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0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专题09城市1

(2021-04-17 06:16:20)
标签:

地理

地理试题

考试

试卷

试题

分类: 高考真题荟萃

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城市功能分区与空间结构为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我国东北平原的某城市对一居住区进行了相应的建筑布局规划,规划建筑物为高层(7层以上)和多层(7层或以下)。图2示意在该居住区内规划的两个居住片区、道路、出入口及当地盛行风向。据此完成4~6题。

[转载]2020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专题09城市【解析】

2

4.下列建筑布局中,适合居住片区II的是

[转载]2020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专题09城市【解析】

并列排布       横向错列排布         自由排布         纵向错列排布

A B C D

5.相对居住片区II,居住片区I的建筑布局宜

建筑密度大  建筑密度小  以高层建筑为主  以多层建筑为主

A B C D

6.该居住区出入口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开

A.春季盛行风 B.夏季盛行风 C.秋季盛行风 D.冬季盛行风

2020年江苏卷)【城市功能分区与空间结构6某小镇空间格局演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转载]2020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专题09城市【解析】

6

11.影响该小镇空间格局演化的主要因素是(    

A.产业结构 B.人口素质 C.环境质量 D.交通方式

12现代拓展区的建立有利于(    

A.减轻自然灾害 B.提高环境容量 C.保护传统地域文化 D.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020年新高考天津卷)【城市空间结构】4表示我国西北地区某城市中心城区交通、金融、医疗和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密度。读图文材料,回答10~11题。

[转载]2020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专题09城市【解析】

10.图中虚线圈内区域最可能的城市功能是(    

A.商业和住宅 B.工业和行政 C.旅游和休闲 D.仓储和物流

11.影响该市中心城区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 B.地形 C.气候 D.科技

2020年高考模拟题】

2020·重庆巴蜀中学高三月考)公共服务配置密度是指包括教育、体育、文化娱乐设施、商业设施、市政设施、医疗设施在内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的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它会影响到城市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我国某特大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密度:城市中心区为802/km2,近郊区为108/km2,远郊区为019/km2。在世界20个全球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中有16个来自亚洲,其余的分布在拉美和非洲,而欧美那些上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却没有跻身其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相对于发展中国家,欧美发达国家上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人口稠密度相对降低,与此现象关系较小的是

A.城市的产业布局相对分散

B.城区与郊区生态环境差异较小

C.公共服务配置密度较均匀

D.城郊间交通联系十分方便

2.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下列与我国城市公共服务配置密度可能呈现负相关的是

A.第三产业分布密度 B.城市住房价格

C.人口机械增长率 D.人口分布密度

【答案】1B  2C

【解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相关地理知识可知,影响人口稠密度的主要因素有产业布局、公共服务配置密度、交通联系等,且城区与郊区生态环境差异与人口稠密度没有明显联系,故选 B

2.医疗卫生、教育就业等公共服务在市中心分布较密集,在郊区分布较稀疏,而市中心人口密度大、生活成本高,郊区则人口密度低、生活成本低,尤其是房价较市中心便宜,这也是很多流动人口流向郊区的主要原因。这并不意味着人们不喜欢公共服务条件好的地方,而是出于生活成本和经济收入方面的考虑,同时部分高收入人群流入郊区主要是因为那里的生态环境和居住条件优于市里。而城市住房价格是市中心较高(因为公共服务条件较好),人口分布密度、第三产业分布密度均是市中心分布较密集。故选 C

【点睛】

考查城市化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2020·横峰中学高三其他)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其部品部件的生产对技术、 设计、资金等要求较高。20169月,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 提出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等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和现场浇筑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的主要优点是

施工工期较短施工污染较小

建筑造价较低节约能源资源 抗震性能较强

A B C D

4.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重点推进的区城是

A.常住人口介于5 —20万人的微小型城市 B.常住人口小于50万人的东部沿海城市

C.常住人口超过300万人的中西部城市 D.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的城市群

5.关于发展装配式建筑对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

B.促进建筑产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

C.有效抑制大中型城市住房价格快速上涨

D.提升建筑产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

【答案】3B  4D  5C

【解析】【分析】

3.由题可知,装配式建筑是工厂化生产预制构件,再按照设计进行组装的建筑方式。组装过程不需要经过凝固期,组装速度快,施工工期较短;不进行现场浇筑,粉尘污染、噪音污染等施工污染较小;工厂化生产构建,能源利用效率高,节约能源资源;正确,B正确。由题中其部品部件的生产对技术、 设计、资金等要求较高可知,装配式建筑造价较高;构建间进行后期装配,建筑物标准和现场浇筑一样,都符合相应的抗震标准,抗震性能相当。错误,ACD错误。故选B

4.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的城市群经济发达,资金实力强,技术水平高,具有生产装配构建的设计、生产条件。该地区环保要求高,装配式建筑施工占用空间较小,环境污染小,建设周期短,可以降低建设成本,D正确。其他地区科技条件差,建筑市场有限,不利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ABC错误。故选D

5.有利于推进建筑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装配式建筑技术含量高,利于建筑物提高舒适度、艺术美感等,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发展,A说法正确。工厂化生产建筑构件,有利于促进建筑产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B说法正确。装配式建筑虽然建设周期短,可以降低建设成本,但建筑构件成本较高,总建筑成本相对较高,对有效抑制大中型城市住房价格快速上涨作用有限,C说法错误。装配式建筑建设周期短,提升建筑产业生产效率;工厂化生产构件,产品质量易于检测,有利于保证质量安全,D说法正确。本题要求选择错误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建筑构件生产技术含量高、成本高。

2020·江苏省高三三模)    城市公园是指供居民和外来旅游者休闲、游憩、娱乐的城市公共绿地。城市公园伴随着城市趋同发展,其发展方向和速度与城市发展基本一致。下图示意2018年芜湖市市辖区各级城市公园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转载]2020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专题09城市【解析】

6.从芜湖市城市公园的空间分布看,城市公园

A.与自然景观无关 B.大多沿河流分布

C.邻近人口密集区 D.多位于城市中心

7.对城市东北部出现较高等级公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房地产业行为 B.政府行为 C.文化行为 D.企业行为

【答案】6C  7B

【解析】6.本题考查城市公园分布的影响因素,结合材料城市公园是指供居民和外来旅游者休闲、游憩、娱乐的城市公共绿地,图中城市公园很重要分布在城市东北部,且城市公园发展与城市发展方向一致,因此在空间分布上,城市公园主要靠近人口密集区,C正确。城市公园建设一般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图中看起分布并不沿河流,城市中心地租较高,不适合建设公园,ABD错误。故选C

7.本题考查影响城市公园等级的因素,图中第一等级的公园主要分布在城市的东北部,结合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过程中政府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影响其主要因素为政府的行为,B正确。房地产业行为、文化行为、企业行为等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规划,但最终城市发展要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之下,故AC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及分析能力,同时结合影响城市规划与发展的因素分析影响城市不同等级公园的因素,题目整体难度较大。

2020·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其他)    城中村,顾名思义,城市中的农村,其实就是村庄耕地被征用后,剩下的宅基地被城市包围后形成的城市中的农村聚落。城中村身处城市之中,是一个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很多大城市都对城中村进行了改造、重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城中村

A.房租较周边高 B.外来人口居多

C.远离市中心 D.建筑密度低

9.对城中村进行改造、重建的首要工作是

A.进行拆迁补偿 B.完善社会保障

C.搞好城市规划 D.治理环境污染

【答案】8B  9C

【解析】8.城中村为城市中的农村聚落,房租较周边低,外来人口居多,不一定远离市中心,规划不合理,建筑密度高。故选B

9.对城中村进行改造、重建的首要工作是搞好城市规划,然后再进行拆迁补偿,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保障拆迁户的社会保障,并进行环境污染治理。故选C

【点睛】

考查城市化问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2020·天津高三三模)图为我国某城市工业用地圈层分布及面积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转载]2020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专题09城市【解析】

10.由该市工业用地的变化,可推断出该市

A.工业区不断向城郊迁移,带动人口由市区向郊区迁移

B.工业用地不断向城郊扩散,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C.商业区不断萎缩,住宅区不断扩大

D.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

11.该市工业用地的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城市植被类型越来越丰富 B.有利于缓解市中心用地紧张的局面

C.城市中心的环境污染加重 D.有利于减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本

【答案】10B  11B

【解析】10.图示显示工业用地不断向城郊扩散,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但不会带动人口由市区向郊区迁移,故A错,B正确。图中没有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变化的相关信息,故C错。离市中心较远的地方,如果交通的通达度高,也会出现地租的次高峰,也会比距离市中心近的地方地租高,故D错。故选B

11.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干预和改造加剧,城市植被种类将越来越少,故A错。随着工业区的外迁,利于缓解市中心用地紧张的局面,故B正确。工业对城市中心的污染将减少,故C错。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将增大,会使建设资金投入增加,故D错。故选B

2020·四川省高三一模) 夜间经济20世纪70年代英国为改善城市中心区夜晚空巢现象提出的经济学名词,指发生在1800到次日清晨600,以当地居民、工作人群及游客为消费主体,以购物、餐饮、旅游、娱乐、文化、影视、健身、休闲等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城市消费经济。目前,我国夜间经济,在空间上具有围绕城市商务中心、自然或文化遗产、城市中心边缘地带分布的规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20世纪70年代英国城市中心区的夜晚空巢现象出现于

A.郊区城市化阶段 B.逆城市化阶段

C.再城市化阶段 D.大城市化阶段

13.受气候影响,我国传统的购物、餐饮等夜间消费活动比较旺盛的季节出现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4.目前我国倡导发展夜间经济,有助于

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提高设施利用率,缓解交通压力

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增强竞争力    增加中心区人口数量,阻止流向郊区

A B C D

【答案】12B 13B  14C

【解析】12.逆城市化是指中心城区人口往郊区迁移,中心城区人口数量少,而城市中心区的夜晚空巢现象也是说明中心区人口数量少,所以B正确。

13.题目中说受气候影响,我国冬季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夜晚冬季外出人口少,冬季夜晚的消费能力较弱,故D错误;而夏季高温,相对来说晚上气温有所下降,购物、餐饮等夜间消费活动比较旺盛,故B正确。

14.发展夜间经济,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发展,正确;发展夜间经济,会增加交通压力,错误;发展夜间经济,能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增强竞争力,正确;发展夜间经济并不能增加中心区人口数量,错误,故答案选C

【点睛】

区别: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指的是城市化,城市面积不断扩大,郊区成为城市;逆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相对成熟阶段,人们从城市迁往环境更好的郊区或者卫星城,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逆城市化并不是城市化的倒退,人们从事的还是第二或第三产业;再城市化,是指中心城区衰弱之后中心城区再次繁荣。

2020·浙江省高三二模) 2009年,广州和佛山两市正式签署《广佛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广佛同城合作后,两地经济突破行政区划壁垒,市场和资源要素在区域内优化配置,广佛经济潜力、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转载]2020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专题09城市【解析】

15.广佛同城后,两城市

A.等级提高 B.门槛人口稳定

C.中心商务区减少 D.建成区不断扩大

16.市场和资源要素在区域内优化配置,有利于

佛山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 减少佛山的基础设施投入 提高土地利用率 广州石化工业向佛山转移

A B C D

【答案】15D  16A

【解析】15.本题主要考查广州和佛山同城后,对两城市的影响。广佛同城合作,主要是加强两城市经济上的联系,两城市的城市等级没有提高,A错误。服务的范围扩大,门槛人口增加,B错误。两城市合作之后,广佛经济潜力、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新的商业中心会出现,中心商务区增加,建成区的面积不断扩大,C错误、D正确。故选D

16.本题考查市场和资源要素在区域内优化配置对广州、佛山两城市的影响。广佛同城合作后,两地经济突破行政区划壁垒,市场和资源要素在区域内优化配置,会使佛山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正确;两地合作之后,会增加佛山的基础设施投入,错误;两地经济活跃,增加了城市用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正确;广州市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匮乏,因此石化工业一直都不是其主导产业,也不存在广州石化工业大量向佛山转移的情况,错误,综上,A正确。故选A

2020·天津高三二模)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城市发展对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大。下图分别示意我国某城市土地城乡利用在水平图(左图)和垂直方向上分布状况图(右图)(图中指城市建成区,指村落、农田、林地等建成区之外的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转载]2020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专题09城市【解析】

17.影响向该城市城乡空间分布特征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 B.地形 C.土壤 D.资源

18.该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建筑密集高楼林立 B.植被覆盖率下降快

C.地下空间利用单一 D.郊区城镇化发展快

【答案】17B  18A

【解析】17.从图中城乡水平方向上分布状况来看,城市空间形态呈现组团状,分散分布,很有可能是受地形阻隔,没办法集中连片发展。故选B

18.由于受地形限制,城市发展空间较小,所以该城市向垂直方向发展,高楼林立、地下空间利用充分;由图可知,在垂直方向上城市在低海拔处,乡村在高海拔,城市的发展为垂直方向上进行,植被覆盖率影响不大;该时期为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期,郊区城市化发展较慢。故选A

2020·辽宁省高三三模)一个城市的节水状况和潜力,受城市水资源利用政策、产业结构及调整、人口数量及变化、节水设施建设等多种因素影响。图甲图示意2005—2015年京津冀城市群各年份节水状况(单位:万立方米),图乙示意该时段城市群中部分城市的节水状况(单位:万立方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转载]2020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专题09城市【解析】

19.图示时段,该城市群

A.节约用水量连年上升 B.生活节水占比更多

C.工业节水总量更大 D.生活节水不断下降

20.北京节水总量中工业节水占比小,这是因为

A.工业规模小,用水总量少 B.人口数量多,服务业发达

C.工业节水设施不完善,节水少 D.人口迁出多,人口数减少

21.根据部分城市的节水状况,判断石家庄

A.高耗水工业最发达 B.新增工业大多天无耗水

C.居民生活人均耗水多 D.生活节水政策需强化

【答案】19C  20B  21D

【解析】19.从图中可以看出,除少数年份外,工业节约用水总量大部分多于节约用水总量的一半以上,所以该城市群在图示时段工业节水总量更大,故该题选C;图示节约用水总量呈波动下降趋势,故A错误;生活节水比重小于工业节约用水,故B错误;图示生活节水波动变化,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C

20.北京在图示时段节水总量大,但工业节水占比小,因为北京是超大型城市,生产、生活用水总量大,节水的空间相对较大;北京的工业规模较大,但高新技术产业较多,相对耗水较少,同时北京的节水设施完善,工业节水空间小,故AC错误;人口多,服务业发达,生活需水量大,节水空间大,所以工业节水占比小,故该题选B;北京以人口迁入为主,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B

21.由图可知,石家庄的节水总量几乎与工业节水总量相当,也就是说石家庄生活节水量相当小,需要政策引导,强化生活节水,D正确。故该题选D

2020·天津高三月考)树穴是在行道树树脚特意留出的供树根呼吸,有利于雨水下渗的方形小槽。近年来,园林部门一直尝试通过技术手段,比如栽植植物、覆盖树皮、铺设硬质透水板(树池篦子)等,解决树穴带来的环境问题。如图是树池篦子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转载]2020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专题09城市【解析】

22.北方城市来说,树穴裸露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A.扬尘增加 B.生态破坏 C.酸雨多发 D.土壤盐碱化

23.树穴铺设树池篦子后,可以

减少降水对树穴的冲刷        保持树木根部土壤疏松

阻止其他植物生长            减少水污染

A B

C D

【答案】22A  23A

【解析】22.北方城市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树穴裸露容易使扬尘增多,A正确。树穴裸露不会引起生态破坏;北方城市降水少,酸雨少;树穴是有利于雨水下渗的方形小槽,不会导致土壤盐碱化,BCD错误。故选A

23.树池篦子可以有效减少降水对树穴的冲刷,减少行人踩踏的影响,保持树木根部土壤疏松,正确。树穴铺设树池篦子后,留有空隙,不会阻止其他植物生长;树穴铺设树池篦子不能减少水污染,错误。故选A

【点睛】

树池篦子利于树木生长,保持树木根部土质疏松,并促进吸收到水分等营养物质,减少水土流失;便于人工浇灌,提高了人工浇灌的劳动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水资源。

2020·天津高三月考)    某团队利用大数据对上海市通勤率进行调研,并据此划分上海市的影响范围(如图)。内向通勤率是指居住在外围地区而在主城区工作的通勤率,外向通勤率则正好相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转载]2020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专题09城市【解析】

24M地最有可能布局

A.大学城 B.临港工业区 C.海滨旅游区 D.金融商务区

25.上海主城区就业岗位的主要辐射范围可以延伸到

A.主城区外10km以内 B.主城区外30km以内

C.整个上海市 D.除崇明岛之外的上海市

【答案】24B  25B

【解析】24M地的外向通勤率高,内向通勤率低,说明大量居住在主城区的居民前往位于郊区的M地工作。故M地最有可能是大型工业园区,提供的就业岗位较多,最有可能布局临港工业区,离主城区较远,不适合大学城、海滨旅游区 、金融商务区的布局。故选B

25.据图结合比例尺可知,距离上海主城区30km以内地区内向通勤率大部分都高于16%30km以外地区内向通勤率基本都是06%以下,因此可以推测上海主城区就业岗位的主要辐射范围在主城区外30km以内。B正确。故选B

【点睛】

本题以上海市通勤率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城市内部空间和城市化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