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15水循环2

分类: 地理学法指导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加利利湖(位置见下图)是以色列的第二大内陆湖,四周为山岭及台地,海岸地势多陡峭。湖水水面低于地中海海面约213 m,水清而味甜,盛产鱼类。水面常平静无波,但时有狂风巨浪。水源自北端流入,再向南端流出注入约旦河,上游是上约旦河,其注入的水量尚不足流出水量的一半,但该湖在较长的历史时间里水量是比较稳定的。近年来,湖区周边的开发导致水量减少,有时达到危险的低水平。
(1)比较加利利湖与死海水文特征的差异。
(2)分析加利利湖的主要补给类型。
(3)简述加利利湖水量减少对湖泊及周边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
【答案】(1)加利利湖有河流流出,是淡水湖,水量年际变化较小;死海没有河流流出,湖水盐度高,水量年际变化较大。
(2)约旦河自北向南流经该湖,河水补给较多;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雨水补给较多;处于板块张裂边界,断层发育,有地下泉水补给。
(3)湖泊及周边地区气候变干,气温日较差变大,风沙灾害增多;该湖湖区渔业资源、沿湖生物资源减少;淡水资源减少,影响沿湖农业、工业及居民生活用水等。
【解析】(1)湖泊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水量多少、季节和年际变化、盐度高低等方面。根据图中加利利湖与死海的信息可知,加利利湖有河流流出,是淡水湖,水量年际变化较小;死海没有河流流出,湖水盐度高,水量年际变化较大。
(2)湖泊的主要补给类型包括河流补给、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等方面。结合图文材料信息可知,加利利湖靠近地中海,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冬季降水较多、雨水补给较多,约旦河自北向南流经该湖,河水补给较多,湖水水面低于地中海海面约213 m,断层发育,有地下泉水补给。
(3)湖泊水量减少对湖泊及周边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包括气温、降水、生物资源和水源等方面,再结合加利利湖水量减少具体分析。
考向四
1.判读方法
(1)读横轴,看时间与径流曲线的对应状况
横轴指示了径流变化对应的月份,从中可以看出,河流径流变化的时间分布特点。图中径流最高值出现在8月份,冬季的几个月份径流变化较小。
(2)读竖轴,看流量的数值大小
竖轴上标明的流量数值大小可以反映河流的流量大小。图中的最大流量在220 m3/s左右,说明该河流量较小。
(3)读曲线,看径流的变化特点
从径流曲线的高低起伏变化可以看出其丰水期和枯水期的长短分布状况。图中河流的丰水期从6月份持续到9月份。
(4)看组合,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
该河的径流变化基本上与气温的变化一致,且流量较小,说明该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较小。
2.主要应用(从流量过程曲线图中分析河流补给)
(1)洪水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
(2)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
(3)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4)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5)曲线变化和缓,多系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
下图是欧洲四条河流年相对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四条河流依次位于
A.欧洲北部、欧洲东部、欧洲南部、欧洲西部
B.欧洲西部、阿尔卑斯山地区、欧洲南部、欧洲东部
C.欧洲东部、欧洲北部、欧洲西部、阿尔卑斯山地区
D.欧洲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欧洲东部、欧洲南部
2.图中河流流量变化受气温影响显著的是
A.
3.关于四条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C.河流水位年际变化小
【答案】1.B
【解析】1.河流全年流量变化不大,说明其所在区域降水稳定,故河流应该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位于欧洲西部的可能性最大;河流特征为夏季流量突然增大,阿尔卑斯山区由于海拔高,降水不多,所以径流总量全年比较小,但是由于阿尔卑斯山山顶有积雪,夏季融化,故该区域河流流量会突然增大;河流冬季流量大,夏季流量小,符合地中海气候特点,应该分布在欧洲南部;河流春季流量大,其他季节流量都比较小且稳定,说明该地全年降水较少,冬季积雪在春季融化,春季流量增大,可能位于欧洲东部。故选B。
2.结合上题分析可知C选项正确。
3.河流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因此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地中海气候区年降水量变化较小,因而河流水位年际变化小且无结冰期;欧洲东部位于西风背风坡,降水少,且水流湍急与地势落差有关,因此D项无法判断。故选C。
考向五
一、定义:潜水位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二、判读
1.读数值大小,判断潜水埋藏深度、地势高低、河水流向
潜水埋藏深度=地面海拔高度-潜水海拔高度
2.读凹凸方向,判断潜水流向、潜水与河流的补给关系
(1)潜水的流向总是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
(2)潜水与河流的补给关系看潜水的流向,通过作垂线来确定。
3.读疏密状况,判断潜水的流速
等潜水位线越密集的地方,潜水面坡度越陡,潜水流速越快;
等潜水位线越稀疏的地方,潜水面坡度越缓,潜水流速越慢。
4.读闭合状况,判断人类对潜水的影响
(1)中心潜水位低,地下水开采过度。
(2)中心潜水位高,降水多或大水漫灌。
5.水井和排水沟位置的选择
(1)水井位置应选在地下水埋藏较浅的地点。
(2)水井位置应选在潜水汇集区。
(3)水井位置应选在潜水汇水面积较大的地点。
(4)一般沿等潜水位线布置水井和排水沟。
(5)建设排水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将地下多余的潜水尽快排出,在潜水等水位线图上,一般布局在数值较小的一侧。在排水沟走向的选择上,为增加排水面积,排水沟一般沿与等潜水位线平行的方向伸展。
利用潜水等水位线合理布置水井和排水沟。为了能最大限度地使潜水流入水井和排水沟,一般应沿等潜水位线布置水井和排水沟。如下图,显然,1、3布置水井是合理的,1、2取水有冲突,是不合理的;同理,排水沟5是合理的,4不合理。
下图是我国东南地区某地1月份等潜水位线和等高线图(单位:m)。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地下水流速最大点和流向分别是
A.甲
2.下列有关图中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A.若在乙点打井,井深3米可见地下水
C.冬季丁点地下水补给河流,终年有地表水
【答案】1.A
【解析】1.地下水在重力作用下,由高处向低处流动,且方向与等潜水位线垂直,等潜水位线越密集,地下水流速越快。所以甲流速最快,流向正南方向。故选A。
2.读图可知,乙点海拔为120米,其潜水位为115米,如果打井,井深至少5米才可发现地下水;该地区为季风气候区,冬季降水少,但由于河谷地区地下水潜水位比地表海拔高,如丁点,河流受到地下水补给,河谷终年有地表水。故选C。
20世纪90年代以前,第聂伯河夏、秋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24%,冬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15%。20世纪90年代以后,该河夏、秋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32%,冬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30%,但总径流量变化较小。下图为第聂伯河部分流域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第聂伯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A.冰川融水补给
2.20世纪90年代以后,第聂伯河径流量的季节分配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流域降水量增加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9届6月高三高考模拟)径流深为径流总量和流域面积之比,径流深又分为地表径流深和地下径流深。下图示意我国西南地区某小流域多年平均月降水量与径流深,该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
3.该流域
A.3、4
C.4、5
4.若不考虑人类因素,下列有关该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流域水资源总量减少
5.地下水矿化度是指单位体积地下水中可溶性盐类的质量,浅层地下水矿化度与农业生产和植被状态等方面密切相关。调查发现,当地秋季地下水矿化度最低,水质最好。有关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植被生长旺盛,消耗土壤矿物质最多B.秋季降水量大,雨水淋溶作用较强
C.作物大多已成熟,化学肥料使用量少D.河流径流较大,流水溶蚀作用较强
麦盖提县位于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部地区,气候极度干旱,年平均降水量为42.3毫米,平均蒸发量2 349毫米。在麦盖提分布着美丽的沙漠千岛湖——刀郎千岛湖。该沙漠千岛湖即使在流经的叶尔羌河及周边湿地干涸、盐碱化的情况下也同样波光粼粼。湖中布满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岛屿,土质黏稠,水域面积广阔,水草茂盛。据此,完成6—7题。
6.沙漠千岛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叶尔羌河河水补给
7.沙漠千岛湖地区土质黏稠对水量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A.提供养分,供给植被生长B.阻隔湖水下渗
C.黏稠土壤吸水性强,减少水分蒸发D.黏稠土壤阻滞水体流动,减缓地表径流
某中学生进行植被对水循环影响的试验。设计如下:准备两块搓衣板,如图放置在盆中,其中一块铺上毛巾,分别从上面淋上相等数量的水,并观察实验结果。回答8—9题。
8.两块搓衣板淋水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无毛巾:水流量较大
9.如果铺有毛巾的搓衣板模拟的是植被恢复后的山地,则该山地降水量增加
10.某季节“泾浊渭清”,泾河的含沙量远大于渭河,该季节应是每年的A.春季
11.据图文材料判断下列不是认为“泾清渭浊”的依据是
A.泾河流水作用强,河道下切到黄土下的基岩B.泾河主要流经地区地表植被覆盖条件较好
C.泾河的泥沙只集中在雨季和汛期D.渭河径流量比泾河大,泥沙含量大
12.“泾清渭浊”演变成“泾渭变迁,清浊难辨”的结论依据是
A.泾河流域植被恢复,流域内降水增加
C.泾河上游河道附近不合理开发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美国波特兰市的数条街道按照“低影响开发”理念和技术,将人行道和街道侧石间的空间利用起来,建设了若干个连续的侧石扩展池,并在池中种植植物,形成一条特殊的“绿色街道”。下图左图示意侧石扩展池的结构和雨水流向,右图示意绿色街道景观,据此完成13—14题。
13.在侧石扩展池内设计小型拦水坝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增加雨水的A.储水量
14.“绿色街道”最适合建设在城市的A.中心商务区
(湖南省2019年5月百万大联考)读黄河某河段流域内潜水(是指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平的地下水)等水位线(单位:m)分布图。完成15—17题。
15.图中潜水流速空间变化的总体特点是
A.西南快,东北慢
16.东营市附近地区地下水的大致流向是A.东北流向西南
17.图示黄河段初春季节A.含沙量最大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呼伦湖位于呼伦贝尔草原的中部,水位主要受湖水蒸发和水源补给影响,唯一的外泄通道是达兰鄂罗木河(下图中D处河段)。达兰鄂罗木河连接呼伦湖和额尔古纳河,河水有时北流,有时南流。近年来达兰鄂罗木河出现断流。
(1)说明导致达兰鄂罗木河流向变化的原因。
(2)推测达兰鄂罗木河断流的原因。
(3)简述达兰鄂罗木河断流对呼伦湖产生的影响。
(2019年江苏卷)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图5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
A.10~15千米
2.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地下水位上升
A.
(2019年海南卷)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4月存在春汛,但伏汛不明显。据此完成3—4题。
3.锡林河春汛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A.地下水
4.锡林河伏汛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夏季
A.冻土融化,下渗量大
(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5—7题。
降水序号 |
降水历时(天) |
降水量/mm |
汾川河洪峰情况 |
1 |
2 |
53.0 |
无明显洪峰 |
2 |
4 |
80.3 |
无明显洪峰 |
3 |
5 |
100.1 |
无明显洪峰 |
4 |
2 |
73.2 |
无明显洪峰 |
5 |
2 |
90.7 |
洪峰流量346m3/s |
6 |
2 |
54.4 |
洪峰流量1750m3/s |
5.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A.减小降水变率
6.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历时长
A.
7.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A.河床
(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下题。
8.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湖面蒸发弱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9—11题。
9.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2
000毫米
10.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A.坡面
11.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湖盆蒸发量增多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12—14题。
12.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A.递减
13.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水体营养盐
14.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下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15—17题。
15.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A.1—3月
16.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A.径流量增大
17.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