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专题02行星地球2

标签:
地理地理试题考试试卷试题 |
分类: 高考真题荟萃 |
(2020·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二模)2019年嫦娥四号搭载的玉兔二号巡视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因月球自转与绕地公转周期相同,月球背面永远背对地球。考查发现,地球表面、月球正面和月球背面的天体撞击坑数量存在差异。与月球正面相比,科学家认为月球背面更适合进行天文观测。月球无大气层存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地球表面月球正面与月球背面的天体撞击坑数量从多到少的顺序是
A.月球正面、月球背面、地球表面
C.月球背面、地球表面、月球正面
13.造成地球表面与月球表面天体撞击坑数量差异的主要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地球大气层的保护作用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更大
地球表面长时期的风化侵蚀撞向地球的天体更多
A.
14.科学家认为月球背面更适合进行天文观测,其理由最可能是
A.无地球无线电信号干扰
C.观测数据更易传回地球
【答案】12.B
【解析】12.太阳系存在着为数众多的小行星和彗星,这些小天体在运行中不时会接近、甚至撞上其它天体。对于地月系来说,陨石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太阳系较外围轨道的天体,如小行星带。由于这些小天体主要位于地球轨道外侧,小天体更容易降落在月球背面,造成撞击,形成撞击坑;月球没有大气层,降落的小天体不受大气摩擦消耗,更多降临月球,而地球表面;月球正面对着地球,该方向来的流星体许多被引力更大的天体吸引走,所以天体撞击坑数量正面比背面少;地球表面有大气层保护,小天体多在与空气的摩擦中消耗殆尽,对地球的影响极大的降低了,故天体撞击坑的数量月球背面最多,地球表面最少,B正确,排除A、C、D。故选B。
13.由上题可知,撞击坑的数量地球表面少于月球表面。地球表面有大气层保护,小天体多在与空气的摩擦中消耗殆尽,故地球的天体撞击坑的数量较少,正确,排除B、D;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更大,天体引力更大,容易导致小天体降落地球,与地球天体撞击坑数量较少矛盾,错误,排除A;地球表面长时期的风化侵蚀,经过外力作用,容易减少地球表面的天体撞击坑,正确,选择C。
14.月球正面距地球更近,获得的数据更易传回地球,排除C;而月球本身的对信号有阻挡和屏蔽作业,使月球背面无地球无线电信号干扰,更适合进行天文观测,A可能;由材料可知,月球无大气层存在,故月球表面没有天气现象,月球正面和背面都是晴天,排除B;月球表面物质是一样的,但月球正面面向地球,有助于地球科学家观测着陆情况,更有助于着陆,排除D。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天体坑的原因、对比了地球和月球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材料信息分析。
(2020·浙江省高三一模)抚仙湖太阳观测站(24°N,103°E)位于云贵高原的抚仙湖畔,海拔1720米。下图为抚仙湖太阳观测站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5.抚仙湖站观测太阳的有利条件有
白天湖泊有效吸收热量,大气较稳定
夜间湖边空气清洁,大气能见度较高
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
位于湖畔,海拔较高,观测视野开阔
A.
16.某同学于北京时间2019年12月26日11:40—14:42在抚仙湖站观测到日偏食,并对其进行了完整且准确的记录,该记录是
A.A
【答案】15.B 16.A
【解析】1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湖泊热容量较大,白天有效吸收热量,增温慢,易形成下沉气流,大气稳定,正确;夜间无法对太阳进行观测,错误;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削弱作用弱,有利于观测太阳,错误;位于湖畔,海拔较高,周围无遮挡,观测视野开阔,正确。故选B。
16.结合材料信息分析,12月26日接近冬至日,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可近似当作23°26′S,因此该日观测到的正午太阳高度≈90°—(24° 23°26′)=42°34′,可排除B、D;观测站的经度为103°E,比北京时间晚1小时8分钟,因此北京时间11:40—14:42对应的当地地方时为10:32—13:32,该时段大致在当地正午前后,并且日出东南,日落西南,A正确,C错误。故选A。
(2020·山东省高三二模)飞檐是指屋檐的檐部向上翘起,是一种考虑室内光照和建筑美观的中国传统建筑特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左图为飞檐景观,下右图示意飞檐光照原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从室内光照的角度考虑,“飞檐”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夏季遮阳的面积
C.缩小夏季遮阳的面积
18.某建筑设计师在浙江采用了“飞檐”的设计。若屋顶高度不变,从排泄雨水的角度看,与北京相比,应做的调整是
飞檐长度不变,加大飞檐翘起角度飞檐翘起角度不变,缩短飞檐
飞檐长度不变,缩小飞檐翘起角度飞檐翘起角度不变,加长飞檐
A.
C.
【答案】17.B
【解析】17.飞檐是指屋檐的檐部向上翘起,是一种考虑室内光照和建筑美观的中国传统建筑特色,读图可知,普通屋顶使冬季射入室内的太阳光线减少,因冬季太阳高度角小,飞檐高度增加,使冬季摄入室内的太阳光的面积增加。故选B。
18.该题设计的目的是从“排泄雨水”的角度分析,浙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丰富,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浙江少。因此浙江飞檐长度不变,加大飞檐翘起的角度有利于排泄雨水,正确;或者飞檐翘起的角度不变,缩短飞檐,也有利于雨水的排泄,正确。故选A。
(2020·广东省高三二模)当地时间3月21日19时,中国援助塞尔维亚(东1区)的首批来自广州的6人专家医疗队抵达贝尔格莱德尼古拉·特斯拉国际机场,此后,医疗队将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抗疫援助工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专家医疗队抵达尼古拉·特斯拉国际机场时,3月21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
A.1/2
20.医疗队开展抗疫援助工作期间,广州
A.日出方位东南方向
C.日落时刻不断推迟
【答案】19.D
【解析】19.本题考查日界线的判断,要计算出0时经线的度数,此时东一区为16:00,0时经线为90°E,此时3月21日的范围为从90°E向西到180°,占全球的3/4,故选D。
20.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产生的地理意义,3月21日后,太阳直射点北移,广州白昼渐长,日落逐渐推迟,C正确;3月21日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广州日出东北,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树影逐渐变短,昼夜差值逐渐变大,ABD错误。故选C。
【点睛】
本题组考查时间的计算、日期的判断及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020·天津高三月考)下图为十月某日手机屏幕截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此时
A.晨昏线正好从莫斯科经过
C.东京和悉尼不在同一日期内
22.该日之后的一个月内,悉尼
A.正午影子逐渐变长
C.进入到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答案】21.B 22.B
【解析】本题组以十月某日手机屏幕截图为背景,主要考查晨昏线的特点、时区、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计算、两个日期的计算。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
21.晨线和赤道的交点为6点,昏线和赤道的交点为18点,终年不变。该日为十月某日,太阳直射南半球,莫斯科位于北半球中纬度,昼短夜长,日落早于18点,手机屏幕截图显示,该日莫斯科是18点,显然已经日落,所以晨昏线不可能从莫斯科经过,A错误;该日北京市朝阳区为23点,与莫斯科18点相差5个小时,据此可知,莫斯科与北京相差五个时区,B正确;该日东京为0点,悉尼为2点,两地位于180°以西,两地在同一日期内,C错误;北京经度为116°E,昆明经度为103°E
22.该日为十月某日,之后的一个月内,大约是11月某日,在此段时间内,太阳直射南半球,并向南移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大。悉尼位于34°S附近,随着正午太阳高度角的逐渐增大,正午影子逐渐变短,A错误;随着白昼变长,日出时间越来越早,B正确;南半球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是夏季12、1、2月,C错误;昼夜长短变化幅度逐渐增大,D错误。故选B。
【点睛】
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24个时区,每相邻两个时区相差1小时。
(2020·山东省高三二模)某日,家住济南的李先生在21点收到了在外地旅游的朋友发来的实时照片,通过聊天得知此时汽车的前进方向是西偏北10度(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该日济南
A.昼将变长
24.该地可能位于
A.摩尔曼斯克(69°N,33°E)
C.悉尼(33°S,151°E)
【答案】23.C 24.B
【解析】23.结合材料和图中信息分析,此时汽车前进方向是西偏北10°,此时太阳位于车前进方向的右前方且接近地平线,可判断此时太阳位于西北方且正值日落,因而此时应为北半球的夏季,济南昼长夜短,C正确;无法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因此也无法判断昼将变长还是变短,A错误;1月为北半球冬季,B错误;该日济南日出东北,D错误。故选C。
24.结合上题分析,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北京时间为21时,摩尔曼斯克位于东二区,地方时大致为15时,不会看到日落,A错误;乌苏位于东六区,地方时大致为19时,其纬度为44°N,昼长夜短,此时可能正值日落,B正确;悉尼位于东十区,地方时大致为23时,此时不可能看到日落,C错误;巴西利亚位于西三区,地方时大致为10时,不可能看到日落,D错误。故选B。
(2020·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其他)截止2019年,我国已在南极地区建立了长城站等5个科考站。经科考发现南极冰盖在重力的作用下始终处于不断运动的状态,由内陆中央缓慢地向沿海方向移动,在海湾地带突入海洋,形成冰架,导致南极点立柱(下图)移动,为此每年都要为立柱重新定位选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与北极地区相比,图示时间南极地区
A.冰层更厚
C.黑夜更长
【答案】25.A
【解析】25.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由于地处南极大陆,因此冰层更厚,A正确。据图可推测立柱位置在南极点,而此时为白天,可推测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应位于南半球,南极地区太阳辐射相对较多,B错误。南极地区黑夜相对更短,C错误。由于无法判读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无法判断昼渐长或渐短,D错误。故选A。
(2020·湖南省长沙一中高三一模)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研究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课题,在实地调查中用手持式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信号接收机,显示如下界面(下表)。图甲为某成员在考察地行驶的车辆中朝正东方向拍摄的道路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6.该地理研学小组研究的课题内容为
A.华北平原黄泛区土壤次生盐渍化
C.长江三角洲地面沉降
27.图甲道路景观照片拍摄的时间可能是北半球
A.春分日9时
C.秋分日13时
【答案】26.A
【解析】26.课题是研究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四个选项都是典型的区域生态问题。表中给出了具体的经纬度(36°59′26″N,116°30′10″N)和海拔高度(19.2m),以此判读为华北地区。黄土高原经度在110°E附近,长江三角洲在30°N,120°E附近,内蒙古高原纬度大部分在40°N以北。故选A。
27.图片为面朝正东拍摄,则树影朝东南,根据太阳方位与影子方向相反,此时太阳位于西北方位,如下图所示,黑色箭头为树影。图示区域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只有在夏半年,春分日之后,傍晚时分,太阳位于西北方位。故选B。
(2020·辽宁省高三三模)2019年3月31日,我国承建的卡拉(卡拉奇—拉合尔)高速公路正式开始通车。仅从拉合尔到木尔坦路段,就由原来的7小时车程缩短为3个多小时。该公路是巴基斯坦唯一全线绿化的高速公路。下图为卡拉高速公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通车当日,北京时间13时由拉合尔始发开往木尔坦的汽车
A.穿过山顶积雪的山峰
C.左侧可能要拉帘防晒
【答案】28.C
【解析】从图中等高线分析,该公路位于印度河平原地区,没有穿过山顶积雪的山峰,A错误。通车当日,当北京时间13时,拉合尔大致位于75°E,当地地方时约为上午10时,D错误。3小时到达木尔坦,到达时当地为13时,影子长度先变短后变长,B错误。太阳位置由东南—偏南—西南,车辆自东北向西南行驶,一路都要拉左侧窗帘防晒,C正确。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