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0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专题20中国地理1

(2021-04-12 10:14:44)
标签:

地理

地理试题

考试

试卷

试题

分类: 高考真题荟萃

2020年高考真题】

2020年江苏卷)城市群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支撑全国经济增长,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已建设19个国家级城市群。图8我国城市群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转载]2020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专题20中国地理【解析】

8

15.我国城市群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转载]2020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专题20中国地理【解析】

【答案】15D  16B

[转载]2020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专题20中国地理【解析】

【点睛】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河流

社会经济条件:人口、交通、资源、开发历史、政治等

2020年江苏卷)我国粮食产量自2004年以来连续16年增长,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图9我国不同区域三个年份粮食产量占比图。读图回答17~18题。

[转载]2020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专题20中国地理【解析】

9

17.下列区域中,对我国粮食安全贡献不断增大的是(    

A.华北平原 B.东北区 C.西南区 D.东南沿海区

18.制约蒙新区粮食生产地位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经营规模 D.机械化水平

【答案】17B  18B

【解析】17.读图可知,东北地区1996年、2006年、2016年三个年份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率不断提高,说明东北地区对我国粮食安全贡献不断增大,B正确。华北地区三个年份的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率先升高后降低,A错误。西南区和东南沿海两个地区三个年份的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率均为持续降低,CD错误。故选B

18.蒙新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水资源缺乏,制约粮食生产地位进一步提升,B正确。土地资源、经营规模和机械化水平均不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ACD错误。故选B

【点睛】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经验

2020年新高考浙江卷)下表为2019年我国四大地区部分指标统计表。完成67题。

指  

四大地区

土地面积占全国比例(%

8.2

10.7

9.5

71.6

人口占全国比例(%

7.7

26.5

38.6

27.2

人均GDP(万元)

4.7

5.9

9.4

5.4

注:数据未包括我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6.甲、乙、丙、丁中代表中部地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7.我国四大地区中(    

A.东北地区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 B.西部地区处于低水平均衡发展状态

C.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低于东北地区 D.东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高于西部地区

【答案】6B  7C

【解析】6.我国各地的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分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 地区。一般人均GDP反映地区经济发达程度,丙地人均GDP最高,经济最发达,应该是我国东部地区;西部地区面积广大,土地面积占全国比例达到71.6%,丁是西部地区;甲、乙地区应该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人口少,占全国比重低,故甲是东北地区,乙是中部地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先进制造业要依靠发达的技术作为基础,东北地区技术不发达,应该致力于老工业基地改造,产业机构多元化,先进制造业在东部地区,A错误。西部地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大,不可能均衡发展,B错误。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是中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工业发展早、工业化进程快,故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于中部,C正确。西部地区有中国的商品棉、商品粮基地,还是特色农产品基地,东部第一产业比重低于西部地区,D错误。故选C

【点睛】解答此题关键是判断出表中四大地区具体名称和位置,四大地区是指我国四大经济区,而不是初中地理我国四大分区(南方、北方、西北和青藏地区),四大经济区包括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根据第2问的选项也可以判断出来。所以对应试题组形式的选择题,需要学会整体把握和分析问题。

 

2020年高考模拟题】

2020·江苏省高三三模)下表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监测站实测流量统计表。图为黄河部分干流水文监测站和水利枢纽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转载]2020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专题20中国地理【解析】

[转载]2020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专题20中国地理【解析】

1下列水文监测站中,年输沙量最大的是

A头道拐 B龙门 C潼关 D花园口

2导致2018年黄河干流年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南水北调输水量大 B节水农业发展迅速

C植被覆盖率提高快 D流域年降水量增加

【答案】1C  2D

【解析】【分析】

1年输沙量是一年内通过河道某断面的泥沙数量称为年输沙量。头道拐位于河流上游,此河段水土流失不严重,年输沙量小,A错误。龙门下游还有汾河、渭河带入泥沙,因此也不是年输沙量最大的,B错误。龙门至潼关之间流域面积大幅增加,原因是龙门至潼关之间有汾河、渭河汇入且黄河中游河段水土流失严重,年输沙量最大,C正确。花园口上游有三门峡、小浪底拦水拦沙,年输沙量比潼关小,D错误。故选C

22018年上中游年径流量均大量增加,干流径流量增加。南水北调不涉及黄河水,A错误。节水农业发展迅速不会导致干流径流量大量增加,B错误。植被覆盖率提高快会增加下渗,拦截地表水,C错误。气候异常,流域年降水量增加可能导致此年份降水异常增加,D正确。故选D

【点睛】

输沙量是一定时段内通过河道某断面的泥沙数量称为该时段的输沙量单位为千克或吨。河流输沙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水量的丰枯和含沙量大小。

2020·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三一模)一道龙脉,横亘在那里,提携了黄河长江,统领着北方南方。它就是秦岭,中国最伟大的山。秦岭是一座山,秦岭不仅仅是一座山,是中华民族自然和文化的分界线。秦岭滋育了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黄河、长江才能成其大。完成下面小题。

3从自然地理而言,秦岭是一座山

A是干旱区和湿润区的分界线 B是小麦产区和水稻产区的分界线

C是旱作梯田与水作梯田分界线 D是渭河流域和汉江流域的分界线

4从人文地理而言,秦岭不仅仅是一座山

A阻挡了冬季风的南下 B有利于夏季风的北上

C关中平原孕育了大秦帝国 D江汉平原四季花果飘香

【答案】3D  4C

【解析】本题考查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3秦岭大致与800毫米年降水量线重合,为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A错。秦岭是小麦主产区和水稻主产区的分界线,东北也存在水稻产区,南方也有小麦的产区,B错误。旱作梯田分布在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偏旱地区,主要依靠天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秦岭北部为半湿润区,南部为湿润区,C错。秦岭是渭河和汉江流域的分界线,D正确。

4ABD描述的是自然环境,与题干不符,排除。关中平原孕育了大秦帝国,C项正确。

【点睛】

本题要求对秦岭淮河线有较清晰的理解。秦岭淮河线经过一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湿润区域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2019·海南省海口一中高三月考)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发生概率增大。局部地区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是区域性陆地升降与海平面升降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左图为黄浦江部分江段示意图,下右图为上海市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转载]2020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专题20中国地理【解析】

5黄浦江沿岸地区易受内涝威胁,主要因

降雨较多,蒸发量小河网密度小,河道较狭窄

地势低平,流速缓慢  受台风影响,易发生暴雨

A B C D

6不考虑防汛标准提高,造成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河流淤积加剧,河岸高度升高 B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

C陆地构造抬升,河床高度升高 D相对海平面升高,地下水位升高

【答案】5D  6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及防治,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及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一般。

5黄浦江沿岸地区纬度低,蒸发量大,错。河网密度小,汇集地表径流少,不易发生内涝,错。地势低平,流水缓慢,洪水下泄不畅,容易发生内涝,对。夏秋季节多发台风,暴雨导致短时间内流量增大,形成内涝,对。故选D

6由材料可知,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使得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高,B对。黄浦江流经地区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较小,河流淤积少,A错。在短时间内,陆地构造不会发生明显抬升,C错。地下水水位升高,与防汛墙没有关系,D错。故选B

2020·吉林省高三其他)    在新疆啥密地区的北部,有一片宽约5 0千米,长约400千米的戈壁滩,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在这片浩如烟海的戈壁滩的中心位置居然出现了一抹绿色一一淖毛湖地区。在淖毛湖地区中心位置是淖毛湖镇(下图),淖毛湖地区哈密瓜的种植面积达65万亩,与其相关的产业化经营迅速发展。在津毛湖镇东南方向还分布着大面积的胡杨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转载]2020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专题20中国地理【解析】

7每年一进入夏季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人来到淖毛湖镇。推测淖毛湖镇吸引这些人到来的主要原因是

A西部大开发政策 B矿产资源的开发

C哈密瓜的成熟 D知名的旅游胜地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疆交通线路布局主要受绿洲、资源分布等因素的影响

B天山北坡雪线分布的海拔比南坡低

C伊犁河年径流量小、汛期主要在夏季

D胡扬抗干旱、喜高温、耐盐碱、喜光

【答案】7C  8D

【解析】【分析】

7本题考查影响人口移动的因素分析,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即可,材料中给出淖毛湖地区哈密瓜的种植面积达65万亩,每年夏季正值哈密瓜的成熟季节,所以会有数万人来到这里从事哈密瓜的采摘,装箱等工作。据此判断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特征分分析,胡杨生活在西北内陆地区,那里冬冷夏热,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夏季气温高,晴朗天气多,太阳辐射强,土壤的盐度比较高,胡杨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说明其抗干旱、喜光、耐盐碱 、耐高温。喜高温的植物分布在低纬度热量条件好的地区。因此D错误;新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交通线路布局主要受绿洲、资源分布等因素的影响,A正确;天山北坡位于西风的迎风坡且处于阴坡,因此降雪量较多且气温较低,因此雪线分布的海拔比南坡低,B正确;伊犁河位于新疆地区,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因此河流年径流量小、汛期主要在夏季,C正确;本题选择错误选项,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影响人口流动的原因,学生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即可;第二小问考查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要求学生抓住干旱的地理特点进行深入分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