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东省顺德勒流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1

(2022-03-24 13:19:01)
标签:

地理

地理试题

考试

试卷

试题

分类: 高二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某一地点,以北是北半球的高纬度,以南是北半球的中纬度,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该点位于

A.经度1800,北极圈           B.经度1800,北纬600C.西经200,北纬600            D.东经1600,北纬600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高纬度与低纬度的分界线为北纬600,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西经200  和东经1600,因此该点为经纬度为:东经1600,北纬600。故选D

考点:地球半球的划分

2.周长40厘米,宽为30厘米的图纸绘制下列国家政区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A.澳大利亚         B.日本            C.法国        D .新加坡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图幅相同,则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际范围越小,结 合选项中四个国家的国土面积大小可判断,新加坡的实际面积最小,故在相同的图幅范围内,比例尺越大。故选D考点:比例尺

读下面两幅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转载]广东省顺德勒流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解析】

3.一架飞机622日从B点飞往A点,沿最近线路飞行,飞机朝哪个方向飞行A.东南    B.西北  C.西南    D.东北   4.B点的区时为6224时时,全球以哪两条经线为界,分属两个日期           

A.20°W160°E    B.120°E180°C.160°E180° D.60°W180°

【答案】3.A4.D【解析】试题分析:3.据图示纬线的形状判断南北半球,所以其地理坐标:A60°S10°E),B60°N),因此A点位于B点的东南方,故选A

4.B点位于0°经线,区时为6224时,则6220时位于西四区,即60°W,故全球两个日期的分界线为60°W180°经线。故选D考点:经纬网

5.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多的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四大洋中,只有北冰洋位于极地周围,跨经度360°。故选D[来源:学科网]

考点:世界大洋分布

6.被世界三个大洋包围的大洲是(    A、北美洲       B、南美洲       C、非洲       D、亚洲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北美洲被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等三大洋包围;而南美洲被大西洋和太平洋包围;非洲被大西洋和印度洋包围;亚洲被太平洋和北冰洋包围。故选A考点:大洲和大洋

7.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    A、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乌拉尔山、乌拉尔河  D、阿尔卑斯山脉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亚洲和欧洲分界线为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故选C

考点:大洲界线

8.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是(    A、亚洲大陆    B、美洲大陆    C、亚欧大陆     D、南极大陆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亚欧大陆的面积:54,759,000 km²;美洲大陆:约1 7970000  km²;南极大陆:12390000 km²。故选C考点:世界大陆[来源:学科网ZXXK]

9200542日,我国“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从青岛启航,计划依次穿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进行综合科学考察,再返回青岛。它将先后途经

A.巴拿马运河-好望角-马六甲海峡            B.马六甲海峡-好望角-巴拿马运河

C.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        D.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从太平洋到大西洋,需经过巴拿马运河;从大西洋到印度洋,需经过好望角;从印度洋返回青岛,需经过马六甲海峡。故选A。学科网考点:世界大洋分布

10.位于两个大洲之间的海峡有(    A、麦哲伦海峡    B、土耳其海峡    C、多佛尔海峡    D、马六甲海峡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土耳其海峡位于欧洲和亚洲之间;而麦哲伦海峡位于南美洲;多佛尔海峡位于欧洲;马六甲海峡位于亚洲。故选B考点:世界海峡分布

读下列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转载]广东省顺德勒流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解析】

11.以上四幅经纬网图的图幅面积相同,其中实际面积最大的是           (  )

A.区域      B.区域    C.区域      D.区域

12.四幅经纬网图中,分别绘有两条粗短线,符合同一图中两条粗短线实际距离相等的是        (  )

A           B       C.             D

【答案】11.B12.B【解析】试题分析:11、图幅面积相同,但图示区域相邻的经纬度差为20°,为最大,所以表示的实际面积最大。故选B。

12、赤道长度大约与经线圈长度一致,纬度越高,纬线越短。区域中两条粗短线的度数相同,但东西线纬度较高,所以其长度小于南北向的长度;60°N的纬线长度相当于赤道一半,区域中横线在60°N上跨20°经线,相等于赤跨10°经线,竖粗线为经线,跨10°纬线,与赤道上跨10°纬线,与赤道上快10°经线长度一致,故区域,符合同一图中两条粗短线实际距离相等;同理可推,其余的两幅图也不相同。故选B。

考点:经纬网

读下面四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转载]广东省顺德勒流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解析】

13.图中,坡度最陡的一幅是AA            BB          CC            DD

14.表示实地范围最大,内容最简略的是AA            BB          CC            DD

【答案】13.B14.A【解析】试题分析:13.图示四图的垂直高差相同,故水平距离越小则表示的坡度越陡,而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距离越小。故选B

14.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就是个分数,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分数越小,也就是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分数越大,也就是比例尺就越大;比较选项中的四个比例尺,比例尺A.1500000最小,表示实地范围最大,内容最简略的。故选A考点:比例尺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转载]广东省顺德勒流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解析】

15.关于图中的地形判断不正确的是  AA处是山谷      BB处是山地CCD处是山脊               DEF处是山谷

16.图中两山峰的温差为         A1.2    B1.22.4    C2.44.8      D02.4

17.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有(  )

A101     B198     C298     D601

【答案】15.A16.D17.C【解析】试题分析:15.A点在两座山峰之间,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为鞍部;DC等高线向低海拔凸,为山脊(分水岭);EF等高线向高海拔凸,为山谷(集水线);G处等高线重合,为陡崖;B地等高线四周向中间递增,且等高线为闭合,为山峰。故选A。学科网

16.图中判断,等高距为200米,故B山峰海拔在1000—1200米之间,另一山峰在1200—1400米,两者之间的高差为0—400米,而每升高海拔100米,温度下降0.6,所以两者之间的温差在0——2.4。故选D
17.
陡崖崖顶和崖低的高差为:
n-1×d≤陡崖的最大海拔<(n 1×d,其中n代表相交等高线条数,d代表等高距,图示等高距为200米,所以经计算在200—600米之间。故选C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8.下列关于纬线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有纬线都自成圆圈  B.纬线长度都相等C.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D.纬线都相互平行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纬线都是与赤道平行的圆;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而纬度越高,其长度越短。故选B考点:经纬线

19.关于东西半球的叙述,正确的是:[来源:Zxxk.Com]

A.东经度的范围都在东半球        B.本初子午线和180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界线

C1800经线在东半球              D200W001600E的经度范围为东半球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分界向是20°W160°E经线,所以从200W001600E的经度范围为东半球。故选D考点:东西半球的划分

20.在下列四幅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中,能体验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境的是                            

[转载]广东省顺德勒流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解析】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认真体会诗句的含义,尤其是“一览众山小”的含义。这就需要在图的中间有一座海拔相对较高的山,周围山峰较之矮。本题中A所示是一处悬崖,B所示是鞍部,C所示是山顶;而D图示为几个山头,其中有一个山头的海拔比其它山头高很多。故选D考点: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转载]广东省顺德勒流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解析】

21.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

A.东北——西南向        B.东西向C.西北——东南向        D.南北向

22.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  )

A.上、下部均陡峭     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C.上、下部均平缓           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答案】21.A22.B【解析】试题分析:21.注意山脊的走向,先确定图示的山脊,为等高线“凸低为高”的区域,为图示山峰的东北、西南坡,故图示山脊呈东北—西南走向。故选A

22.图示主峰的西北坡,上部等高线较密,即坡度较陡,下部等高线较稀疏,即坡度较缓。故选B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23.甲、乙、丙三艘轮船从所在海域同时沿图示方向驶向180°经线,若时速相同,则

[转载]广东省顺德勒流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解析】

A.行驶方向相同              B.甲、乙两船向西行,丙船向东行

C.到达的顺序是丙、乙、甲    D.到达的顺序是甲、丙、乙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纬线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规律,跨越相同的经度,纬度越低走过距离越长,若时速相同则到达的顺序是甲(距离最短)、丙、乙(赤道上距离最长);而甲、乙两船向东行;丙船向西行。故选D

考点:经纬网

24.两艘海轮,甲轮位于北纬50°、东经160°,乙轮位于北纬30°,西经160°,甲轮位于乙轮的: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纬度分析,甲位于乙北侧;从经度分析,甲位于西侧,所以甲位于乙的西北侧。故选C考点:经纬网的方向判别

25.甲乙两人从赤道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何两人前进方向保持不变,那么:

A.两人都能回到出发地点               B.两人都不能回到出发地点

C.只有甲能回到出发地点               D.只有乙能回到出发地点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南北方向为有限方向,北极点为最北,所以到达北极点,就不能向北行了;而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没有最东,所以一直向东行,能回到出发点。故选D考点:经纬网的方向判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