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步练习解析:地球上的大气综合检测卷B卷

(2011-09-30 19:03:50)
标签:

亚欧大陆

地理单元

新课标

fx8

等压面

教育

分类: 高一地理试题
(测试时间:60分钟  评价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读下图,完成1~3题。

新课标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单元验收试题AB卷(2)

1.两幅图中所表示的空气环流运动,均属于                                    (   
A.大气环流                   B.海陆风C.季风环流                   D.热力环流
2.两图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空气环流运动,其主要差异是                        (   
①时间尺度不同  ②空间尺度不同  ③成因不同  ④气流性质不同
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
3.右上图中,等压面的起伏变化与气压分布的对应关系是                        (   
①同一高度,等压面高的地方,其气压就低  ②同一高度,等压面高的地方,其气压就高  ③同一高度,等压面低的地方,其气压就高  ④同一高度,等压面低的地方,其气压就低
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
    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图,读图回答4~5题。

新课标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单元验收试题AB卷(2)

4.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B.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C.受热带气旋的影响D.受强冷空气的影响
5.当P天气系统强盛时,下列关于印度半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是德干高原一年中凉爽的时候B.此时印度半岛农田干枯,土地龟裂
C.此时是乞拉朋齐降水量最多的时候D.此时印度半岛西南季风来得早,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    (2010年青岛质检)下图是我国某地清明时的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完成6~7题。

新课标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单元验收试题AB卷(2)

6.图中近地面气温下冷上热,为逆温。下列现象与逆温有关的是                      (   
A.清明时节雨纷纷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清晨,炊烟袅袅,笼罩着村庄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7.下图是该地的气温和降水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新课标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单元验收试题AB卷(2)

A.该地是地中海气候            B.该地是温带季风气候
C.该地河流7、8月份开始进入汛期D.该地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8.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判断,下图中M地的气候成因及特征是           (   

新课标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单元验收试题AB卷(2)

A.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B.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
C.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D.夏季受西风带的影响,高温多雨
    (2010年安阳模拟)下图是“中纬度某地剖面示意图”,此时正经受某天气系统的影响。分析完成9~10题

新课标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单元验收试题AB卷(2)

9.观测发现,该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夜晚气温较高,主要原因是     (   
A.有降水,大气中水的相态变化会放出热量B.云量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多
C.云量增多,大气的逆辐射增强          D.云量增多,地面长波辐射增强
10.图中天气系统一般出现在下列哪种气压状况图中(单位:hPa)                 (    ) 

新课标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单元验收试题AB卷(2)

11.(2008年广东卷)上海气象台某日发布的该市润肤气象指数表明空气特别干燥,皮肤最需要滋润。该日最可能出现在                                               (   
A.1月                          B.4月C.7月                          D.10月
    2007年12月15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2007年12月16日,印尼爪哇岛中部多个地区因持续暴雨发生塌方,已造成至少61人死亡,36人失踪。回答12~15题。

新课标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单元验收试题AB卷(2)

12.读爪哇岛气候资料图,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为                               (    )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13.此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   
A.酸雨                  B.臭氧层破坏C.沙尘暴           D.全球气候变暖
14.下列关于本次大会讨论的问题及其影响的叙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全球各地的气温持续上升B.我国各地的降水量普遍增多
C.全球各地的河湖水位上升D.我国西部山地冰雪总量减少
15.联合国气候专家发表报告说,如果若干国家和地区继续大量排放废气,那么我们居住的整个星球将“百病丛生”,“病症”包括海平面上升、干旱、天气恶化、物种绝迹等。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           D.合作性原则
二、综合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6.(2010年武汉调研)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对气温、降水和风的影响十分显著。下图中的甲图表示的是空气由开阔地进入山地峡谷时产生的大风现象。乙图是黑龙江省某地不同地形的气温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新课标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单元验收试题AB卷(2)

(1)峡谷地带出现大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为了避免峡谷风效应,城市住宅楼的建设应注意哪些问题
(2)山顶与山谷相比,气温日较差较小的是___________,试分析原因。
(3)图乙表示的是___________(冬、夏)季的气温日变化,请说明判断依据。
(4)山谷与山顶相比,其更利于农作物生长的是___________,试分析原因。
17.读某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新课标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单元验收试题AB卷(2)

(1)该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气候。除图示地区外,类似气候类型还分布在世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区。
(2)试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等因素分析该气候形成的原因。
(3)下图中的四幅气候资料图中,与乙地的气候特征相符的是___________。这表明乙地的气候特征与甲、丙相比有细微的差别,体现在_____________。 

新课标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单元验收试题AB卷(2)

(4)图中甲、丙两个气候区的纬度分布有什么差异?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差异?
(5)在夏秋季节,危害甲、丙两地区的严重气象灾害分别〖JP3〗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在成因上相同,都是___________造成的。

解析及参考答案
1.D 
2.A 
3.B
4.解析:亚欧大陆上为高压,海洋上为低压,说明此时为北半球冬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受强冷空气影响。
答案:D

5.解析:当P天气系统强盛时,即为北半球的冬季,此时德干高原为一年中凉爽的季节。印度半岛农田干枯、土地龟裂一般在每年3~5月份的干季。
答案:A

6.解析:逆温发生后,烟气不容易扩散。
答案:C

7.解析:由气温和降水量判断该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汛期从5月份开始。
答案:D

8.解析:根据图中的位置可知,M地位于地中海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M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温和多雨。
答案:B

9.解析:由图可知,该天气系统为冷锋,过境时出现云、雨天气,此时大气逆辐射增强,气温较高。
答案:C

10.解析:锋面与气旋低压经常结合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结合部位往往在低压槽部位
答案:B

11.解析: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空气中水汽含量少,特别是1月,空气比较干燥,所以皮肤需要滋润。
答案:A

12.解析: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量判断,爪哇岛最冷月气温在26°C以上,属于热带气候类型,且12月~次年3月降水较多,7~9月降水较少,出现明显的干湿季节,则其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C
13.解析:此次联合国大会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
答案:D

14.解析:全球气候变暖,我国西部山区冰雪总量会减少,因为气温上升,冰川加速融化。
答案:D

15.解析:若干国家和地区大量排放废气,使全球出现海平面上升、干旱、天气恶化、物种绝迹等环境问题,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可扩散为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
答案:C

16.解析:本题考查获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释相关自然现象的能力,利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知识上考查了峡谷风、气温日较差差异原因及对农作物的影响。(1)认真分析图中现象即可答题,若住宅楼走向与主导风向一致,会人为造成楼房之间形成峡谷风现象;(2)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是地面,山顶大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小于山谷与地面接触,自然受地面热量变化的影响较小,则山顶气温日较差小于山谷,另外热交换也影响气温变化;(3)依据气温值可判断;(4)气温高、日较差大利于农作物生长。
答案:(1)当空气由开阔地区进入山地峡谷口时,气流的横截面积减少,由于空气不可能在这里堆积,于是气流加速前进,从而形成强风  住宅楼的走向避免与城市主导风向一致,高层住宅楼之间的距离不能太小。
(2)山顶  山顶的大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小,受到地面的白天增热与夜间冷却的影响小。山顶风速较大,与周围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频繁;谷地地形与之相反。
(3)夏  山谷与山顶的日均温大约为17°C—19°C。
(4)山谷  山谷一天中的最高气温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大,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利于农作物养分的积累。

17.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此种气候分布在中国和美国东南部、日本的南部地区,故判断其应该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除此之外,该气候还分布在澳大利亚东南部和南美洲东南部。第(2)题,首先从温度带上应该在亚热带地区,其次在大陆东部地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较大,在冬夏季风影响下气温、降水发生明显的改变。第(3)题,乙地位于日
本,由于是地处海洋中的岛屿,故受海洋影响较大,形成具有海洋性特征的季风气候,而我国与美国是典型的大陆性季风。第(4)题,由图示甲、丙两气候区的纬度分布可看出两者间的分布差异,由于我国季风区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和最大的海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最大,故冬、夏季风都很明显;而美国的季风气候与之相比要微弱得多,多表现为湿润性季风气候,即夏季风较强,冬季风不明显。第(5)题,明确“夏秋季节”,判断为热带气旋,根据其发生的海域不同,其名称也有差异,发生在印度洋和大西洋上的称为飓风,发生在太平洋上的称为台风,但两者的成因相同。
答案:(1)亚热带季风(湿润)  南美洲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
(2)位于亚热带大陆东岸,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上形成随季节变化的高、低气压中心,形成季风环流,受不同性质的冬、夏季风的影响。
(3)④  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大,且季节分配较为均匀,具有海洋性特征
(4)甲气候区的北界比丙气候区低(约5°纬度),因甲地区西靠最大的大陆,东临最大的海洋,冬季风最为显著,冬季气温较同纬度的丙地区更低,亚热带界线向更低纬度推移。丙地区冬季风不够显著,冬季气温相对较高。
(5)台风  飓风  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形成的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