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分类: 高三地理试题 |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读美国部分区域图。完成1、2题。
![[转载]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转载]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该地黑风暴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滥伐森林
2.监测黑风暴移动路径和灾情可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GIS
读近几年GDP增速排名位居全国前三的省级行政区统计表。完成3、4题。
第3、4题表
3.结合材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GDP增速排名与老龄化程度呈正相关
C.重庆老龄化趋缓,主要因为经济衰退
4.贵州GDP增速快的主要原因经济规模小
A.
冰洞一般指在洞中全年都有冰的洞穴。我国山西“万年冰洞”位于吕梁山北坡。下图是吕梁山北坡某段地质剖面示意图、“万年冰洞”剖面示意图以及冰洞内冰挂景观图。完成5、6题
6.关于“万年冰洞”、“冰挂”成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地壳断裂抬升→冰川侵蚀→冰川消融→形成空洞B.灰岩裂隙发育→地表水渗漏→流水溶蚀→形成空洞
C.吕梁山北坡→常年受冬季风影响→气温低→形成冰挂D.地表冷空气常年下沉入洞→洞中水汽冷凝→形成冰挂
下图为2017年中国、德国、巴西、尼泊尔四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图。完成7、8题
8.关于图中四个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农业生产最发达
C.丙国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台风“玲玲”于2019年9月7日在朝鲜登陆,演变为温带气旋。下图为9月8日17时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中虚线是台风“玲玲”部分移动路径。完成9、10题。
A.偏北风偏东风
10.关于此时等压线分布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甲处为台风眼所在地,天气晴朗
C.水汽向低压辐合,乙处无明显降水
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往往引发河道堵塞,形成“堰塞湖”。图1为堰塞湖形成及自行消失过程示意图。图2为堰塞湖疏通示意图。完成11、12题。
A.溃决前,堰塞湖以上河段沉积作用变弱B.溃决前,堰塞湖以下河段泥沙含量上升
C.溃决后,堰塞湖以上河段较溃决前沉积物颗粒变小D.溃决后,堰塞湖以下河段较溃决前沉积物颗粒变大
12.下列关于图2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溢洪道大致与等高线平行,易于控制河流流速B.溢洪道分布位置,坡度更大,流速更快利于泄洪
C.堰塞体堆积物较疏松,宜开凿溢洪道加快排水D.堰塞体堆积物体量大,宜开凿多条溢洪道排水
“收缩型城市”是指因某些原因导致人口流失、失去活力的城市。我国有80多个城市出现收缩,其中东北三省该类城市占比高达73%。完成13、14题。
13.东北地区城市收缩的主要原因有大城市虹吸效应
A.
14.下列不属于城市收缩带来的影响是A.房价下跌
下表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最低月工资标准统计表。完成15、16题。
A.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山东省低
C.吉林省的人均GDP水平较湖北省高
16.M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浙江
历史上澳门是重要的港口,后因泥沙淤积,港口地位逐渐被香港超越。下图为珠江入海口及其周边区域示意图。完成17、18题。
A.
18.港珠澳大桥修建人工岛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生态环境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冯卡门撞击坑。该撞击坑中心位于45.50S,177.60E(以朝向地球一面的中央经线作为00经线)。图1是着陆时“日月地”分布位置示意图。图2中X、Y点分别表示该日地球上甲、乙两地杆子(1m)杆顶正午投影点。完成19、20题。(tan300=1.732)
A.冯卡门撞击坑,经历日出到日落大致需要一个月B.冯卡门撞击坑,受地球辐射影响小有利于研究
C.着陆当天,冯卡门撞击坑上正好可见日出现象D.着陆当天,坑卡门撞击坑上可看见湛蓝的天空
20.以下关于甲、乙两地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有可能都位于南半球B.该日全球各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C.该日甲地杆子杆顶投影点,移动角度大于乙地D.次日甲、乙两地杆子杆顶正午投影点,均向南移动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2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2)从地形影响气候的角度,分析纳帕谷葡萄品种多、品质优的原因。
(3)简述“硅谷”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5分)
(4)简析硅谷城市群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6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分)
材料一
![[转载]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转载]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材料二
材料三
(1)描述阿勒泰地区年最大积雪深度变化特征。为什么说该地冬牧场积雪的理想深度是不厚也不薄?(6分)
(2)分析新疆额尔齐斯河流量丰富的原因。(4分)
(3)从生态角度,简析引额济克工程对水资源调入区可能造成的影响。(5分)
(4)简述环阿尔泰山次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5分)
一、选择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B |
B |
D |
D |
B |
B |
D |
C |
C |
C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D |
A |
C |
C |
B |
A |
D |
D |
B |
D |
21 (20分)
(1).位于太平洋与美洲板块互相碰撞挤压处(1分);海底地壳抬升形成陆地(1分);两侧岩层受挤压隆起抬升形成山地(1分);中间岩层凹陷形成谷地(1分),即海拔较低的纳帕谷。
(2).纳帕谷南北狭长,南北气温差异较大(1分);谷地内地形高低起伏,形成多种微气候(1分);葡萄品种多样。周边山脉阻挡作用, 早春受冷空气影响小(1分);夏季受内陆热气团影响小(1分),生长期长;夏季谷地光照强,昼夜温差大(1分),品质好。
(3).科技先进(1分);气候宜人,环境优美(1分);交通便利(1分);政策支持(1分);集聚效应(或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1分);可以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1分)。(任答5点,得5分)
(4).高新技术产业发达(或制造业发达)(1分);第三产业发达(1分)产业发展活力强,经济发达;交通运输业和信息产业发达(1分),城市间联系密切;城市数量多,分布密集(1分);人口迁入(1分),促进城市发展,规模扩大;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强(1分);美国的经济重心向中西部转移(1分)。(任答6点,得6分)
22(20分)
(1).波动变化(1分);总体上分为两个阶段,即下降期(1971-1983)和上升期(1983-2010);(或总体上先下降后上升)(1分);在下降期,最大积雪深度总体较小,且变化较为稳定(1分);在上升期, 最大积雪深度总体较大且年际间的波动较大(1分)。(后两点任写1点即得1分)。
积雪厚度适宜,为人畜提供饮用水源(或便于牲畜食用雪下牧草)(1分);积雪过厚,造成牲畜缺乏牧草而掉膘甚至死亡(1分);积雪过少,牲畜缺水而生长不良甚至死亡(1分)。
(2).北侧为山地,抬升西风带来的水汽,多地形雨(1分);雨水补给、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水量大(1分);北部支流众多,水系发育,汇入水量大(1分);该流域所处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1分)。
(3).有利:水量增加,水质改善(1分);回补地下水,恢复地下水水位(1分);改善生态环境,恢复植被,缓解和治理土地荒漠化(1分)等。
不利:跨流域调水可能带来生物入侵(1分);干旱区不合理灌溉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1分)等。
(4).地理位置优越(与多国相邻)(1分);地理位置相近、人文地理环境相似(1分);都有丰富的水资源、林木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等资源,利于区域间进行资源合作开发利用(1分);经济互补性强,利于开展多国经济合作和发展边境贸易(1分);各国政府的政策支持(1分);交通运输条件不断改善(1分)。(任答5点得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