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铁社
李铁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6,043
  • 关注人气:1,47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2

(2022-03-24 16:14:32)
标签:

地理

地理试题

考试

试卷

试题

分类: 高一地理试题

下表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完成下列各题。

国家

城市化水平(%)

90

83

66

32

27. 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

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    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

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    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

28.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出生率低         B.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C.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     D:多外来人口迁入

【答案】27C  28D【解析】试题分析:27. 读图,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是英国,甲是英国,AB错。泰国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最低,丁是泰国。沙特阿拉伯人口少,自然环境恶劣,沙漠面积广,人口主要居住在城市,城市化水平高,乙是沙特阿拉伯。日本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较高,丙是日本。C对。

28.乙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高,A错。人口集中在波斯湾沿岸城市,BC错。该国人口基数小,总人口少,石油开发劳动力不足,多外来人口迁入,D对。

考点:不同国家城市化水平差异,区域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分布特征。

 城市建筑的密度与高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表为某城市1992年和2010年距市中心不同距离建筑物的平均高度表(单位: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距市中心距离

时间     

0~ 1 km

13 km

35 km

512 km

1992

29.6

20.3

8.7

未统计

2010

38.4

22.5

29.7

10.1

29. 该城市在距市中心01 km范围内建筑物的平均高度最高,其原因主要是

A.交通通达度最高           B.降低单位建筑面积的土地成本

C.居住的人口最多           D.城市的政治服务职能高度集中

30.为适应城市发展,该城市在20 01年调整 了距市中 35 km范围内的主要用地性质。其调整方案最可能是

A.居住用地调整为商业用地        B.商业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

C.工业用地调整为居住用地        D.居住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

【答案】29B  30C【解析】试题分析:29. 该城市在距市中心01 km范围内建筑物的平均高度最高,其原因主要是中心区地价最高,高层建筑可以降低单位建筑面积的土地成本,B对。交通通达度最高是地价高的原因之一,A错。中心区主要是商业区,居住的人口少,C错。城市的政治服务职能区不在商业区分布,应靠近居住区,D错。30.住宅区是城市最大的功能区,根据表中的建筑物高度变化,原来的居住用地楼层高度变化不大,AD错。工业用地区的楼层高度变化大,所以学科网其调整方案最可能是工业用地调 整为居住用地,C对。商 业用地位于城市中中,不可能调整为工业用地,B错。考点:城市建筑物高度变化特征及差异原因,城市土地用地性质调整。

 读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国城市化水平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转载]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31.图中四国城市化的共同特点是

A.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B.非农业用地不断减少C.城市化速度趋缓          D.出现 逆城市 化现象

32.近年来引起丁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市中心区的萎缩A      B      C       D

【答案】31A  32B 【解析】试题分析:31.读图,图中四国城市化的共同特点是城市人口不断增加,A对。非农 业用地不断增加,B错。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C错。发达国家出现 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没有,D错。

32.丁国城市化起步晚,目前城市化水平低,乡村基础设施不可能完善,错。。近年来引起丁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主要原因有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到城市,对。城市规模小,没有中心区的萎缩现象,错。考点:城市化特征,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市化特征差异的原因。

 2 010年冬,受韩国泡菜危机等预期的影响,山东大白菜价格暴涨。然而,20119月以来,山东大白菜价格持续回落,5分钱一斤都没人要。从菜贵伤民菜贱伤农,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读下图为“山东省某蔬菜种植地区略图” ,完成下列各题。

[转载]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33.该地种植蔬菜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A地势平坦,热量丰富             B接近城区,市场广阔C靠近河流,航运便利             D灌溉便利,土壤肥沃

34.导致该地2011年大白菜种植面积较2010年大幅增加的因素是A.政策    B.市场    C.技术      D.交通

【答案】33D  34B【解析】试题分析:33.读图,该地区位于山前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为蔬菜种植提供良好条件,所以该地种植蔬菜的主要自然条件是灌溉便利,土壤肥沃,D对。冲积扇地势有坡度,该地位于温带地区,热量没有优势,A错。市场、航运不是自然条件,BC错。                                         

34.影响农民种植作物类型和面积的决定因素是市场需求。所以导致该地2011年大白菜种植面积较2010年大幅增加的因素是市场,B对。政策、技术、交通不是学科网主要因素。

考点: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影响农业生产面积的决定因素。[来源:学科网]

 下图为三地区农业资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转载]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35.甲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最可能是A.季风区水田农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种植园农业

36.与乙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最相似的地区是

A.四川盆地     B.欧洲西部平原      C.三江平原       D.墨累—达令盆地

37.丙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A.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城市郊区,市场需求量大  D.水热条件好,利于热带经济作物生长

【答案】35A  36  37C【解析】试题分析:35.读图,甲地区的种植业占很大比重,畜牧业占比重小,商品率低,投入的劳动力较多,农业地域类型最可能是季风区水田农业,A错。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农业的商品率高,BCD错。

36.乙地区种植业、畜牧业占比重相当,商品率高,是混合农业区。与乙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最相似的地区是墨累—达令盆地,D对。四川盆地是水稻种植业,欧洲西部平原是乳畜业,三江平原是商品谷物农业,ABC错。

37.丙地区畜牧业占很大比重,商品率高,投入的劳动力比重很小,是密集农业,应是乳畜业。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位于城市郊区,市场需求量大,C对。种植业占比重小,人均耕地少,A错。投入劳动力少,劳动力不是优势条件,B错。材料中没有水热条件,D错。

考点: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征,不同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差异,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

 下图为农业分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转载]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38.甲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大牧场放 牧业       C.乳畜业            D.混合农业

39.美国某个以生 产小麦为主的农场,其农业地域类型属于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38A 39B【解析】试题分析:38.读图,根据图中信息,甲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劳动密集型农业,种植业为主,是自给农业,所以是季风水田农业,A对。大牧场放 牧业是商品农业,以放牧牲畜为主,B错。乳畜业、混合农业是商品农业,CD错。

39.美国某个以生 产小麦为主的农场,其农业地域类型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商品率高,美国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力密集程度低。产品以作物为主,所以对应图中的乙,B对。考点:农业地域类型及特征。

 下图是云南省元阳县麻栗寨河沿岸水稻梯田景观空间分布格局图。据此回答问题。

[转载]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40.该地发展水稻种植业,主要是改造了A.地形     B.热量       C.土壤      D.种子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读图,该地是山地地形,坡度较大,不便于耕作。修建梯田,使坡度变小,每一层都平坦,便于耕作。所以该地发展水稻种植业,主要是改造了地形,A对。没有学科网改造热量、土壤、种子,BCD错。考点: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

  二:综合题

41:(14分)材料一 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的刘易斯拐点已经来临,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向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方向转变。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这种不利的人口结构主要反映在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不断增加,中国的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

[转载]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材料二 山东取消二胎间隔:符合条件夫妇可自由选择二胎生育时间。山东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修正案取消了原定的“女方再育必须年满30岁”的规定。这样,符合二胎生育条件的夫妇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二胎生育时间。

(1)我国人口增长的刘易斯拐点出现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2)山东取消二胎时间间隔有哪些影响?(4分)

(3)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才能解决我国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6分)

【答案】(1)老龄人口比重上升,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比重降低,社会抚养比增加。(4分)

(2)导致人口数量在短时间内上升较快;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减轻基层计生工作压力,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4分)(3)特点:来势猛,速度快;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社会养老负担重。解决措施:延长退休年龄;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适当调整生育政策。(6分)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刘易斯拐点出现主要表现在老龄人口比重上升,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比重降低,社会抚养比增加。(2) 山东取消二胎时间间隔,将导致人口数量在短时间内上升较快,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有利于减轻基层计生工作压力,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3)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来势猛,速度快。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社会养老负担重。主要解决措施有延长退休年龄,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适当调整生育政策等。

考点: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刘易斯拐点出现的表现,我国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

 42.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城市的空心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二 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转载]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转载]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1)   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我们称为________,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6分)

(2)有关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是(双选)    2分) (  )

A.是社会生产力退化的表现         B.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

C.是城市化发 展的继续             D.是大量非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造成的

 (3)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点分别有哪些?(4分)

【答案】(1)逆城市化现象 交通和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时间距离;市中心用地紧张,地价上涨;城区人口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新商业区在郊区的发展,为居住在郊区的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服务(6)(2)BC 2分)(3)起步早,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在70%以上 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成为当代世界城市化的主流,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极不相适应。(4分)

【解析】试题分析:(1) 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我们称为逆城市化现象。由于交通和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时间距离。市中心用地紧张,地价上涨。城区人口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新商业区在郊区的发展,为居住在郊区的人们提供了学科网便利的服务。导致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形成逆城市化现象。

(2)逆城市化现象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A错,B对。是城市化发展的继续,C对。没有大量非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D错。

(3)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是起步早,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在70%以上。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是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成为当代世界城市化的主流,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极不相适应。

考点:逆城市化现象的成因,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征及差异,城市化发展阶段。

43.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

材料一: 甲地为宁夏中卫市系我国最大的硒砂瓜种植基地。该地区硒砂瓜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硒、锌、钙、钾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硒砂瓜个大、瓤红、汁甜,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A级绿色食品,当地农民创造出了压砂种瓜这一节水保墒的旱作农业种植模式,即在土地上压上一层砂砾,铺上一层薄膜,瓜苗就从石头缝里出来,有效地提高了瓜的质量和产量。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

[转载]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1) 甲地种植硒砂瓜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2) 甲地地表砂砾对当地西瓜生长的有利影响。(2分)

 (3)分析甲地农民采用的薄膜覆盖技术对硒砂瓜生长过程的影响。(2分)

 (4)分析乙地区种植西瓜的劣势气候条件。(2分)

 (5)借鉴甲地的发展经验,简述乙地区改造西瓜种植气候条件应采取的措施。(4分)

【答案】(1)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强;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富含硒等微量元素;地处河谷地带,地势平坦等(4分,每点2分)(2)砂砾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西瓜糖分的积累;砂砾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增加水分下渗,保持土壤水分(2分,每点2分)(3)覆盖薄膜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长期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克服当地干旱气候条件对硒砂瓜生长的不利影响;覆盖薄膜也可以减少土壤热量损失,提高地温,有利于硒砂瓜快速生长。(2分,每点2分)(4)乙地春季时降水少,风沙灾害多,昼夜温差较甲地区小等。(2分,每点2分)(5)针对风沙灾害多,可以建设平原农田防护林,针对春季降水少,可以提高抗旱节水农业技术,如薄膜覆盖、耐旱品种培育、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等。(4分,每点2分)

[转载]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考点: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农业技术对自然条件的改造,区域农业发展不利条件的治理措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