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标签:
地理地理试题考试试卷试题 |
分类: 高三地理试题 |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积分落户制指外来务工人员积分落户核准分值达到一定值后即可申请落户。北京的“积分落户制”以科技贡献、专业技能在京时间等指标为考核项。2019年北京积分落户申请人数为106403人,其中6007人进入公示名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A.
C.
2.
A.
C.
【答案】1.
C
【解析】
【1题详解】
北京采取积分落户政策惠及人数少,有利于人口管理难度,A错误;控制户籍人口,不利于拓展城市规模,B错误;务工人员积分落户核准分值达到一定值后即可申请落户,提升劳动力素质,推动城市发展,C正确;外来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城市承载力有限,故通过人数少,C正确;产业转型升级不是通过人数少的主要原因;常住人口增加;劳动力素质低与通过人数少没有必然联系。故选C。
【点睛】考查人口数量变化,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下图示意哈尔滨、北京、上海、香港四市占主导地位的平均小时风向全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平均风向来自四个主要风向的时数百分比,不包括平均风速低于1.6千米/小时的时数。边界上的无文字标注区域是在隐含中间方向(东北、东南、西南和西北)度过的时数百分比)。
3.
A.
7%
4.
A.
5.
A
C.
【答案】3.
C
【解析】
【3题详解】
甲城市在南风盛行期间为7月前后,此期间南风的比例大约在15%—50%的范围内,故其峰值占比约为35%左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哈尔滨、北京、上海、香港四市中,香港纬度最低,受夏季风影响的时间最长,因此东风和南风的比例最大,
【5题详解】
由上题已知,丙城市为香港,香港的纬度最低,来自西伯利亚地区的冬季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逐渐偏转成东北风,故A对。香港位于珠江口,没有高大山脉阻挡,B错。香港为季风气候,东北信风的影响小,C错。此时为冬季,海洋气压较低,D错。故选A。
【点睛】我国大部分地区为季风气候,判断风向的变化,要根据该地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等。
目前,世界许多国家正在加快推动能源应用转型。例如,德国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激励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同时将补贴通过终端电价进行疏导,推高了整个社会用能成本,由于德国家庭收入较高,人民群众对高昂的电费并不敏感。美国凭借在页岩气开采技术方面的突破,在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同时,大力推动天然气替代。近几年,我国能源转型也进入了关键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是(
A.
B.
C.
D.
7.
近几年步伐较慢
需加大科技投入
A. B. C. D.
8.
可调节风电与光伏发电的电量
从业人员多,有利于稳定就业
占比高,对稳定经济意义重大
A.
【答案】6.
A
【解析】
【6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非化石能源的比重增长速度明显超过美国和德国,故增长绝对数量超过美国和德国,A正确;我国能源消费增量低于美国,与德国持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使我国人均能源消费量远低于美国和德国;我国非化石能源增速最快,但化石能源比重大,短期内占比不会超过化石能源。故选A。
【7题详解】
据图文资料可知,我国能源转型近几年步伐较快,德国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激励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需国家财政支撑,需加大科技投入,我国经济落后,不适合大幅提高终端电价,正确。故选B。
【8题详解】
煤电稳定,可调节风电与光伏发电的电量;从业人员多,有利于稳定就业;发电成本低于风电和光伏发电;占比高,对稳定经济意义重大;正确;煤电发电工艺水平落后,污染严重;煤电是我国极个别省份的支柱产业。故选A。
【点睛】考查能源利用,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水库消落区是指由于水库水位变动使水库周边被淹没的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特殊区域。水库消落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是库区泥沙淤积的主要来源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A.
10.
植被覆盖率较低雨水和坡面径流的冲刷围湖造田水库波浪的侵蚀库区泥沙淤积严重
A.
11.
A.
B.
C.
D.
【答案】9.
B
【解析】
【9题详解】
由题干材料提示,我国东部季风区水库消落区水土流失最严重应该是降水量最大的时期,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最多,水库消落区的水土流失最严重,故选B。
【10题详解】
植被覆盖率较低,植被的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雨水和坡面径流的冲刷严重,加上水库波浪的侵蚀,使水库消落区水土流失严重,故正确。而围湖造田和库区泥沙淤积严重使库区蓄洪能力下降,不会造成水土流失,故错误。故选D。
11题详解】
将消落区改造为梯田、打坝淤地和平整消落区土地,都会破坏消落区表土,会加重水土流失,ABD错。消落区水土条件很不稳定,种植耐贫瘠植物,有利于加强水土保持,C对。
【点睛】水库消落区是一个陌生的地理事物,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充分利用题干中材料提示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关键,结合所学知识,解答此题。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12.
雅丹地貌一般位于沙漠、戈壁之中,而在柴达木盆地台吉乃尔湖区,雅丹奇特地出露在湖水之中。2010年7月至8月初,鸭湖水上雅丹群规模达到近年来的峰值。形成雅丹的地层夹有较多的膏盐层,易溶于水。台吉乃尔湖区是盐湖大开发的重镇,负责东台吉乃尔湖和西台吉乃尔湖的两家盐湖开采企业在鸭湖的两侧分别修建了一个拦水坝,使东台吉乃尔河水几乎全部汇入鸭湖。但短短几年,水中的一些柱状雅丹消失不见了,不少水上雅丹的基座也已经悬空,摇摇欲坠。左图示意柴达木盆地台吉乃尔湖区位置,右图中-示意水上雅丹演化过程。
(1)根据右图简述鸭湖水上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
(2)推测2010年7月至8月初,水上雅丹群规模达到近年来峰值的自然原因。
(3)分析盐湖开采企业在鸭湖两侧修建拦水坝的主要目的。
(4)有专家指出,鸭湖水上雅丹地貌将逐渐消亡。试说明理由。
【答案】(1)阶段古湖不断接受沉积物沉积;阶段由于青藏高原隆起,当地气候变干,古湖不断萎缩,部分隆起区开始发育雅丹;阶段湖泊逐渐干涸,湖泊沉积物在风力侵蚀为主的外力作用下,形成雅丹地貌;阶段气候转向温暖湿润,源自南部高山区的河流,汇入鸭湖,形成水上雅丹。
(2)由于该区域连降暴雨及高温导致融雪加剧,东台吉乃尔河水位上涨,台吉乃尔湖区水域面积增加明显,水上雅丹群规模达到近年来的峰值。
(3)防止洪水冲毁盐田;损坏生产设施;避免大量淡水补给地下卤水而降低盐品质;为溶解矿区地下固体矿层提供水源。(答出3点即可)
(4)溶解基底(成分);湖水波浪侵蚀基座加速崩塌;冬季结冰,岩石裂隙中水的冻融加速雅丹底部的风化侵蚀。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运用区域地理特征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即可,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河和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雅丹地貌形成分为四个阶段,根据图示信息进行分析即可,阶段是古湖不断接受沉积物沉积,形成沉积岩层;到阶段由于青藏高原隆起,使得当地气候变得干旱,古湖泊不断萎缩,第一阶段的沉积岩层出露地表,部分隆起区开始发育雅丹;到阶段,随着干旱加剧,湖泊逐渐干涸,湖泊沉积物在风力侵蚀为主的外力作用下,形成雅丹地貌;各阶段,该地区气候曾向暖湿转变,盆地中西部的鸭湖地区形成了我国唯一的水上雅丹景观,鸭湖地区当时气候转向暖湿,冰川融水增多,水量增加,有河流注入低洼区域,形成湖泊;湖水淹没部分陆地,雅丹部分出露水面,在湖泊边缘形成水上雅丹。
(2)2010年7、8月气温高,推测该区域连降暴雨及高温导致融雪加剧,东台吉乃尔河水位上涨,台吉乃尔湖区水域面积增加明显,水上雅丹群规模达到近年来的峰值。
(3)根据材料,“修建拦水坝使东台吉乃尔河水几乎全部汇入鸭湖,”故主要是拦水坝可以防止洪水冲毁盐田,防止其损坏生产设施;河水全部汇入鸭湖,则可以避免大量淡水补给地下卤水,保证了地下卤水的品质,保证盐的品质;同时,水源汇聚湖中为溶解矿区地下固体矿层提供水源。
(4)随着鸭湖水位上升,面积扩大,水体的作用导致水上雅丹景观的消失,湖水淹没部分陆上雅丹,部分出露水面,在湖泊边缘形成水上雅丹,湖面水位上升,逐渐淹没低矮的雅丹地貌;水上雅丹底部受水浸泡,容易坍塌,部分景观消失;该地温差大,岩层裂隙中水体冻融作用,导致岩层破碎,加剧景观破坏;湖面波浪的侵蚀作用,加剧雅丹地貌坍塌。
13.
![[转载]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解析】 [转载]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解析】](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解析】 [转载]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解析】](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解析】
【分析】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4.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旅游”已然成为了新的年俗。根据相关机构统计显示,第21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荣登“2020年春节出游热门景区TOPI0”榜首。本次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以冰雪文化为灵魂,举办了诸如“冰雪摇滚节”“冰雕比赛”等数十项节庆活动。近几年,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接连获得多项国际和国内荣誉。
从气候角度分析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连续多年成功举办的优势条件以及荣登“2020年春节出游热门景区TOP10”榜首的原因。
【答案】优势条件:临近冬季风源地,受冷空气影响大,多冰雪;纬度高,气温低,冰雪能够积累且保存时间长。原因:旅游资源独特,内容丰富可参与性强,知名度高。
【解析】
【分析】
考查旅游资源及其开发,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详解】注意需从气候角度分析其优势,哈尔滨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临近冬季风源地,受冷空气影响大,多冰雪;纬度高,气温低,冰雪能够积累且保存时间长,有利于冰雪活动的开展。冰雪资源作为旅游资源是其他地方很难有的,具有独特性,举办了诸如“冰雪摇滚节”“冰雕比赛”等数十项节庆活动,内容丰富可参与性强,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接连获得多项国际和国内荣誉,知名度高。
15.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滨海是陆地和海洋这两个截然不同的生态圈激烈碰撞的边境。全世界44%的人口生活在距离海岸150千米之内,而这一趋势还在不断加速。至今,中国1.8万千米的海岸线上,人工改造过的海岸已经占据了68.5%。
简述填海造陆的最重要动力并分析其主要危害。
【答案】人口、经济的发展导致土地不足(或人地矛盾突出)。引发海岸生态系统的崩溃(生物栖息地遭受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大幅减少;(风暴潮等)灾害威胁加重;近海海水污染加重(水质下降)。
【解析】
【分析】
考查海洋环境的破坏,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