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三)地理试题

标签:
地理地理试题考试试卷试题 |
分类: 高三地理试题 |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
2
3、晴朗的夜晚,同一时间两地观测到北极星的状况是( )
读下图,回答4~5题。4、图中区域面积相比( )
5、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6、8等温线大致呈东西走向,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海岸线
7、昆明和台北纬度位置相近,但温度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有( )地势高低
读下图,完成8、9题。8、甲、乙、丙、丁对应的区域为
A.华北地区、四川盆地、东北地区、青藏地区B.青藏地区、四川盆地、东北地区、华北地区
C.青藏地区、四川盆地、华北地区、东北地区
9、甲处光照强、热量条件差,说明当地
A.太阳高度角大,但日照时间短
C.纬度高,白天少云,晚上多云
右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示区域内M悬崖最大相对高差可能( )
A.99米
11、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 )
A.山地
藏地民谚有“汉家饭果腹,藏家茶饱肚”之说。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茶叶中所含的咖啡因、儿茶素等成分,有明显降低血脂、预防心肌梗死、脑血管梗阻的作用。回答第12题。
12、如此奢爱茶叶的藏地却不生产茶叶,主要原因是( )
13、下图为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纬度相当,关于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A.
C.四川盆地的气温日较差较小,主要与有关D.青藏高原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大,主要与有关
某河谷一块高约二百米的巨大沉积岩崖壁上分布着许多直径小于一米的洞穴,河谷所在流域一直为亚热带湿润气候环境。下图是崖壁洞穴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14~15题。
14、洞穴成因最有可能是A.流水侵蚀
15、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A.年平均河水位线在持续上升
C.海拔越高岩石年龄越老
16、图中显示的降水特点是( )
A.山顶昼雨少
17、造成山顶与河谷盆地降水日变化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
A.热力环流
18、根据城郊温差变化曲线可知,北京热岛效应强度( )
下图中甲地气温年较差约为13,乙地气温年较差约为9。右图示意三地年降水量及其年内变化。读下图,完成19~20题。19、造成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20、图4中与甲、乙两地降水特征相符的曲线分别是(
21、甲、乙两条线最可能分别代表
22、影响山脉L南北两侧该月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
A.地形、冬季风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局部地貌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