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西省上饶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2

(2022-03-18 16:30:15)
标签:

地理

地理试题

考试

试卷

试题

分类: 高二地理试题

  图8 中OP  两点所在的纬线为赤道,OQ  两点所在的经线为45°W,弧OP与OQ长度相等。读图完成18~19题。

[转载]江西省上饶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18.若图中P 点与Q 点正午太阳高度相等,且OP经度差为最大时,P点的经度约为
A.68°26′W                 B. 91°52′WC.1°52′E                    D.21°34′W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PQ正午太阳高度相等,说明关于太阳直射两地之间的纬度,弧OP与O Q相等,当O、P经度差最大时,说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26′,Q点的纬度应该是46°52′,OP之间一样是相差46°52′,由于OQ两点所在的经线为45°W,所以P点的经度=45°+46°52′=91°52′,B对。
考点:本题考查经纬度、太阳直射点移动。

19. 若图中此时P 点与Q点太阳高度相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此时Q 点一定是极夜期B. 此时O 点的太阳高度一定为90°
C. 此时Q 点的昼长一定为12 小时D. 此时Q、P 两点自转角速度一定相同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PQ正午太阳高度相等,说明关于太阳直射两地之间的纬度,但Q不一定在极圈内,A错;0也不一定在回归线上,B错;0在赤道,P有可能在极点,两地自转角速度不一定相同,D错;0在赤道,赤道上昼夜平分,C对。
   图9 为我国某考基地附近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拒马河2月份流量最大。结合图9完成20~21题。

[转载]江西省上饶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20、“站在这里向北看去,山丘下的湖泊,就像一块碧玉一般,镶嵌在大地上;而湖泊北部和东部两座延伸出的长长山脊,如同一双温柔的手,以无限的深情呵护着这熟睡的精灵”。文中的“精灵”是指
A.高山海        B.拒马河沿线冰沼        C.西湖        D. 燕鸥湖
21. 该考基地可能位于A.  南极长城站     B.  北极黄河站              C.   格陵兰岛      D.青藏高原

【答案】20.D    21.A【解析】第20题,注意文字中“向北”“山丘”“山脊”的提示,对照图示信息逐一找出,即可判断文中“湖泊”为燕鸥湖。选D。

第21题,根据“拒马河2月份流量最大”可以判断该科考基地应该位于南半球,结合海拔可判断该科考基地为南极长城站。选A。
   读图10“部分陆地自然带分布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完成22 ~23 题。

[转载]江西省上饶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22.关于图中荒漠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影响,降水少     B. 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
C.其在亚洲分布面积最大                 D. 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是主要成因
23. 关于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B. 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影响了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
C. 反映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 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分布在大陆东部

【答案】 22.A  23.A【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带的分布。22.图中的荒漠带分布于年均温20°C,太阳辐射量很高的环境下的,判断为热带荒漠,形成于热带沙漠气候下。
23.图中自然带的地域分异主要是由于热量条件的变化引起的从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的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图11 是某日我国两地昼长示意图。据此完成24 ~25题。

[转载]江西省上饶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24.若两地同时日出,则甲地位于乙地的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 西南方
25. 图示季节,下列现象最不可能出现的是A.太阳直射点北移                    B. 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C.南极圈内极昼范围扩大          D.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答案】24、D25、D【解析】试题分析:24、甲乙两地昼长小于12小时,说明图中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半年,穿过我国的晨线应该自东北向西南倾斜。两地同时日出,说明某一时刻两地同时位于晨线上,冬半年甲地比乙地昼长长一些,说明甲地比乙地纬度低。所以,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向。
25、 图中所示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所以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D选项最不可能出现,是正确答案。但是太阳直射点可能向南移动,也可能向北移动,所以,ABC三个选项中的情况都有可能出现。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二、非选择题(四大题,共50 分)。
26. (12 分)读图12,完成(1)~ (3)小题。

[转载]江西省上饶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1)甲图方框所示地区某季节的气温分布如图乙所示,试根据等温线的分布说明该地地形特点。(6分)
(2)简析乙图中B 地的降水量远大于A 地的原因。(4 分)
(3)甲图方框所示地区自然地理环境  地域分异显著,农业土地利用应以  为主。(2分) 
【答案】(1)等温线在东西方向上,气温较高区与气温较低区相间分布  ,大致呈南北走向,说明该地地形是山河相间,南北纵向排列(4分);等温线分布较密集、温差大,说明地势起伏大(2分)
(2)B地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地形雨)降水丰富(2分);A地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2分)
 (3)垂直  林地 (2分)

【解析】(1)根据图中等温线的特征直接气温分布特征。有温度特征分析地形特征。就是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丰富;背风坡,降水少。(3)位于西南横断山区,自然地域分异为垂直地带性,农业产业以林业为主。

27. (16分)读图13“澳大利亚和印度略图”及两国的相关材料,完成(1)~ (4)小题。

[转载]江西省上饶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材料一:澳大利亚国土面积768 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200多万人。澳大利亚十分重视提高畜牧业的研水平,对畜牧业的研给予较高的资金投
材料二:印度国土面积约298 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2.1亿人。澳大利亚最大钢铁公司在印度投资建立多家工厂,以满足印度汽车制造商和建筑商对钢材的大量需求。

(1)澳大利亚四面环海为什么气候炎热干燥。(5 分)
(2)分析A 地区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4 分)
(3)分析印度吸引澳大利亚钢铁公司建厂的主要区位因素。(3 分)
(4)近年人口由印度向澳大利亚迁移数量增多,请从迁入地和迁出地两方面中任选一个方面分析其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4 分)

【 答案】(1)南回归线中部(纬度低),气温高,蒸发强;大部分受副高和干燥信风控制,降水少;东部大风水岭山南北延伸,阻挡东部海洋湿润气流伸入内陆;西海岸寒流降温减湿。(5分)(2)海陆交通便利(靠近主要公路,距海港近);附近人口、城市较为密集,有广阔的国内外销售市场;劳动力素质高;政府扶持鼓励;科技发达,机械化程度高等。(任答4点计4分)(3)印度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市场广阔。(3分)(4)印度人口众多,人口压力大;就业困难;社会福利保障差等(任答两点计4分)或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高;经济发达等。(任答两点计4分)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影响气候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洋流地形等因素进行分析。由图可知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中部,纬度低,气温高,蒸发强;中西部大部分地区受副高和干燥信风控制,降水少;东部大风水岭山南北延伸,阻挡东部海洋湿润气流伸入内陆;西海岸有西澳大利亚寒流降温减湿。所以澳大利亚虽然四面环海但是气候炎热干燥。(2)由图可以看出A 地位于澳大利亚东南沿海地区,靠近主要公路,距海港近,海陆交通便利;附近人口、城市较为密集,有广阔的国内市场,海运便利,国外销售市场大;澳大利亚属于发达国家,劳动力素质高,科技发达,机械化程度高;当地地广人稀,政府扶持鼓励农业的发展等。
(3)影响钢铁公司建厂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原料、燃料、市场等,由图可知印度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为钢铁工业提供丰富的原料和燃料;当地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印度人口众多,是世界重要的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市场需求广阔。(4)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人口众多,人口压力大;该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比较落后,社会福利保障差,工作机会少,就业困难。澳大利亚地广人稀;该国属于发达国家,经济发达,社会福利高,就业机会多。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国家、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人口的空间变化。

28. (10 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图14 完成(1)~ (2)小题。

  法国罗讷河上的圣贝内泽桥始建于1177年,13世纪和15世纪曾大修和重建,1668 年被废弃。1669年的大洪水冲毁了河流右岸的桥墩,后左岸的残桥(图14右上中的粗实线)成为旅游景点———圣贝内泽断桥(图14右下)。[转载]江西省上饶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1)说明罗讷河不同河段流水的作用及其塑造的地貌类型。(4分)
(2)通过比较断桥处河流左右岸附近河水的流量及流速差异,说明该断桥能保存至今的原因。(6 分)

【答案】(1)上游主要是侵蚀作用,多峡谷地貌;(2分)河流所携带的泥沙经过搬运作用,至下游地形变得相对平坦之后,发生堆积,形成三角洲平原。(2分)(2)通过资料可知,圣贝内泽桥建在河流的弯曲河段,因为右岸为凹岸,流量大,流速快,对河岸的侵蚀强烈,而左岸为凸岸,流量少,流速慢,主要发生堆积作用,河岸较少受到侵蚀,对断桥的侵蚀作用很弱,所以断桥能够保留至今(6分)。
【解析】(1)考查河流水文特征、地貌特征描述。上游主要是侵蚀作用,多峡谷地貌;河流所携带的泥沙经过搬运作用,至下游地形变得相对平坦之后,发生堆积,形成三角洲平原。
(2)根据题目叙述河流在弯曲段存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现象。据图分析圣贝内泽桥修建于河流弯曲处,河流右岸为凹岸,受河流侵蚀作用显著,所以河流较深,流速较快;而河流左岸为凸岸,河流堆积作用显著,流速慢,泥沙淤积,河道较浅,河流对桥的冲蚀作用较弱。所以断桥能保存至今。【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河流的侵蚀作用。

29. (12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央视消息:历时三年建设的中缅天然气管线于2013年10月20日全线贯通。中缅天然气管线起点位于缅甸西部皎漂港,终点为我国广西贵港,全长7
676公里,纵贯我国西南4个省区市。据估算,中缅天然气管线投产后每年将为我国输送天然气120亿立方米,相当于2012年全国消费量的8%。
材料二:图15 为我国四大油气进口通道示意图。

[转载]江西省上饶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1)西北油气进口通道首先进入霍尔果斯,它位于我国的  (省级行政区名称),北油气进口通道首先进入我国的  (省级行政区名称)。(2分)
(2)西南油气通道的起始地在缅甸马德岛上的皎漂镇,这里的工程建设深受气候影响每年的  季施工尤其困难。下图中能够表示皎漂镇气候类型的示意图是  。(3分)[转载]江西省上饶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3)中缅天然气管线的建设,对我国西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4分)
(4)我国目前一半以上的石油、天然气需要从国外进口。简要分析中缅油气管线的建设,对我国化能进口路线及保障能安全的重大意义。(3分)

【答案】(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分)   黑龙江(1分)(2)夏(或雨或湿)(1分) C(2分)(3)有利于缓解我国西南地区能紧缺的状况;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就业机会;改善能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的使用率,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任答四点得4分)(4)绕开马六甲海峡和南海航线,使我国的石油进口线路更安全;有利于我国能进口的多元化,保障能供给安全;缩短了原油进入我国的路程,降低了运输成本。(3分)

【解析】试题分析:(1)西北油气进口通道首先进入霍尔果斯,它位于我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油气进口通道首先进入我国的黑龙江。(2)西南油气通道的起始地在缅甸马德岛上的皎漂镇,这里的工程建设深受气候影响,每年的夏(或雨或湿)季施工尤其困难。图中能够表示皎漂镇气候类型的示意图是C。(3)中缅天然气和石油管线的建设有利于缓解我国西南地区能源紧缺的状况;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就业机会;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率,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4)中缅天然气和石油管线的建设使的我国石油进口绕开马六甲海峡和南海航线,使我国的石油进口线路更安全;有利于我国能源进口的多元化,保障能源供给安全;缩短了原油进入我国的路程,降低了运输成本。
考点: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能源资源的开发

 

 


 

上饶市第二期期末教质量测试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5小题,2分/小题,共50分)
1~5BCACD     6~10ABABD    11~15BCCDC    16~20DABCD    21~25AAADD
二、非选择题(四大题,共50分)。
26.(12分)(1)等温线在东西方向上,气温较高区与气温较低区相间分布  ,大致呈南北走向,说明该地地形是山河相间,南北纵向排列(4分);等温线分布较密集、温差大,说明地势起伏大(2分)(2)B地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地形雨)降水丰富(2分);A地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2分) (3)垂直  林地 (2分)
27.(16分)(1)南回归线穿过中部(纬度低),气温高,蒸发强;大部分受副高和干燥信风控制,降水少;东部大风水岭山南北延伸;阻挡东部海洋湿润气流伸入内陆;西海岸寒流降温减湿。(5分)(2)海陆交通便利(靠近主要公路,距海港近);附近人口、城市较为密集,有广阔的国内外销售市场;劳动力素质高;政府扶持鼓励;技发达,机械化程度高等。(任答四点得4分)(3)印度煤、铁等矿产资丰富;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市场广阔。(3分)(4)印度人口众多,人口压力大;就业困难;社会福利保障差等(任答两点得4分)或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高;经济发达等。(任答两点得4分)
28.(10分)(1)上游主要是侵蚀作用,多峡谷地貌;(2分)河流所携带的泥沙经过搬运作用,至下游地形变得相对平坦之后,发生堆积,形成三角洲平原。(2分)(2)通过资料可知,圣贝内泽桥建在河流的弯曲河段,因为右岸为凹岸,流量大,流速快,对河岸的侵蚀强烈,而左岸为凸岸,流量少,流速慢,主要发生堆积作用,河岸较少受到侵蚀,对断桥的侵蚀作用很弱,所以断桥能够保留至今(6分)。
29.(12分)(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分)   黑龙江(1分)(2)夏(或雨或湿)(1分) C(2分)(3)有利于缓解我国西南地区能紧缺的状况;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就业机会;改善能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的使用率,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任答四点得4分)(4)绕开马六甲海峡和南海航线,使我国的石油进口线路更安全;有利于我国能进口的多元化,保障能供给安全;缩短了原油进入我国的路程,降低了运输成本。(3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