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铁社
李铁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4,653
  • 关注人气:1,47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然地理考研试题集

(2012-10-31 23:06:16)
标签:

新疆

自然地理学

简述

名词解释

生态系统

教育

分类: 高一地理试题

中国科学院02年自然地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地貌     2、生物圈   3、沉积岩     4、季风环流     5、壤中流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说明: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写在横线上,答错不扣分)

1、地球外部构造包括       三个圈层。

A. 土壤圈、岩石圈和水圈;     B. 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C. 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   D. 土壤圈、大气圈和水圈。

2、可见光(0.4~0.76mm)约占太阳总辐射能量的    

A. 50%;         B. 10%;       C. 70%;         D. 30%。

3、热带雨林分布在    

A. 马来西亚;     B. 刚果;       C. 巴西;       D. 赤道附近地区。

4、太阳光只能直射地球上       的地方。

A. 赤道;   B. 南纬66o27’和北纬66o27’之间;   C. 南纬23o27’和北纬23o27’之间;   D. 南纬30o27’和北纬30o27’之间。

5、地理环境可分为       三类。

A. 自然环境、气候环境和经济环境;     B. 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 I

C. 自然环境、气候环境和土壤环境;   D. 土壤环境、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

6、一般来说,完整的气候系统是由       五个部分组成。

A. 大气圈、海洋、冰雪圈、陆面和生物圈;   B. 土壤圈、河流、森林、海洋和陆面;

C. 海洋、冰雪圈、陆面、生物圈和岩石圈;   C. 生物圈、陆面、森林、大气圈和土壤圈。

7、在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      

A. 长江流域;   B. 海南岛;     C. 西双版纳;     D. 黄河流域。

8、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变化呈     趋势。 WU?G8Zi8C7

A. 上下波动;         B. 下降;       C. 上升;       D. 不变。

9、一般地,云南省干季和雨季分别为      

A. 3~5月和7~9月 ;B. 3~4月和7~8月; C. 9~4月和5~8月; D. 11~4月和5~10月。

10、一年内最热月与最冷月平均气温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它随下垫面的性质、地形和高度而不同,因此下面正确的说法是      

A. 年较差是海洋上大于陆地、沿海小于内陆、植被覆盖地小于裸地和高海拔大于低海拔;

B. 年较差是海洋上小于陆地、沿海小于内陆、植被覆盖地小于裸地和高海拔小于低海拔;

C. 年较差是海洋上大于陆地、沿海大于内陆、植被覆盖地大于裸地和高海拔大于低海拔;

D. 年较差是海洋上小于陆地、沿海大于内陆、植被覆盖地小于裸地和高海拔大于低海拔。   11、雪线位置最高处在    

A. 在南北两个副热带高压带;   B. 在赤道;   C. 在南极圈;   D. 在北极圈。

12、土壤是由     组成的。

A. 矿物质、有机质和活的微生物;   B. 固态、液态和气态等三相物质; C. 有机质、水;   D. 矿物质、有机质和空气。

13、在地带性分异规律中,下面正确说法是        

A. 地带性是指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而非地带性则包括垂直地带性;

B. 地带性是指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而非地带性则包括干湿度分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C. 地带性是指经度地带性,而非地带性则包括干湿度分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D. 地带性是指纬度地带性,而非地带性则包括干湿度分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14、生物多样性包括     主要层次。

A. 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两个;   B. 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两个;

C. 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三个;   D. 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三个。

15、自然区划原则有发生统一性原则、相对一致性原则、空间连续性原则及    

A. 综合性原则;   B. 主导因素原则;   C. 交*原则;   D. A与B。

三、简述题(共25分)(请答在附加空白页上,并注明题号)

1、简述气候和生物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11分)。

2、简述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14分)。

四、论述题(任选两题,每题20分,共40分)(请答在附加空白页上,并注明题号)

1、地理因子对气候的影响。

2、土壤圈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论述区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中科院地理研究所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地理试卷

一、名词解释:(20分)

1.地球圈层分化(3分)

2.生物圈(3分)

3.岩石(2分)

4.土壤(3分)

5.块体运动(3分)

6.生态系统(3分)

7.土地结构(3分)

二、简述流域水量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20分)

三、简述土壤资源的特点及其退化的环境影响。(20分)

四、简述构造运动对地貌形态的控制作用。(20分)

五、简述GIS技术在自然地理研究中的作用。

中科院地理所2004年自然地理

名词:1.生物圈2.气候3.太阳辐射4.降水5.径流6.风蚀作用7.植物群落8.土地退化9.土壤剖面10.地域分异规律

简答:1.气候变化2.基本地貌类型3.水量平衡4.成土学说5生态系统的组分与结构

论述:1.试述地带性学说

2.试述中国自然界的最基本特征

2005年

名词:1.矿物2.地下水的总矿化度3.季风4.河流5.地域分异规律6.生物群落7.对流层8.土壤9.(忘了)10.(忘了)

简答: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2.自然区划原则3.土壤的物质组成4.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5.影响地貌形成因素

论述:1.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分科以及各学科的联系

中科院地理与资源科学研究所07自然地理学考题

一、简答题(每题10分)

1.水分循环

2.生态系统结构

3.间述影响成土过程的因素

二、论述题

1.我国地貌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20分)

2.综合区划(20)

3.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和对我国的影响(30)

 

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所2003年自然地理学试题

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所研究生试题自然地理学试题

2003年

一 名词解释

大气环流 洪积扇 土壤结构 沙漠化 植物群落 定振波 俯冲型板块干洁空气

 

雪线 潜水

二 简答

1 简述地球的圈层构造。

2 图示大气的垂直分层。

3 简述地貌的成因。

4 简述主要的成土过程。

5 简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三 论述

1 试述影响流域水量平衡的因素及水量平衡方程?

2 论述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未来气候可能的变化?

2004年自然地理学试题

一 名词解释

承压水 雅丹 林德曼效率 准平原 3S ENSO 生物圈 种群 土地 流量干燥度 泥石流

非地带性 牛轭湖 (还有一个,不记得了)

二 简答题

1、简述气候变化的原因

2、简述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简述自然区划的原则

4、简述大气中水汽凝结的基本条件

5、简述风蚀作用的过程

6、影响土壤发育的因素

(好象还有一题)

三 综述题

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

2、论述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在水土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调控对策

2005年自然地理学试题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2005年试题

一、名词解释(60分)

克氏力 起沙风 蛇形丘 辐射雾 河流袭夺 悬移质 灰化作用

囚固锋 顶级群落 石环 土地结构 三角洲 土壤肥力 LUCC

二、简述

1.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15分)

2.简述水量平衡的通用方程及假设条件(15分)

3.简述经向地带性10分

4.简述河漫滩类型及地貌特征10分

5.简述群落的参数特征(15分)

三、论述

1. 土地荒漠化的特征及原因(20分)

2.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25分)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自然地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1.变质作用

2.大气环流

3.风化作用

4.河流阶地

5.季风

6.降水强度

7.流量

8.生物多样性

9.土壤质地

10. 纬度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

2.植被分类

3.土壤的一般形态

4.温室效应

5.主要成土过程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试述地理地带性

2.试述中国自然界的最基本特征

 兰州大学2000年自然地理考研试题 

一.        解释下列概念(30分)

日的距离及其意义   臭氧层及其意义  成冰作用  夷平面  腐殖质及其作用  生态位

二.        论述地球自转和公转个有那些意义(20分)

三.        简介垂直地带性(15分)

四.        试论西部大开发(35分)

--------------------------------------------------------------------------------

兰州大学2001年自然地理考研试题 

一.        解释下列概念(20分)

回归年  山谷风  断头河  转红壤  生物群落

二.        阐释下列现象(30分)

1.        北半球夏季为什么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2.        山地降水与山下孰多?

3.        既然有暖低压冷高压之说,为何在副热带形成高压而在副极地形成低压?

4.        在同一河段,两岸越老的阶地看上去相距越远,是否意味着河水越来越小?

5.        极地动物有什么特征,为什么?

三.        试为百科全书写一条目(20分)

题目:地带性规律

四.        写一篇科学论文(30分)

论中国西北干旱区地理的基本特征 

 

--------------------------------------------------------------------------------

兰州大学2002年自然地理考研试题     

一.        阐释以下概念(40分)

宇宙  大洋中脊  第四纪  对流层  化学风化  终碛垅  侵蚀基准面  腐殖质  泰加林  生境

二.        回答下列问题(30分)

1.        地球公转有何意义

2.        副热带高压和副极地低压是如何形成的?

3.        对地域分异及其机理进行论述。

三.        各抒己见,一展才华(30分)

人类面临怎样的生存环境危机?人地关系究竟如何协调?(避免俗套) 

 

--------------------------------------------------------------------------------

兰州大学2003年自然地理考研试题     

一.        名次解释(40分)

1.        风化壳

2.        全球水分循环

3.        陆地生态系统

4.        生物多样性

5.        反气旋

二.        简答题(60分)

1.        简述海底扩张学说的主要内容。

2.        简述地理环境中地貌因子的作用。

3.        简述侵蚀基准面,气候变迁以及构造运动如何影响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三.        论述题(50分)

1.        论述土壤圈在全球地理环境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        论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地球分异规律的内涵,尺度,以及相互间的联系。

 

--------------------------------------------------------------------------------

兰州大学2004年自然地理考研试题 

一.        名词解释(40分)

土壤圈  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变化  热带气旋  夷平面

二.        问答题(60分)

1.        我国季风气候特点及其形成过程。

2.        我国暖温带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

3.        黄土高原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

三.        论述题(任选两题,50分)

1.        我国地域分异规律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

2.        全球变暖对我国地理环境未来发展趋势的影响。

3.        青藏高原的隆起过程及其环境效应。

转载自共享天下考研论坛 原始地址: http://www.kaoyansky.cn/viewthread.php?tid=197178&fromuid=0

 

  华东师范大学1998年自然地理学考研试题 \D \

 

1.简述大气的结构,并阐明其各层次的主要特点。(20%) d& `;*  

2.海岸据物质可以分为哪几类?海岸带可以包括哪几部分?(20%) dv#z{"r  

3.试述河流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20%) v @qe%  

4.以欧亚大陆为例阐述土壤分布的纬度地带性。(20%) _EKw 5  

5.指出中国土地资源的状况和特征。(20%)(本题答案参见赵济《中国地理》)

 

华东师范大学1999年自然地理学考研试题

1.简述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20分) M::B-TUn  

2.河流水位与河流流量的关系?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意义何在?(15分) l. kBWq7  

3.潜水与承压水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15分)(本题答案参考高教出版的《水文学》,作者记得好象是金伯荃) m-xF[Sk-L  

4.海岸带的动力作用指什么?他们与海岸地貌有什么关系?(15分) M%?S}#J'  

5.生态系统指什么?由几个基本成分组成?各个基本成分有什么功能?(15分) I 1Ht 9c  

6.简述陆地自然地带的水平图式,及该图式的成因简析。(20分)

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自然地理学考研试题 d8

一.简答题(60分) ,U$X"/[~3  

1.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原理简述。 jd AfDMm  

2.水循环及地表水量平衡简述。(本题答案参考高教出版的《水文学》,作者记得好象是金伯荃) Gn`G|}5  

3.河口三角洲及其成因简述。

西北师范大学 2001年

一、名词解释

(1)季风

(2)水分循环

(3)河流阶地

(4)羊背石

(5)生态系统

二、简述

(1)简述土壤资源的特点及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试比较准平原与山麓面的异同

(3)试述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它与城市生态系统有何不同?

(4)试述形成地球分异的基本原因及中国的三大自然区分异的主导因素。

 

三、分析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及对我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的影响。

2002年

一、名词解释

(1)竞争

(2)土壤肥力

(3)行星风系

(4)雅丹

(5)潜水

二、简述与分析题

(1)分析气候作用对地貌形成的影响,举例说明干旱气候地貌的发育过程

(2)何谓水量平衡?试推导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可用示意图)

(3)简述厄尔尼诺现象,分析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4)举例说明自然区划应遵循的原则

(5)简述我国西北干旱区荒漠生态系统的特点

三、论述题

运用自然地理学理论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趋势及对我国西北地区产生的影响,在对西北干旱区自然资源开发时,如何趋利弊害?

2003年(含地图学)

一、名词解释

(1)地图投影

(2)地质构造

(3)厄尔尼诺

(4)总矿化度

(5)山麓面

(6)生物群落

二、简答题

(1)试述地图的基本特征

(2)简述地图的功能

(3)影响地图概括的主要因素有那些?

(4)简要分析地貌的形成原因

(5)简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三、论述题

人类诞生以来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如何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

 

2004年 

一、名词解释(8*5=40)

(1) 焚风

(2) 径流模数

(3) 趋同适应

(4) 墨卡托投影

(5) 电子地图

二、简述题(5*15=75)

(1) 简述河流阶地的类型和成因

(2) 简述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分析气候和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与影响

(4) 简要分析用地图表示地貌要素的方法

(5) 简述等值线图的特点

三、论述题(35分)

我国水资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水资源利用产生什么影响?如何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005年 自然地理 (标准版)

 

一、名词解释

(1)变质岩

(2)露点

(3)黄土

(4)生物多样性

(5)地形图

(6)空间分析

二、简述题

(1) 简要分析地图的构成要素

(2) 简述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

(3) 简述全球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4) 简述地图集的特点

三、论述题

(1) 论述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目前现状及保护对策

(2)结合我国西北干旱区大地构造及地貌特点,分析西北干旱区水文循环特征及开发利用对策。

2006年 自然地理学试题 (标准版)

一、名词解释(5*6=30)

1)板块构造说

2)灰化过程

3)上层滞水

4)喀斯特地貌

5)GPRS

6)高斯-吉吕格投影

二、简述(4*15=60)

1)简述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2)简要分析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与分布规律.

3)简述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

4)简述在地图上如何表示自然地理要素.

三、论述(2*30=60)

1)试述全球变化及西北内陆干旱区对全变化的适应性对策。

2)试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规律的涵义,尺度及相互关系。

2007年 自然地理学(含地图学)试题 (考后回忆版)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学(100分)

一、名词解释(4*5=20)

1)生物群落演替

2)山麓面

3)径流模数

4)生物多样性

二、简述(5*10=50)

1)季风的成因,并分析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成因的异同.

2)全球变化研究计划的四个方面.

3)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4)简述土地资源的特点及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土壤刨面的构造特征.

三、论述(2*15=30)

1)试述形成地带分异的基本原因及中国的三大自然区分异的主导因素分析趋势及对我国的影响。

2)水资源的特性及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第二部分 地图学(2*25=50分)

1)地图表示地貌要素的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

2)计算机制图的基本原理及数字制图的一般流程。

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

2002年(20×5=100)

1、    第四纪沉积物成因类型划分的主要标志。

2、    第四纪古气候研究的主要标志。

3、    第四纪地层划分和对比的主要方法。

4、    新构造运动的研究方法。

5、    内外地质营力对地貌形成和演化的意义。

2003年(30×5=150)

1、    怎样进行第四季沉积物成因研究?

2、    研究第四纪古气候的主要标志?

3、    新构造运动研究的主要方法,并举例说明。

4、    地貌的成因与演化,并举例说明。

5、    岩溶地貌为何具有垂直分代性?

2004年

1、    第四纪生物界的主要特征及其研究意义。(20)

2、    论述影响地貌演化的主要因素。(20)

3、    残积物、冲积物和风积物的主要区别。(20)

4、    试述第四纪黄土的古气候研究的主要标志。(20)

5、    河流阶地类型与新构造意义。(20)

6、    第四纪地层划分和对比的主要方法。(20)

7、    青藏高原有哪些值得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科学问题,您认为因如何研究?(

30)

2005年

1、    第四纪划分方案。(10)

2、    冲积物、洪积物、冰碛物判别标志。(20)

3、    第四纪地层划分和对比的主要方法。(20)

4、    第四纪古气候研究的主要标志。(20)

5、    结合实际论述新构造运动的研究方法。(20)

6、    论述我国喀斯特地貌和黄土地貌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30)

7、    试述青藏高原隆盛的环境效益。(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