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慧能达高三专题训练6:农业2

标签:
地理地理试题考试试卷试题 |
分类: 地理教法交流 |
第卷
26.读“我国北方某城镇周围农业布局图”,完成下列问题。
在A、B、C、D四处发展棉花、水果、蔬菜和乳牛生产,则:
(1)A处宜发展________生产,因为这里地形________,耕作面积________。
(2)B处宜发展________生产,其自然条件是靠近________,社会经济条件是接近________。
(3)C处宜发展________生产,既靠近________,交通便捷,又靠近________,为市民提供新鲜农产品。
(4)D处宜发展________生产,因为________地形不便耕作。
27.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各地农业集约度示意图”,集约度指数越高,表示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越高。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集约度在150以上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该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的气候类型对应下图中的______________。
(2)影响该农业地域类型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什么?试简要分析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的成因。
(3)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乳畜业的发展,请你谈谈如何借鉴西欧的经验。
(4)试从草场、分布、市场三个方面列表对比乳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的区别。
28.读下图(图中数据表示年等降水量,单位:mm),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描述美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
(2)说出A地农业地域类型的名称,并分析其生产最突出的自然区位优势条件以及与之对应的农业生产特点。
(3)甲地是美国蔬菜、水果、花卉等的专业化生产基地。结合该地的多年平均气候资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商品农业基地的有利的区位因素。
|
1 |
4 |
7 |
10 |
年平均 |
|
气温() |
18.7 |
19.7 |
24.1 |
23.6 |
19 |
日照:325天 |
降水量 (mm) |
61.0 |
18.3 |
0.3 |
8.6 |
319 |
雨日:35天 |
2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北双季水稻种植在辽宁的试验田取得成功,改变了传统的春种秋收、一年一季的耕作方式。经初步测产,每公顷产量可达7
材料二 东北地区局部轮廓图。
(1)根据辽宁省的地形特点对辽宁省农业生产进行合理布局。
(2)辽宁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无霜期140~200天,但实现了双季稻的种植,请分析原因。
(3)当某些自然因素不利于农业生产时,人类该怎样对自然条件进行改造和利用?请举例说明。
(4)简述图中防护林的主要功能。
30.(2013·大纲版高考,36)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轮台(位置见下图)盛产小白杏。原来,杏肉食用,杏核弃之。某年,浙江义乌某瓜子商经反复试验,研究出炒制此种杏核的方法,其杏仁口味上佳。此后,该瓜子商从轮台大量收购杏核,在义乌炒制后出口美国。由此,小白杏成为轮台重要的农产品之一。(1)评价轮台种植瓜果的自然条件
(2)从区位选择的角度,说明义乌瓜子商把杏核从轮台运到义乌加工的原因。
(3)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农业区际协作中各自的优势条件。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3.B 4.C
5.A 6.D 7.C
8.A 9.C 10.A
11.C 12.B 13.A
14.C 15.A
16.C 17.B 业地域类型的产值结构和商品率可判断。第17题,季风水田农业区由于人口密度大,粮食消费多,故商品率低;商品谷物农业相反。
18.B 19.B
20.D 21.B 解析:第20题,由材料可知,该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为905.5万公顷,占全省面积的一半以上,说明该省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地形类型以平原为主。第21题,商品谷物农业多形成于地广人稀的地区,粮食主
要用于销售;而安徽省人口稠密,人均耕地面积狭小,粮食主要用于自给,商品率低。
22.C 23.B 解析:第22题,根据图甲,可以看出该地的种植业占农业产值的40%,畜牧业占近50%,两者基本相当,因此判定为混合农业。第23题,塑料大棚可以改变热量条件。
24.A 25.C 解析:第24题,图中信息反映该地位于干旱地区,绿洲分布在河流出山口处,所以影响该地生产模式分区的主导因素为水源。第25题,过渡带分布在荒漠边缘,不适合大规模的耕作业,容易引起土地荒漠化。
二、非选择题:
26.(1)棉花 平坦 大
(2)蔬菜 水源 消费市场
(3)乳牛 公路 消费市场
(4)水果 丘陵
27.(1)乳畜业
(2)市场和饲料供应。该地温凉潮湿的气候不利于粮食作物的成熟,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英国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高,饮食结构中乳畜产品占重要地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因而乳畜业发达。
(3)增加科技投入,培育良种奶牛;加强市场监管,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现代化水平。
(4)见下表
农业地域类型 |
乳畜业 |
大牧场放牧业[来源:学科网ZXXK] |
草场 |
以人工草场为主 |
以天然草场为主 |
分布 |
城市人口密集地区 |
地广人稀的地区 |
市场 |
以本地市场为主 |
以外地市场为主 |
28.
(2)商品谷物农业。土地平坦广阔,耕地面积广大;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
(3)热量丰富,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交通、信息通达度高。
29. 原适宜发展种植业;沿海滩涂适宜发展水产业。
(2)自然原因:辽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在南部纬度较低的平原地区生长期可达200天左右。
社会经济原因:农业科技专家进行水稻杂交,突破了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等关键点。
(3)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利用温室、水源灌溉、修筑梯田、土壤改良等方法,对气温、水分、水源、地形、土壤等条件进行改造。
(4)减小风速、保护农田。
30.(1)此处高山山麓洪(冲)积扇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沙漠边缘,)气候干旱,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积累;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地下水)可供灌溉。水源(宝贵)是制约瓜果种植规模的主要自然因素。
(2)杏核(晒干后)便于保存和运输,炒制(加工)后的杏核能尽快运往市场;义乌加工瓜子(炒制杏核)的相关产业联系(协作)密切;工人素质高(有经验、技术),可以保证产品(炒制杏核)的质量。(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
(3)东部地区:技术先进,资金充裕,市场意识强(发展经济的经验丰富)。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