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15水循环1

分类: 地理学法指导 |
考点15
考点热度
(1)水体的类型
![[转载]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15水循环 [转载]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15水循环](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2)关系:从水的运动和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2.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及特点
类型 |
主要环节 |
特点 |
例证 |
海上内 循环 |
A蒸发→B降水 |
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热量输送有重要意义 |
海洋上的狂风暴雨 |
海陆间 循环 |
最重要的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
长江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地表径流输送,夏季风参与了水汽输送 |
|
陆地内 循环 |
循环水量少,但对 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
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 |
(2)的意义
![[转载]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15水循环 [转载]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15水循环](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图文拓展】
1.城市地面硬化对水循环的影响
城市地面硬化后,地表水渗不到地下补充地下水,地下水也不能被蒸发上来,对自然界水循环影响很大。
2.陆地水体的补给
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水等类型,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上所示。例如河流枯水期时,湖水补给河水,如下图1所示;河流汛期时,河水补给湖水,如下图2所示。
考向一
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
3.影响降水的因素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影响因素 |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
年降水量 |
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
流域面积 (支流数量) |
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 |
植被 |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
地质条件 (土壤质地) |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 |
蒸发 |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 |
人类活动 |
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
5.影响下渗的因素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流众多,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
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改变 地表径流 |
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
影响 地下径流 |
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渗流区的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透方向等 |
影响局部地区 大气降水 |
如人工降雨 |
影响蒸发 |
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
影响下渗 |
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增加下渗;城市路面硬化,可减少下渗 |
[技法点拨]
(1)三江平原沼泽地的形成
(2)内流河断流的成因
7.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
人类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2)影响地下径流
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流方向等。
(3)影响局部地区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
(4)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5)影响下渗
城市地面的硬化、植被的破坏、植树造林等措施都会影响地表水的下渗。
泾惠渠灌区是一个从泾河自流引水的大型灌区(引水主要用于农作物灌溉),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是我国典型的梁井结合多水源灌区。读泾惠渠灌区水循环系统示意图,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泾惠渠灌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只参与陆地内循环
2.泾惠渠灌区引河流水灌溉A.不能改变大气降水的天然分配
C.增加了灌区原有的水循环强度
3.有人建议泾惠渠灌区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减少高耗水作物的种植,从而达到节省灌区用水的目的。这种做法将使灌区A.作物蒸腾水量减少
【答案】1.C
【解析】1.灌区地下水与河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泾河为外流河,据此可判断灌区内的水还参与海陆间循环;灌区的水循环可以促进灌区水分和热量平衡;灌区水循环过程中流水不断侵蚀、搬运和堆积,使地表总体趋于平坦。
2.泾惠渠灌区通过引水工程使河流水进入灌区,改变了大气降水的天然分配;灌区引河水灌溉,补给地下水,使干旱时地下水水位不至于下降太多,减小了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幅度;水量增加加大了灌区原有的水循环强度;泾惠渠灌区的地理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灌区水循环类型依旧包括海陆间循环与陆地内循环。
3.高耗水作物的减少使灌区作物蒸腾水量减少;灌区大气降水量主要与大气环流有关;减少高耗水作物的种植,会使灌区引水量减少,下渗水量减少,地下水水量减少;减少高耗水作物的种植会使灌区用水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减少。
考向二
1.我国某河流的补给类型及流量变化示意图
2.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和地质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
补给类型 |
补给季节 |
主要影响因素 |
我国主要 分布地区 |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
雨水补给 (最主要的类型) |
多雨 季节 |
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
普遍,尤其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
|
季节性 积雪融水补给 (单向补给) |
春季 |
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 |
东北地区 |
|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单向补给) |
主要 在夏季 |
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 |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
|
湖泊水补给 |
全年 |
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
普遍 |
|
地下水补给 |
全年 |
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
普遍 |
【特别提醒】
3.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
一条河流往往有多种补给形式,判断其最主要的补给形式主要是分析径流量的变化特点。
(1)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雨水补给
气候区 |
补给时间 |
径流特点 |
热带雨林气候区、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
全年(年雨) |
流量大,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 |
季风气候区 |
当地夏季(夏雨) |
夏汛,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
热带草原气候区 |
当地夏季(湿季) |
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
地中海气候区 |
当地冬季(冬雨) |
冬汛,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
(2)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冰雪或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回升——春汛——河流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小,季节变化较大。
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气温最高——夏汛(冬季气温在0
(3)河流流量稳定——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
湖泊水补给:对湖泊以下河段起调节作用,延缓并削减洪峰。
地下水补给: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与河流有互补作用。
读长江全年补给水源示意图,回答1—2题。
1.读图判断长江补给水源
A.a是雨水补给,b是冰雪融水补给
C.a是雨水补给,b是地下水补给
2.图中显示冬季b类型补给很少,其原因是
A.雨季结束,降水较少
C.地下水位较低,无法补给河流
【答案】1.A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a类型补给量最大,为雨水补给;b类型冬季补给很少,为冰雪融水补给;c类型补给终年稳定,为地下水补给。故选A。
2.b类型冬季补给很少,为冰雪融水补给,主要原因是冬季气温低,冰雪不会融化。故选B。
考向三
河流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描述(或比较)河流的水文特征或水系特征;二是分析某条河流水文特征的成因(侧重于气候因素)或水系特征与地形的关系。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定要区分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然后再针对具体水文(水系)特征进行描述。
角度一
角度二
1.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根据上述关系图,可总结出下表内容:
水文特 征要素 |
描述特征 |
影响因素 |
流量 |
流量大或小 |
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依据降水量的多少判断; 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
水位 |
水位变化大或小,何季节为汛期 |
决定于河流的补给类型。分布在湿润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分布在干旱地区,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变化决定 |
流速 |
流速快或慢 |
决定于河道地势落差状况 |
含沙量 |
含沙量 大或小 |
决定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坡度、 地面物质结构及降水集中程度(暴雨发生频率) |
结冰期 |
有或无, 长或短 |
无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 有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 |
凌汛 |
有或无 |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有结冰期; 发生在低纬流向高纬河段 |
2.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破坏植被: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含沙量增加。
植树种草: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缓慢;含沙量减少。
硬化城市路面:增加地表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铺设渗水砖: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位平缓。
修建水库:对径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平稳;减少水库以下河段河流含沙量。
围湖造田: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
3.河流水系、水文特征的应用分析
(1)根据河流的水系特征判断地形
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地势的高低:河水从高处向低处流。例如,在图a中,根据河流的干流与支流之间成锐角的方向可以判断出,河流的流向是由北向南,进而可以判断出该地区的地势是北高南低。
根据水系特征可判断地形类型:向心状水系,地形为盆地(如图b);辐射状水系,地形为山地(如图c);若河流平行排列如图a所示,则地形特征为山河相间分布。
根据河床宽度判断地形:若河流河床较宽,则说明该河流经平原地区,一般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流比较弯曲。
(2)根据河流的水文特征判断地理环境特征
含沙量大,说明上游植被覆盖率不高,水土流失严重,如黄河。
若河流有结冰现象,说明最冷月平均气温<0
若河流出现两次汛期,一次是春汛,另一次是夏汛,说明该河流春季受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可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