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西西安慧能达高三专题训练6:农业2

(2022-04-05 13:04:54)
标签:

地理

地理试题

考试

试卷

试题

分类: 地理教法交流

第卷   非选择题

26我国北方某城镇周围农业布局图完成下列问题。 

[转载]【新课标版】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地理试题

ABCD四处发展棉花、水果、蔬菜和乳牛生产则:

(1)A处宜发展________生产因为这里地形________耕作面积________

(2)B处宜发展________生产其自然条件是靠近________社会经济条件是接近________

(3)C处宜发展________生产既靠近________交通便捷又靠近________为市民提供新鲜农产品。

(4)D处宜发展________生产因为________地形不便耕作。

 

27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各地农业集约度示意图集约度指数越高表示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越高。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转载]【新课标版】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地理试题

(1)集约度在150以上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该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的气候类型对应下图中的______________

[转载]【新课标版】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地理试题

(2)影响该农业地域类型生产[转载]【新课标版】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地理试题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什么?试简要分析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的成因。

(3)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乳畜业的发展请你谈谈如何借鉴西欧的经验。

(4)试从草场、分布、市场三个方面列表对比乳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的区别。

 

28读下图(图中数据表示年等降水量,单位:mm),回答下列问题。 

[转载]【新课标版】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地理试题

(1)概括描述美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

(2)说出A地农业地域类型的名称,并分析其生产最突出的自然区位优势条件以及与之对应的农业生产特点。

(3)甲地是美国蔬菜、水果、花卉等的专业化生产基地。结合该地的多年平均气候资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商品农业基地的有利的区位因素。

 

1

4

7

10

年平均

 

气温()

18.7

19.7

24.1

23.6

19

日照:325

降水量

(mm)

61.0

18.3

0.3

8.6

319

雨日:35

 

2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北双季水稻种植在辽宁的试验田取得成功,改变了传统的春种秋收、一年一季的耕作方式。经初步测产,每公顷产量可达800千克,加上8月上旬收获的第一季水稻每公顷产量750千克,每公顷总产量可达17 550千克,是普通单季水稻产量的两倍。这种双季水稻的稻种是由辽宁盘锦市科研人员采用两种不同抗性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突破了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等关键点。北方双季水稻第一季稻生长期104天,第二季稻生长期87天。现在在东北有限的无霜期内就可以完成两季水稻的播种、收割。

材料二 东北地区局部轮廓图。[转载]【新课标版】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地理试题

(1)根据辽宁省的地形特点对辽宁省农业生产进行合理布局。 

(2)辽宁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无霜期140200天,但实现了双季稻的种植,请分析原因。 

(3)当某些自然因素不利于农业生产时,人类该怎样对自然条件进行改造和利用?请举例说明。

(4)简述图中防护林的主要功能。 

 

30.(2013·大纲版高考,36)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轮台(位置见下图)盛产小白杏。原来,杏肉食用,杏核弃之。某年,浙江义乌某瓜子商经反复试验,研究出炒制此种杏核的方法,其杏仁口味上佳。此后,该瓜子商从轮台大量收购杏核,在义乌炒制后出口美国。由此,小白杏成为轮台重要的农产品之一。[转载]【新课标版】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地理试题(1)评价轮台种植瓜果的自然条件 

(2)从区位选择的角度,说明义乌瓜子商把杏核从轮台运到义乌加工的原因。 

(3)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农业区际协作中各自的优势条件。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解析:第1题,情人节是北半球冬季,此时美国气温低,不利于玫瑰花的生长,而哥伦比亚地处热带,气温高,利于玫瑰花的生长。而两国地形、降水、土壤都比较复杂,不限定具体地方很难比较,故ABD错误。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墨西为美国邻国,比哥伦比亚距美国近,故运输费用低,A项正确;墨西哥比哥伦比亚纬度高,热量条件不具优势,B项错误;两国同为发展中国家,技术优势不明显,C项错误,而鲜花的品种从题中无法判断,故D项错误。

3.B 4.C  解析:读图可知,甲地是我国的三江平原,属于商品谷物农业,主要种植小麦;乙地位于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属于季风水田农业,主要种植水稻。

5.A 6.D 7.C  解析:5表中显示地区种植业的比重高投入的劳动力数量较多但商品率很低故为季风水田农业。第6地区种植业和畜牧业都占一定的比重应为混合农业典型地区为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第7地区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应为大牧场放牧业提高该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8.A 9.C 10.A  解析:由图中三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空间分布范围与热量、水分条件关系图分析a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地区具有高温多雨的特点因此判断为水稻种植业;b布地区年均温较低,年降水量少,为大陆性气候区,因此判断为商品谷物农业;c分布范围广分布地区的气温、年降水量差别大判断为乳畜业其分布主要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图中三种农业地域类型在美国都有分布。

11.C 12.B 13.A  解析:11该地区有香蕉、水稻等作物最有可能位于雷州半岛。第12,该区域修筑河堤,开挖鱼塘,发展立体农业,对地形与水分条件进行了改造。第13随海拔的变化热量、水分条件都发生了变化农业类型也发生了变化。

14.C 15.A  解析:14题,纬度跨度较少的农作物品种,就是热量适应范围较小的;读图可知,咖啡、葡萄、可可纬度跨度很小。第15题,结合四地气候的降水特征可回答,黄淮平原位于秦岭淮河800 mm年等降水量线以北,降水量在760 mm左右,最适合小麦种植;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湄公河三角洲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都在500 mm以上,印度河平原主要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不符合题干要求。

16.C 17.B  解析:16题,根据图中甲、乙两农[转载]【新课标版】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地理试题业地域类型的产值结构和商品率可判断。第17题,季风水田农业区由于人口密度大,粮食消费多,故商品率低;商品谷物农业相反。

18B 19.B  解析:1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随距离市场远近的变化,纯收入发生变化,说明受交通成本的影响较大。第19题,Y线变成L线,说明Y农业部门的收益空间增大,生产范围在扩大。

20D 21[转载]【新课标版】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地理试题.B 解析:20题,由材料可知,该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为905.5万公顷,占全省面积的一半以上,说明该省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地形类型以平原为主。第21题,商品谷物农业多形成于地广人稀的地区,粮食主[转载]【新课标版】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地理试题要用于销售;而安徽省人口稠密,人均耕地面积狭小,粮食主要用于自给,商品率低。

22C 23.B 解析:22题,根据图甲,可以看出该地的种植业占农业产值的40%,畜牧业占近50%,两者基本相当,因此判定为混合农业。第23题,塑料大棚可以改变热量条件。

24A 25.C 解析:24题,图中信息反映该地位[转载]【新课标版】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地理试题于干旱地区,绿洲分布在河流出山口处,所以影响该地生产模式分区的主导因素为水源。第25题,过渡带分布在荒漠边缘,不适合大规模的耕作业,容易引起土地荒漠化。

 

二、非选择题:

26.(1)棉花 平坦 大

(2)蔬菜 水源 消费市场

(3)乳牛 公路 消费市场

(4)水果 丘陵

27.(1)乳畜业 

(2)市场和饲料供应。该地温凉潮湿的气候不利于粮食作物的成熟,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英国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高,饮食结构中乳畜产品占重要地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因而乳畜业发达。

(3)增加科技投入培育良种奶牛;加强市场监管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现代化水平。

(4)见下表

农业地域类型

乳畜业

大牧场放牧业[来源:学科网ZXXK]

草场

以人工草场为主

以天然草场为主

分布

城市人口密集地区

地广人稀的地区

市场

以本地市场为主

以外地市场为主

28. (1)总体上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减少,西北沿海降水较多。

(2)商品谷物农业。土[转载]【新课标版】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地理试题地平坦广阔,耕地面积广大;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

(3)热量丰富,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交通、信息通达度高。

29. (1)东南部、西北部低山丘陵适宜发展林业和果业;中部平[转载]【新课标版】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地理试题原适宜发展种植业;沿海滩涂适宜发展水产业。

(2)自然原因:辽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在南部纬度较低的平原地区生长期可达200天左右。

社会经济原因:农业科技专家进行水稻杂交,突破了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等关键点。

(3)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利用温室、水源灌溉、修筑梯田、土壤改良等方法,对气温、水分、水源、地形、土壤等条件进行改造。

(4)减小风速、保护农田。

30.(1)此处高山山麓洪(冲)积扇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沙漠边缘,)气候干旱,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积累;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地下水)可供灌溉。水源(宝贵)是制约瓜果种植规模的主要自然因素。 

(2)杏核(晒干后)便于保存和运输,炒制(加工)后的杏核能尽快运往市场;义乌加工瓜子(炒制杏核)的相关产业联系(协作)密切;工人素质高(有经验、技术),可以保证产品(炒制杏核)的质量。(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

(3)东部地区:技术先进,资金充裕,市场意识强(发展经济的经验丰富)。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