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西西安户县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地理试题

(2020-04-11 07:02:04)
分类: 高三地理试题
第I卷
本卷共 44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4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下图示意某地北京时间 16 时的太阳位直。 据此完成 1 ~3 题。
[转载]2020届全国新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地理试题【解析】
1.该地经度为A.60°E B.60°W C.90°E D.90°W
2.该地的纬度可能为A.20°N B.20°S C.60°N D.60°S
3.据上题结论及图示信息,可推断该地当日
A.日出东南方向 B.日出正东方向 C.日落西南方向 D.日落西北方向
约在 4000 万年前,青藏高原从海底开始隆起。 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缓慢抬升,平均海拔己 高达 4500 多米,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 结合下图完成 4 ~5 题。
[转载]2020届全国新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地理试题【解析】
4.青藏高原地壳不断隆起的主要原因是
A.太平洋板块北移 B.亚欧板块北移 
C.南极洲板块北移 D.印度洋板块北移
5.据图可推断青藏高原的牲畜多
A.食草且耐寒 B.食草且耐旱 C.食肉且耐寒 D.食肉且耐旱
干旱地区土壤的湿度一般由表层向深层逐渐增 加,但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在浅层土壤出现逆湿现象。 某年 8 月,我国西北某片无人干扰的戈壁天气晴好。 右图示意该月连续两日该地不同深度的土壤湿度变 化。 据此完成 6 ~8 题。
[转载]2020届全国新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地理试题【解析】
6.该地区土壤逆湿现象发生的主要时段是A.1-6 时B.6-12 时C.12-18 时D.18-24 时
7.导致 10cm深度的土壤湿度变化的水分来源于A.生物水 B.河流水 C.凝结水 D.地下水 
8.80cm深度的土壤湿度在 48 小时内变化的最可能原因是A.蒸发减弱 B.温差变小 C.蒸腾减弱 D.下渗累积
马尾藻海,是大西洋中一个没有岸的“ 海”,大致在北纬 20°~35°、西经 35°~70°之间,覆盖 大约 500 万 ~600 万平方千米的水域。 结合下图完成 9 ~11 题。
[转载]2020届全国新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地理试题【解析】
9.马尾藻海西部海域洋流的流向及性质是A.向北、暖流 B.向南、暖流 C.向北、寒流 D.向南、寒流 
10.与同纬度大陆西岸海域相比,马尾藻海西部海水温度较高      盐度较高 温度较低 盐度较低
A. B. C. D. 
11.在帆船时代,马尾藻海被称为“ 海洋的坟地”,主要是因为该海域位于
A.东北信风带     B.盛行西风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    D.赤道低气压带
读右图,完成 12 ~13 题。
[转载]2020届全国新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地理试题【解析】
1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 植 被类型相同的是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13.丙处矿产运往中国上海最近 的航线需经A.土耳其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马六甲海峡
下图表示新疆喀什沙尘暴发生日数年际变化。 读图完成 14 ~15 题。
[转载]2020届全国新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地理试题【解析】
14.1971-2010 年喀什沙尘暴日数减少最多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5.据表中数据可推测 1971-2010 年喀什
A.春季土壤表面冻结终日提前 B.年大风日数均呈增加趋势 
C.年降水量可能呈增加的趋势 D.大风日数集中于秋冬季节 
武夷山地处福建和江西两省交界处, 以秀水、 奇
峰、幽谷、险 昼 等 诸 多 美 景 和 悠 久 的 历 史 文 化、 众 多 的文物古迹 而 享 有 盛 誉, 是 世 界 自 然 与 文 化 双 重 遗 产。 右图为武夷山格状断层与九曲溪的发育图。 据此 完成 16 ~17 题。
[转载]2020届全国新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地理试题【解析】
16.九由溪
A.大致沿断层线分布 B.河流含沙量较大 
C.流向大致为西北-东南 D.河谷开阔,坡度和缓
17.九由溪流域合理开发方向是 A.大面积种植橡胶树 B.大力开发水能资源 C.疏泼泥沙发展航运 D.重点发展生态旅游
扎凉那位于高寒草原、温带草原和暖温带落叶林三大植被气候类型的交汇处,地处甘肃、青 海和四川三省交界。 独特的地理区位为农林牧复合经营提供了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基础。 这 里独特的生态区位促进了游牧文化、农耕文化与藏传佛教文化的融合与发展,造就了独特的扎 凉那农林牧复合系统。 在该系统中,农、林、牧之间的循环复合使其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得以充 分发挥,游牧、农耕、守猎和糕采等多种生产活动的合理搭配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汉地 农耕文化与藏传游牧文化的相互交融形成了特殊的农业文化。 2017 年底,甘肃迭部扎凉那农 林牧复合系统通过专家坪审获得批准认定,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据此完成 18 ~20 题。
18.扎杂那农林牧复合系统的形成主要得益于A.高大的山脉 B.干冷的气候 C.独特的区位 D.便捷的交通 
19.扎杂那的居民随着季节的转换不断地变换着职业,可能从事的职业是
A.牧民、农民、猎人、樵夫 B.工人、农民、商人、樵夫 C.牧民、渔民、工人、商人 D.牧民、农民、商人、猎人
20.为促进扎杂那农林牧复合系统的保护与传承,宜发展 
A.棉纺织工业、生物资源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乡村旅游产业 
B.农产品加工业、食品加工业、文化创意产业、乡村旅游产业 
C.海产品加工业、食品加工业、林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产业 
D.农产品加工业、食品加工业、木材加工业、乡村旅游产业
柳树到了秋冬季落叶,来年春天再长出新叶,夏季炯娜多姿,极具观赏价值。 福建泉州在上 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引种柳树作为行道树,但长得高矮不一,有的断枝,有的被虫姓,每年都要补 植不少,终年不落叶,影响城市景观。 近年来泉州的行道树将改种华南的常绿乔木柳叶榕,叶子 像柳叶,遮荫效果极佳。 据此完成 21 ~23 题。
21.泉州的地带性植被是A.针阔混交林 B.常绿硬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热带季雨林 
22.下列城市更适合种柳树的是A.济南 B.广州 C.上海 D.三亚 
23.影响城市行道树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是A.气温 B.降水 C.土壤 D.地形
读右图,完成 24 ~25 题。
[转载]2020届全国新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地理试题【解析】
24.图中阴影区域最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 C.乳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25.图中甲市年降水量最少的月份集中于
A.3-5 月
B.6-8 月
C.9-11 月
D.12 月-次年 2 月
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海岸边的山坡上,零星地分布着一些与当地基岩岩性完全不同的大砾 石。 据此完成 26 ~27 题。
[转载]2020届全国新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地理试题【解析】
26.导致这些砾石出现在该处的外力是A.海浪 B.风力 C.流水 D.ν, 
27.当地现今的气候与该处出现这些砾石的地质时期相比,最确定的变化是A.变冷 B.变暖 C.变干 D.变温 
2015 年 以 来, 大 量 难 民 涌 入 欧 洲, 难 民中相当 一 部 分 是 该 国 的 中 产 阶 级 或 精 英 阶 层, 包 括 受 过 高 等 教 育 的 学 者、 政 府 公 职 人 员、技术人员等。 读难民潮迁移路径图, 完成 28 ~30 题。
[转载]2020届全国新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地理试题【解析】
28.下列国家是难民主要来源国的是 
A.叙利亚、利比亚、伊拉克 B.意大利、利比亚、伊拉克 C.希腊、法国、俄罗斯 D.德国、叙利亚、土耳其
29.2015 年难民潮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洪涝频繁 B.战争动乱 C.经济停滞 D.失业增多
30.难民潮导致难民输出国A.工业化水平提高 B.技术人才缺失 C.城市化进程加快 D.就业机会增加
 读下图,完成 31 ~32 题。
[转载]2020届全国新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地理试题【解析】
31.甲国A.地形以高原为主 B.图中河谷大致呈东西走向 C.中部高,南北低 D.海拔多在 1000 米以下
32.图中 P湖东岸积雪时间长的主要原因是湖泊水温较高,蒸发量小 西风经过湖面时增温增湿
暖湿气流受山地阻挡抬升 海拔高,气温低A. B. C. D.
棉花喜光热,其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 25 ~30,开花、结铃 和纤维发育要求在 20以上,光照充足,生长周期一般为 150 ~ 200 天。 右图为世界某著名棉花种植区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 图,读图完成 33 ~35 题。
[转载]2020届全国新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地理试题【解析】
33.据图推断该地可能位于A.德干高原 B.南非高原 C.巴西高原 D.云贵高原
34.该地区棉花播种时间约为
A.3 4 月         B.5 6 月 C.7 8 月 D.10 11 月
35.该地棉花种植的优势气候条件是
A.土壤肥沃       B.光热充足          C.灌溉便利          D.云多雨丰
读下图,完成 36 ~38 题。
[转载]2020届全国新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地理试题【解析】
36.图中 T岛东北部降水量丰富的主要原因是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位于东北信风迎风坡受暖流影响 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A. B. C. D.
37.图中 T岛对外联系的主要运输方式是
A.内河航运、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公路运输 C.海洋运输、航空运输 D.内河航运、海洋运输
38.图中 T岛屿宜发展A.甜菜制糖 B.甘煎制糖 C.航空产业 D.棉纺织业
每年 6 月份青海湖注鱼密集成群,游到河口附近,争先恐后顷河口逆流而上产卵。 其中,布 哈河是流入湖中的最大一条河。 读图完成 39 ~41 题。
[转载]2020届全国新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地理试题【解析】
39.布哈河的支流主要位于其A.东南侧 B.东北侧 C.西北侧 D.西南侧
40.影响注入青海湖的河流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地形状况
41.皇鱼繁殖期间A.河流水位下降 B.湖泊水位上升 C.湖区高温多雨 D.河流洪水泛滥
辐射差额表示地一气系统获得的太阳辐射与其支出的长波辐射的差值。 下图表示三个不 同纬度辐射差额的变化,读图完成 42 ~44 题。
[转载]2020届全国新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地理试题【解析】
42.甲、乙、丙三地的纬度由低至高依次是A.乙丙甲 B.甲丙乙 C.甲乙丙 D.丙乙甲
43.据图可以判断,当夏至日时,甲、乙、丙三地 
A.正午太阳高度角均为一年中最大值 B.白昼时间均为一年中最长
C.当地时间,甲地日出时刻比乙地早 D.日均温均为一年中最高值 
44.在一日内,辐射差额由负转正的时刻大约位于当地
A.日落前 1 小时 B.日出后 1 小时C.地方时 14:00 D.地方时 24:00
第H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 45 ~46 题为必考题,每个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 47 ~ 4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4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 分)
材料一 干旱河谷是一种次生的、脆弱的生态系统,大量陡坡和高海拔耕地的存在,影响干 旱河谷的生态安全。
材料二 下图示意峡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不同坡度和不同海拔耕地面积比例。
[转载]2020届全国新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地理试题【解析】
材料三 峡江上游元代森林覆盖率 50%左右,1950 年森林覆盖率 30%,建国后历经 40 多年采伐,至 80 年代森林覆盖率已降至 18%。
(1) 描述民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不同坡度耕地的分布特征。 (4 分)
(2) 说出民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不同海拔耕地的分布特征并分析成因。 (8 分)
(3) 分析民江上游森林覆盖率下降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4 分)
(4) 请分别为民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坡度小于 15°,15°~25°,大于 25°的土地利用提出合理的建议。 (8 分)
4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 分)
阿拉斯加东南部位于西经 130°~140°,北纬 55°~60°之间,西南面向太平洋,沿海地区 拥有典型的峡湾地貌,陆地上分布着众多海拔在 2000 ~3000 米、甚至在 5000 米以上的高 山,山谷之间还有着众多体量惊人的冰川。 在朱诺冰原附近的一条冰川上有独特的树木年 轮般的纹理,呈拱形且凸面指向冰川下游方向,在地质学上被称为“ 尖顶拱” ( 见下图),形成 了夏季黑色、冬季白色的冰川条带。 冰川下面发育了一个个神秘的冰洞,夏季洞内雾气腾 腾,让人误以为洞内有温泉存在。
[转载]2020届全国新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地理试题【解析】
(1) 推测“ 尖顶拱” 凸面指向冰川下游形成新月形状的原因。 (4 分)
 (2) 推测冰川条带夏季为黑色、冬季为自色的原因。 (6 分)
(3) 简析冰洞内夏季雾气较大的原因。 (6 分)
(4) 说出去阿拉斯加东南部旅游的最佳季节,并简述理由。 (6 分)
请考生从 2 道地理选考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作的第一题计分。
47.[ 地理一一一选修 3:旅游地理J(10 分)
安徽淮南市曹庵镇盛产草莓,有“ 中国草莓第一镇” 之称,栽培草莓已有 20 多年历史, 栽培技术日益成熟,形成万亩无公害草莓基地,已注册“ 曹庵牌” 商标。 每年从 11 月上市到 次年 5 月,上市期长达半年多,产品畅销省内外。 当地政府每年 3-4 月份举行桃花、草莓 节,游客不仅能畅游到烂漫的桃花花海,还可以欣赏到大型的文艺演出,参与草莓皇后坪选、 高草莓等活动。
(1) 设计两项依托草莓开展的旅游项目。 (4 分)
(2) 提出三条促进曹庵依托草莓发展乡村旅游的合理建议。 (6 分)
48.[ 地理一一一选修 6:环境保护J(10 分)
幼发拉底河沿岸是重要的棉花产地,右图是代尔祖尔的气候资料图。
[转载]2020届全国新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地理试题【解析】
分析代尔祖尔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高兰开学联专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1.A [ 解析] 由图知,北京时间 16 点时,当地地方时为12 点,相差 4 小时,则相差 60 个经度,120°E-60°=60°E。
2.C [ 解析]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 30°,且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 说明当地位于太阳直射点以北 60 个纬度,结合选项,只有C选项符合要求。
3.B [ 解析] 由图示信息及当地纬度,当地纬度 60°N,正午太阳高度为 30°,说明太阳直射赤道。 太阳直射赤道,当地为秋分或春分,日出正东方向。
4.D [ 解析] 印度洋板块北移,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地壳不断隆起,海拔不断升高,形成青藏高原。
5.A  [ 解析] 降水稀少,形成草甸草原;海拔高,气候寒冷。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食草、抵御寒冷能力强为主的动物,如毛牛。
6.A [ 解析] 由材料中土壤湿度分布的一般规律,可知土壤逆湿现 象 一 定 与 一 般 规 律 相 反。 读 图 找 出10cm深度的土壤湿度大于 20cm深度的土壤湿度的时间段为 1 6 时,即为土壤逆湿现象发生的时段。
 7.C [ 解析] 由材料可知干旱地区,降水稀少,天气晴 : 朗,昼夜温差大,土壤表层夜间及清晨会有水汽凝结,渗入土壤,蒸发量小,湿度大,而随着日出太阳照射,表层蒸发增大,表层土壤湿度减小。 因此,导致 10cm深度的土壤湿度变化的水分来源于凝结水。
8.D [ 解析] 80cm深度的土壤蒸发很少,在连续多日晴天,地表在夜间及清晨水汽凝结,凝结水下渗累积,导致其在 48 小时内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9.A [ 解析] 马尾藻海西部海域为墨西哥湾暖流,自南向北流动。
10.A [ 解析] 马尾藻海多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下,少雨而蒸发强,盐度高;因受暖流的影响,海水温度比较高。
11.C [ 解析] 马尾藻海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 沉气流,形成无风带。 在帆船时代,船只因为误入这片奇特的海域,就被马尾藻死死地缠住,船上的人因淡水和食品用尽而无一生还,于是人们把这片海域称为“ 海洋的坟地。”
12.C [ 解析] 由海陆位置可知图示区域陆地和岛屿位于非洲,乙位于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带;甲、丙、丁均为热带草原带,其中丁虽位于赤道,但因位于东非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对流弱,年降水量比乙地少,形成热带草原带。
13.D  [ 解析] 丙处矿产运往中国, 需经莫桑比克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
14.B [ 解析] 由表中数据可知冬季减少 6 天,春季减少 24 天, 夏 季 减 少 32 天, 秋 季 减 少 3 天。 因 此
1971  2010 年喀什沙尘暴日数减少最多的季节是夏季。
15.C [ 解析] 据表中数据可知 1971 2010 年喀什年发生沙尘暴日数减少,且各季节均呈减少趋势。 依据影响沙尘暴发生的因素,可推测春季土壤表面冻结终日延迟,年大风日数减少,年降水量增加。 由表中数据可知沙尘暴集中于春夏季,因此大风日数集中于春夏季。
 16.A [ 解析] 根据图形可知,九曲溪大致沿断层线分布,流向是自西向东。 九曲溪发育在山区, 河谷狭窄,两岸多有陡崖分布;是世界自然遗产,植被覆盖 率高,河流含沙量很小。
 17.D [ 解析] 作为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地,武夷山应当摒弃片面发展经济的思想,注重环境保护。 九曲溪风光优美,发展生态旅游是该区域取得生态、经 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18.C [ 解析] 由材料“ 扎杂那位于高寒草原、温带草原和暖温带落叶林三大植被气候类型的交汇处,地处甘肃、青海和四川三省交界。 独特的地理区位为农林牧复合经营提供了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基础”,可推出独特的区位是扎杂那农林牧复合系统的最主要条件。
 19.A [ 解析] 由材料“ 在该系统中,农、林、牧之间的循环复合使其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游牧、农耕、狞猎和樵采等多种生产活动的合理搭配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汉地农耕文化与藏传游牧文化的相互交融形成了特殊的农业文化。” 可知,这里的居民随着季节的转换不断地变换着从事 游牧、农耕、狞猎和樵采等多种不同职业,他们既是 牧民、也是农民、猎人和樵夫,身兼多个职业。
 20.B [ 解析] 农业文化遗产地特有的农业物种与生物资源、相对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及传统的文化习俗和优美的乡村景观,成为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特色农 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手工艺品制作、生态与文化旅游 以及生物资源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的优势。 秉持 “ 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 的基本原则,在坚持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农产品加 工业、食品加工业、生物资源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乡村旅游产业等为主要内容的多功能农业,逐步建立起农业功能拓展、三产融合发展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实现农民从“ 农业生产者” 向“ 多种经营者” 的转变,农事活动、乡村景观、传统民俗、生态环境向生态与文化旅游资源的转变,原来自给自足的农产品向具有更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产品、高端消费品和旅游纪念品的转变。
21.C [ 解析] 泉州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北回归线以北的东部季风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22.A [ 解析] 济南纬度高,气温低,四季分明,更适合种植柳树,秋冬季落叶,来年春天再长出新叶,夏季炯娜多姿,形成较高的观赏价值。
23.A  [ 解析] 城市行道树,作为绿化树种,有专门的绿化人员浇水、施肥,因此降水和土壤不是主要因素,城市修建道路一般都会对土地进行平整,因此地形也不是影响城市行道树选择的最主要因素。 结合案例,柳树主要分布于四季分明的北方, 泉州气温高,反而不落叶,且易被虫蛙;但引种华南的柳叶榕 : 遮荫效果极好,树叶像柳叶,极具观赏价值。 因此气 温是影响城市行道树选择的最主要因素。
24.D [ 解析] 由纬度及海陆位置判断,图中阴影区域为阿根廷的大草原,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25.B [ 解析] 图中甲处为热带草原气候,冬季降水最少,南半球的冬季正好是北半球的夏季,因此 B选项为正确答案。
26.D [ 解析] 该地位于极圈内,这些砾石与当地基岩不同,而且棱角分明、大小不同,说明分选性差,结合选项可知只能是冰川作用。 冰期该地冰川广布,冰川消融,砾石在此堆积。
27.B [ 解析] 由上题分析知,出现这些砾石的地质时期应为冰期,气候变暖才能导致冰川消融。 干湿变化应考虑此地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而试题材料中未呈现降水量与蒸发量数据。 因此最确定的支流主要位于其东北侧。
28.A [ 解析] 意大利、法国、德国、俄罗斯经济发达, 社会稳定,就业、医疗、教育方面的福利非常好,对有能力进入欧洲的难民和移民人群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是难民涌入国,而非输出国。
29.B [ 解析] 由于长期的战争和动乱,难民输出国大都存在发展落后、经济停滞不前甚至持续倒退,大量人口处于贫困或失业状态,且两极分化严重。
30.B [ 解析] 难民中相当一部分是该国的中产阶级或精英阶层,包括受过高等教育的学者、 政府公职人员、技术人员。 难民潮导致难民输出国技术人力资源紧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延缓,失业加剧。
31.B [ 解析] 地形以山地为主;南北高中部低;图中河谷大致呈东西走向;大部分海拔在 1000 米以上。
 32.D [ 解析] p湖冬季水温较高,蒸发量较大;位于西风带,西风经过湖面时增温增湿;经过湖面后,暖湿 气流受山地阻挡抬升,水汽凝结形成丰富的降雪;海 拔高,气温低,积雪不易融化,因此图中 p湖东岸积雪时间长。
 33.A [ 解析] 由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知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 结合选项,只有 A选项符合要求。
 34.B [ 解析] 棉 花 喜 光 热, 其 生 长 的 最 适 宜 温 度 为25 ~30 。 6 月份已 进 入 雨 季, 种 植 棉 花 利 于 棉 花发芽和生长。
 35.B [ 解析] 棉 花 喜 光 热, 其 生 长 的 最 适 宜 温 度 为25 ~30 ,开花、 结 铃 和 纤 维 发 育 要 求 在 20 以 上,光照 充 足。 由 图 可 知 该 地 光 照 和 热 量 丰 富, 且生长季节雨水丰沛,能满足生长需要。
 36.A [ 解析] 图中 T岛位于 12°N以南,夏季赤道低气压带向北移动,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 流,降水丰富;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T岛东北部位 于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迎风坡,受地形影响降水丰富;T岛东北部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37.C [ 解析] 图中 T岛四周临海,对外联系主要依赖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
38.B [ 解析] 图中 T岛位于南美洲,属于发展中国家,缺乏资金和技术,不宜发展航空产业;图中 T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不宜种植棉花,不宜发展棉纺织业;甜菜属于中温带糖料作物,不适宜在 T岛种植;T岛 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适宜甘蔚种植, 宜发展甘蔚制 糖业。
39.B [ 解析] 由图可知布哈河是西北-东南走向,其位于北侧,发源于北侧的祁连山,祁连山北高南低,
北部高山冰川量大,冰雪融水多。 因此地形状况是影响注入青海湖的河流分布的主要因素。

40.D [ 解析] 由上题分析知,流入青海湖的河流主要变化是变暖。
41.B [ 解析] 6 月份,气温逐渐升高,冰雪渐渐消融,雨水增多,各条入湖河流的来水量也开始增加,入湖
水量增加,湖泊水位上升。
 42.C [ 解析] 纬度越低,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多,辐射差额越大;纬度越高,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少,辐射差额 越小。
 43.B [ 解析] 由图判断,甲、乙、丙三地辐射差额最大值均出现在 6-7 月份,说明 6-7 月份获得的太阳
辐射最多,此时为夏季。 据此判断三地均位于北半球。 夏至日,北半球各地白昼都为一年中最长;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日出时刻越早。 北回归线以北 : 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据图并不能确定三地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影响气温的因素很多,夏至日并不一定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一天。
44.B [ 解析] 日落前,支出的长波辐射超过收入的太阳辐射,辐射差额开始由正转负;日出后约 1 小时, 收入的太阳辐射超过支出的长波辐射,辐射差额由负转正。

45.(1) 干旱河谷耕地主要分布在坡度 15°以上的地区,(2 分)15°~25°面积最大,坡度小于 15°的耕地面积较小。 (2 分)
(2) 分布特征:耕地面积比例随着海拔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小。 (2 分)
成因:河谷底部焚风作用较强,土壤水分条件较差(2 分) 随着海拔升高,焚风作用减弱,土壤水分条件雪已经融化,冰川地貌典型易见。 ( 每点 2 分,任答2 点得 4 分)
(3) 民江上游森林覆盖率下降,森林涵养水源、调节 : 气候的作用减弱,旱涝灾害频发;(2 分) 降水集中于 : 夏季,多暴雨,加之陡坡耕作易引发水土流失、泥石流。 (2 分)
(4) 坡度 <15°沿河低平地,有灌溉条件的高台地和缓坡地建设成为高产的农业用地;( 2 分) 15°~25°谷坡地建设成为经济林;(2 分) >25°土层较厚的坡地可以作为经济林地和放牧用地;(2 分) 对于其他 大于 25°,海拔在 3000 米以上的部分应该退耕还林、还草。 (2 分)
46.(1) 冰川在移动过程中,两侧的摩擦力大、移动速度慢;(2 分) 中心部分摩擦力小、移动速度快,凸面指向冰川下游,形成新月形状。 (2 分)
(2) 夏季气温高,冰雪在融化和再冻结过程中,深色 的土壤和岩石混合物混杂于冰雪中,冰川呈黑色;冬 季冰雪基本不可能发生融化和再冻结,且有冰雪覆盖。 (6 分)
(3) 夏季,冰川外部的流水流经被阳光照射而加温 的岩石后,水温逐渐升高,再流入冰洞内时,水汽迅 速被冰洞内低温冷却而形成雾。 (6 分)
(4) 夏季。 (2 分)
47.(1) 观光项目:设 立 草 莓 展 室, 了 解 草 莓 名 称 的 由来,种植历史、营养和保健功能, 参观草 莓 加 工 产 品;体验项目:摘草莓、 吃草莓大赛; 购物项 目: 建 设草莓食品和保健品一条街等。 ( 每点 2 分,任答 2 点得 4 分)
(2) 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提高草莓品质和种类;(2 分) 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配套 服务功能;(2 分) 围绕桃花草莓节,开展美术写生, 赋诗、摄影,桃花诗文、传说、典故介绍等文化活动,提升文化内涵。 (2 分)( 其他措施合理即可给分)
 48.环境问题:该地区气候干旱,棉花种植面积增加会加大灌溉用水量,河流水量大减,加剧水资源短缺,河 流下游水量减少;(2 分) 灌溉用水量加大,导致地下 水位上升,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 (2 分)应对措施:限制棉花种植面积;(2 分)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2 分) 发展节水农业。 (2 分)
理由:相对于其他风暴频发、降水和降雪量大的季节,夏季气候较为稳定, 气温更适宜; 夏 季 是 植 被 最为丰茂 的 季 节, 景 观 更 丰 富; 大 部 分 冬 季 的 积少。 (2 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