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2

标签:
地理地理试题考试试卷试题 |
分类: 高二地理试题 |
读“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200m,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各题。
21.
22.
【答案】21、A
22、根据等高线数值变化趋势,b海拔应小于300米,a的海拔应大于500米,C对。
考点:等值线图,等高线与河流流向,数值计算。
23.表中四地位置,可能位于的地理单元是
24.和比较,地月平均气温最低值大于地且气温在0以上,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的因素可能是
25.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考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分布地区,不同区域气温、降水差异及原因。
26.、、、四条河流依次位于
27.图中河流流量变化受气温影响明显的是
28.关于四条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答案】26、B
27.结合前面分析,河有夏季冰川融水补给,河有春季积雪融水补给,图中河流流量变化受气温影响明显的是,C对。
28.读图,结合前面分析判断,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A错。河流位于亚热带地区,无结冰期,B错。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C对。河流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缓,D错。
考点:读图能力,不同区域河流水文特征差异及原因,河流主要补给水源。
29.甲图中山峰最可能位于 A.天山山脉
30.乙图年降水量最多的地点的海拔高度及年较差约为
A.930米
【答案】29、C
30.读乙图,从年降水量最多的地点向下做垂线,与横轴交点,即该地的海拔高度,约3000米。与1月、7月气温曲线有交点,从交点向右侧纵轴做垂线,得出气温值,计算出年较差约为10。所以B对。A、C、D错。学科网
考点:我国主要山脉分布位置,读图能力考查。
31.中国局部地图,完成:(8分)
(1)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是
(2)山脉G东侧的地形单元为
(3)黄河干流从到河段,水量减少的自然原因是
【答案】(1)E、F;A;B(2)华北平原;黄土高原(3)降水量减少
【解析】试题分析:(1)读图,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是阴山E、贺兰山F;属于地势中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祁连山A;0等温线经过的山脉是秦岭B。
(2)山脉G是太行山,东侧的地形单元为华北平原;西侧的地形单元是黄土高原。
(3)黄河干流从到河段,水量减少的自然原因是降水量减少;人为原因是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
考点:我国主要地理分界线,主要地形区名称及分布位置,区域河流水文特征及成因。
(1)甲图是
乙图是
(2)
(3)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甲图所示海峡沿岸国家都属于
【答案】(1)马六甲
【解析】试题分析:(1)读图,根据海陆轮廓判断,甲图是马六甲海峡,其东端有世界著名海港新加坡。乙图是英吉利海峡,其最狭处建有世界著名的英法海底隧道或英吉利海峡隧道。
(2)甲图所示海峡往往风浪较小,因为该海峡位于赤道低气压控制区,属于赤道无风带。乙图所示海峡往往风大浪高,因为该海峡位于西风带内,常年盛行西南风。
(3)
考点:世界主要海峡分布位置,自然环境特征及成因,按经济水平划分国家类型。
(1)读图甲,描述回归线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6分)
(2)图甲中回归线地区沿海与内陆、东岸与西岸的年均温差异很大,试分析原因。(8分)
(3)分析图乙中M城市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4分)
(4)图乙中大陆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试分析其成因。(4分)
【答案】(1)大致上由东岸向西岸逐渐减少(2分)
(3)热带草原气候(2分)
【解析】试题分析:(1)读图,回归线附近降水量分布大致上由东岸向西岸逐渐减少。该区域位于东南信风带,湿润的东南信风给东岸带来大量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多。向西信风携带的水汽减少,越来越干燥,降水减少。东岸受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也是西岸降水少的影响因素。
(2)图甲中回归线地区,纬度相同,不考虑纬度因素。内陆比沿海气温高,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东岸比西岸气温高,主要是因为洋流的影响。
(3)图乙中M城市夏季是1月,受东南信风影响,信风从海洋带来水汽多,降水多。冬季是7月,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所以M城市是热带草原气候。
(4)图乙中大陆西侧沿海的北部区域,受离岸风影响,沿海形成上升流,将海底营养物质带到表层,鱼类饵料丰富,形成大渔场。大陆西侧沿海的南部区域,受寒暖流交汇影响,鱼类饵料丰富,形成大渔场。所以渔业资源丰富。考点:不同区域气候特征差异及原因,区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