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考点17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2

分类: 地理教法交流 |
[2019四川内江一模]日记一则:3月21日上午,我们地学小组一直沿着条带状分布、稀疏干枯的森林考察,沿途地形开阔,地势起伏较小。到达目的地后,GPS屏幕上显示的纬度为40°N,北京时间14时08分。我来到“最大一颗枯树”的北侧,树顶的影子刚好落在脚前,沙拉木同学测出树影的长度约12.6米……据此回答25~26题。
25“最大一颗枯树”高约( )A.8.8米
26稀疏干枯的森林植被属于( )A.热带雨林
27考察地的森林呈条带状分布,主要是其受控于( )
A.降水量分布
答案:25.D 26.C 27.B 解析:第25题,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40°N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是50°,(当正午太阳高度是45°时,树高和树影长相等,)此时树高应略大于影长。树影长约12.6米,结合选项,“最大一颗枯树”高约15米,D项正确。A、B、C项错误。第26题,40°N位于温带地区,该地稀疏干枯的森林植被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C项正确。热带雨林属于热带地区植被,常绿阔叶林属于亚热带植被,A、B项错误。针叶林属于亚寒带植被,D项错误。第27题,森林耗水量大,该地植被为稀疏干枯的森林,说明降水少,水资源不足。考察地的森林呈条带状分布,属于非地带性规律,可能是河流沿岸等地下水充足地区形成了森林,主要是受控于地下水分布,B项正确。降水量分布属于经度地带性规律,地势的高低属于垂直地带性规律,气温的分布属于纬度地带性规律,A、C、D项错误。
[2019湖北宜昌检测]下图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某地理事物的界线。读图,回答28~30题。
28若图中虚线表示我国某山地的自然带的界线,其中X表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则该山地可能是( )
A.阴山
29下列选项中最能正确示意X地理事物分布的是( )
![[转载]2020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考点17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解析】 [转载]2020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考点17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解析】](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2020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考点17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解析】 [转载]2020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考点17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解析】](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2020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考点17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解析】 [转载]2020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考点17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解析】](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2020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考点17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解析】 [转载]2020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考点17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解析】](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A B C D
30若XY表示不同的岩层,其中X岩层比Y岩层老,则该地的构造地貌是( )
A.背斜谷
答案:28.C 29.B 30.D 解析:第28题,X位于海拔1 000米左右,表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阴山和天山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海拔1 000米处最可能为草原或荒漠,排除A、B项;南岭地处我国东南地区,降水丰富,海拔1 000米处最可能是常绿阔叶林,排除D项;秦岭为我国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也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界线,海拔1 000米左右最有可能分布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项正确。第29题,该山X地理事物在东西坡分布大部分在1 000米以上,东坡海拔在1 000~2 000米,排除C、D项。南坡X地理事物分布海拔位于1 000米以上,最高达到3 000米,排除A项。B项正确。第30题,由图示等高线分布来看,中高周低为山;X岩层比Y岩层老,表明此地岩层是两翼老中间新,该地是向斜构造。所以该地的构造地貌是向斜山,D项正确。
[2019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高三强化提升考试(六)文综地理试题]在周围山坡环绕的山谷或盆地中,周围山坡上的冷空气向谷底注泻,并在谷底沉积继续辐射冷却,形成所谓“冷湖”。而在坡地上,气温相对较高,形成所谓“暖带”。下图是我国某山地1月份不同坡向极端最低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随高度变化示意图(图中、为极端和平均最低气温)。读图,回答31~32题。
![[转载]2020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考点17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解析】 [转载]2020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考点17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解析】](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某山地不同坡向1月份最低温随高度的变化31该山可能是( )
A.贺兰山
32关于该山地“冷湖”和“暖带”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山地“暖带”中农作物生长周期变长,霜害较轻
B.该山地西北坡,1月份在300 m附近高度出现“暖带”
C.该山地西北坡近地面附近地区全年会出现“冷湖”现象
D.该山地在“冷湖”现象出现地区向上气温是递增的
答案:31.C 32.B 解析:第3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山地山麓地带1月份平均气温在0
[2019山西晋城一模]NDVI指数可指示植被覆盖率,数值越高,植被覆盖率越高,数值低于0.1,则地表几乎无植被。下图示意某山地NDVI指数时空变化。读图,回答33~35题。
33该山地位于( )
A.北半球低纬地区
34该山地高植被区(NDVI指数为0.7~0.9)的植被类型是( )
A.热带季雨林和常绿阔叶林B.热带季雨林和高山草甸
C.落叶阔叶林和高山冷杉林D.常绿阔叶林和高山灌丛
35据调查,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该山脉高海拔地区NDVI指数增加,其主导因素是( )
A.土壤水分增多
答案:33.A 34.A 35.A 解析:第33题,本题考查植被分布曲线的判读。由图可知,该山地NDVI指数在3~9月持续增加,说明3~9月为该半球夏半年,该山地应位于北半球且生长季较长;由于该山地在5 000 m以下都有植被覆盖,说明植被分布的海拔较高,因此,该山地所处纬度较低,A项正确。第34题,本题考查植被分布曲线的判读。由图可知,NDVI指数为0.7~0.9的地区大约在山麓地带以及1 800~2 700 m海拔处。由于该山地纬度较低,所以山麓植被不可能是落叶阔叶林,1 800~2 700 m的海拔较低,不会形成高山气候,也就不会出现高山灌丛、高山草甸和高山冷杉林;该山地位于低纬,山麓地带自然植被最可能为热带雨林或季雨林,1 800~2 700 m可能为常绿阔叶林,故A项正确。第35题,本题考查植被分布曲线的判读。由题意可知,由于全球变暖,高海拔地区积雪融化,土壤水分含量增加,NDVI指数增加;低海拔地区由于气温升高,蒸发量加大,土壤水分减少,NDVI指数减少,故A项正确。
[2019湖南长沙模考]下图为各地赏枫最佳时间和10月下旬统计的赏枫景区网络关注指数图。读图,回答36~37题
36各地开始赏枫时间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三地渐晚,地形B.地早于地,海陆位置
C.三地渐晚,地势D.南方各地晚于北方,纬度位置
37北京香山网络关注指数高于其他景区,主要因为( )
A.市场距离B.邻近经济发达区C.知名度最高D.树种最丰富
答案:36.C 37.C 解析:第36题,据图分析可知,六地赏枫开始时间由早到晚依次是且地(川西南)位于南方,A、B、D项错误。三地纬度大致相同,地势越高,气温越低,开始赏枫的时间越早。故C项正确。第37题,北京香山网络关注指数高于其他景区主要是由于知名度高,文化底蕴深厚,C项正确。网络关注指数与市场距离近、邻近经济发达区等要素无关,赏枫主要是针对枫树而言的,与其他树种关系不大。故A、B、D项错误。
![[转载]2020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考点17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解析】 [转载]2020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考点17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解析】](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2019湖北武汉调研]初雪是指入冬后下的第一场雪。下图为某年小雪(11月22或23日)前后我国初雪出现时间分布图。读图,回答38~40题。
38我国东部地区初雪出现时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39新疆南部(南疆)初雪出现时间比新疆北部(北疆)晚的原因是( )南疆地区河流较少,蒸发量小,水汽缺乏 南疆地区纬度较低,冬季气温较高 天山阻挡寒冷气流进入南疆 天山北部为大西洋水汽的迎风坡,降雪较多A.
4011月20~23日的天气( )
A.有利于地小麦生长B.加大了地生产生活的用水压力
C.可缓解地的雾霾D.增加了地森林火灾的发生概率
答案:38.B 39.B 40.C 解析:第38题,本题考查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初雪出现时间差异的因素。从我国某年初雪出现时间分布图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初雪出现时间从北向南推迟,并且界线大体与纬线平行,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初雪出现时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故B项正确;地形对初雪的影响表现在初雪出现时间发生区域性变化,故A项错误;海陆位置对初雪出现时间的影响表现在从沿海向内陆的变化,故C项错误;洋流对我国东部地区初雪出现时间的影响表现在与海岸线方向一致的变化,故D项错误。第39题,本题考查南疆初雪出现时间比北疆晚的原因。南疆和北疆地区河流数量都较少,河流径流量都较小,但由于南疆地区纬度相对较低,气温相对较高,故南疆河流蒸发量较北疆大,所以错误、正确;天山北部为大西洋水汽的迎风坡,降雪较多,初雪出现时间较南疆(背风坡)早,正确;天山阻挡寒冷气流进入南疆,延迟了南疆的初雪时间,正确。故B项正确。第40题,本题考查季节性地理事象的判读。11月20~23日,为我国的小雪节气前后,我国北方已进入冬季,地冬小麦进入休眠季节,故A项错误;在冬季,地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量减小,用水压力会减轻,故B项错误;进入冬季,亚欧大陆气压升高,我国盛行西北风,且雪花有一定的吸附作用,有利于缓解地的雾霾,故C项正确;地位于云贵高原地区,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多冬雨,森林火灾发生概率减小,故D项错误。
[2019湖南省高三下学期六校联考试题(4月)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土壤有机碳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的气候条件、人类干扰强度等因素,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以及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从而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读我国伊犁河谷北部山地不同植被带0~10 cm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图,回答41~43题。
41图中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
A.随降水量减少而减少B.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
C.随山地海拔升高而增加D.随植被覆盖度升高而升高
42与荒漠草原区相比,该山地落叶阔叶林区( )
A.大气温度较低B.受人类活动干扰小C.地表风化作用强烈D.土壤肥力较低
43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草甸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趋势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植物生长快,消耗有机碳多B.降水增多,土壤有机碳被雨水冲刷流失
C.冬季放牧,草场畜牧超载导致植被破坏D.光照减弱,生物生产量减少,腐殖质减少
答案:41.C 42.C 43.A 解析:第4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横轴表示植被类型,可以判断出海拔,纵轴表示有机碳含量,图中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总体变化趋势是随山地海拔升高而增加,不能体现随植被覆盖度、随降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变化,所以C项正确。第42题,与荒漠草原区相比,该山地落叶阔叶林区有机碳含量高,土壤肥力较高,海拔较低,受人类活动干扰多,海拔较低,大气温度较高,风化壳的发育程度与温度、降水、植物生长量呈正相关,落叶阔叶林区的地表风化作用强烈,所以C项正确。第43题,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草甸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趋势明显,其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植物生长快,消耗有机碳多,该地光照、降水没有明显变化,高山地区作为夏季放牧的牧场,所以A项正确。
[2019山东部分中学一调]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和M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44~45题。
44关于该区域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A.该海域洋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B.M地7月受上升气流影响
C.该海域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D.M地1月受上升气流影响
45关于图中自然带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
A.M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M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影响图中垂直自然带在山脉两侧分布海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热量
D.影响自然带垂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答案:44.A 45.B 解析:第44题,本题以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和某地气候资料图为载体,考查区域地理特征的判读。由图可知,M地低温期与多雨期一致,且7月气温低,故M地位于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南纬30°~40°的大陆西岸)。由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可知,南半球30°~40°的大陆西岸有寒流经过,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故A项正确、C项错误;M地7月受西风(西北风)影响,1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故B、D项错误。第45题,本题以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和气候资料图为载体,考查陆地自然带特征。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其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故A项错误、B项正确;影响图中山脉两侧垂直自然带分布海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故C项错误;影响山脉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热量,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