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地理考点15水循环1

(2019-03-04 15:26:12)
标签:

杂谈

分类: 地理学法指导

考点15  水循环

考点热度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15水循环

1.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体的类型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15水循环

2关系:从水的运动和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2.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及特点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15水循环

类型

主要环节

特点

例证

海上内

循环

A蒸发→B降水

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热量输送有重要意义

海洋上的狂风暴雨

海陆间

循环[来源:Z&xx&k.Com]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15水循环

最重要的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长江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地表径流输送,夏季风参与了水汽输送

陆地内

循环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15水循环


循环水量,但对

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

2的意义水循环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15水循环

【图文拓展】

1.城市地面硬化对水循环的影响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15水循环

城市地面硬化后,地表水渗不到地下补充地下水,地下水也不能被蒸发上来,对自然界水循环影响很大。

2.陆地水体的补给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15水循环

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水等类型,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上所示。例如河流枯水期时,湖水补给河水,如下图1所示;河流汛期时,河水补给湖水,如下图2[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15水循环所示。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15水循环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15水循环

考向一  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因素

1.影响蒸发的因素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15水循环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15水循环3.影响降水的因素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15水循环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15水循环

5.影响下渗的因素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15水循环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流众多,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

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15水循环

[技法点拨] 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相关地理问题

1三江平原沼泽地的形成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15水循环2内流河断流的成因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15水循环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15水循环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A.塔里木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

2.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

A.水田改旱地 B.植树造林 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

【答案】1A  2C

【解析】材料信息显示:降水落地面后,一部分形成径流(蓝水),另一部分蒸发(绿水)。蒸发分为植物蒸腾(生产性绿水)和蒸发(非生产性绿水)两部分。 

1、绿水比例是指(蒸发量)除以(径流量 蒸发量)的数值,绿水比例最大是指蒸发量大、径流量小,位于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的塔里木河蒸发比例最大。A正确。

2、生产性绿水比重是指(植物蒸腾)除以(植物蒸腾 蒸发),覆盖地膜可以保湿、保温、保土,减少蒸发,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作用显著,因此C正确。而且ABD均不符合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

考向二  河流的补给类型

1我国某河流的补给类型及流量变化示意图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15水循环
2.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和地质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

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

分布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雨水补给

最主要的类型

多雨

季节

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普遍,尤其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15水循环

季节性

积雪融水补给

单向补给

春季

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

东北地区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15水循环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单向补给

主要

在夏季

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15水循环

湖泊水补给

全年

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15水循环

地下水补给[来源:学科网ZXXK]

全年

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

特别提醒  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雨水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关系。并不是所有河段都与地下水互补,如黄河下游河床高于地下水位,地下水无法补给河水。

3.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

一条河流往往有多种补给形式,判断其最主要的补给形式主要是分析径流量的变化特点。

1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雨水补给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15水循环

2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冰雪或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回升——春汛——河流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小,季节变化较大。

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气温最高——夏汛(冬季气温在0 以下,河流出现断流)——河流径流量小,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小,季节变化较大。

(3)河流流量稳定——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

湖泊水补给:对湖泊以下河段起调节作用,延缓并削减洪峰。

地下水补给: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与河流有互补作用。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15水循环

读长江全年补给水源示意图,回答12题。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15水循环1读图判断长江补给水源

A.a是雨水补给,b是冰雪融水补给 B.a是地下水补给,c是冰雪融水补给

C.a是雨水补给,b是地下水补给 D.a是冰雪融水补给,c是地下水补给

2.图中显示冬季b类型补给很少,其原因是

A.雨季结束,降水较少 B.气温较低,冰雪不会融化

C.地下水位较低,无法补给河流 D.农业灌溉减少,下渗减少

【答案】1A  2B

【试题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a类型补给量最大,为雨水补给,b类型冬季没有补给,为冰川融水补给,c类型补给终年稳定,为地下水补给。

2b类型冬季没有补给,为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原因是冬季气温低,所以B正确。


考向  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流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描述(或比较)河流的水文特征或水系特征;二是分析某条河流水文特征的成因(侧重于气候因素)或水系特征与地形的关系。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定要区分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然后再针对具体水文(水系)特征进行描述。

角度一  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描述,其答题思路为: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15水循环角度二  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成因分析,其答题思路为: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15水循环

1.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15水循环

根据上述关系图,可总结出下表内容: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15水循环

2.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破坏植被: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含沙量增加。

植树种草: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缓慢;含沙量减少。

硬化城市路面:增加地表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铺设渗水砖: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位平缓。

修建水库:对径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平稳;减少水库以下河段河流含沙量。

围湖造田: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

3.河流水系、水文特征的应用分析

1根据河流的水系特征判断地形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15水循环

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地势的高低:河水从高处向低处流。例如,在图a中,根据河流的干流与支流之间成锐角的方向可以判断出,河流的流向是由北向南,进而可以判断出该地区的地势是北高南低。

根据水系特征可判断地形类型:向心状水系,地形为盆地(如图b);辐射状水系,地形为山地(如图c);若河流平行排列如图a所示,则地形特征为山河相间分布。

根据河床宽度判断地形:若河流河床较宽,则说明该河流经平原地区,一般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流比较弯曲。

(2)根据河流的水文特征判断地理环境特征

含沙量大,说明上游植被覆盖率不高,水土流失严重,如黄河。

若河流有结冰现象,说明最冷月平均气温<0 ,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若河流出现两次汛期,一次是春汛,另一次是夏汛,说明该河流春季受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可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等地区。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15水循环

12016上海卷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它滋润了八百里秦川。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  横贯关中平原的渭河全长787千米。关中平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区之一,也是目前陕西省城市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转载]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15水循环

1)概括渭河干流的主要水文特征。

(2)目前渭河河道淤积严重。根据南、北两侧支流的特征,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答案】(1)河流径流量较小;流速较稳定;汛期一般出现在7、8月;河水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

(2)渭河北侧:支流多而长,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尤其是每年7、8月暴雨多,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带来的泥沙更多。渭河南侧:多发源于秦岭山区,支流短,水流急,易于带来泥沙。

【解析】

1)水文特征是要是描述河流的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渭河干流主要流经地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有78月,年降水较少,河流径流量较小;汛期一般出现在78月;主要流经在渭河平原,流速较稳定;其支流多来自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较大;冬季寒冷,有结冰期。

2)图示渭河北侧支流多而长,主要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带来大量泥沙,尤其是每年7、8月暴雨多,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带来的泥沙更多,北侧支流来沙是渭河主要的沙源。渭河南侧:多发源于秦岭山区,支流短,水流急,易于带来泥沙。支流较北侧少,南侧支流不是渭河泥沙的主要来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