栏2分×25=50分)
第II卷(综合题必考40分
选考l0分,共50分)
26.(1)L沿线以高寒草原为主,植被单一。s沿线植被由温带草原逐渐过渡至常绿阔叶林,变化复杂。(2分)
原因:L线地处高原,气候高寒、热量缺乏、地形平坦,气候单一,植被变化少。(2分)S线地处湿热河 谷向高原过渡地区,地形起伏大、东南部热量充沛,气候垂直差异明显,植被变化复杂。(2分)
(2)西南部河流以东西走向为主,东北部以西北一东南走向为主。(2分)原因:西南部山脉呈东西 走向,河流沿山麓河谷发育;东北部受板块挤压影响,山脉呈西北一东南走1;旬,河流沿山麓发育成西北一东南向。(4分) 。
(3)沿河分布。(1分)原因:河谷地区地势较低,气温较高,土壤肥沃,具有较好的农业发展条件,有利于人口和城市分布。(2分)
27.(1)丁(1分)地形崎岖,交通不便。(1分) (2)画图(甲一戊—庚/丙一乙)(1分)
理由:沿等高线修建,地形平坦,工程量小,且工程难度小(2分);连接更多的居民点,带动沿线经
济发展(2分)
(3)时间分布: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2分)空间分布:东北部降水少,西南部降水多。(2分》
形成原因:该岛屿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气候炎热干 燥;岛屿东、西两侧降水都比较少。(2分)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气候温和多雨。岛屿东 部位于盛行西风背风坡降水少;岛屿西部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降水多。(2分)
28.(1)丝绸之路(或亚欧大陆桥)(1分) 、
(2)该区为暖温带大陆性气候(1分),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2分)。
问题:过渡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地盐碱化。(2分)
(3)该地位于亚欧大陆的中部,边境线长达982公里,与五国接壤,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业,该地具
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有利于与周围地区的联系。<4分)
29.(1)崇明岛是长江的河口沙岛,岛上有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生态农业等有利于发晨 生态旅游的景观。(4分) 、
(2)人流过多,超过了该地旅游接待能力,造成环境污染,破坏湿地生态环境,威胁动物栖息与生 存。(3分)合理建议:加强管理,通过对崇明岛旅游环境容量的测定,实施参观时间韵分流、 限定参观人数等措施。(3分)
30.(1)沟谷总体上呈南北向分布,地势北高南低,相对高差大。由于沟谷强烈侵蚀下切,横断面呈“V” 字型或窄深的“u”字型,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山地强烈隆升、沟谷急剁下切。似分》
(2)高山峡谷地貌,树枝状水系发育,落差大、汇水速度快;地质活动频繁,岩体破碎,长期豹 风化侵蚀及汶川I地震等强烈的地质活动,为该地区提供了大量的松散物质;强降雨天气成 为泥石流爆发的触发条件,诱发滑坡和崩塌并进一步集聚了岩土物质。(6分)
31.(1)寒冷(1分)寒暖波动(冷暖交替)(1分)人为(1分)
(2)水旱灾害加剧;荒漠化加剧;草原退化;沿海耕地被淹。(任3点,给3分)
(3)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开发利用替代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工业结构;细强 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加强C02的综合利用。(任4点,给4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