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西西安户县高二级地理人文地理事物与原理测评B卷

(2022-03-20 12:20:01)
标签:

地理

地理试题

考试

试卷

试题

分类: 高二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下图为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与第五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对比图,读图回答1、2题。2012年高考地理热点能力测试(22)人文地理事物与原理测评AB卷1.读图可知,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   )

A.总人口、城市人口和流动人口均有增加,城市人口增长的人数最多

B.总人口、城市人口和流动人口均有减少,城市人口增长的人数最多

C.总人口、城市人口和流动人口均有减少,流动人口增长的人数最多

D.总人口、城市人口和流动人口均有增加,流动人口增长的人数最多

2.流动人口增加所显示的地理意义是(   )

A.使得劳动力的空间配置进一步合理化B.给城乡一体化发展带来了困难

C.缓解了流入地区的人地矛盾D.提高了流出地区的城市化发展速度

    占地2 000亩,投资超过37亿元的武汉国家稻米交易中心落户武汉新洲阳逻经济开发区。读图,完成3、4题。2012年高考地理热点能力测试(22)人文地理事物与原理测评AB卷3.据图分析,阳逻经济开发区最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A.科技发达 B.交通便利C.环境优美 D.劳动力丰富

4.我国历史上有四大米市——无锡、长沙、芜湖和九江,如今又有武汉阳逻稻米交易中心的成立。这五个米市共同的区位条件是(   )临近长江,交通便捷有政府的优惠政策便利的铁路运输附近地区稻米生产条件优越A. B. C. D.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读图回答5、6题。2012年高考地理热点能力测试(22)人文地理事物与原理测评AB卷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1982~2000年,两城市的边缘区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D.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6.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A. B. C. D.

  近年来,青海省互助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加强农产品流通,积极实施扩容改造项目,搞好技术和信息服务等工作,使马铃薯种植成为农业增收的主要来源。据此回答7~9题。

7.该地的马铃薯种植业属于(   )A.商品农业 B.传统农业C.粗放农业 D.混合农业

8.青海的马铃薯淀粉含量达30%以上,色味纯正,香甜爽口,其品质优良的种植条件是(   )光照充足 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 病虫害较少灌溉水源充足 热量条件好A. B.C. D.

9.马铃薯精淀粉加工项目采用中国农技院专利技术——全旋流分离技术,该技术具有工艺先进、降低水消耗、减少生产污水、节约能源并降低生产成本等优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马铃薯精淀粉加工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B.马铃薯精淀粉加工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

C.工业企业要得到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大科技投入D.工业企业要得到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大政府干预

    2010年9月14日,第十四届中日信息服务产业恳谈会在西安召开。陕西大力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来自日本的信息服务企业集群日益壮大,富士通、NEC等一批日本知名企业相继落户西安,回答10、11题。

10.影响信息产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下图的(   )2012年高考地理热点能力测试(22)人文地理事物与原理测评AB卷A. B. C. D.

11.近年来日本知名企业富士通、NEC等相继落户西安的主要原因有(   )劳动力、土地成本较低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较高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便捷的电子商务条件A. B.C. D.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2.下图是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略图,表格为该地区多年月均温与降水情况。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28分)2012年高考地理热点能力测试(22)人文地理事物与原理测评AB卷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气温/

4

7

12

18

24

28

32

30

26

20

15

5

降水/mm

40

60

80

100

120

160

150

110

160

45

55

35

(1)描述该地区的地形特征。

(2)简述该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并说明其原因。

(3)甲是区域内著名的钢铁工业城市,分析该城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4)根据气候资料推断该地区最有可能是何种农业地域类型? 简述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13.2010年10月22日,第十一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在成都隆重开幕,西部12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6万多名中外客商参加了博览会,创历届西博会之最。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长江流域图

2012年高考地理热点能力测试(22)人文地理事物与原理测评AB卷材料二  成都市,简称“蓉”,别称“锦城”“锦官城”,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位于四川省中部,是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重庆位于长江上游,平均海拔400米,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现代制造业基地,是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西南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

(1)从图中分析攀枝花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资源条件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成都成为西部特大城市的原因。

(3)分析重庆成为我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的优势条件。

 

 

 

答案解析

1、2.【解析】1选A,2选A。第1题,结合图例,比较两年中三项指标要素的柱状图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合理的人口流动,可以使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3、4.【解析】3选B,4选C。第3题,读图可知,阳逻经济开发区临近机场、火车站以及长江航线,交通便利。第4题,这五个米市都靠近长江,有便利的水运条件,同时也是我国稻米的主产区。

5、6.【解析】5选D,6选B。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82年~2000年,甲城市中心区常住人口密度不断减小,而乙城市则不断增大;1982~2000年两城市边缘区常住人口密度都增加,变化相同;2000年,甲城市中心人口密度达40 000人/km2,乙城市中心人口密度30 000人/km2;从图乙可见乙城市的服务半径只有15千米,而甲城市达到60多千米。第6题,从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可以看出,甲城市中心商务区位于M外围;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乙城市还没有卫星城。

7~9.【解析】7选A,8选D,9选C。第7题,由材料中“马铃薯种植成为农业增收的主要来源”,可以推知该地马铃薯生产属于商品农业。第8题,该地自然条件优越,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并且病虫害较少,使马铃薯的品质优于其他地区。第9题,通过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加大科技投入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0、11.【解析】10选A,11选C。第10题,科技水平是影响信息产业的最主要区位因素。第11题,西安地区劳动力、土地成本较低,是吸引日本知名信息企业落户的主要原因,同时可以容易进入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

12.【解析】第(1)题,根据等高线特征来判定地形特征。第(2)题,注意城市与交通线、河流、海洋的相对位置关系。第(3)题,从图中显示的资源、交通、水资源方面分析。第(4)题,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可以判定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从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方面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条件。

答案:(1)沿海平原,地势平坦开阔。 

(2)沿河、沿海、沿铁路分布(沿交通线分布)  交通便利,便于对外联系。

(3)煤、铁资源丰富;水源充足;水陆交通便利。

(4)水稻种植业。   气候条件优越(热量条件好、降水充足,雨热同期);沿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13.【解析】(1)结合上图可分析出;(2)从城市的区位选择入手,再结合成都的特点进行分析;(3)现代制造业属于工业,那么重庆成为我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的优势条件应该从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考虑。

答案:(1)煤铁资源丰富,水资源充足,水能丰富。

(2)地处成都平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人们居住,农业发达,具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为四川省的行政中心,交通便利等。

(3)地处中西部结合地带,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位于两江汇合处,淡水资源丰富,工业用水便利;既是重要的钢铁工业中心,又是电力工业中心,原料、动力充足;是长江上游城市群的中心,市场广阔;工业基础好,设施完善;是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水、陆交通便利。(答出4点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