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2

(2021-08-16 17:50:51)
标签:

地理

地理试题

考试

试卷

试题

分类: 高三地理试题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分)

[转载]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31.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A点此时是           时,昼长为           小时,A点的日出时刻是           时。

2)此图表示的日期是                      日前后的光照图,

此时以                      经线将地球分为两天。

3C点正午太阳高度是           ,这一天正午太

阳高度随纬度分布的规律是                             

4)设A点的纬度是56º34´,一架飞机以每小时1110千米的速度,

B地沿最短距离飞到A地,若起飞时间为当地地方时18时,

A地降落时,A地的当地时间是           时。

5           为晨线(CGGD)。

(1)3     18     3 (3分)(2)12     22     180º    135ºE    (4分)
(3)66º34´ 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分)(4)16  (3分)(5) CG (2分)

【解析】试题分析:

[转载]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为南半球,E为平分昼半球的那条经线,地方时为12时,G为0时经线,A为3时,又因A处于晨线上,故日出时刻也为3:00,因为昼长=(12-日出)*2,所以昼长为18小时。
第(2)题,由于南极圈内是极昼现象,故日期为12月22日,0时经线和180度经线把全球划分为两天。0时经线对应经度为135ºE。
第(3)题,C点对应纬线为66º34´S,太阳直射23º26´S,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纬度差,可知C点正午太阳高度是66º34´,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的规律是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第(4)题,A、B两地在同一经线圈上,因此,A与B之间的最短距离过极点,其纬度差为:(90º-23º26´) (90º-56º34´)=100º,由此可知飞机以每小时1110千米的速度,从B地沿最短距离飞到A地,飞行时间为10小时,若起飞时间为当地地方时18时,则A地降落时,B地时间为28时,A地比B地晚12小时,故A地的当地时间是16时。
第(5)题,夜半球的范围如图所示,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CG为晨线。

考点:本题组考查光照图的判读。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特殊时间特殊经线的确定。
 

[转载]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32.读地球晨昏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右图为晨昏线通过极点A后,与AC所在的经线相交于B点的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最大的圆为赤道,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小虚线圈为极圈,C为极圈上的一点,B为经线AC段的中点。

1)晨昏线通过极点A之日,日期约为           22日;通过B点之日,日期约为           7日。

2)晨昏线通过B点之时,(如图所示)一艘位于赤道上的邮轮上的游客恰好看见日出,该邮轮所处的经度位置是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           

3)晨昏线通过B点之日,与北京(40°N)所处纬度不同,但正午太阳高度却相同的纬度是           。如果该日恰逢农历十五,上海地区(121°E)人们还需要等待           分钟才能看到一轮圆月挂在天空最高的位置。

4)在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上海的白昼时间逐渐           ,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           

 (1)3,5(2)135°W,11°43′N(3)16°34′S(4)延长,减慢(5)从135°E向东到180°

试题分析:据图中0°和45°W经线可以判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西经度度数减小的方向即地球自转方向),A点为北极点。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应该为北半球的夏半年。经线AC与45°W经线相对,经度为135°E,且为子夜线(平分夜半球,地方时为0时)。C点纬度为66°34′N,B在AC的中点,其纬度为78°17′N。
(1)晨昏线通过极点A之日,即二分日,再根据该日过后北极附近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可以判断是春分。日期为3月21日左右。晨昏线通过B在日期上应该为3月21日至6月22日的中间,大致为5月初。
(2)“赤道上的邮轮上的游客恰好看见日出”说明该游客所在地地方时为6时(赤道上6点日出),已知135°E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可计算地方时为6时的经线其经度为135°W。晨昏线通过B点时,B点为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根据切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互余这一规律可计算此时太阳直射点纬度为11°43′N。
(3)在太阳直射点南北两侧有两点其正午太阳高度相等,这两点到直射点的纬度差相等。晨昏线通过B点时,太阳直射点纬度为11°43′N,从北京(40°N)到直射点纬度11°43′N的纬度差为28°17′,在直射点南侧与11°43′N纬度差为28°17′的纬度为16°34′S。
(4)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即从5月初到6月22日左右,北半球上海的昼长时间逐渐延长,到6月22日左右昼长最长。地球公转向远日点(7月初)靠近,公转速度逐渐变慢,公转到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最慢。
(4)地球上被日界线和子夜线分为新旧两个日期,从子夜线向东到180°(日界线)属于新的一天,从子夜线向西到180°(日界线)属于旧的一天。图示时刻,子夜线为135°E,从135°E向东到180°属于地球上较快(新)的一天范围。

3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转载]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某企业在甲地(图13)开采锰矿并建有电解锰厂,生产过程中需用硫酸和铅;在附近山坡上建有尾矿矿渣库。分析该尾矿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并说明为防止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危害:该尾矿矿渣库位于江河上游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易发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若将上坡上的尾矿矿渣冲入江中,(其中的硫酸、铅等)会对江水造成污染,危及沿岸用水安全。
措施:加固尾矿矿渣库;兴建必要的行洪通道,防止洪水等将矿渣冲入江中。
【解析】分析矿产开发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与自然灾害有相似之处,注意提取图文中有效信息,结合当地的实际从水文、地质灾害可能对尾矿矿渣库产生破坏,认清其潜在危害,并有针对性地分析措施。从图中经纬度位置来看,该地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从等高线分布来看,该地地形崎岖,山地较多,故该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该尾矿矿渣库位于河流上游,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尾矿中所含硫酸、铅等物质会污染江水,危害沿江的饮水安全。措施主要是从防止尾矿矿渣进入江中的角度来作答。
【考点定位】该题以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的涪江为背景,考查矿产开发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34.20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和耕地、湿地面积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转载]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1)指出该区域湿地面积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该区域保护湿地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案】(1)(9分)特点:湿地面积减少。原因:由于人口增长,耕地需求增加,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建设用地需求量增大,促使人类大幅开垦湿地。(2)(6分)
(2)退耕还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应重视湿地保护;提高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
(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解析】试题分析:(1)从图示数值分析,该区域湿地面积在减少。联系人口和耕地面积变化分析其原因,人口增长,耕地需求增加,人们开垦湿地面积增加;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导致城镇化水平提高,建筑用地面积增加,占用湿地面积增加。
(2)从湿地减少原因分析采取的措施,所以要退耕还湿地,工程建设应重视湿地保护。另外从法律法规分析,还要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湿地减少原因及保护措施。
【名师点睛】湿地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作用:提供水源;补充地下水;调节流量,控制洪水;保护堤岸,防风;清除和转化毒物和杂质;保留营养物质;提供可利用的资源;保持小气候;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航运;旅游休闲等。

 35.我国干旱地区某区域近30多年胡杨大量死亡,沙化面积扩大,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所加强。下图显示该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及地下水埋深的变化。(10

[转载]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分析该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并提出此类地区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措施。 

【答案】  原因: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地下)水资源(2分),地下水水位下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2分)
  主要措施: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益效率);(2分)发展节水型经济(调整产业结构);跨流域调水,增长水资源供给。(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题部分总分不超过6分)
【解析】本题考查环境问题的成因及防治措施。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原因主要是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产生了环境问题。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往往产生生态破坏;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往往产生环境污染。根据图示:该地区生产总值不断上升,而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在加大,说明区域经济发展依赖
地下水的开发,地下水大量开发,导致地下水下降,引起生态环境恶化。解决该问题可以从水资源的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开源:跨流域调水,增长水资源供给。节流: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益效率;发展节水型经济,调整产业结构。

 36. 材料一:从20102月开始,中国将通过卫星遥感图片执法检查,就耕地保护等土地管理问题对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实施问责。根据“15号令”,凡是地方违法违规土地面积占当年新增建设用地面积15%以上者,将被追究责任,包括主要负责人记大过、降级或撤职。

材料二: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1826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近几年来,全国耕地面积减少1亿多亩。从耕地的质量来看,我国耕地中高产稳产田仅占1/3。(15分)

 1)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简要分析我国应该如何保护耕地资源?

 【答案】(1)一方面是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另一方面是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2)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推进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问责制等。质量保护 :国家制定耕地质量保护措施,如:防止水土流失、耕地沙化、盐碱化、贫瘠化等;实现耕地环境保护。

【解析】(1))结合材料和我国实际来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中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2)我国保护耕地资源的措施有制度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技术措施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