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建省地理学科好题征集评选获奖试题(一、二等奖)1

(2016-05-17 10:14:37)
标签:

杂谈

分类: 高三地理试题

高三地理学科好题征集评选结果
                                                                       一等奖

1.俄罗斯鲟(厦门六中 罗秋官)
【题目】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速海—黑海和里海水系示意图。
[转载]2016年福建省地理学科好题征集评选获奖试题(一、二等奖) 材料二  亚速海是俄罗斯和乌克兰南部一个被克里木半岛与黑海隔离的内海,面积约37600平方千米。水温夏季20~30℃,冬季低于零度。平均深度8米,其东北部水深不过1米,是世界上最浅的海。由于海水浅,咸、淡水混合状态极佳且温暖,河流还带来大量营养物质,因而海洋生物丰富。
材料三  俄罗斯鲟属于肉食性鱼类,主要栖息地为亚速海—黑海和里海水系,在亚速海生长快,在里海和黑海生长较慢。俄罗斯鲟适应性很强,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8~25℃,在淡水和半咸水中都可生长,尤其适宜在半咸水中生长。俄罗斯鲟属江海洄游性鱼类,在里海,俄罗斯鲟每年2次洄游到伏尔加河淡水区产卵,春季洄游距离通常离河口仅100~300公里,而秋季洄游距离离海口则达数千公里。
(1)分析俄罗斯鲟在亚速海生长快的原因。
(2)解释俄罗斯鲟鱼春季洄游距离较秋季短的原因。
(3)近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里海的俄罗斯鲟鱼数量急剧减少。请简要说明其具体的原因。
(4)俄罗斯鲟肉质鲜美,经济价值很高。湖南省的一些养殖户计划引进俄罗斯鲟在水库中进行规模化养殖,你认为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2.穿黄工程综合题(南安市第三中学  梁香蜂)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的“咽喉工程”,位于郑州荥阳市境内黄河河段,共两条隧洞,每条长4250米,在黄河底部最大埋深35米、最小埋深23米。历时4年零7个月,工程队克服了重重障碍,于2010年9月穿黄隧洞工程全线贯通,实现了北上的江水与黄河立体交叉,互不干扰。
黄河水文情况非常复杂,为确保穿黄工程万无一失,长江设计院和黄委会设计院分别独立设计渡槽凌空穿黄和隧洞遁地穿黄两个方案,并进行综合研究比选。经过反复论证,最终选择了隧洞穿黄方案。
材料二:南水北调中线干线规划示意图

[转载]2016年福建省地理学科好题征集评选获奖试题(一、二等奖)材料三:南水北调穿黄隧道示意图

[转载]2016年福建省地理学科好题征集评选获奖试题(一、二等奖)(1)说明南水北调工程最终选择隧洞方案穿越黄河的理由。
(2)指出南水北调穿黄隧道工程建设需要克服的工程障碍。
(3)南水北调穿黄工程线路规划了A、B两种方案,你觉得哪种方案比较合理,说明理由。
(4)穿黄隧道挖掘施工过程中,遇到大量鹅卵石,给工程掘进带来了巨大阻碍。阐释此处出现大量鹅卵石的过程。

 

 

3.气候综合题(莆田十中  李金珍)
图中的也门中部的希巴姆古城被誉为沙漠中的“曼哈顿”,请读图文材料利用气候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4分):[转载]2016年福建省地理学科好题征集评选获奖试题(一、二等奖)

[转载]2016年福建省地理学科好题征集评选获奖试题(一、二等奖)

                                   图1                                                                             图2

[转载]2016年福建省地理学科好题征集评选获奖试题(一、二等奖)                                                                            图3

材料一:希巴姆古城城内高耸密布着500余座5-10层不等的“摩天大楼”,完全是由泥土和木头建成,没有一根钢筋。1982年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录》。古城所在地区的气候总体上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但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降水集中于3-5月和7-9月且多暴雨,其他大部分月份是干旱少雨。古城选址在该地沙漠边缘哈德拉毛河谷旁边的低山丘陵地区。
材料二:房屋外墙设计比较厚,一般都在40CM以上甚至有的是1M,有的做成“夹心墙”。房屋的房顶和上半部分用石膏涂成白色,而楼体的下半部分则保留着泥土原有的黄色。
材料三:更为与众不同的是,几乎每层楼都有上下两排窗户,下排窗户比较大且贴近地面,上排窗户比较小且靠近层顶。

(1)请根据图1、图2和材料一,分析该地年降水量较大且多暴雨的原因。

(2)请根据材料二和图二,简述外墙厚度及涂色的设计理由。

(3)请根据材料三和图3,从热力环流的角度推测一下该地区窗户设计的理由。

 

4.等流时线选择题(漳州一中 张志烜)
[转载]2016年福建省地理学科好题征集评选获奖试题(一、二等奖) 等流时线是流域内的降雨汇流到河口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读黄山径流实验区等流时线图(此图以小时为单位),回答1~2题。
1.关于等流时线,下列结论可以确定的是(  )
A.降水量越大时,等流时线数值也越大
B.距流域出口越远,等流时线数值越小      
C.植被覆盖越好,等流时线越密集    
D.地势起伏越小,等流时线越稀疏
2.关于图中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该流域总体上东南高,西北低
B.等流时线凸向与河流流向一致
C.等流时线越密,说明流速越快      
D.图中等值线重叠处可能为山脊

 

 

 

 

 

 

5.茵莱湖水上浮岛(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  徐晓玲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某区域位置和等高线示意图(图1)、A城气候资料图(图2)
材料二  茵莱湖是缅甸第二大湖,湖面海拔970多米,面积达116平方公里,三面环山,湖水清澈,阳光直射湖底。
材料三  茵莱湖遍布“水上浮岛”(图3),“水上浮岛”有“天然浮岛”与“人工浮岛”两类。“人工浮岛”是当地人把湖上漂浮的水草、浮萍、藤蔓植物等聚集起来,覆盖上湖底淤泥,修筑而成。浮岛可用竹篱固定在水面上,也可在湖中漂移。人们在岛上筑屋生活并从事瓜果蔬菜、粮食种植,因而成为著名旅游景观和优质的瓜菜基地。

[转载]2016年福建省地理学科好题征集评选获奖试题(一、二等奖)⑴从气候角度,说明11月至第二年的3月为茵莱湖旅游最佳季节的原因
⑵指出建造“人工浮岛”的有利自然条件。
⑶分析茵莱湖出产优质蔬菜瓜果的自然原因。
⑷有人提出在茵莱湖上增加“水上浮岛”以扩大蔬菜瓜果的种植规模,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6. 红碱淖 (大田县第五中学 翁扬洋)
(24分)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红碱淖位于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过渡地带、毛乌素沙漠与鄂尔多斯盆地交汇处,是全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其水源补给来自7条季节性河流,也是世界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
环湖混凝土道路、高速公路、省级公路和地方道路等在红碱淖四周通过。神木县加大了对红碱淖的开发,形成了水上观光区、岛屿观鸟区、湖岸旅游区、配套休闲度假服务区四大板块,近年来旅游业蓬勃发展。
截至2015年12月,红碱淖因人为因素影响和自然降水的减少,湖面面积已“缩水”了25.5平方公里,繁殖栖息于此的濒危珍禽遗鸥生存堪忧。专家呼吁:“面对自然,面对红碱淖的生态危情,还要以更高的智慧来化解,希望它不要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下图为红碱淖及其周边区域图

[转载]2016年福建省地理学科好题征集评选获奖试题(一、二等奖)
(1)推测红碱淖湖面面积“缩水”后盐度的变化并分析其自然原因。(4分)

(2)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建大坝、打机井、煤矿开采”对红碱淖水位的影响。(8分)

(3)为让红碱淖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你认为需要采取哪些措施?(6分)

(4)对于环湖公路建设对红碱淖的影响,社会上存在有利、不利的两种看法。你赞成哪一种看法,请说明理由。(6分)

 

 

7.生命之树——辣木(厦门第一中学地理组   李小霞)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辣木又称鼓槌树,是一种具有独特经济价值的热带植物。原产印度及非洲,属小乔木植物,常绿或半落叶。喜光耐旱耐贫瘠,适应性广,最佳生长气温25-35℃,不耐霜冻,忌积水。
材料二:辣木的叶子、花、种子、枝和树皮均含有丰富的营养和药用成分。其在餐饮、医学、美容、工业都有应用,主要产品有食品、保健品、药品和日用品,被誉为“生命之树”,“植物中的钻石”。目前,国内辣木的销售主要以销售鲜叶和鲜豆荚等原料和辣木面条、辣木茶等初级品为主,社会大众对辣木的保健功效认知度低,辣木产业链尚未完全形成。
材料三:云南省是多条大江大河的上游或源头,也是中国四大林区之一。该省辣木种植技术全国领先,种植数量占中国辣木市场的三分之二。下图是云南省辣木种植区示意图。

[转载]2016年福建省地理学科好题征集评选获奖试题(一、二等奖)(1)描述该省辣木种植区的分布特点。
(2)分析该省辣木种植的优势条件。
(3)请结合现阶段辣木产业发展现状,提出该省辣木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4)近年有专家提议该省退耕还林工程引种辣木,请分析原因。

 

 

 

8.“主粮化、大食物”背景下的马铃薯(福建省武平县第二中学   梅国红   福建省上杭县第一中学黄其顺)
一、选择题组(16分)
马铃薯属于喜温凉、怕湿和开花结实需长日照的作物。
福建种植马铃薯历史悠久,种植面积逐年增长,形成了闽中戴云山区(海拔600m以上)秋种、闽东北鹫峰山区春种和沿海平原冬种等三大种植区域(如图1),2015年建立上规模千亩马铃薯生产基地100个。[转载]2016年福建省地理学科好题征集评选获奖试题(一、二等奖)                                                                             图1

(1)福建马铃薯三大种植区域播种季节不同,主要原因是(   
A.地形    B.气候    C.播种历史   D.技术水平
(2)与沿海平原种植区域相比,鹫峰山区种植的马铃薯品质较好。其优势自然条件是(   
①昼夜温差大   ②光照充足    ③病虫害较少   ④灌溉水源充足  ⑤热量条件好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①②⑤
(3)制约福建马铃薯产品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是(   
①气候不适宜   ②育种水平低   ③品种单一   ④病虫害严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福建马铃薯产业化的措施主要有(   
①加强良种筛选研究   ②实施品牌战略   ③急剧扩大种植面积   ④延长产业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综合题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2015年初,农业部发布消息称,今后要推进马铃薯主粮化,马铃薯将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马铃薯属于喜温凉、怕湿和开花结实需长日照的作物。
材料二  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分布图(如图2)

[转载]2016年福建省地理学科好题征集评选获奖试题(一、二等奖)                                                                           图2
(1)描述我国马铃薯种植优势区域分布的特点。(4分)

(2)简析福建省沿海地区种植马铃薯的不利气候条件。(4分)

(3)内蒙古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中,可采取哪些可持续发展措施。(6分)

(4)你是否赞同福建进一步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

 

 

 

 

9.伊塞克湖综合题(福州八中  郑守德)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塞克湖有中亚明珠之称,周围为天山雪峰所围,湖面海拔1608米,面积6300多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78米。湖水透明度超过12米,有90多条河流汇入该湖,但无一条流出。湖区空气清新,矿泉比比皆是,是旅游疗养胜地。游客在夏季有时能看到“湖中心晴空万里,湖岸四周的高山浓云密布,犹如一块巨大的碧蓝宝石镶嵌在灰色的幕布上”的气象奇观。伊塞克湖南岸的库姆托尔金矿是世界第八大金矿,所生产的黄金一度占到吉尔吉斯斯坦国内生产总值的12%。[转载]2016年福建省地理学科好题征集评选获奖试题(一、二等奖)(1)简述伊塞克湖的形成过程。

(2)简伊塞克湖夏季气象奇观的形成原因。

(3)为促进伊塞克湖地区的发展,有的学者倡议应重点发展采矿业;但也有不少的学者认为发展旅游业是更好的选择。请写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二等奖

10.云南西双版纳橡胶(厦门外国语学校  陈诗吉)
橡胶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重要工业原料和战略物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西双版纳地区将天然橡胶种植业确定为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并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农民们纷纷弃“田”改“胶”,并在云雾缭绕的热带雨林区挖深重翻土壤,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天然橡胶,为了保证橡胶生长和产胶量需尽量扩大其植株间距,并除去再次生长的其它植物。[转载]2016年福建省地理学科好题征集评选获奖试题(一、二等奖)

[转载]2016年福建省地理学科好题征集评选获奖试题(一、二等奖)[转载]2016年福建省地理学科好题征集评选获奖试题(一、二等奖)(1)说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该地区橡胶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的社会经济原因。
(2) 推测该地区大范围种植橡胶前后对当地气候可能造成的变化。
(3) 近年来,围绕当地是否应该继续扩大橡胶种植规模,专家和媒体展开激烈争论。你赞成哪一种观点?试阐述你的理由。

 

11.“爪哇岛高铁”综合题(厦门第一中学  陈斓)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爪哇岛为印度尼西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地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也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岛屿之一。爪哇岛河流纵横,多地震和火山,风光旖旎,咖啡、油棕、橡胶、椰子等物产丰富。规划中的高速铁路项目贯通雅加达—万隆—井里汶—泗水一线,雅万(雅加达—万隆)高铁是其中的优先建设项目。[转载]2016年福建省地理学科好题征集评选获奖试题(一、二等奖)1、描述爪哇岛规划高铁线路的分布特点。
2、分析爪哇岛的雅万高铁成为该国高铁优先建设项目的原因。
3、推测高铁项目的实施对沿途交通、城市、商业发展的影响。
4、指出雅万高铁施工可能引发的生态问题,并请提出防治措施。

                            
12. 欧洲甜樱桃(厦门第一中学  吴响)
材料一  “果中珍品”甜樱桃原产于欧洲,主产区包括葡萄牙、西班牙、法国等,其喜光、适应比较凉爽干燥的气候,不耐盐碱、抗寒抗风能力差。湿热指数是评判欧洲甜樱桃产区气候条件的重要指标,湿热指数小,则果树生长适中,利于花芽形成。西班牙和法国的湿热指数分别为493和447。为保证果实品相,收获时需要手工采摘。
材料二  近10多年来,我国西北地区欧洲甜樱桃种植蓬勃发展,陕西铜川和甘肃天水湿热指数分别为385和365,成为我国出产樱桃果实品质最好的区域之一。
材料三  欧洲伊比利亚半岛示意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转载]2016年福建省地理学科好题征集评选获奖试题(一、二等奖)(1)描述巴伦西亚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2)与巴伦西亚相比,里斯本夏季更适合甜樱桃生长的原因。
(3)评价我国西北地区引种欧洲甜樱桃的自然区位条件。
(4)与欧洲主产区相比,分析我国推动甜樱桃种植产业化的社会经济条件,并提出两条促进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措施。


13.青海裸鲤(俗称湟鱼)(厦门康桥中学   李萍)[转载]2016年福建省地理学科好题征集评选获奖试题(一、二等奖)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湖中盛产全国五大名鱼之一——青海裸鲤(俗称湟鱼)青海湖中唯一一种鱼类.在咸水和淡水均能生长.青海裸鲤平均年产量为5165吨,1949~1985年共生产裸鲤191180吨,随着时间推移,资源衰退,裸鲤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裸鲤每年6~7月回游源流河中产卵,为食鱼鸟提供丰富食物条件。野生产量小,人工养不活.1964年国家将青海湖列为二级保护对象,青海裸鲤列为国家重要名贵水生经济动物。
2007年至2009年,为有效保护青海湖珍稀鱼类资源,青海省开展青海湖裸鲤淡水全人工养殖技术研究,并进行淡水鱼种培育、裸鲤网箱养殖和大水面人工养殖。目前,这项研究已获得成功.河南省2002年开始引进青海湖裸鲤.近年来加大科技大面积推广,使其由高端消费逐步走向普通百姓餐桌
(1)指出青海湖成为青海裸鲤(俗称湟鱼)栖息地独特的自然因素 (6分)
(2) 说明裸鲤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原因 (8分)
(3)保护青海裸鲤(俗称湟鱼)请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4)你是否赞同大面积人工养殖青海裸鲤,说明理由(6分)

 

14.武都花椒(厦门海沧实验中学  魏观红)
材料一: 花椒:适宜温暖湿润及土层深厚肥沃壤土、沙壤土,萌蘖性强,耐寒,耐旱,喜阳光,抗病能力强,隐芽寿命长,故耐强修剪。不耐涝,短期积水可致死亡。果实需人工采摘,可用作调料、药材
材料二:地处甘肃南部、居长江水系白龙江中游的武都区自古就是优质花椒的故乡,素有“千年椒乡”之美誉。2014年,产量达到4000万斤,产值16亿。武都(位置见图)素有“千年椒乡”之称,古书有“蜀椒出武都”的记载。
[转载]2016年福建省地理学科好题征集评选获奖试题(一、二等奖) 材料三:武都各月气温降水

月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均

气温C

8

11

16

22

26

29

31

30

25

20

15

9

15

降水(mm

2

3

14

35

59

65

87

83

76

37

8

1

470

1.与四川盆地相比,武都生产花椒的优越的自然条件有?
2.目前,武都花椒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

3.目前武都当地政府拟加大投资,在全区扩大花椒种植,你认为这会给当地带来怎样的影响?

 

 

15.气温年际变化(南靖一中  张峥嵘)
读兰州市气温年际变化曲线图(1951~1997),回答1~2题。

[转载]2016年福建省地理学科好题征集评选获奖试题(一、二等奖)1.以下关于1951~1997年间兰州气温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年平均气温逐年上升          B.气温变化幅度夏季比冬季大
C.气温年较差变小              D.气候大陆性增强
2.兰州气温多年变化可能导致的结果是
A.河流结冰期缩短              B.冬季热岛效应增强
C.树木落叶期延长              D.≥10℃积温减少

 

16.地形选择题( 泉州十一中 谢欢芳)
地名常常记录着城市山川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历史变迁,依地形地貌命名的地区,常常能推断当地的地形地貌。下表为我国西北某市地名用字在不同海拔上的分布。据此回答1-2题。
表1 某市主要地名用字在各个海拔上的分布

海拔(m)

地名

数量

“滩”所占

百分比

“坪”所占

百分比

“台”所占百分比

“山”所占

百分比

“沟”所占

百分比

1530以下

25

72%

0

0

0

12%

1530-1560

22

18.2%

13.6%

4.5%

0

4.5%

1560-1650

65

1.5%

29.2%

18.5%

18.5%

13.8%

1650-1770

88

1.1%

11.4%

4.5%

19.3%

43.2%

1770-1950

105

0

0

0.95%

17.1%

53.3%

1950-2010

65

0.3%

0.2%

0

16.9%

21.5%

2010以上

105

0.95%

2.9%

0

12.4%

33.3%

1、据图表信息推断以下关于该地地形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
A、地貌形态复杂多样        B、地形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
C、地势东高西低                 D、地表沟壑纵横
2、考虑地形单一要素影响下该城市地域形态可能呈现(    )格局。
A、块状布局形式                 B、环状布局形式
C、组团状分布形式               D、条带状分布形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