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
(2011-07-02 09:10:23)
标签:
中国省级行政单位人口密度人口增长人口总数教育 |
分类: 地理教案汇集 |
1、使学生知道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2、培养学生使用“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绘制曲线图的能力等。
3、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1.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的特点;
2.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教学难点:
人口发展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量相协调的科学人口观的树立。
教学方法
谈话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
(引入新课)我们同学们最喜欢放假,可是放假的时候你出去玩,坐公交车车上人满满的,到景点购票队排的长长的,吃饭去呢找不到位子,这时候你会有什么感概?会不会说中国怎么这么多人呀?这一节我们就来说说中国人的问题。
课件出示一组人口众多的图片,创设情境,提问:这些图片说明了什么问题?
(板书)一.数量世界第一
设置活动:
读课本第10页的内容及图1-7<<2000年世界人口构成>>;;图1-8<<全国省级行政单位人口数量>>,思考并抢答问题.
1.2000年世界上有多少亿人口?
2.我国2000年的人口总数是多少?占世界人口多大比例?
3.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哪一个?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单位是哪一个?
4.我国哪些省级行政区人口超过了5000万?这些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一部分?
5.山东省的人口大约是多少?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出示下列数据:
这些有趣的数字你听说过吗?
1.世界上,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国家,就被称为人口大国,而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就有9个.
2.我国人口相当于欧洲西部30多个国家人口之和的2倍多,约相当于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人口之和。
3.我国的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 21。2﹪,也就是说世界上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
4.如果全中国的人手拉手站在一列,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
找学生读这些数据
利用数据导入下一问题:
(板书)二.增长速度较快
设置活动:
根据课本第11页内容,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并分组计算各阶段的人口增长情况.
出示问题:
1.绘制1949年以来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
2.计算一下:1949-1964;1964-1974,1982-2005每增长1亿人口大约各需多少时间?
3.,计算一下1982-2005,平均1年增长多少人口?
4.按这样的人口增长速度,你估计2010年,2020年我国人口总数大概是多少?
展示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让学生分组说出他们的计算结果。并根据结果总结我国人口的特点。讨论: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
趣味论坛: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 “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这种说法对吗?是不是人越多越好呀?
过渡:人口过多不好,所以人口不能无节制的增长,那么我国就采取了一项基本政策。
(板书)三.我国的人口政策
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2.计划生育是从哪一年开始推行的?
3.计划生育的成就:
4.思考:在实施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为什么还一直在持续增长?
(板书)四.分布疏密不均
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人/千米2)
设置活动:
看本第12页中的人口密度分布图,思考并回答问题:
1).在课本12页图上找出人口密度在400人以上的和100人以下的省级行政区,你所在的省区的人口密度大约是多少?
2).找出黑河和腾冲两地,并用一条线把它们连接起来,想想我国的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3).根据全国和有关省的人口资料,填写下表,想想从沿海到内地我国的人口密度有什么变化?它符合上面总结的特点吗?
通过以上内容总结
1.人口分布特点: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少
过渡:我国不但人口的地区分布不均,城乡人口分配也不均
2。城镇人口增长迅速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
小结:
一.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二.增长速度较快
三.我国的人口政策
四.人口分布不均
学后练习
1)、你问我来答:
我国2000年的人口总数是多少?
占世界人口多大比例?
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哪一个?
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单位是哪一个?
我国人口的特点是什么?
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什么?
本节所学的人口地理界线指的是?
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是什么?
它的内容是什么?
2)、有的人总认为生多少个孩子是自己的权力,其他人管不着。为什么国家要推行计划生育?请你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