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

标签:
教育教学过程层次教学设计行星 |
分类: 地理教案汇集 |
一、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课标解读:以“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为教学主要线索,引导学生运用资料(如地球在太阳系的位置图、太阳系八大行星相关数据图表等),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这一重要结论,其中“地球上为什么适宜生命存在和繁衍”是探究分析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能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网络等媒体,收集天文信息及图片,丰富对宇宙环境的认识;能绘制示意图说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利用图表分析方法和比较法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http://www.sxzyd.net/UploadFiles/dltd/2010/9/201009211358530506.jpg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和运动的科学宇宙观;通过地外文明的探讨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的意识;通过观赏天体照片等相关多媒体信息,激发地理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难点:比较、分析和归纳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数据资料,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四、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图解法、表解法和数据分析法。用图解法或表解法探究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总结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规律;用数据分析法探究太阳系八大行星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表面温度和水分状况等特点,理解地球具有生命存在条件的原因。
http://www.sxzyd.net/UploadFiles/dltd/2010/9/201009211358542620.jpg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