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15水循环1

(2020-03-27 10:40:47)
分类: 地理学法指导

考点15  水循环

考点热度   

[转载]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15水循环

1.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体的类型

[转载]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15水循环

2关系:从水的运动和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2.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及特点

[转载]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15水循环

类型

主要环节

特点

例证

海上内

循环

A蒸发→B降水

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热量输送有重要意义

海洋上的狂风暴雨

海陆间

循环

[转载]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15水循环

最重要的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长江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地表径流输送,夏季风参与了水汽输送

陆地内

循环

[转载]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15水循环

循环水量,但对

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

2的意义水循环

[转载]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15水循环

【图文拓展】

1.城市地面硬化对水循环的影响

[转载]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15水循环

城市地面硬化后,地表水渗不到地下补充地下水,地下水也不能被蒸发上来,对自然界水循环影响很大。

2.陆地水体的补给

[转载]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15水循环

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水等类型,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上所示。例如河流枯水期时,湖水补给河水,如下图1所示;河流汛期时,河水补给湖水,如下图2所示。

[转载]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15水循环
[转载]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15水循环

考向一  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因素

1.影响蒸发的因素

[转载]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15水循环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

[转载]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15水循环

3.影响降水的因素


[转载]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15水循环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年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流域面积

(支流数量)

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

植被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地质条件

(土壤质地)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

蒸发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

人类活动

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5.影响下渗的因素

[转载]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15水循环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流众多,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

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改变

地表径流

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影响

地下径流

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渗流区的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透方向等

影响局部地区

大气降水

如人工降雨

影响蒸发

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影响下渗

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增加下渗;城市路面硬化,可减少下渗

[技法点拨] 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相关地理问题

1)三江平原沼泽地的形成

[转载]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15水循环

2)内流河断流的成因

[转载]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15水循环

7.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

人类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2)影响地下径流

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流方向等。

3)影响局部地区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

4)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5)影响下渗

城市地面的硬化、植被的破坏、植树造林等措施都会影响地表水的下渗。

[转载]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15水循环

泾惠渠灌区是一个从泾河自流引水的大型灌区(引水主要用于农作物灌溉),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是我国典型的梁井结合多水源灌区。读泾惠渠灌区水循环系统示意图,回答1—3题。 

[转载]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15水循环

1.下列关于泾惠渠灌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只参与陆地内循环 只参与海陆间循环可促进灌区水分和热量平衡 使灌区地表总体趋于平坦A B C D

2.泾惠渠灌区引河流水灌溉A.不能改变大气降水的天然分配 B.加大了灌区地下水水位变化幅度

C.增加了灌区原有的水循环强度 D.改变了灌区水循环的类型

3.有人建议泾惠渠灌区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减少高耗水作物的种植,从而达到节省灌区用水的目的。这种做法将使灌区A.作物蒸腾水量减少 B.大气降水量增加C.地下水水量增加 D.地表径流量增加

【答案】1C  2C  3A

【解析】1.灌区地下水与河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泾河为外流河,据此可判断灌区内的水还参与海陆间循环;灌区的水循环可以促进灌区水分和热量平衡;灌区水循环过程中流水不断侵蚀、搬运和堆积,使地表总体趋于平坦。

2.泾惠渠灌区通过引水工程使河流水进入灌区,改变了大气降水的天然分配;灌区引河水灌溉,补给地下水,使干旱时地下水水位不至于下降太多,减小了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幅度;水量增加加大了灌区原有的水循环强度;泾惠渠灌区的地理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灌区水循环类型依旧包括海陆间循环与陆地内循环。

3.高耗水作物的减少使灌区作物蒸腾水量减少;灌区大气降水量主要与大气环流有关;减少高耗水作物的种植,会使灌区引水量减少,下渗水量减少,地下水水量减少;减少高耗水作物的种植会使灌区用水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减少。

考向二  河流的补给类型

1我国某河流的补给类型及流量变化示意图

[转载]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15水循环

2.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和地质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

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

分布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雨水补给

(最主要的类型)

多雨

季节

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普遍,尤其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转载]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15水循环

季节性

积雪融水补给

(单向补给)

春季

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

东北地区

[转载]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15水循环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单向补给)

主要

在夏季

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转载]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15水循环

湖泊水补给

全年

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

[转载]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15水循环

地下水补给

全年

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

【特别提醒】  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雨水)。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并不是所有河段都与地下水互补,如黄河下游河床高于地下水位,地下水无法补给河水。

3.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

一条河流往往有多种补给形式,判断其最主要的补给形式主要是分析径流量的变化特点。

1)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雨水补给

气候区

补给时间

径流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区、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全年(年雨)

流量大,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

季风气候区

当地夏季(夏雨)

夏汛,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热带草原气候区

当地夏季(湿季)

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地中海气候区

当地冬季(冬雨)

冬汛,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2)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冰雪或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回升——春汛——河流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小,季节变化较大。

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气温最高——夏汛(冬季气温在以下,河流出现断流)——河流径流量小,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小,季节变化较大。

3)河流流量稳定——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

湖泊水补给:对湖泊以下河段起调节作用,延缓并削减洪峰。

地下水补给: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与河流有互补作用。


[转载]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15水循环

读长江全年补给水源示意图,回答1—2题。

[转载]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15水循环

1.读图判断长江补给水源

Aa是雨水补给,b是冰雪融水补给 Ba是地下水补给,c是冰雪融水补给

Ca是雨水补给,b是地下水补给 Da是冰雪融水补给,c是地下水补给

2.图中显示冬季b类型补给很少,其原因是

A.雨季结束,降水较少 B.气温较低,冰雪不会融化

C.地下水位较低,无法补给河流 D.农业灌溉减少,下渗减少

【答案】1A  2B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a类型补给量最大,为雨水补给b类型冬季补给很少,为冰雪融水补给c类型补给终年稳定,为地下水补给。故选A

2b类型冬季补给很少,为冰雪融水补给,主要原因是冬季气温低,冰雪不会融化故选B

考向三  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河流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描述(或比较)河流的水文特征或水系特征;二是分析某条河流水文特征的成因(侧重于气候因素)或水系特征与地形的关系。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定要区分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然后再针对具体水文(水系)特征进行描述。

角度一  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描述,其答题思路为:

[转载]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15水循环


角度二  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成因分析,其答题思路为:

[转载]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15水循环

1.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转载]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15水循环

根据上述关系图,可总结出下表内容:

水文特

征要素

描述特征

影响因素

流量

流量大或小

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依据降水量的多少判断;

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水位

水位变化大或小,何季节为汛期

决定于河流的补给类型。分布在湿润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分布在干旱地区,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变化决定

流速

流速快或慢

决定于河道地势落差状况

含沙量

含沙量

大或小

决定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坡度、

地面物质结构及降水集中程度(暴雨发生频率)

结冰期

有或无,

长或短

无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

有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

凌汛

有或无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有结冰期;

发生在低纬流向高纬河段

2.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破坏植被: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含沙量增加。

植树种草: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缓慢;含沙量减少。

硬化城市路面:增加地表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铺设渗水砖: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位平缓。

修建水库:对径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平稳;减少水库以下河段河流含沙量。

围湖造田: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

3.河流水系、水文特征的应用分析

1)根据河流的水系特征判断地形


[转载]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15水循环

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地势的高低:河水从高处向低处流。例如,在图a中,根据河流的干流与支流之间成锐角的方向可以判断出,河流的流向是由北向南,进而可以判断出该地区的地势是北高南低。

根据水系特征可判断地形类型:向心状水系,地形为盆地(如图b);辐射状水系,地形为山地(如图c);若河流平行排列如图a所示,则地形特征为山河相间分布。

根据河床宽度判断地形:若河流河床较宽,则说明该河流经平原地区,一般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流比较弯曲。

2)根据河流的水文特征判断地理环境特征

含沙量大,说明上游植被覆盖率不高,水土流失严重,如黄河。

若河流有结冰现象,说明最冷月平均气温<0 ,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若河流出现两次汛期,一次是春汛,另一次是夏汛,说明该河流春季受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可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等地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