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八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标签:
地理地理试题考试试卷试题 |
分类: 高三地理试题 |
一、单项选择题(22道,共44分):
1、甲成为图中区域规模最大的村落和集市,最主要的条件是(
2、地质队员发现乙处有金矿出露,考虑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能找到沙金(沉积物中的细小金粒)的地方是(
3、关于图中岛屿叙述正确的是
B.回归线附近为热带沙漠气候
D.下垫面状况对该岛气候影响很大
4、图中M为一月份20等温线分布状况,虚线L1、L2、L3、L4等温线弯曲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L1、L3
C.Ll、L4
右图为某国气候类型分布局部图(图中粗虚线为气候类型界线,箭头指示盛行风向)。读图完成5 ~6 题。
5 、当甲地为干季时,其盛行风向为
A.——西北风
C.——东南风
6 、当乙点的区时为2月13日10点时,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A.埃及开罗正旭日东升
B.中国上海正烈日炎炎高
C.美国纽约正夕阳西下
D.英国伦敦正处在深夜
2010上海世博园C片区的挪威国家馆由15棵高低不一的挪威“松树”构成,主题为“大自然的赋予”。读右图,回答7 ~8
题。
7 、下列不属于“大自然的赋予”该区域的是
A. 优美的峡湾风光和午夜太阳
C.茂密的原始森林
8 、图中洋流对挪威沿海地区环境的影响是
A.增加了干、热程度
C.加剧了干燥状况
读某海域海陆轮廓图,回答9 ~10题。
9 、若某船在M点海域遭遇海盗,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判断,理论上往什么方向航行能更快脱离险境?
A.东
10、E处为北半球距离赤道最近的沙漠,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地势及季风环流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回答11~12题。11、据图判断,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
A.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B.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C.农业生产高度商品化D.农业生产高度集约化
12、图中、两地农业生产中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A.热量差异
13.下列对霍尔木兹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
14.石油是伊朗的经济命脉,而石油最终会枯竭,对此,伊朗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15.关于甲、乙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16.关于两三角洲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17、表格代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柬埔寨、日本、蒙古四国的耕地、牧场(牧草地)、森林等用地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代表的国家分别是
|
耕地(﹪) |
牧场(﹪) |
森林(﹪) |
其他(﹪) |
|
12.9 |
1.2 |
68.2 |
17.7 |
|
21.8 |
8.5 |
59.2 |
10.3 |
|
0.8 |
82.5 |
6.5 |
10.2 |
|
3.0 |
3.6 |
3.7 |
89.7 |
读“南极地区图”,回答24~26题。

18、图中四个科学考察站中,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19、某运输机将站的科考设备运往站,飞行时间为26小时,一路上阳光普照,飞行的月份可能是
A. 6月
20、长城站的科考人员试作一次穿越极点到达中山站的旅行,其前进方向为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27~28题。

21、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土壤水源
22、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2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1分)
(1)图中河流R1的主要补给是(
(2)简要分析A、B两地所在国家在地形上的异同。(6分)
(3)乙图所示地区每年夏秋季节常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5)A国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24.日本本州岛东海岸附近于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发生里氏9级地震,震中位于142.6°E,38.1°N,震源深度为10千米。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10公里,地震引发海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读图回答问题:(16分)
(1)、简述日本的地理位置特征.
(2)、A和B表示了东京和北京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其中表示东京的气候类型图的是(
(3)、从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地震的原因.
(4)、2008年核能在日本的能源消费结构中位居第四,占13%,而此次地震引发的核电站爆炸,造成东京等核电比重较大的城市严重缺电,请分析日本核电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重较大的原因(至少两点).
(5)、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日本福岛大地震引发的核电站爆炸产生的放射物质不会对中国造成很大影响的原因.
25.读下面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9分)
(1)图示区域地势特点是(
(2)河流的航运价值高,分析其原因。(3分)
(3)图示区域乳畜业发达,试分析其发展乳畜业的有利区位条件。(2分)
[参考答案]:1.C 2.D
3.D 4.C 5.C 6.D 7.B 8.D 9.D 10.C 11.B 12.A 13.B 14.B 15.D 16.A
17.C18.A 19.D 20.C 21.B 22.C
23.(31分) (1)冰川(雪)融水 雨水 大于 小于(8分)(2)相同点是地形上都分为三部分:中部是平原,两侧是高原山地(2分)。不同点是:A国地形是从北向南分为三部分(2分);B
国是从西向东分为三部分(2分)。(3)飓风(2分)西北太平洋(2分)强风、暴雨、风暴潮的影响各4分)(4)热带雨林气候(2分)地处热带,受暖流和东北信风的影响,来自海上的湿润气流被山地抬升(4分)(5)水旱灾害频繁(2分)印度大部分属热带季风气候,分为雨季和旱季,由于受西南季风的迟早和强弱的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很大。(4分)
24.25.((9分)(1)南高北低 河流多由南向北流 波德平原 巴伐利亚高原( 4分 )(2)径流量相对较小,人口高度密集,下游河谷和三角洲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流经国家多( 3分)(3)气候温和湿润,有丰富的多汁牧草,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市化程度高,市场需求量大,科技水平高机械化程度较高,交通运输便利。(任答2点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