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海西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考试文综地理

(2020-05-19 08:25:50)
分类: 高三地理试题

I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自古以来,塔里木河滋养着沿岸大大小小的绿洲,21世纪以来,为了提高塔里木河河水的利用率,农业生产中大力推广微喷灌,滴灌等技术,专家测算,一亩棉花的生长需要灌溉用水353立方密。但实际用水量是每亩487立方米,久而久之,在作物根系区边缘的地表,发现有一层薄薄的白色物质,图1,示意作物灌溉区周围环境,图中数码表示表示相关的自然过程,读图完成13题。

[转载]四省八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1.相比漫灌,滴灌通过削减一些自然过程而使得用水效率更高,这些自然过程是

A.      B.      C.       D.

2.推测作物根系区周围的白色物质直接来源于

A.土壤颗粒       B.基岩风化      C.大气降水     D.地下水

3.每亩棉花的实际用水量高于棉花生长所需的灌溉用水量,这是因为

A.形成地表径流排走       B.淋溶洗盐用水

C.应对干旱的储备水源     D.灌溉过程中的浪费

晴朗的天空喷气式飞机在高空飞行时,机身后边会出现一条或数条长长的“白烟”,这是飞机发动机排出的高温高湿的废气与周围环境空气混合后(此后称混合气体),水汽凝结而成的特殊云系,成为飞机尾迹。此混合气体能否出现凝结现象取决于环境空气自身的温度、湿度和大气压力。通常只有当环境温度在-41°C~-64°C才有可能出现飞机凝结尾迹。飞机尾迹出现的频率和高度有一定的季节差异,且对地球热量平衡产生一定影响。图2为拍摄的飞机尾迹。读图。完成46题。



[转载]四省八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4.1月份,西安上空飞机尾迹出现频率最高的高度大约为

A.35千米     B.810千米     C.1315千米     D.1820千米

5.通常,飞机尾迹层的平均厚度为12km,其下限高度最高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交通枢纽城市上空的飞机尾迹多,大量的飞机尾迹对地面城市的热量平衡产生的影响是

A.减少城市上方的云量          B.强烈削减太阳辐射

C.减少对地面辐射的吸收        D.减小地表气温日较差

阿尔泰地区有着广袤的草原,占整个地区面积的61%,按照地形和气候的特征,牧民一年四季在自己的春夏秋冬草场来回迁移。水是转场中最重要的资源,额尔齐斯河就是阿尔泰地区转场的生命线,图3为额尔齐斯河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79题。



[转载]四省八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7.额尔齐斯河水系北侧支流多,南侧支流少主,原因是北坡

A.地势高      B.降水丰富     C.冰雪融水丰富     D.植被覆盖率高

8.推测夏牧场分布区的地理特征为

A.U型谷发育的      B.多冲积扇发育      C.地处山麓草原带     D.地处林线以下

9.乌伦古湖距离额尔齐斯河不到2公里,如果乌伦古湖与额尔齐斯河相汇(自然联通),以下最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乌伦古河成为额尔齐斯河的正源        B.乌伦古河由内流河变为外流河

C.乌伦古河将袭夺额尔齐斯河            D.乌伦古湖的盐度将持续增大

盐泉,是泉的一种特殊形式,以泉水矿化度高为特征。在青海省最南端的囊谦县。一万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内出露有29处盐泉,其中有8个被辟为盐场。图四为囊谦地区盐泉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转载]四省八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10.符合该地盐泉形成条件的是

A.水源补给仅有大气降水      B.物质来源于岩浆岩层

C.地下水承受的压力较小      D.地处地壳运动活跃带

11.盐泉被开辟为盐场应满足的自然条件是

日照时间长     地形平坦开阔      盐泉的盐度高      盐泉的水温高

A.    B.    C.     D.

II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计160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题~第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

据长期地表观测资料显示,过去30年来的增温已促使北极地区土温升高13,永冻土随之解冻,大量碳将以甲烷或二氧化碳形式进入大气,成为加速气候变化的重要诱因。研究人员推测,地球平均气温每升高1,永冻土就放出相当于煤、石油和天然气46年释放出的温室气体。与此同时,以猛犸象为代表的大型食草动物的残体出露地表,有些动物残体保存非常完整。猛犸象的身体结构具有极强的御寒能力,它们生活在第四纪大冰期时亚欧大陆北部的寒冷地区。一些科学家认为,随着气候转暖,最后一批西伯利亚猛犸象大约于公元前2000年灭绝。图7为北极地区示意图。



[转载]四省八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1)指出北极地区永冻土中释放的碳的来源。(6)

(2)指出永冻土中释放的碳对气温的影响,并从大气受热过程的角度分析原因。(8)

(3)分析气候变暖对猛犸象灭绝的影响,为“气候变暖造成猛犸象灭绝”这一观点找到科学依据。(4)

(4)解释猛犸象等大型动物残体能长时间保在完整的自然原因。(4)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

黄海南部的沙洲群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辐射状沙洲群,是黄海西南部浅海内陆架的一种特殊巨型沉积地貌。南黄海辐射沙洲地区拥有全球最有代表性的辐聚辐散潮流体系。高潮时,沙脊顶上流速较小,作为潮汐通道的沙槽底层流速大,每日两次的潮起潮落,塑造着沙洲的形态,形成了“巨形折扇”般的辐射沙洲群奇观,如图8

今年七月,位于沙洲群中的中国黄()海候鸟栖息地成为中国第一个海洋世界自然遗产。一望无际的湿地滩涂是全球大量迁徙候鸟的停歇地、换羽地和越冬地。这里的渔业和水产资源丰富,被誉为经济贝类的基因库。本次申遗,这一地区正是以其杰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价值,赢得了世界遗产评委的青睐。



[转载]四省八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黄海辐射沙洲群形成示意图

(1)结合材料,分析沙洲群形成辐射状“巨型折扇”的奇观原因。(10)

(2)结合材料,分析南黄海辐射沙洲群成为各种海洋生物和候鸟栖息繁衍地的有利自然条件,(8)

(3)除渔业和水产资源外,从自然角度分析黄海南部沙洲群还可以开发的自然资源。(6)

请考生在第4243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2.【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

2019年国庆长假,“中国国家地理科学考察”将组织阿里环线考察(如图9),带领读者们踏上高原上的高原,环行阿里,瞭望恢弘的高山,找寻失落的文明。



[转载]四省八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9阿里环线考察

指出阿里环线的主要旅游价值,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指出到该地考察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

43【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

攀枝花市位于我国四川省境内的金沙江畔,河谷海拔10002000多米,河谷内有上百家选矿、炼钢、化工等企业,城市也是根据资源分布进行沿江布局,工矿企业与城市生活区交织混杂。攀枝花开发初期的理念是“先生产,后生活”,环保措施缺失,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各部门职责不清,企业监管困难,各工业区域废气升空,钢渣弃土直排下江,谷地内长期烟雾弥漫、气味刺鼻、河流变色。近年来,攀枝花市加大了污染治理力度,总体有所改善,但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环境问题仍然严峻,图10示意攀枝花地理位置和周边地区地形状况。



[转载]四省八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分析攀枝花市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



[转载]四省八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转载]四省八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转载]四省八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转载]四省八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转载]四省八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转载]四省八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转载]四省八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转载]四省八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