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游戏行业的无责任猜想

(2009-12-21 14:18:00)
标签:

2010

游戏圈

猜想

2009

盘点

游戏

分类: 古语潇言

原本想对2009年游戏圈进行一次大盘点的,但是不用我动手,已经有很多“盘点”类的文章出现了,更何况以现在游戏行业的规模来说,要能完整的盘点全面还是很有难度的,最多也只能挑选一些重要的事件,或择选前几位的游戏公司分别总结一下。虽说10%的游戏公司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而70%的游戏公司依然处于亏钱或者刚起步不赚钱的程度,但是行业要发展,就是要那70%不赚钱公司的精神动力去推动,但是任何不赚钱的公司如果没有持续性资金保障,就算最初有动力,但是到了后来也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有技术的那就等着被收购,没有技术的那就等着被解散了。

 

猜想一:游戏公司上市年,A股创业板齐开花

 

走过2009年,虽说不赚钱的公司占游戏公司总数的70%左右,但是毕竟还是有不少公司还是在赚钱的,不管是偷偷赚还是目标上市,2009年也许还没有上成功的,2010年必定还是会继续走下去,先不说是哪些公司要上,从之前的经验来看,游戏公司选择A股创业板上市的至今为止还是没有的(除去一些原本A股上市的企业参股游戏运营的),那明年是不是就会有破例成为“第一”,那就拭目以待了。

 

猜想二:与魔兽有关?与魔兽无关?

 

丁磊在魔兽易主新闻公开之后(网易在魔兽易主新闻之后2个月一直都保持沉默的原因)说过一句话:“现在魔兽还没有到网易手上,我们又能做什么说什么呢,等到时再说吧!”又时隔数月,新闻出版署的公告又一次让丁磊无言以对,虽然文化部一直力挺网易,但是文化部和新闻出版署的共同“领导”依然没有一个更合理的解释,看来2009年是不会有结果了。其实早在矛盾开始时,我给过丁磊一些建议,只是他依然保持以往的习惯,宁可等待审判也不主动出击。再说,无论是与魔兽有关还是与魔兽无关,如果有关,那这只是单纯的魔兽事件,相对来说不难处理,但是又如果与魔兽无关,那网易也只能自认倒霉了(此处不做详细说明,至于原因就自己想了)。

 

猜想三:娱乐巨头与游戏巨头的相互切磋

 

游戏公司进军娱乐业,拍拍电影,搞搞音乐,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那反过来娱乐巨头进军游戏行业自然也不算什么,本来这个行业就是只要有钱就能来做,至于做的好做不好那就难说了。如果产品好,那配合全明星阵容的宣传,那想不火也难,要知道粉丝的力量是强大的,要知道有些粉丝家族的战斗力比起网游公会可是强不知道多少倍了。相信切磋只是开始,更深入的合作才是未来会发生的行为,如果说只是想小打小闹,那就由产品决定一切;又如果想长期作战,那就与产品无关,而是由人由公司策略决定一切了。

 

猜想四:毫无悬念的平台胜利者!

 

如果说盛大是产品吸引用户的平台,那腾讯就是用户导入产品的平台,只是一年时间,腾讯的网游业务已经超越盛大跃居第一了,至于平台之战也算是有了个结果了,其实,这样的结果本来就是人人都能知道的事情,QQ平台的用户资源已经不能用庞大来形容了,产品在QQ平台上只是需要一个简单的“导入”,很容易就能引导她们进入游戏;而相比较盛大的平台来说,更偏重于产品吸引用户的模式,通过某一款游戏来吸引用户,而非通过平台来导入用户,当然也不能否定盛大平台的用户基础,但是这种用户基础说白了和网易搜狐的门户资源也差不多,只是相对人群属于纯粹的游戏人群,而网易搜狐的门户用户资源就没那么纯粹了,这也是他们把网站业务和游戏业务分开的原因之一,如果说游戏业务是赚钱的主要手段,那网站就是一种精神的满足,作为新媒体的代表自然要和有“网络鸦片”之称的游戏划清界限了。

 

猜想五:人才竞争再次趋于白热化

 

如果说作为500强的猎头公司开始进入游戏圈了,那也标志着游戏行业的人才竞争已经越来越白热化了,首先团队的集体跳槽依然会不断重演,无论是入驻新公司还是自主创业,都将继续进行着,相比较技术性人才的紧缺,运营人才同样是行业的稀缺资源,只是相对而言,运营人才在选择的时候会被表面现象迷惑,简单来说就是被忽悠,而遇到实际工作的时候就更会出现状况,不是私吞市场费用,就是公做私用等行为。所以说用人不当也是造成一个公司失败的内因之一。

 

猜想六:将并购进行到底

 

最近各类投资基金已经从投资新的网游公司转变为投资或者并购盈利性的网游公司了,相对来说投资新公司还能成功的案例已经越来越少,所以VC方向的转变也是如今游戏行业起点变高的原因之一,也许几年前凑个上百万还能有机会做做,但是现在的行情早就不允许这种小闹闹的行为了,没有实力就算有产品也难以有所作为,核心技术是现在一个公司价值的关键所在。其实现在大多数游戏公司的运作模式还是过于单一和相似,有很多公司都把公司的成败放在一两款游戏之上,但是现在的新产品大都缺乏创新,就算花了2年时间完成了一个版本,但是推广又需要大量的资金,并且稍有不慎就血本无归,也自然让人有钱也不敢投了。

 

猜想七:iPhone游戏将大放光彩

 

如果单纯以手机游戏来命名,范围太广,而且实际上苹果iPhone/iTouch一家就足够有代表性了,并且2010年依然无人能与之抗衡。首先说,iPhone上的游戏数量已经从普通的休闲益智类游戏发展到了大型游戏的同步移植,并且还有很多经典的游戏再次开发等。可以说已经到了百花齐放的地步了,唯独还没有出现的就是比较出众的iPhone上的网游(其实已经有了,只是还不能算成功),但是自从3.0版本升级后,网络交互功能的改进也是对于游戏开发上的一大提升。不过,就游戏性和操作上,很多大作其实并不适合在iPhone上进行移植,相反很多创意型的小游戏有强的可玩性。

 

小结:与其说是2010年的猜想,不如说是游戏行业的杂谈

 

其实小结内容用标题就已经可以说明清楚了,相对游戏行业来说,属于娱乐,又不同于娱乐业;属于网络,又不同于网络,原本游戏业的一个特殊地位造就了现在这个行业的不确定性,当然这里的不确定又不是本身行业的不确定,而是环境的,政策的,舆论的不确定,并且任何一种的不确定都会直接影响游戏行业的发展,只是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持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