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西西安慧能达地理真题模题分类:地图基础知识

(2022-04-03 13:57:07)
标签:

地理

地理试题

考试

试卷

试题

分类: 地理教法交流

地图基础知识

2.A2 3.A2【2013·天津卷】 某中学地理小组对图 3 所示区域进行考察。 读图回答 2~ 3 题。[转载]【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A单元图 3

2. 在同学们绘制的 地形剖面图中,依据图 3 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 ( )

[转载]【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A单元图 4

 [答案 ]2. C

[解析 ] 本题考查地形剖面图的知识。根据 等高线地形图可知,甲地海拔在 400~ 500 米,乙地海拔在 300~ 400 米,由甲地向乙地,地势变化趋势是先降低、再增高、再降低、再增高,故 C 项正确。

3.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计划将图 3 中 a、 b、 c、 d 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该地应选在 ( )

A. a 处 B. b 处 C. c 处 D. d 处

 [答案 ]3. A

[解析 ]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根据题干材料 “ 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 ” ,因此要临近河流分布,图中 a 位于山谷中,最容易发育成河流; b、 c 位于山坡 , d 位于山脊,河 流不易 7 发育,因此水源不足,故 A 项正确。

7. F1 8.A2【2013·四川卷 】图 4 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 30 米。读图回答 7~ 8 题。

[转载]【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A单元图 4

7. 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 )

 A. 鞍部 B. 山谷 C. 山脊 D. 山顶

 [答案 ]7. B

[解析 ] 主要考查林木生长条件。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山谷中土壤水分好于其他地区。

8. 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 )

A. 156 米 B. 178 米 C. 220 米 D. 255 米

 [答案 ]8. C

[解析 ] 主要 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高差的计算。由公式 (n- 1)d≤ 两地之间相对高度< (n + 1)d(其中 n 为两地之间相隔的等高线条数, d 为等高距 )可知东、西两侧高差为 180~ 240 米,结合所给答案可知最大高差可能为 220 米。

36. (1)N5D4 (2)N5A2 (3)N5D4[2013·新课标全国卷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图 4 所示区域中, M 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 H 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 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转载]【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A单元图 4

(1)分析 M 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2)分析 H 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 原因。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 M 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 A: M 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观点 B: M 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答案 ] 36. (1)(M 处附近的 )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 (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 )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沙在此沉积。 (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 (偏北风 );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 H 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 (形成风口,导 致狭管效应 )。 (3)观点 A: (M 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 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临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 M 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 观点 B: (M 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 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 (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 );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 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 (选择一种观点作答,所提供的论据应支持所选择的观点,否则不得分。若两种观点都提供了论据,以作答的第一种观点评分。 )

 [解析 ] 第 (1)题,沙源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一是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的泥沙在此沉积;二是该地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河水汛期与枯水期明显,河床裸露提供沙源;三是 H 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 M 地刚好处于冬春季节的下风地带,风沙在此沉积。

第 (2)题, H 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且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说明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河谷的走向与风向一致,对风 阻挡作用小,两条河流在 H 县城附近交 汇,且该地峡谷较窄,容易形成风口。

第 (3)题,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两种观点都会有自己相应的论据,首先,认真思考两种观点,看哪一种观点你提供的论据更加充分、更 9 具有说服力;其次,选择相应观点,结合选择观点提出相应论据即可。

6. N2 N6 7.A2N2 8.A2N2[2013·新课标全国卷 ] 图 2 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 。读图,完成 6~ 8 题。

[转载]【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A单元图 2

6. 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

 A. 台风 B. 海陆分布 C. 地形 D. 大气环流

 [答案 ]6. C

 [解析 ] 从图 中经纬度可确定该地区位于我国台湾,图中年均温是中部低、两侧较高,其地形中部为台湾山脉,两侧为平原,则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7. 图示 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 )

 A. 地 B. 地 C. 地 D. 地

 [答案 ]7. A

[解析 ] 台湾降水主要受东侧海洋季风以及沿岸暖流影响,而台湾山脉在台湾中部,地势相对较高,阻碍季风与洋流对西侧平原地区的影响,使得西侧平原的降水量较少。

8. 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 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 ( )

 A. 地 B. 地 C. 地 D. 地

 [答案 ]8. B

[解析 ] 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对于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台湾岛来说, 位于亚热带,且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适合樟树生长,但 处于山脊位置,地势较为陡峭, 处于山坡位置,利于樟树集中分布。

9. C2C4 10.A2C2C4 11.C2C4[2013·新课标全国卷 ] 图 4 示意我国某地区 14 日 6 时的气压形势, L 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 200 千米 /天的速度东移。 读图 4,完成 9~ 11 题。 

[转载]【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A单元 图 4

9. 图中甲地 14 日 6~ 9 时的风向为 ( )

A. 偏东风 B. 偏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

 [答案 ]9. B

[解析 ] 甲地 6~ 9 时气压形势变化不大,根据 6 时等压线的分布,可知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大体向北,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风向偏转成偏南风。

10. 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 ( )

 A. 14 日 14 时 B. 14 日 19 时 C. 15 日 4 时 D. 15 日 11 时

 [答案 ]10. B

[解析 ] 根据比例尺可判断 L 天气系统距离甲地大约 130 千米左右,天气系统以 200 千米 /天的速度东移,故大约 15 个小时左右到达甲地, B 项最为合适。

11. 该地区及图示 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 ( )

A. 华北平原, 3、 4 月份 B. 四川盆地, 1、 2 月份

C. 黄土高原, 10、 11 月份 D. 东南丘陵, 4、 5 月份

 [答案 ]11. D

 [解析 ] 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出现强对流暴雨的时间为 7、 8 月,四川盆地 1、 2 月不可能出现低压暴雨,故最可能是 D 项。

9. D1 10.A2 [2013·福建卷 ] 图 4 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 读图完成 9~ 10 题。

[转载]【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A单元图 4

9. 该沙丘位于 ( )

 A. 冲积扇 B. 洪积平原 C. 三角洲 D. 河漫滩

 [答案 ]9. D

 [解析 ] 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和分析判断地理信息的能力。在河流枯水季节,河谷中大量泥沙沉积物由于水位下降而出露水面,在强劲风力的吹蚀飞扬作用下而逐渐被搬移堆积在沿河两岸及山坡上,因此沙丘应主要分布在河谷中的心滩、河漫滩及两岸的阶地、洪积扇以至高出河面数百米 11 的山坡上,故 D 正确。

10. 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 )

[转载]【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A单元图 5

A. B. C. D.

 [答案 ]10. C

 [解析 ] 本题考查地形剖面图和风力作用的有关知识。沙丘是由于河谷中大量泥沙沉积物在风力作用下沿山坡上 升形成的,因此是向山坡运动, B、 D 不正确,沙丘迎风坡坡度较缓,背风坡 坡度较陡,故答案 C 正确。

10. A2 11.A2[2013·大纲全国卷 ] 某种生物的种密度指单位面积该种生物的个体数量。图 2 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种动物的种密度等值线图。 据此完成 10~ 11 题。

[转载]【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A单元图 2

10. H、 K、 Q、 R 四地中,该种动物的种密度可能相等的两地是 ( )

 A. H、 R B. Q、 R C. Q、 H D. H、 K

 [答案 ]10. A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一般规律。由等值线一般规律可知, 160< R< 180; 160 < H< 180,或 200< H< 220; 140< K< 160,或 180< K< 200; 180< Q< 200。比较分析后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11. 该种动物的种密度与年均温的空间分布呈正相关的地区是 ( )

A. Q、 R 之间 B. N、 M 之间 C. S、 R 之间 D. S、 K 之间

 [答案 ]11. B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分布特征。由图可知 M、 N 之间该种动物的种密度由南 12 向北减少,此处年均温变化规律也是由南向北递减,二者呈正相关。

 

 【2013·河南南阳模拟】 2012 年 10 月下旬上午 9 时,某同学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一公园游玩,图 X15 中图甲为公园内十字路口附近的导游图,图乙为该同学在此路口处的留影。 据此回答 1~ 2 题。

[转载]【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A单元 图 X15

1.据图推测该同学去图甲中洗手间的最近路线应选择图乙中的 ( )

 A. A 路线 B. B 路线 C. C 路线 D. D 路线

2.依据材料,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

 A.华北地区刚收完冬小麦 B.此时我国各地的昼夜长短与 4 月下旬基本相同

 C.长江三峡库区的水位处于一年中较高的时期 D.澳大利亚刚种完冬小麦

 [答案 ]1. D 2.C

[解析 ]第 1 题,结合图甲知,洗手间在该同学的西南方向;图乙中上午 9 时太阳应位于东南方向,以此判断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四个方向,确定去厕所的路线。

第 2 题,此时为华北地区秋季,是播种小麦的季节;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而 4 月下旬则是昼长夜短;此时长江流域降水仍然较多,三峡水库水位较高;此时澳大利亚已是收割小麦的季节。

【2013·重庆三峡名校模拟】 图 X12 为世界两岛屿图。 读图回答 3~ 4 题。

[转载]【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A单元图 X12

3.下列关于甲、乙两岛屿所在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看,甲为大牧场放牧业,乙为水稻种植业

 B.从气候类型看,甲地终年温和多雨,乙地终年高温多雨

 C.甲地比乙地的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发展速度慢

 D.甲、乙两地都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和地震等 地质灾害

4.当甲、乙两地的主导风向相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值都比乙地小

 B.珠江三角洲和开普敦都处于多雨期

 C.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D.我国北方处于沙尘暴的多发季节

 [答案 ]3. C 4.B

[解析 ]第 3 题,甲、乙两岛分别是爱尔兰岛和斯里兰卡岛,爱尔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而不是大牧场放牧业;斯里兰卡是热带季风气候,并非终年高温多雨,也不在板块交界地带。

第 4 题,甲、乙两地的主导风向相同时,为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爱尔兰岛距太阳直射点远,正午太阳高度小,而昼长却比斯里兰卡岛长;珠江三角洲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开普敦位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亚欧大陆温度高,等温线向高纬即向北凸出;我国北方冬春季节沙尘暴多发。

【2013·济南 1 月调研图】 X2 1 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 5~ 6 题。

[转载]【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A单元图 X2 1

5. 图示区域内 M 悬崖最大相对高差可能为 ( )

 A. 99 米 B. 149 米 C. 199 米 D. 201 米

6. 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 ( )

A. 山地 B. 丘陵 C. 低缓高原 D. 平原

 [答案 ]5. C 6.B

[解析 ]第 5 题,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是 (n- 1)d≤ H<(n+ 1)d,图中等高距为 50 米,相交于陡崖处的等高线为 3 条,则陡崖的相对高度为 100~ 200 米,但不能是 200 米,因此最大相对高差可能为 199 米。第 6 题,该区域海拔在 500 米以下,地形崎岖,说明其以丘陵地形为主。

【2013·四川卷】 图 X2 3 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 30 米。 读图回答 7~ 8 题。

[转载]【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A单元图 X2 3

7. 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 )

 A. 鞍部 B. 山谷 C. 山脊 D. 山顶

 [答案 ]7. B

[解析 ]主要考查林木生长条件。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山谷中土壤水分好于其他地区。

8. 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 )

 A. 156 米 B. 178 米 14 C. 220 米 D. 255 米

 [答案 ]8. C

[解析 ]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高差的计算。由公式 (n- 1)d≤ 两地之间相对高度< (n+ 1)d(其中 n 为两地之间相隔的等高线条数, d 为等高距 )可知东、西两侧高差为 180~ 240 米,结合所给答案可知最大高差可能为 220 米。

9. 【2013·北京东城区模拟图】 X2 9 为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转载]【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A单元图 X2 9

(1)简述该地区地形和气候的基本特点。

(2) 图中 a 、 b 两 条 支 流 中 , 水 流 较 湍 急 的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地区计划建一小型水库,从图中条件分析,大坝建在 A、 B、 C、 D、 E、 F 中何处较合适?

(4)图中居民点的分布有何特点?

 [答案 ]9.(1)该地地形主要为低山丘陵,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2)a 支流 (3)F 处。 (4)图中居民点集中分布在地势平坦的河流沿岸地 区。

[解析 ]第 (1)题,从地形类型和地势起伏等方面描述地形特征;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描述气候特征。第 (2)题, a 支流处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流速急。第 (3)题,结合工程量大小和储水条件等方面确定水库的位置。第 (4)题,结合图示可直接读出居民点的分布特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