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高三考前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1

标签:
地理地理试卷地理试题考试试卷 |
分类: 高三地理试题 |
一、选择题。(60分)
如图为某岛等高线地图,等高距为30m,一画家欲前往该岛。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A. 处
C. 处
2.
A. 310m 甲处
C. 340m 丙处
【答案】1.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地形剖面图的绘制。读图分析可知,该画家前方地势最低,左侧和右侧分别为连绵的山脉,而且左侧山脉延伸较短,右侧山脉延伸较长,因此判断该画家应该面向该地的最低点。根据等高线的分布特点可知,位置和位置的前方等高线密集且闭合,说明为山地,不符合题意,故排除和两位置,B、D错误;素描图中的最低点在画家的前方偏左,位置正前方的地势较高,最低点位于前方偏右,并且左侧山脉绵延较长,右侧绵延较短,与题意不符,故C错误;在处,正前方偏左的位置,地势较低,而且左侧山脉延伸较短,右侧山脉延伸较长,与图示相同,故A正确。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由材料可知,该图的等高距为30m,图示西南部的山顶海拔最高,为主峰,与海平面之间相差11条等高线,由此可推知,主峰的海拔为330~360m,A、B错误;登山线路要选择坡度较缓的坡,由图可知,丙到主峰等高线稀疏且为沟谷,地势较为和缓,适合登山;丁处到主峰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不适合攀登,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如图所示是北欧的维京人航海时用来指引方向的工具。其原理为将木盘置于盛满水的木桶中,利用木棍影子的变化来确定方向(木棍的高度等于其与凹槽之间的距离)。
据此回答问题。
3.
A. 2月
B. 5月
C. 7月
D. 12月
4.
A. 45°N~58°N
C. 58°N~66°N
【答案】3.
C
【解析】
【3题详解】
木棍的正午影长基本没有变化说明航船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不变。维京人在北欧海域向西南航行,因此太阳直射点一直南移。7月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C正确。2月、5月太阳直射点一直北移,12月先向南移,后向北移。A、B、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据“木棍的高度等于其与凹槽之间的距离”可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5°,利用太阳高度的计算式可求航船的纬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之和为45°。据上一题分析可知,航船航行的时间为7月,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范围大致为13°N--21°N(太阳直射点每月移动约8°),则航线的纬度范围约为58°N--66°N,故C正确。选C。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家庭拥有汽车数量的增加,我国“堵城”数量急剧增加,城市发展受到巨大挑战。如下图为某城市中心商务区(阴影处)向外四条主要道路在高峰时段行车时间等时线图(图中数字单位为分钟)。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5.
A.
6.
A.
【答案】5.
A
【解析】
【5题详解】
读图可知,在高峰时间段,甲线路单位距离用时最长,说明交通最为拥堵,高峰期住宅与商务区连接的道路上行人及车辆最为密集,最为拥堵,故选A。
【6题详解】
高铁一般为城市之间的中远途运输,对于城市交通影响不大,故选C。
读图,回答问题。
7.
A.
B.
C.
D.
8.
A.
B.
C.
D.
【答案】7.
C
【解析】
【7题详解】
海岸线的进退主要受到流水沉积、海水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读图可以看出,根据海岸线沉积的年代,由汉代到明代,随着历史发展,辽河口海岸线不断向南部海洋推进,说明河口带来的泥沙不断沉积,C正确。故选C。
【8题详解】
若辽河流域河流的径流量增大,则携带泥沙量增大,使得河口泥沙淤积增加,B对;若年降水量减少,入海泥沙减少,则海岸会后退,A错误;辽河流域植被增多,保持水土能力增强,河流含沙量会减少,海岸线不会推进,C错误;辽河流域灌溉面积增大,河流的径流量减小,携带泥沙量减小,泥沙沉积会减少,D错误。故选B。
【点睛】海岸线的进退主要受到流水沉积。海水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海岸线向海洋推进,说明此时间段以沉积为主;如果海岸线倒退,则以侵蚀为主,读图根据图中海岸线的时间进退,即可判断主要外力作用。
火龙果性喜温暖潮湿,可适应多种土壤,春季露地扦插(剪取植物的茎、叶、根、芽等,插入土中、沙中生根,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时每隔2~3天浇水1次,以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新根的生长发育。在广西,人们依据石漠化区表层岩溶水复合蓄引生态调控等技术,发展了岩溶石漠化环境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俱佳的火龙果生态产业。如图示意广西火龙果种植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A.
C.
10.
A.
C.
【答案】9.
A
【解析】
试题分析:
【9题详解】
火龙果原产于巴西、墨西哥等中美洲热带沙漠地区,属典型的热带植物,喜温暖潮湿,可适应多种土壤,广西纬度低,热量充足,因此广西广泛种植火龙果的主导自然因素为热量,所以A正确。
【10题详解】
在广西,人们依据石漠化区表层岩溶水复合蓄引生态调控技术,发展了岩溶石漠化环境火龙果生态产业,春季露地扦插时,图中配套设施的作用为供水灌溉,所以B正确。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
LED(发光二极管)由于能量利用率高,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照明光源。该产业关键零部件与材料专利大多掌握在日、美大厂手中,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进入门槛逐渐降低。我国台湾地区较早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结构,但近几年该产业逐渐从台湾转移到福建、江西、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地,台湾地区的LED产业链有整体转移的趋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 LED产业链有整体转移的趋势,是因为该产业( )
A.
C.
12.
A.
C. LED芯片生产
13.
促进福建在LED产业上游占据主导地位
福建企业难以在合作中触及核心技术,赶超空间不足
降低台湾LED产业的生产成本
台湾LED应用产品的需求量减少
A.
【答案】11.
C
【解析】
【11题详解】
LED产业链有整体转移的趋势,是因为该产业上下游T厂间有紧密的工业联系,C对。关键零部件与材料专利大多掌握在日、美大厂手中,与以高科技投入为核心的经营策略无关,A错。产品的生产过程污染少,B错。终端成品具有标准化的产品规格不是整体转移的原因,D错。
【12题详解】
福建在承接LED产业链时,最先引进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是应用产品生产,D对。衬底制备、外延片制造属于上游环节,需要技术较高,
【13题详解】
福建与台湾在LED产业的分工合作,产生的影响有促进福建在LED产业下游占据主导地位,错。福建企业难以在合作中触及核心技术,赶超空间不足,对。福建劳动力成本低,有利于降低台湾LED产业的生产成本,对。台湾LED应用产品的需求量不会减少,错。B对,A、C、D错。
【点睛】LED产业链有整体转移趋势,是因为该产业上下游T厂间有紧密的工业联系。关键零部件与材料专利大多掌握在日、美大厂手中,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进入门槛逐渐降低。最先引进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是应用产品生产。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图,西北风为甲港的主导风向。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4.
A.
B.
C.
D.
15.
A.
【答案】14.
C
【解析】
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14题详解】
根据经纬度和海陆分布可知,该地位于南美洲南部西海岸。该地区西侧有秘鲁寒流流经,水温较低,同纬度大陆东侧有巴西暖流流经,水温较高,C正确;图中火山分布于安第斯山脉,处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碰撞地带,A错误;图中国界线比较曲折的原因主要是受外力侵蚀作用,B错误;在中纬度西风带控制地区,东岸(背风坡)降水量比西岸(迎风坡)降水量要小,D错误。故选C。
【15题详解】
该国家公园位于高原山区,气候寒冷,人烟稀少,自然保护区以自然为保护对象,古建筑不在此范围内。故选D。
高铁通常利用电力牵引。我国是世界上高铁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高铁”已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国家名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A.
C.
17.
沿线人口密度图层
沿线电力供应图层
沿线经济发展水平图层
沿线资源分布图层
沿线地形地质状况图层
A.
C.
【答案】16.
A
【解析】
考查交通运输建设区位因素。
【16题详解】
我国高铁建造技术发展极快,成为“中国制造”的典范,吸引多国与我国开展高铁合作开发,故A正确。故选A。
【17题详解】
高铁经济效益的评定,需要参考高铁设计沿线的人口密度、电力供应、经济发展状况等,正确,在这些因素都较为有利的情况下,建设高铁才能发挥较大的优势,故A正确。高铁主要是从事客运,沿线资源分布图层对经济门槛分析作用不大,错误;沿线地形地质状况图层主要影响建设难度,对经济门槛分析影响较小,错误。故选A。
据人口统计,中国的生育高峰在1991年停止,此后,全国新生婴儿数目下降趋势一直持续到2000年。下图为1984-2020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变化趋势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8.
A.
B.
C.
D.
19.
A.
C.
【答案】18.
B
【解析】
18题详解】
结合图示信息1998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达到最低,一般上大学的年龄是18—20岁,可推测18—20年前出生婴幼儿数量下降最快,结合选项可知选B。
【19题详解】
一般入读大学的年龄为18岁前后,根据材料,全国新生婴儿数目下降趋势从1991年一直持续到2000年,18年后即2018年,全国高考人数的下降趋势将会缓解,选C。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发布的市场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约5.7万台,较上年增长55%,约占全球销量1/4,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A.
C.
21.
加速该类工厂向中西部转移
A.
【答案】20.
C
【解析】
【20题详解】
我国工厂数量多,所以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大,C正确。科技发达与工业机器人市场大无关,A错误;劳动力成本低,反而不利于工业机器人的推广,B错误;劳动力数量多也不利于工业机器的推广,D错误。
【21题详解】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厂逐渐开始用机器人代替工人,会减缓该类工厂向中西部转移,错误;会增加对工人的素质要求,错误;会提高劳动生产率,正确;会减缓“用工荒”,正确,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