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南石门一中高三第五次月考地理试卷2

(2022-03-29 13:55:00)
标签:

地理

地理试题

考试

试卷

试题

分类: 高三地理试题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21~22题。

[转载]湖南石门一中2011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地理试卷(视

21.图中最大的山脉走向为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D.东北一西南走向
22.在该天气系统影响下  A.甲地处背风坡,降水概率较小   B.乙地处迎风坡,降水概率较大
C.丙地吹偏西风,气温较高        D.丁地吹偏西风,晴朗少云    
如果每个气候资源类型以3个阿拉伯数字表示,三个数字从左至右分别表示水分资源.热量资源.光照资源的质量等级。读我国气候资源类型分布表,回答23~24题:

[转载]湖南石门一中2011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地理试卷(视

23.X地可能是 A.柴达木盆地    B.漠河附近地区  C.台湾西部平原    D.江汉平原
24.Y类型代号应为  A.134         B.421             C.143              D.222    
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径流量(毫米)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25~26题。

[转载]湖南石门一中2011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地理试卷(视

25.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得出   A.华北地区和浙江丘陵径流系数差距较大,是因为华北地区蒸发量小
B.降水量多的地区径流系数就一定大C.云贵高原的径流系数小于南岭地区,是因为地形平坦
D.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径流系数山区大于平原地区
26.调查发现南岭地区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南岭地区近些年来,森林植被被破坏,对水源涵养有减弱趋势,不稳定径流增大
B.降水量增大,地表的侵蚀作用加强C.径流系数增大,对河流补给变得不够稳定,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D.径流系数增大,对当地的气候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下图为平原上的某城市及郊区气象资料示意图,读图回答27~28题。

[转载]湖南石门一中2011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地理试卷(视

27.在此等值线分布状态下,下列现象正确的是近地面气压值是城市低于郊区 近地面的风是从城市吹向郊区城市受下沉气流的控制  城市形成“热岛效应”和“雨岛效应”
A.    B.    C.    D.
28.形成城市与郊区气温与降水差异的原因分别是 (  )城市的蒸发量远远大于郊区 城市植被覆盖率远远大于郊区城市人为排放热量多于郊区 城市上空可悬浮颗粒物多于郊区
A.       B.       C.       D.
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下图表示南半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读图回答29~31题。

[转载]湖南石门一中2011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地理试卷(视

29.表示南半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曲线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30.南半球多年平均雪线高度   (  ) A.在低纬度地区最低         B.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
 C.在副热带地区最高         D.在中纬度地区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珠穆朗玛峰北坡纬度比南坡高,雪线高度是北坡低于南坡
 B.天山北坡降水多于南坡,雪线高度是北低南高
 C.阿尔卑斯山南坡降水多于北坡,雪线高度南低北高 D.安第斯山南端东西坡纬度相同,雪线高度东低西高
读三月上旬我国某种农作物物候现象分布示意图,回答32~34题:

[转载]湖南石门一中2011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地理试卷(视

32.该农作物是(  )  A.水稻       B.玉米      C.春小麦     D.冬小麦
33.影响该农作物物候地域差异的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   B.水分    C.热量     D.湿度
34.a地物候现象比b地迟的主要原因是(  )
   A.距海远近不同     B.海拔高低不同    C.土壤肥力不同    D.降水状况不同
[转载]湖南石门一中2011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地理试卷(视右图是我国某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5~36题。
35.对图中甲、乙两地降水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降水量>400毫米,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
B.降水量<400毫米,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
C.降水量>400毫米,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
D.降水量<400毫米,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
36.关于甲、丙两地发展农业的叙述中,最恰当的是 

A.水源:丙地比甲地充足,限制小       
B.地形:甲地比丙地更平坦开阔
C.土地:甲地土层比丙地深厚肥沃.
D.灾害:丙地受台风影响比甲地大
2009年10月11日,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出发。当地时间11月1日8时10分(北京时间11月1日4时10分),“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自西向东越过180°经线,驶入通常意义上的西风带。结合下图(箭头代表洋流流向),回答37~39题。

[转载]湖南石门一中2011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地理试卷(视

37.“当地时间”是指(  )
A.180°经线所在时间B.东12时区的区时C.西12时区的区时D.东西十二区的区时
38.“雪龙”号极地考察船“驶入通常意义上的西风带”的位置在(  )
A.地附近            B.地附近C.地附近            D.地附近
39.以为中心的环流圈(  )A.其中的一支是西澳大利亚暖流B.是南半球的中高纬环流
C.是南半球的副热带环流    D.位于印度洋,洋流流向会随季节而改变
读28°N纬线上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40题。

[转载]湖南石门一中2011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地理试卷(视

40.图示地区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高低      B.大气环流 C.地势高低      D.洋流性质

二.综合题(20分)
41.下图是某地区气压及相关天气系统分布情况,读图回答问题。

[转载]湖南石门一中2011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地理试卷(视

(1)图中天气系统多出现于      (1月,7月)前后,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为     风。(4分)
(2)甲、乙、丙、丁四处,当前可能出现逆温现象的是      和                。(提示:在对流层中,气温随海拔递增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4分)
(3)如果图示天气系统向正东方向移动,48小时后北京市的气压下降到1015hp,由此判断,这段时间北京市风向和风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4)若此时北京正遭沙尘暴的影响,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其原因。(6分)

 参考答案:(1)1,西北(偏北)    (2)甲,乙    (3)风向自西北转东北,风力加大    (4)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西北地区受高压控制,天气干燥;西北风把西北干早地区的沙尘输送到北京等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