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

分类: 高二地理试题 |
第I卷(选择题)
下图为“莱索托和安道尔两国领土范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C.
2.
3.
C.
5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下图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A.
500米
5. 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A.
6. 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A.
7. 据图可知,A.
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C. 河流干流长度约为15千米
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A.
9.
北京时间2019年11月8日1:24,北半球迎来立冬。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此刻,日期为2019年11月7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A.
0
11. 在北京某中学朝南教室里,与立冬当天正午太阳光照面积相近的节气有A.
立秋
12. 立冬后一个月内
A. 北京和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相同B. 西宁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
C. 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夹角变小D.
南极大陆附近极夜范围扩大【答案】10.
C
2019年6月27日至29日,G20集团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在日本大阪举行。下图为“历届G20峰会举办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14.
C.
15.
图甲为“福建省著名的花岗岩景观图”、图乙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A.
17.
18.
A.
C.
河流阶地是沿河分布在洪水位以上的阶梯状地形。地壳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形成宽阔的谷底或平原。地壳运动的上升期河流下切,原来的谷底或平原被抬升成为阶地。如果这一过程多次重复,在河谷的横剖面上便可出现多级阶地。下图为“我国某河流某河段的横剖面”。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阶地是A.
20.
21.
【答案】19.
D
下图为沿108°E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图中A.
为青藏高原
23. 图中A
地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24. 地地貌成因,主要是A.
断裂陷落——流水沉积
C. 挤压凹陷——流水沉积
如图示意沿南纬
25. 图中A.
大洋西部多岛弧和海沟
C. 海峡是两大洲的分界线
26.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大陆地跨东、西、南、北半球B. 大陆以高原为主,地形起伏较小
C. 岛屿位于中国的东南部海域D.
大陆的东部地区火山活动较频繁【答案】25.
A
下图为“某区域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7. 图中A.
比风速大
28. 此时A.
地日温差小于地
【答案】27.
B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受气压带和风带控制时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29. 图示四地纬度由低到高依次为
A. 甲、乙、丁、丙
30. 图示
C. 丙地地处南美洲太平洋沿岸
第卷 (非选择题)
31.读图1“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日晷计时示意图”,图3“赤道日晷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诗句中描写图所示地球位置所示节气的有
A.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
C.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2)当地球处于向位置运行过程中,描述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特点。
日晷是古代人们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某同学去故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观察了安放在太和殿前的日晷(属赤道日晷,即晷面与赤道平行),并绘制了当时的日晷计时示意图(图2)。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写一份介绍日晷的小短文。
(4)若图3所示的赤道日晷由我国北方移至南方使用时,晷面与地面的夹角应该
A.增大
【答案】(1)AD
(2)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以北地区极夜的范围扩大;纬度越高昼夜变化幅度越大。
(3)如:日晷是古代的一种测时工具,是利用太阳照射下,物影的移动来指示时间。日晷由晷面和晷针组成。晷针垂直晷面,上端指向北极星。晷面与赤道平行,与地面的倾角与当地纬度互余。晷面为圆盘状,圆盘上标有刻度。通过观察晷针影子在圆盘上的投影,就能粗略地估计出时间。从春分到秋分期间,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从秋分到春分期间,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方。日晷的使用受天气状况和昼夜变化等方面的影响。
(4)A
32.玉龙喀什河发源于昆仑山,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喀拉喀什河汇合后,称和田河(下图),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特征。
和田自古出美玉,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000m以上的高山地区,甲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
(2)简述和田玉形成及其在甲处河滩富集的过程。
【答案】(1)以山地为主;地势西南(或南)高东北(或北)低;西南(或南)部地势起伏大,多冰川地貌;东北(或北)部起伏较小,沙漠(或风成地貌)广布;海拔大多介于2000~5000m之间。
(2)在地下深处经变质作用,形成和田玉;地壳抬升,出露地表;经过风化、侵蚀(或外力破坏)作用,由河水向下游搬运,在甲处堆积下来。
33.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两日天气图”,图中H为高气压、L为低气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明9月20日和21日赣州的天气状况并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2)在图中画出21日赣州的风向,说明其两日风力大小的变化及判断理由。
(3)简述L1发展强烈时给所经地区带来的天气现象及产生的影响。
【答案】(1)20日气压较低(或1 006hPa~1 008hPa),气温较高,天气晴好。21日气压升高(或1 008hPa~1 010hPa),风力增大,气温降低,出现阴雨天气。 原因:20日冷锋过境前,赣州受暖气团控制。21日赣州正值冷锋过境(或受冷锋影响)。
(2)21日赣州的风向为偏北风或西北风。 21日的风力大于20日。 理由:21日的等压线比20日的密集。
(3)天气现象:有可能带来大风、强降水和风暴潮(或狂风暴雨)。产生的影响:有利:丰沛的降水使陆地上的淡水得到补充(或使地下水、地表水得到补充),缓解高温和旱情等。不利:毁坏农田、树木、道路、房屋建筑等设施,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等。
34.读图1“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和世界局部图”、图2“三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图所示北半球处于
(2)此季节,伦敦的气候特征是
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3)在一年中,当气压带、风带开始向南移时,罗马受甲图中的
(4)与阿斯旺同纬度的亚欧大陆东岸因受
资料:橄榄油营养丰富,质佳味美,是目前世界上的主要食用油之一。油橄榄具有喜温暖,喜光,耐高温,不耐湿等特点,需年平均气温15-20,年降雨量400-1000mm,年日照时数在1500小时以上。最冷月花芽分化时气温6-10为宜。
(5)从伦敦、罗马、阿斯旺三地中任选一地,判断该地的气候条件是否适合种植油橄榄,并说明理由。(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1)冬季
(2)温和湿润
(3)
(4)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5)选择地点加以判断,从气温、降水、日照与油橄榄生长条件的对应角度说明。如:罗马适合油橄榄生长;理由是罗马年均温在15左右,最冷月在8左右,年降水量约800毫米,夏季高温少雨,光照强,日照时间长。适合油橄榄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