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地理考点27人口的数量变化1

(2020-02-27 09:06:47)
标签:

杂谈

分类: 地理学法指导

考点27  人口的数量变化

考点热度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27人口的数量变化

1.人口的自然增长

(1)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差异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27人口的数量变化

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

3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差异

特点:世界人口的增长在地区上是不平衡的。

表现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自然增长率

保持在较低水平

较高

原因

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科技发达,生活条件好;有良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人们的受教育水平高

经济落后,生活质量较差,现代化水平低,需要劳动力多;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不完善;受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影响

人口增长

特点

增长缓慢[

增长很快[

原因

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制度和人们的生育观念等因素影响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4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变化的关系

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时,人口数量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0时,人口数量不变;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时,人口数量减少

一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值变为0时,该地区人口数量最多(如图中A点);人口自然增长率由负值变为0时,该地区人口数量最少(如图中B点)。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27人口的数量变化

5自然增长率的高低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状况,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增长速度越快。而人口数量的增长除与自然增长率有关外,还与人口基数有关。例如,我国目前自然增长率较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27人口的数量变化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27人口的数量变化

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共同决定的。

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27人口的数量变化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特点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状况

速度

慢,波动较大

快,表现为前期加速而后期减速

,呈现出新的平衡状态

数量

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

急剧增加

达到人口高峰后,出现零增长或增长

原因

生产力水平低下,医疗卫生条件差

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水平提高

受经济、文化等的影响,人们的社会观念和家庭生育观念发生变化

备注

又称

又称

又称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27人口的数量变化

考向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

1.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的增长

1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2人口数量的增长与人口基数大小、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有关。

在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相同的情况下,人口基数越大,人口增长的数量越多。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增长的关系

<0:人口数量减少=0:人口数量不变

人口迁移率与人口数量增长的关系

<0:人口数量减少=0:人口数量不变

2.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27人口的数量变化

1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判断

一般地,农业社会及其以前属于原始型;工业化初期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

2根据国家类型判断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已经属于三低现代型。发达国家则属于现代型。

3据人口增长特征判断

原始型是型;传统型是型;现代型是型。

4根据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

在进行人口增长模式判断时,我们可以通过题目所给资料得出该地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高低,进而进行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如下图)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27人口的数量变化

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3%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传统型:出生率一般在3%左右,死亡率在1%以上,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

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通常在1%以下,接近0,甚至是负值。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27人口的数量变化

下图为某国人口增长统计图,分别表示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口特点。读图完成1—2题。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27人口的数量变化
1该国人口增长过程是

A B C D

2在发展阶段,该国

A.劳动力开始短缺 B.老龄化问题加剧

C.抚养比低 D.就业压力小

【答案】1D  2C

【解析】1.比较四个阶段的人口特点可知,阶段呈现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点,阶段呈现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点,阶段属于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阶段属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故选D

2.由上题可知,阶段具有过渡阶段的人口增长特点,即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则该阶段该国劳动力多,就业压力大,老龄化问题不严重,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占比少,抚养比低。故选C

考向二  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人口问题和采取的对策及今后的变化趋势,可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分析: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

人口增长过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

原因

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

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人口受教育水平高,生育意愿不强

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劳动力多;

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

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

影响

社会经济负担加重;

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老年人精神孤单、生活困难;

劳动力不足;

青壮年负担过重

粮食供给不足;

教育、就业问题突出;

人民生活贫困化;

人口素质偏低;

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等

措施

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

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趋势

人口数量比较稳定,但一些国家还将逐渐减少

随着控制人口措施的实施,人口增长将趋缓

2.我国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国人口问题比较特殊,既有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的问题,也有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是因为我国的自然增长率虽然较低,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所以增长速度较快。但面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于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除此之外,我国在人口问题上还存在着其他不合理现象如下表

人口问题

解决措施

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男性比重偏高)

严格计划生育政策,转变人口生育观念

人口素质较低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和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流动规模大

积极发展交通,积极发展经济,

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增加就地就业机会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独生子女家庭增多

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增加就地就业岗位和机会等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27人口的数量变化

“全面二孩”政策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也是国家人口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下图为我国2013年末人口年龄结构图(注:图中比例表示该年龄段人口数量占全国人口数量的比)。据此完成12题。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27人口的数量变化

1.据图判断影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做出重大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A.克服独生子女问题 B.平衡男女比例失衡

C.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D.提升家庭幸福指数

2.关于“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产生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缓解人口结构性矛盾的长期影响 B.解决男女比例失衡问题

C.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 D.影响劳动力人口的职业构成

【答案】1.C  2.B

【解析】1.由图可知,我国目前35—64岁人口占比最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将面临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为了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老龄化人口比重过大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我国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故选C。

2.男女比例失衡问题在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将得到缓解,A对;但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彻底解决这一问题,B错;“全面二孩”可以提高青年人口比例,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C对;“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新生儿增多,相关从业人员增加,会影响劳动力人口的职业构成,D对。故选B。

考向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1.曲线图的判读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27人口的数量变化

看趋势

曲线上升,表示数量增加,水平提高;曲线下降,表示数量减少,水平降低。例如上图,读某国家人口出生率变化曲线可知,从1800年到2008年,该国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

看数值

数值大,水平高;数值小,水平低。上图中该国人口死亡率在图示时间范围内大部分时段低于出生率,反映人口死亡率水平低;2008年死亡率与出生率接近,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于0

看速度

曲线越陡,反映变化速度越快;曲线越缓,反映变化速度越慢。上图中,1925年到1950年,出生率曲线最陡,反映人口出生率降速最快;而1875年到1900年,曲线平缓,反映人口出生率变化小

看阶段

根据转折点,可确定发展阶段。一个转折点,划分为两个阶段。如上图,以1825年为界,死亡率可划分为两个阶段:死亡率曲线在此与出生率曲线相交,则可认为1825年之前是人口增长的第一阶段,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2015年前后,出生率和死亡率接近,在1.0%附近,可认为人口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三低阶段

2.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

三角形统计图是一个三轴坐标图,给出一个正三角形,在内部作若干条三条边的平行线,并标注出三个坐标所代表的变量,通常用来表示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的百分比结构。读三角形统计图时必须注意,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比例,不表示绝对量;图中每个点都能够读取三个变量的坐标数值,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27人口的数量变化

如上图中“*”表示各年龄段的人口比重,可以采用平行线法,该法分三步:

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图中的箭头

2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注意:在图中平行斜线应取a,而不是取b(因为斜线b的延伸方向与箭头不一致)。

3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在图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是014岁为23%1564岁为73%65岁及以上为4%

3.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中有两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另外两边表示一个变量(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如下图: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27人口的数量变化

对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根据一般的直角坐标图的判断即可得出数据,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读取,我们一般以第三个变量作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读数时沿对角线方向读取即可。如:图1中底边(横轴)表示的是人口死亡率,左边纵轴表示的是人口出生率,另外两边表示的是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对于图中、、、四点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是先作出一条对角线(图2),沿对角线箭头方向读取(箭尾到箭头表示数据越来越大),由此得出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依次是:、、、。判断某点具体的数据时,可过此点作对角线的平行线,交于两边即可,如图2 处的虚线。(各自的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依次大约为0‰、8‰、16‰、29‰)。

4.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1读构成

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如下图)。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27人口的数量变化

2定类型

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传统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其中年轻型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成年型人口处于增长减缓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27人口的数量变化

3析变化

正常变化

从年轻型到老年型的正常转变。其变化主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转变。

特殊变化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27人口的数量变化


a.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变小(如上图A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等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重大灾害等导致死亡率上升,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

b.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增加(如上图B处)。其原因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

c.男女比例的明显失调(如上图C处)。可能是战争导致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钢铁、纺织等对职工性别有一定要求的工厂建设导致的。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27人口的数量变化

甲、乙为人口超10亿的国家下图示意两国2015年人口年龄结构。据此完成12题。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27人口的数量变化

1造成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差异最大的原因是
A.战争 B.自然灾害 C.经济发展水平 D.国家政策
2.推测乙国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是
A.具有成本优势 B.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上升
C.技术创新、新兴产业增加 D.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答案】1.D  2.A
【解析】1.由材料可知,甲、乙为人口超10亿的国家,即中国和印度。由图可知,甲国少年儿童比例较乙国少,故甲是中国、乙是印度,中国目前年龄结构的形成原因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故选D。
2.印度劳动力资源丰富,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故选A。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