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考点8大气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2

分类: 地理教法交流 |
[2019河北邯郸一模]0
18与冬季相比,天山山区夏季0
191970~1990年,天山山区夏季平均气温约( )
A.上升了0.33
答案:18.B 19.A 解析:第18题,本题考查气温随高度的变化。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因此,对流层大气垂直温度的变化规律是“海拔每升高100
m,气温下降0.6
[2019江西六校联考]近年日光温室鲜切花产业发展较快,但反季节栽培郁金香、百合等鲜切花生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下图为冬季我国某地日光温室晴天、雨天、多云、雪天四种天气条件下,室内外温度的日变化。读图,回答20~22题。
20该日光温室可能位于( )A.江苏
21图中所示的四幅图,分别对应的天气为( )
A.晴天 多云 雨天 雪天B.多云 雨天 雪天 晴天
C.雪天 晴天 多云 雨天D.雨天 雪天 晴天 多云
22研究表明( )
A.温度条件直接影响温室郁金香的质量和花期B.晴天和雨天温室外温度下降幅度较温室内小
C.雪天融雪过程释放热量,导致室外温度不断下降D.同一天气条件下,靠近地表处地温变化幅度较大
答案:20.A 21.A 22.D 解析:第20题,根据图中冬季四种天气的温度值可知,该处最有可能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带,故A项正确;图示季节是冬季,福建和海南分别位于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冬季气温偏高,一般不会出现-8
[2019山东烟台一模]太阳辐射强度受纬度、大气透明度、地形地势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图示意我国某地某日的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读图,回答23~25题。
23该地可能位于( )A.阴山山区
24当天的日期和天气状况可能是( )
A.2月1日、晴天
25当地日落时刻的太阳辐射强度,理论和实测数值均大于日出,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答案:23.D 24.C 25.A 解析:第23题,本题考查太阳辐射的应用。各地太阳辐射强度在地方时12时最强,该地在北京时间14时太阳辐射最强,根据“地方时差2小时,经度差30°”计算得出,该地经度是90°E,可能位于天山山区,D项正确。第24题,本题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该日的太阳辐射实际数值小于理论数值,可能是云层削弱了太阳辐射,天气状况可能是多云,A、B项错误;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计算,当天的昼长约11.5小时,接近昼夜平分,说明接近二分日,日期可能是9月14日,C项正确,D项错误。第25题,本题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当地日落时刻的太阳辐射强度理论和实测数值均大于日出,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地形,A项正确;同一地区的同一日期,土壤、气候、纬度不变,不是日出、日落时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B、C、D项错误。
[2019北京四中一模]地冰花也称“霜柱”,它从泥土慢慢长出来,顶部总会带点泥土。地冰花向上伸长,形成的枝条有粗有细,像金针菇一样,十分喜人。读图,回答26~28题。
26产生地冰花的土壤( )A.土质疏松,孔隙一定要大B.土质松散,含水量较大
C.温度高,水汽含量少D.温度低,水汽含量少
27最有利于形成地冰花的天气条件是( )
A.持续低温降水
28地冰花最有可能分布在( )A.闽南地区
答案:26.B 27.D 28.A 解析:第26题,本题考查地冰花形成的土壤条件。地冰花是从泥土慢慢长出来,产生地冰花的土壤土质松散,地冰花是气温0
[2019湖南怀化质检]影响风力大小的主要直接因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而水平气压梯度力是由地表热量分布不均造成的。下图为浙江某沿海气象观测站在8月中某两天测定的风力大小统计图。读图,回答29~31题。
29关于该气象站M、N两日的判断,合理的是( )
A.M日正午气温相比更低B.M日次日为晴天C.N日正午气温相比更高D.N日次日风和日丽
30乙时刻大约是( )A.6:00
31N曲线丁时刻该地风向最可能为( )A.东南风
答案:29.B 30.B 31.C 解析:第29题,本题主要考查沿海地区风的类型及风力大小的原因。图中N曲线丁时刻风力接近10级,不可能是海陆风,由材料可知,此时为北半球8月,该气象站位于浙江沿海,最可能是台风,次日受台风影响,不可能风和日丽,D项错误;M曲线表示的是海陆风,午后2时陆地气温最高,海洋和陆地温差最大,风力最大,乙时刻为14时,M曲线乙时该风力比N曲线大,说明M日正午气温较N日气温高,A、C项错误;M日夜间风力也较大,夜间气温较低,大气逆辐射作用弱,次日可能为晴天,B项正确。第30题,本题主要考查风力强弱的时间分布。由上题可知,白天陆地升温快,14:00左右陆地气温达到最大,海陆温差达最大,海陆风风力达最强,则图中乙时刻为14:00左右,故选B项。第31题,本题考查风向判读。N曲线丁时刻该地风力接近10级,这不可能是海陆风,又因是浙江某沿海气象观测站在8月测得,所以最可能为台风,该市风力由小变大,台风从海上来,此时该市位于台风的西侧,吹西北风,选C项。
[2019贵州遵义航天高级中学月考]下图为我国某地局部降水(雪)分布图。读图,回答32~33题。
32导致图中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33下列对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有( )甲地中雨,乙地中雪 甲地小雪,乙地小雨 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 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
A.
答案:32.A 33.B 解析:第32题,根据经纬度可以判定甲为四川盆地、乙为巫山,地形的变化导致气温的变化,进而影响降雨(雪)的分布。甲地位于四川盆地,地势低,气温高,使得降雨(雪)偏北;乙地附近为巫山,地势高,气温低,使得降雪偏南。第33题,甲地位于四川盆地,海拔较低,气温较高,所以降雨,而乙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所以降雪;风向可以根据等压线的数值变化规律确定,故正确,选B项。
34[2019攀枝花市12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在炎热的夏季,太阳高挂,不需要空调同样取得了纳凉的效果。
材料二 图1为四川某山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民居坐北朝南,房前一般为水泥或石子院坝,屋后种植林木;图2为该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图1
图2
(1)民居屋前铺设石子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请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加以解释。
(2)冬季,白天人们紧闭屋后窗户,开启前门。从气候角度分析此举的目的。
(3)从采光条件分析,该民居建为“坐北朝南”的原因。
答案:(1)石子地面增温较快,林木增温较慢,(房前石子地面房后林木)增强了房前房后的温差,从而增强了房前房后的水平气压梯度力。(2)(冬季)紧闭屋后窗户,可以阻挡北方冷空气,同时切断穿堂风;开启前门,利于屋内与院坝之间保持对流,从而保持室内温度,同时使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疾病发生。(3)四川大多位于北半球中纬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全年正午时太阳位于其正南,大门朝南(“坐北朝南”)的设计,利于获得较多的光照。
解析:第(1)题,石子地面比热容小,升温快;林地比热容大,升温慢,不同地表使屋前屋后的温差增大,加强了屋前屋后的气压差,加大了空气流动。第(2)题,四川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北季风,紧闭屋后窗户,可以阻挡北方冷空气,同时切断穿堂风;开启前门,利于屋内与院坝之间保持对流,从而保持室内温度,同时使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疾病发生。第(3)题,从采光角度分析,四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全年正午太阳位于其正南,“坐北朝南”的设计,利于获得较多的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