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专题八:城市与环境2

标签:
地理地理试题考试试卷试题 |
分类: 高考真题荟萃 |
(三)城市化
【考点1】城市化及其进程
表1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完成1~2题。表1
国家 |
甲 |
乙 |
丙 |
丁 |
城市化水平(%) |
90 |
83 |
66 |
32 |
1.(2011浙江卷文综,1)甲、乙、丙、丁一次代表的国家是
A.
C.
【答案】C【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城市化水平,城市的分布以及人口出生率等相关知识。根据表格中城市化水平数据可以判断最高达90%为英国,最低32%为东南亚发展中国家泰国,沙特阿拉伯和日本两国城市化水平都较高,沙特阿拉伯因位于西亚,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自然环境恶劣,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城市,城市化水平高于日本。
2.(2011浙江卷文综,2)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C.
【答案】D【解析】沙特阿拉伯属于发展中国家,主要是阿拉伯人,人口出生率高,人口主要集中分布
在沙漠中水源较丰富的绿洲处。
3.
【答案】D
【解析】由“1996-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平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
可知我国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速度大于城镇人口,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降低,我国城
镇化水平没有超过发达国家,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的国家的1.58倍,说明城镇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低于发达国家。
图1
4.
A.
C.
【答案】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常住人口数和自然增长率都在下降,但常住人口数下降幅度并
不大,城市人口比重有加大增长,其原因是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且城市人口数量十年
来的增长并未达到50%。故选A。
5.(2011海南卷地理,15)已经在发达国家出现的逆城市化,是指大城市人口向周边中小城市或乡村地区迁移的过程。逆城市化产生的原因有大城市人口减少
乡村环境优美、生活闲适
A.
【答案】C【解析】逆城市化是因为城市的环境污染相对严重,用地紧张,房价较高,交通拥挤等原因
成为逆城市化的主要推力,而小城镇和农村交通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则成为导致逆城市化的
拉力。逆城市化是城市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表现,它要与社会经济水平相适应,但已经不同于
农业文明时期的聚落形态,人口的分布总体上表现为更大程度的集中。
【考点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图2。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
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据此完成1—3题。
1.(2011大纲全国卷文综,3)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答案】D【解析】结合题干中信息“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
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则可知芝加哥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
地点,是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
2.
【答案】A【解析】20世纪之前,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还没
有形成钢铁工业基地。所以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
3.(2011大纲全国卷,5)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答案】B【解析】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便捷的交通运输,可以通过河运运输煤炭和利用五大湖运输铁矿石,芝加哥本身没有丰富的原料和燃料,钢铁工业不是劳动密集型工业。
某中学地理小组利用下图提供的信息开展探究学习。结合图文材料,回答4—5题。
4.(2011天津卷,4)图中所示的L湖被污染。学生经过分析确定,污染物主要来自
A.城镇
【答案】A【解析】图中所示的L湖被污染,根据图例信息的分布可知,污染物主要来自湖泊周边的城
镇。
5.(2011天津卷,5)学生对图所示牧区分布的影响因素提出四组假设。据图探究,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气候、交通
【答案】D【解析】图中所示牧区分布在人口较少的地势相对较平缓的地区,与市场、交通、技术等因
素联系较小,自然条件对人口分布及农牧业活动影响较大。
图11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双选)
6.(2011江苏卷,21~22)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
A.
【答案】AC【解析】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包括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
过程线,曲线洪峰出现最早最高,是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曲线洪峰出现最迟最低,
是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
7.(2011江苏卷,22)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
A.兴建污水处理厂
【答案】BD【解析】防治城市内涝,就是加快城市内地表水快速顺利流出城市,结合选项可知疏浚河道
和完善排水系统满足要求。
8.(2011海南卷地理,23)读图9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图示地区东南部城市密集的原因。(10分)
【答案】临海、地形平坦(为平原)、交通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稠密、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强、政策支持等。(每项2分,答出5项即可得l0分。)
【解释】考查城市服务等级大小的基础知识,观察图表即可得出答案,但要注意用词表述。读图可知,图示东南部地区城市密集可从地形、交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政策等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