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勿忘国耻——参观虎头要塞

(2009-09-13 13:34:51)
标签:

虎头要塞

日军

猛虎

乌苏里江

分类: 知青岁月

勿忘国耻——参观虎头要塞


勿忘国耻——参观虎头要塞


虎头,黑龙江省虎林市的一个边陲小镇,坐落在完达山南麓的虎头山上,以乌苏里江为界,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这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地, 826日探亲团一行参观了“侵华日军虎头要塞遗址”。


勿忘国耻——参观虎头要塞   

    P   1 

   我们观看了介绍虎头要塞遗址的纪录片、参观了陈列馆,并穿行于要塞的地下通道。


勿忘国耻——参观虎头要塞

     P   2  

 

修建虎头要塞,始于1934年。要塞正面宽12公里,纵深宽30公里,由5个山头阵地组成,各要塞地下交通壕脉曲折数十公里,各阵地可相通。为了将它建成可以独立作战半年而不被攻破的要塞,日军投入了数亿元的资金,整个工程持续了大约6年。



勿忘国耻——参观虎头要塞

         P   3

     猛虎山阵地为虎头要塞的中枢部,是日军虎头国境守备队司令部所在地。地下形成 了巨大的隧道网络。隧道宽、高约4米,均用3米厚的钢筋水泥浇筑,工事上面的自然植被茂密。在山地的表面开有出入口、枪眼、炮眼、反击口、换气孔、观测所 等几十条横竖通道,可从山底向各处延伸。在隧道里,指挥室、士兵休息室、伙房、浴室、粮库、弹药库、发电所、电话总机房等应有尽有。在地面上,利用山地、丘陵的有利地形,筑成了环形的便于出入、观察和发射火力的阵地。


勿忘国耻——参观虎头要塞

   P    4



   勿忘国耻——参观虎头要塞  
   
P   5

 当初建造要塞的10多万劳工全是中国人,他们在日军枪刀的威逼下从事着非人的劳动。当年的日军士兵冈崎哲夫供述:昭和18年(1943年)某日,要塞施工完工,日军举行庆祝竣工的宴会,将俘虏劳工人员数百人集中在猛虎谷的洼地里,用酒肴欺骗劳工说犒劳他们。进行到高潮时,重机枪喷出了火舌,会场顷刻化作血腥的屠场,尸体堆积将洼地填平。


勿忘国耻——参观虎头要塞

   P  6


    1945年8月6日,苏联红军突然包围了位于虎头西南方乌苏里江畔的新桥国境监视哨。8月9日7时,苏军在炮兵火力的掩护下,在虎头日军前哨阵地强行登陆。8月15日中午,日军从收音机收听到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播音,但守卫要塞的日军指挥官却命令关掉收音机,继续垂死挣扎。8月19日,苏军采取了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一举占领了东猛虎山顶,然后动用各种火炮对猛虎山阵地轰击,使日寇损失惨重。8月26日下午3时30分,负隅顽抗的虎头日军的53名官兵被苏军活捉。第二次世界大战,终场帷幕终于在虎头落下了。 

   如今,在虎头要塞主阵地中猛虎山山顶,矗立着一座纪念碑。碑身上刻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碑13个大字。


勿忘国耻——参观虎头要塞

   P   7

   勿忘国耻——参观虎头要塞

P   8  


望着苍松翠柏环绕的猛虎山,我仿佛看到在日军铁蹄下的劳工在皮鞭下劳作,我仿佛看到在日军的屠刀下横尸遍野;我仿佛看到日寇在要塞中负隅抵抗,我仿佛看到苏联红军万炮齐轰虎头要塞。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碑下,深感和平盛世的可贵。

勿忘国耻,这是每一个探亲团成员发自内心的呼喊!



勿忘国耻——参观虎头要塞

P   9             

                    

    


                                           2009.9.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